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1525903-1-/2013-0125001 | 发布机构 | 施甸县财政局 |
公开目录 | 政府预算 | 发布日期 | 2013-01-25 |
文号 | 浏览量 | 4 |
县十二届人大一次
会议文件之(四十二)
关于施甸县2012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和2013年地方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书面)
—2013年1月7日在施甸县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施甸县财政局
各位代表:
受县人民政府委托,现将2012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3年地方财政预算草案提请县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审查,并请县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一、2012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12年,在中共施甸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县政协的民主监督下,全县财税部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千方百计筹措资金,群策群力共克时艰,依法强化收入征管,深化财政综合改革,重点支出得到有效保障,圆满完成了县十一届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预算目标。
全县财政总收入完成40,117万元(其中水长工业园区2,959万元),比上年增收5,609万元,增长16.3%,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23,863万元(其中水长工业园区1,007万元),比上年增收4,370万元,增长22.4%,完成年初预算的100.31%;财政总支出完成184,378万元(其中水长工业园区1,003万元),比上年增支51,916万元,增长39.2%,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完成170,724万元(其中水长工业园区1,003万元),比上年增支47,036万元,增长38%,完成年初预算的160%。
全县公共财政预算收支平衡情况: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3,863万元,税收返还收入1,572万元,专项转移支付收入86,680万元,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59,224万元,调入资金2,345万元,上年滚存结余6,056万元,收入总计179,740万元;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70,724万元,上解上级支出3,817万元,支出总计174,541万元; 收支相抵,年终滚存结余5,199万元(其中水长工业园区4万元), 减结转下年支出5,175万元,2012年公共财政预算净结余24万元(其中水长工业园区4万元)。结转支出形成的原因,主要是部分建设项目进度较慢,加之部分上级专款下达时间较晚,当年难以形成支出,需结转2013年按规定用途安排使用。
政府性基金收入完成8,738万元,比上年减收845万元,下降8.8%;基金支出完成13,654万元,比上年增支4,880万元,增长55.6%。
全县政府性基金收支平衡情况:基金收入8,738万元,上级补助收入4,894万元,上年结余收入7,342万元,收入总计 20,974万元;基金支出13,654万元,收支相抵,年终滚存结余 7,320万元,全部结转2013年支出。
社会保险基金收入完成24,150万元,比上年增收1,680万元,增长7.4%;社会保险基金支出完成24,450万元,比上年增支9,799万元,增长66.9%。
全县社会保险基金收支平衡情况:社会保险基金收入24,150万元,上年结余收入20,937万元,收入总计45,087万元;社会保险基金支出24,450万元,年终滚存结余20,637万元。
以上均为快报数,正式决算数据待省、市财政审核批复后,我们再向县人大常委会专题报告。
2012年全县财税工作的主要情况是:
(一)落实征管措施,全力组织收入。一是坚持定期召开财税金融部门联席工作会议,加强财税形势的研究分析;二是开展全县税源调查、摸底工作;三是加强对重点税源和重点项目的监控,启动建筑建材行业砂石、木材等零星税收委托代征工作,规范建设领域税收管理,严防税收“跑冒滴漏”,最大限度挖掘增收潜力;四是依托财政票据电子化管理信息平台,加强非税收入征收管理。
(二)努力做好服务,推动经济发展。一是加大上级资金争取力度,重点在财力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资金争取上下功夫。全年共争取上级各项补助资金145,904万元,比上年增长36%;二是做好项目前期、招商引资等服务保障工作,全年投入项目前期和招商引资工作经费1,628万元增长12.6%;三是加大农业投入力度。县财政投入烤烟、甘蔗、核桃、蚕桑等产业发展资金3,072万元,比上年增长23%;投入农业综合开发资金1,717万元,支持了高标准农田建设1万亩、中低产田改造0.29万亩、种植和养殖4个产业化项目的实施;投入资金700万元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筹措资金3,700万元支持做好土地占补平衡项目。四是累计投入水利资金12,881万元,确保了中小河流域治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红谷田水库、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等项目的有序开展。五是扶贫工作稳步推进,投入资金3,773万元, 实施了整村推进、民族地区产业发展和示范村等项目。六是“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成效明显,累计安排财政资金4,412万元,拉动投资5,247万元,共组织实施 143个项目,受益群众5万人。七是进一步理顺和完善了投融资平台管理机制,县财政累计注入融资平台资金2,857万元,有力支持了县城建设等重大项目的实施。
(三)优化支出结构,着力保障民生。2012年,全县投入民生领域资金达128,043万元,比上年增长38%。一是加大教育投入。拨付农村义务教育保障经费2,472万元;、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资金2,094万元,受益学生3.6万人;发放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2,305万元,惠及农村中小学生20,273人次;拨付3,100万元实施校舍安全工程;拨付1,220万元支持薄弱学校建设;拨付2,415万元用于学前教育。二是重点支持社会保障。拨付11,055万元用于城乡养老保险、城乡低保、农村五保人员生活补助、殡葬改革及施甸“911”地震自然灾害救助等支出。三是加大卫生投入。拨付1,537万元,用于全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和重大疫病防控;拨付7,068万元,补助新农合参保农民住院费用,惠及医患291,151人次。四是加快保障房建设。拨付4,972万元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及地震安居工程;拨付4,272万元实施廉租住房、公共租赁房、棚户区改造等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五是积极落实惠农政策。通过“一折通”累计发放良种补贴、农机具补贴、综合直补、退耕还林等各项补贴资金4,020元;兑付家电、汽车和摩托车下乡补贴资金1,211万元,拉动消费9,316万元。
(四)深化财政改革,提升管理水平。一是加大财税目标考核力度,修改和完善了县对乡镇经济目标考核激励机制。二是继续推进国库集中支付改革,推广应用了一体化财政管理信息系统。三是从严控制预算追加事项,强化预算约束。四是继续强化财政监督与管理,开展了财政专户清理整顿和“小金库”治理工作。五是组织了事业单位会计规则、会计从业资格考前辅导等4期共636人次的培训,全县具有会计从业资格的人员达到1,229人,比上年增长5.4%。六是政府采购管采彻底分离,操作流程进一步规范。
(五)强化内部建设,提高服务效能。一是继续抓好财税队伍建设,为财税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坚实基础;二是深入推进财税系统党风廉政建设,筑牢财税干部拒腐防变思想防线;三是进一步优化政务环境,提高办事效率,强化督查考核,确保政令畅通、执行有力;四是扎实开展好“四群”教育工作,引领财税干部职工牢固树立服务至上理念,真正把服务贯穿于财税工作的全过程,落实到财税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五是启动乡镇与财政部门资金拨付过程相关责任人信息联动机制,加强安全防范;六是切实加强能力建设,加大了干部职工政治理论、政策法规及业务知识学习和培训力度,不断提升服务发展、为民理财、依法理财、科学理财的本领。
各位代表,2012年全县财政工作虽然取得了较好成绩,但是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财政工作中仍然存在诸多困难和问题。一是财源结构单一,财政收入持续高位增长难度加大,培育壮大财源的任务十分繁重,全县财政收支矛盾非常突出;二是政府投融资渠道单一,支撑重大项目建设的能力不足;三是财政改革进程中风险压力较大,财政监督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对此我们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县情,着眼全局,通过推进改革健全完善财政管理体制,在今后工作中切实加以改进和完善。
二、2013年地方财政预算草案
201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第一年,做好2013年财政工作,对于保障我县经济社会健康发展,顺利实施“十二五”规划十分重要。
2013年全县财政工作的指导思想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工作中心,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稳中求进,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增强县域经济增长的内生活力和动力,推进财源建设,进一步健全完善公共财政管理体制,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2013年财政预算安排的基本原则:一是统筹兼顾。统筹安排各项财政支出,兼顾需要与可能,坚持量入为出,确保收支平衡。二是突出重点,在保工资、保民生、保运转的前提下,重点保障教育、社会保障、生态建设等领域的投入。三是集中财力办大事。积极发挥财政职能作用,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严格控制和压缩一般性支出,集中财力确保经济结构调整、重点领域改革等重大项目支出,促进县域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按照上述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2013年财政收支预算草案如下:
全县财政总收入安排44,100万元(其中水长工业园区1,700万元),比上年增收3,983万元,增长10%,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7,630万元(其中水长工业园区1,000万元),比上年增收3,767万元,增长16%;全县财政总支出166,479万元(其中水长工业园区1,000万元),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51,000万元(其中水长工业园区1,000万元)。
全县公共财政预算收支平衡情况: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7,630万元,税收返还收入1,623万元,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54,687万元,上级专项转移支付收入66,400万元,上年结余收入5,195万元,收入总计155,539万元;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51,000万元,上解上级支出4,539万元,支出总计155,539万元,收支平衡。
全县政府性基金收入安排11,601万元,比上年增收2,863万元,增长32.8%;基金支出15,479万元,比上年增支1,825万元,增长13.4%。
全县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平衡情况:基金预算收入11,601万元,上级补助收入1,500万元,上年结余收入7,320万元,收入总计 20,421万元;基金预算支出15,479万元,收支相抵,结余4,942万元。
全县社保基金收入预算25,692万元,比上年增收1,542万元,增长6.4%;社保基金支出预算22,613万元,比上年减支1,837万元,下降7.5%。
全县社会保险基金收支平衡情况:社会保险基金收入25,692万元,上年结余收入20,637万元,收入总计46,329万元;社会保险基金支出22,613万元,收支相抵,年终结余23,716万元。
三、2013年主要财政工作及措施
2013年,我们将按照县委十届三次全会的总体部署和县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财税工作目标,积极克服困难,统筹兼顾做好各项工作,特别是在各项重点支出不断增加的同时,更加突出财政资金的绩效管理,注重发挥财政政策的示范引导作用,为全县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和谐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一)努力培植税源,促进经济发展。一是加大争取项目资金力度。计划全年投入项目前期工作经费1,680万元,支持全县重大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生态建设等领域对口包装项目,争取更多项目和资金落户施甸,充分发挥项目对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二是加快新型工业化步伐。县财政计划安排1,000万元工业发展资金,重点支持华兴片区建设,优化经济发展环境,落实税收优惠政策,为引企入园创造条件;三是积极支持城市建设,全年计划安排1,000万元专项资金,确保县城绿化、城镇上山等工作的顺利开展;四是全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计划安排产业发展资金3,100万元,支持好烤烟、甘蔗、畜牧等特色优势产业;五是计划安排1,0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交通建设;六是不断拓宽融资渠道。充分利用国家的信贷政策,通过天源公司,优化项目包装,争取更多信贷资金投入全县重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二)强化收入管理,努力完成任务。一是按照应收尽收、从实从快的要求,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加大综合治税力度,充分挖掘征收潜力。二是充分运用财税信息平台,加强协调联动,强化对重点行业、重点税种和重点税源的跟踪监控,加快税收入库进度。三是大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财税、政法等部门密切配合,严厉打击各种虚开发票、做假账等偷税、逃税、骗税、抗税等违法犯罪行为。四是进一步强化财税部门目标责任,严格执行县对乡镇财政收入考核激励机制,增强财政宏观调控,充分调动乡镇发展经济、抓好财源建设、协税护税的积极性。按照修改完善后的县对乡镇财政收入考核方案测算,县财政计划安排考核奖励资金1000万元左右,在原方案的基础上增加300万元。五是认真落实以票加强非税收入管理。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确保各项非税收入及时、足额征缴入库。
(三)坚持厉行节约,确保收支平衡。一是优先保障人员工资发放、机构低水平运转。二是严格预算追加审批,从严控制新增支出。三是采取措施,大力盘活财政沉淀资金,凡符合基金预算和专项收入安排支出的项目,必须优先使用政府性基金或专项收入,不足部分再通过公共财政预算资金予以安排;四是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厉行节约,勤俭办事,从严控制“三公”经费和各类会议等一般性支出。
(四)加大民生投入,提升保障水平。一是优先支持教育发展,县财政计划安排1,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贫困家庭寄宿制学生生活补助、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建设、新一中建设;按照乡镇中小学一体化管理的总体要求,贯彻落实财政部、教育部修订的《中小学校财务制度》,抓好中小学校财务监督管理;执行好从土地出让收入中按2%计提教育资金的政策。二是着力支持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安排8,978万元用于城乡居民低保、城镇居民养老保险、新型农村养老保险。三是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安排9,288万元用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工作;支持做好公立医院改革工作。四是严格执行“土地出让收入的5%、房地产税收收入的10%”计提政策,专项用于保障性住房建设。五是加大村级组织保障力度,县、乡(镇) 两级财政分别按照每个村(社区)1万元的标准安排村(社区)伙食经费274万元;县财政按照村(社区)干部每人月均200元的标准安排考核奖励资金102万元。
(五)抓好基础工作,促进规范管理。一是按照依法理财的要求,以科学化、精细化、规范化为目标,进一步完善管理办法,提高监管水平。二是进一步完善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乡镇财政预算管理方式改革等管理机制,充分发挥财政职能,加强资金监管。三是强化预算绩效管理,进一步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切实把财政资金用在刀刃上。四是继续加强投融资平台公司管理,认真做好金融协调、小贷公司监管工作,配合做好水利、教育、交通、保障性安居工程等重大公益性项目的融资工作。
(六)加强队伍建设,树立良好形象。一是牢固树立为国聚财、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服务周到、廉洁高效、方便快捷”的服务方针,不断加强队伍建设。二是强化干部教育培训,全面提高干部政治素质、业务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平。创新工作方法,提高主动服务县域经济的能力,积极谋划全局,当好参谋助手。三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深入开展反腐败工作,确保财政资金、财政干部双安全。
各位代表,2013年全县财政改革和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财政工作将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帮助和县政协的民主监督下,围绕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科学谋划,主动服务,扎实工作,确保圆满完成县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为施甸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和谐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以上报告,请予审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