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1525903-1/20250124-00001 | 发布机构 | 施甸县财政局 |
公开目录 | 政府预算 | 发布日期 | 2025-01-24 |
文号 | 浏览量 | 0 |
监督索引号53052103000010000
关于施甸县2024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
2025年地方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2025年1月11日在施甸县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施甸县财政局
各位代表:
受县人民政府委托,现将施甸县2024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5年地方财政预算草案提请会议审查,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24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24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依法监督下,县财政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中央和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度加力、提质增效,加强财政国资金融协同联动,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落实过紧日子要求,兜牢基层“三保”底线,深化财政国资金融重点改革,严肃财经纪律,提高财政资金绩效,以“进”的姿态,夯实“稳”的基础,以“破”的勇气,提高“立”的质效。
(一)2024年全县及县本级预算收支情况
1.一般公共预算。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40846万元,比2023年减收14230万元,下降25.8%;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276666万元,比2023年减支21878万元,下降7.3%。
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平衡情况: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40846万元,上级补助收入225039万元,盘活上年结转专款33382万元,调入资金3386万元,债券转贷收入24218万元,上年结余24356万元,收入总计351227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76666万元,上解上级支出10958万元,债券还本支出26206万元,转移性支出52万元,结余结转下年支出37345万元,支出总计351227万元,收支平衡。
县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平衡情况: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4196万元,上级补助收入205453万元,盘活上年结转专款33382万元,调入资金3386万元,债券转贷收入24218万元,上年结余24356万元,收入总计314991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40430万元,上解上级支出10958万元,债券还本支出26206万元,转移性支出52万元,结余结转下年支出37345万元,支出总计314991万元,收支平衡。
2.政府性基金预算。全县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7523万元,比2023年减收5429万元,下降41.9%;全县政府性基金支出完成61161万元,比2023年增支38222万元,增长166.6%。
全县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平衡情况:政府性基金收入7523万元,上级补助收入8865万元,上年结转8667万元,调入资金20900万元,债券转贷收入148161万元,收入总计194116万元;政府性基金支出61161万元,债务转贷还本支出123616万元,调出资金700万元,上解上级支出231万元,结转下年支出8408万元,支出总计194116万元,收支平衡。
县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平衡情况:政府性基金收入7163万元,上级补助收入6194万元,上年结转8667万元,调入资金20900万元,债券转贷收入148161万元,收入总计191085万元;政府性基金支出58130万元,债务转贷还本支出123616万元,调出资金700万元,上解上级支出231万元,结转下年支出8408万元,支出总计191085万元,收支平衡。
3.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全县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完成1440万元,比2023年减收18388万元,下降92.7%。全县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完成3万元,比2023年减支9260万元,下降99.9%。
全县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平衡情况: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1440万元,上级补助收入3万元,收入总计1443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3万元,调出资金1440万元,支出总计1443万元,收支平衡。
县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平衡情况: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1440万元,上级补助收入3万元,收入总计1443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3万元,调出资金1440万元,支出总计1443万元,收支平衡。
4.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全县社会保险基金收入完成141887万元,比2023年增收12259万元,增长9.5%;全县社会保险基金支出完成168236万元,比2023年增支37888万元,增长29.1%。年末滚存结余4469万元。
全县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支平衡情况:社保基金预算收入141887万元,上年结转30817万元,收入总计172704万元;社保基金预算支出168235万元,年终结转4469万元,支出总计172704万元,收支平衡。
县本级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支平衡情况:社保基金预算收入141887万元,上年结转30817万元,收入总计172704万元;社保基金预算支出168235万元,年终结转4469万元,支出总计172704万元,收支平衡。
以上预算执行情况详见《施甸县2024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5年地方财政预算(草案)》,且均为快报数,待市财政局批复我县2024年财政决算后,部分数据会有所变化,届时再向县人大常委会报告。
(二)2024年落实县人大预算决议情况
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财政部门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积极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稳妥推进地方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民生保障扎实有力,就业保持稳定,脱贫攻坚成果得到巩固。
1.聚焦重点有抓手,促进经济平稳运行。一是固本培新,强化组织收入。结合地方资源禀赋,不断深入培育壮大本土企业,优化产业结构,挖掘增收潜力,确保财政收入可持续性;强化税源监控和分析,做到应收尽收,全年税收收入共完成26071万元。二是积极争资,强化经济活力。抢抓“积极的财政政策要适度加力、提质增效”、增发超长期特别国债、土储债等政策机遇,找准上级政策和资金支持的重点方向,做实做细项目储备及前期工作,积极向上汇报争取资金,不断增强财政支持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能力。全年向上争取资金共完成233907万元,完成市级目标任务103.4%。三是盘“存”求“增”,强化财政统筹能力。聚焦财政资金、资产、资源,加大盘活利用力度,使“资产资源”变“资本”,使存量资金增效益,切实提高财政统筹保障能力。全年国有土地出让收入共完成7322万元,盘活调入存量资金22146万元。
2.集中财力办实事,落实重点民生保障。全年与民生密切相关的支出232389万元,占一般预算支出比重达84%。一是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投入教育资金61098万元,实现教育经费两个“只增不减”的目标,推动全县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二是加大“三农”资金投入。投入农林水类支出58983万元,其中21162万元用于巩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助力农民增收,切实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三是助力卫健事业发展。投入卫生健康支出37911万元,夯实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补足卫生领域短板。四是加强社会保障和就业工作。投入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56985万元,助力开展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救助、就业创业等民生工作,兜牢兜实基本民生保障底线。五是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投入城乡社区、住房保障、交通运输等支出17412万元,支持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补齐城乡基础设施短板,力促基本公共服务普惠共享。
3.筑牢底线保安全,有效防范重大风险。一是兜牢“三保”底线。始终坚持“三保”支出在财政支出的优先顺序,强化全过程运行监控,及时摸排风险,全年累计“三保”支出184919万元,其中:“保基本民生”74867万元,“保工资”102827万元,“保运转”7225万元。二是强化债务风险防控。始终把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按照既定防风险化债计划,千方百计筹集化债资金,尽最大努力盘活变现资产,全力推动债务化解工作。压紧压实国有企业债务风险排查化解的主体责任,加强国有企业债务动态监测和风险预警分析,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三是整饬财经秩序。结合财会监督专项行动、“清源行动”、群众身边不正之风专项整治,开展财政资金监管工作,一体推进问题查处与制度健全,不断完善财政资金权力制约,强化常态化监督管理,规范资金运行,防范廉政风险。
4.守正创新有举措,深化财政管理改革。一是优化财政支出管理。全面实施零基预算改革,积极推进全周期预算执行一体化建设;加快建立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二是加强财政国库管理。通过预算执行偏离度动态监控、直达资金动态监管、库款控制等模块,实现对所有财政资金监控管理;规范收支行为,加强财政监督,从而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三是深化乡镇财政管理体制。印发《施甸县乡镇财政管理体制方案》,健全完善财权与事权相匹配的乡镇财政管理体制,充分调动乡镇培植税源、增收节支、当家理财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乡镇经济高质量发展。四是持续推动国有企业转型重组。优化国有资本布局,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完成国有企业转型重组,推进平台公司退出5户,持续强化国有资产监管。
各位代表,2024年是我县经济发展历程中极为艰辛的一年,在消费恢复缓慢、监管趋严趋紧、债务风险加大的多重压力下,县财政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凝心聚力、迎难而上,始终保持平稳运行。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全县财政运行依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是经济发展趋缓,骨干税源支撑不足,收支“紧平衡”态势仍将延续;二是刚性支出逐年增加,“三保”保障难度持续加大;三是政府债务结构不合理,本息集中到期,防范化解债务风险任务艰巨。
二、2025年地方财政预算草案
各位代表、各位委员,2025年是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做好财政工作责任重大、意义深远。要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和政策取向,注重目标引领,坚持干字当头,增强信心、迎难而上、奋发有为,确保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2025年预算编制和财政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财政政策,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和外部冲击,稳定预期、激发活力,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持社会和谐稳定,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
2025年预算编制的原则是: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稳中求进,以进促稳。
按照上述总体思路和编制原则,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2025年财政收支预算草案如下:
(一)一般公共预算。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1680万元,比2024年增收834万元,增长2%;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77600万元,比2024年增支934万元,增长0.3%。
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平衡情况: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1680万元,上级补助收入225957万元,调入资金30000万元(从政府性基金预算调入23000万元,从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调入1500万元,其他调入5500万元),盘活上年结转结余23100万元,债券转贷收入12062万元,上年结转结余14245万元,收入总计347044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77600万元,上解上级支出10783万元,债券还本支出13480万元,结转下年支出45181万元,支出总计347044万元,收支平衡。
县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平衡情况: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3535万元,上级补助收入208102万元,调入资金30000万元(从政府性基金预算调入23000万元,从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调入1500万元,其他调入5500万元),盘活上年结转结余23100万元,债券转贷收入12062万元,上年结转结余14245万元,收入总计311044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41600万元,上解上级支出10783万元,债券还本支出13480万元,结转下年支出45181万元,支出总计311044万元,收支平衡。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全县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安排28000万元,比2024年增收20477万元,增长272%;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安排23519万元,比2024年减支37642万元,下降61.5%。
全县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平衡情况:政府性基金收入28000万元,上级补助收入2562万元,调入资金10000万元,上年结转8408万元,政府性债券转贷收入18630万元,收入总计67600万元;基金支出23519万元,调出资金23000万元,专项债券还本支出20700万元,上解上级支出381万元,支出总计67600万元,收支平衡。
县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平衡情况:政府性基金收入27700万元,上级补助收入2262万元,调入资金10000万元,上年结转8408万元,政府性债券转贷收入18630万元,收入总计67000万元;基金支出22919万元,调出资金23000万元,专项债券还本支出20700万元,上解上级支出381万元,支出总计67000万元,收支平衡。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全县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安排1500万元,比2024年增收60万元,下降4.2%;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安排3万元,与2024年持平。
全县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平衡情况: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安排1500万元,上级补助收入3万元,收入总计1503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安排3万元,调出资金1500万元,支出总计1503万元,收支平衡。
县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平衡情况: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安排1500万元,上级补助收入3万元,收入总计1503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安排3万元,调出资金1500万元,支出总计1503万元,收支平衡。
(四)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全县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安排163011万元,比2024年增加211124万元,增长14.9%;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安排163515万元,比2024年减支4721万元,下降2.8%。
全县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支平衡情况: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163011万元,上年结转收入4469万元,收入总计167480万元;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安排163515万元,年末滚存结余预算3965万元,支出总计167480万元,收支平衡。
县本级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支平衡情况: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163011万元,上年结转收入4469万元,收入总计167480万元;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安排163515万元,年末滚存结余预算3965万元,支出总计167480万元,收支平衡。
三、2025年财政工作重点
2025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准确把握中央政策取向和重点任务,为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提供有力保障。
(一)强化可持续性,加强财政资源统筹。一是狠抓财政收入。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大局意识,通过加大对非税收入的监管及催缴力度、全面优化营商环境等措施,积极探索新的经济增长点,挖掘各类财政收入潜力。二是全力跑项争资。精心研判中央预算内投资、超长期特别国债、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支持投向领域,用好各类财政工具,强化与上级财政部门汇报联系,多渠道筹集政府性投资项目资金,扩大有效投资支持补短板扩内需。三是积极盘活存量资源。点对点深挖细查,在棚改区、水长园区、园中园的征收土地上“做文章”,着力推动资源资产化、资产资金化,大力盘活可利用的资金资源资产,以加强财政统筹资金能力。
(二)优化支出结构,突出重点保障支出。一是坚持厉行节约。坚持政府“过紧日子”思想不动摇,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和“三公”经费,精打细算把有限的财力用在“刀刃上”。二是坚持人民至上。围绕就业创业、教育、文化、卫生、社会保障、社会治理等方面,将财政支出继续向民生领域倾斜,加强对重点群体的支持保障,及时足额发放各类救助资金,切实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三是坚持重点任务落实。抢抓国家一揽子增量政策契机,积极筹措资金支持保障重大项目建设,更好服务和保障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三)严守底线思维,防范化解运行风险。一是兜牢“三保”底线。始终坚持“三保”在财政预算编制和支出中的优先顺序,严格执行财政资金直达机制,落实“三保”预算执行监测和库款保障机制,严防“三保”风险。二是防范化解债务风险。坚持化存量遏增量,推进地方债务优结构、降成本,加强常态化债务风险监测预警,守住资金不断链、风险事件不发生的底线。三是严肃财经纪律。巩固财政资金监管“清源行动”成效,持续开展财会监督专项行动,深化巡财审贯通协同,严肃财经纪律,提升监督效能,确保财政资金更加规范、安全、高效使用。
(四)持续深化改革,提升财政治理效能。一是推动零基预算改革。深化零基预算改革,完善支出标准体系,加强财政承受能力评估与绩效管理,实现预算编制、审核、执行全流程信息化管理。二是深化预算绩效管理改革。全面推动预算与绩效管理一体化,强化“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意识,优化财政资源配置,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和预算执行效率。三是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持续优化国有资本布局,厘清企业主责主业,压减企业法人户数,完善企业产权登记,完成融资平台退出任务,全力防范债务风险,提升国资综合监管能力、企业经营质效和价值创造能力。
(五)强化队伍建设,全面打造财政铁军。一是坚持学理论,锻造政治上忠诚的财政铁军。充分发挥党组引领作用,以中心组带头学、读书班深入学、支部集中学的方式,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财政工作重要论述,始终把做到“两个维护”作为最高政治原则和根本政治规矩,培养造就政治过硬的财政铁军。二是坚持强业务,锻造干事上担当的财政铁军。制定年度学习计划,通过党组定人定题,以业务骨干“上台讲”,全面学习国家重大战略政策,开展具体业务培训,推动干部能力建设“上台阶”,打造“能上能下”,勇于担难担险担责的财政铁军。三是坚持正风肃纪,锻造作风上过硬的财政铁军。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有关要求,定期学习典型案例通报,强化以案示警、以案明纪,教育引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永葆财政干部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本色。
各位代表、各位委员,财政改革和发展事关全局和长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财政部门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推进财政工作高质量发展,开拓进取、实干担当,为现代化施甸建设贡献财政力量。
以上报告,请予审查。
监督索引号530521030000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