索引号 | 01525894-4-/2022-0127011 | 发布机构 | 施甸县人社局 |
公开目录 | 通知公告 | 发布日期 | 2022-01-27 |
文号 | 浏览量 | 39 |
施甸县稳岗留工的经验做法
就业事关百姓生计、饭碗,是最大的民生。2021年,施甸县为鼓励引导农民工等务工人员稳在当地,送温暖留心、强政策留岗、稳生产留工、优服务留人,“四举措”为重点企业和其他有用工需求的用人单位提供用工保障,切实强化企业用工保障和劳动者就业服务工作,确保员工有业可就、企业生产有序、就业形势总体稳定。
就业帮扶,真情相助,送温暖留心
2021年,施甸县人社局、施甸县残联联合举办以“就业帮扶,真情相助”为主题的就业援助月专场招聘会。以“不让一个困难群众掉队”为目标,经过相关部门的精心筹划、重点宣传,通过积极了解施甸县就业困难人员和残疾人的基本情况和就业要求,加大了信息采集和岗位开发的力度,相关企业积极报名参会,求职者踊跃入场求职,现场解答维权咨询问题,县人力资源市场及残联设立专门服务窗口,配备专人,为就业困难人员和残疾人提供职业指导、职业培训、优惠政策、小额借贷、创业培训等方面的咨询服务,积极引导求职者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各部门共同发力促进困难群体就业。此外,还就当前就业形势、求职应聘技巧等方面问题进行了宣传、指导,以帮助求职者更新就业观念,摆正位置,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据悉,活动月期间,施甸县共组织了11家用人单位、3家劳务公司进行相关就业援助专项活动,提供就业岗位693个,包括家政、保洁、保安、电子元件加工、批发零售、餐饮服务等诸多专业工种。据统计,本次就业援助月共走访服务对象家庭15户,其中残疾登记失业人员家庭10户;帮助服务对象实现就业7人,其中残疾人登记失业人员3人、通过公益性岗位安置3人、帮助就业困难人员享受政策4人,辖区内招用就业困难人员并享受扶持政策用人单位4个。
落实政策,转移就业,强政策留岗
积极落实援企稳岗政策,认真落实外出务工人员务工奖补惠民政策、贷免扶补、创业补贴政策,扶持贫困人口转移就业、自主创业。发放外出务工一次性生活补贴2817人254.6万元,组织3562人的脱贫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交通生活补贴发放工作,补贴标准为80元/人·天。共办理“贷免扶补”、创业担保贷款881户,贷款金额16705万元,带动农村劳动力就业0.2642万人,积极落实脱贫人口一次性创业补贴政策,补贴标准为8000元/户(人)。为贫困人口稳定就业提供岗位保障。针对疫情给转移就业带来的影响,借助沪滇劳务协作、用工企业直招等方式,组织开展线上公共就业服务,主动对接协调省内外人社部门、用工企业,分别与福建省福州市、泉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和闽侯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永春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泉州市丰泽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德化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签订了人力资源交流合作协议,共合作开发推荐就业岗位8436个,为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提供岗位保障。
关注民生,鼓励就业,稳生产留工
就业是增收致富最直接、最迅速、最有效的途径之一。近年来,施甸县委、县政府始终高度关注就业民生问题,持续抓紧抓实抓好就业工作,全力稳存量、扩增量,进一步拓宽就业渠道、提升就业质量。全县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4.45万人(其中:省外转移就业3.32万人,省内转移就业11.13万人,脱贫劳动力转移就业3.83万人,脱贫劳动力省外转移就业1.43万人),超前实现全年工作目标任务。助推乡村振兴,大幅增强了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成功转移就业的群众已实现了增收致富,教育、医疗、住房、交通等条件全面改善,过上了小康日子。坚持市场主导、因人而宜,就近就地转移就业和外出务工的原则,鼓励、帮助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多渠道转移就业。积极开展“战疫稳就业”行动,广泛开展宣传发动、岗位推荐、转移就业服务保障等工作,通过鼓励外出务工就业、产业发展带动就业、扶贫车间吸纳就业、乡村公共服务岗位兜底就业等方式,做到搬迁户劳动力每人至少享受一次就业服务,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意愿的家庭至少1人实现就业。在具备条件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建成8个就业创业服务站、8个扶贫车间,先后引进保山大华海瀚、晟睿德电子科技、金义电子、森茂电子等企业进驻扶贫车间(工厂),统筹投入资金1862.65万元,开发乡村公共服务岗位3412个,安置脱贫劳动力3043个;全县共认定的8个扶贫车间吸纳劳动力417人,其中脱贫劳动力150人;有效稳定脱贫人口、边缘人口的收入支撑,化解脱贫人口返贫风险。及时开展重点企业用工和2021届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形势调查。加大力度做好线上线下招聘活动,利用沪滇扶贫协作和对口援助机制,组织开展“沪滇劳务协作专场招聘”“转移就业百日行动”“春风行动”等主题招聘活动,为返乡农民工开拓转移就业渠道。
强化宣传,健全载体,优服务留人
近年来,施甸县以管理规范化、服务保姆化、就业多元化为载体,强化舆论宣传,营造“爱才”氛围。疫情期间,发挥人才潜力,调动人才主观能动性,通过在配套服务上下硬功、做实功,为人才工作打造硬核环境,实现人才能够稳得住、发展好。利用春运时期,在人流较多的车站、招聘现场、集市设立政策咨询服务台,为有创业意愿的返乡农民工提供就业创业政策、各类职业培训、用人岗位信息、权益维护等咨询服务,引导鼓励返乡农民工回乡创业。开展外出务工宣介活动,专项工作小组与乡村干部、驻村工作队员及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工作人员逐家逐户地做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宣传动员工作,全方位提供用工岗位信息、人员动员组织、引导培训、输出对接、护送到岗和维权服务,确保有外出务工意向的人员返乡农民工能及时顺利输送到外地务工。同时,为符合条件的失业人员及时兑现失业保险待遇,力争以真情服务,实现就业稳定,助推乡村振兴,促进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