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1525903-1/20210128-00001 | 发布机构 | 施甸县财政局 |
公开目录 | 政府预算 | 发布日期 | 2021-01-28 |
文号 | 浏览量 | 35 |
监督索引号53052103000010000
县十三届人大六次
会议文件之(十九)
关于施甸县2020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1年地方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书面)
——2021年1月20日施甸县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
施甸县财政局
各位代表:
受县人民政府委托,现将施甸县2020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1年地方财政预算草案提请会议审查,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列席同志提出意见。
一、2020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20年,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依法监督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省、市委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和新发展理念,全面落实更加积极有为的财政政策要求,统筹财政资源全力保障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落实县委决策部署和县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决议,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高质量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认真履行职能,依法组织财政收入,不断优化支出结构,推进财政改革,全县财政平稳运行。
(一)2020年全县及县本级预算收支情况
1.一般公共预算。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61,322万元,超额完成年初预算。比2019年增收2万元,与上年持平略增。其中:税收收入完成31,612万元,下降6.1%,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51.5%;非税收入完成29,710万元,增长7.4%,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48.5%。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287,070万元,为预算调整的100%,比2019年减支41,786万元,下降12.7%。
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平衡情况是: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1,322万元,上级补助收入228,621万元,债务转贷收入4,480万元,上年结余结转收入2,743万元,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20万元,调入资金13,707万元,收入总计310,893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87,070万元,上解上级支出13,876万元,债务还本支出4,480万元,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支出2万元,支出总计305,428万元;收支相抵,年终结转5,465万元。
县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43,505万元,比2019年减收393万元,下降0.9%;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238,028万元,比2019年减支38,987万元,下降14.1%。
县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平衡情况是: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3,505万元,上级补助收入228,621万元,下级上解收入1,810万元,上年结余结转收入2,743万元,调入资金13,707万元,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20万元,债务转贷收入4,480万元,收入总计294,886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38,028万元,补助下级支出33,035万元,债务还本支出4,480万元,上解上级支出13,876万元,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2万元,支出总计289,421万元;收支相抵,结转下年支出5,465万元。
2.政府性基金预算。全县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32,807万元,完成预算调整的100%,比2019年减收3,797万元,下降10.4%;政府性基金支出完成101,191万元,完成预算调整的100%,比2019年增支73,695万元,是上年的3.7倍。
全县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平衡情况是: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32,807万元,上级补助收入11,655万元,上年结余结转收入1,391万元,债务转贷收入92,800万元,收入总计138,653万元;政府性基金支出101,191万元,债务还本支出18,600万元,调出资金6,000万元,上解上级支出4,495万元,支出总计130,286万元;收支相抵,年终结余8,367万元,需结转下年对应安排支出。
县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32,339万元,比2019年减收3,628万元,下降10.1%;政府性基金支出完成100,732万元,比2019年增支73,344万元,增长3.7倍。
县本级政府性基金收支平衡情况是: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32,339万元,上级补助收入11,655万元,下级上解收入9万元,债务转贷收入92,800万元,上年结余结转收入1,391万元,收入总计138,194万元;政府性基金支出100,732万元,债务还本支出18,600万元,调出资金6,000万元,上解上级支出4,495万元,支出总计129,827万元;收支相抵,年终结余8,367万元。
3.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全县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完成2,022万元,完成预算调整的100%,比2019年增收1,908万元,是上年同期的17.7倍。
全县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平衡情况是: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2,022万元,上级补助收入3万元,收入总计2,025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调出资金2,022万元,支出总计2,022万元;收支相抵,年终结转3万元。
4.社会保险基金预算。2020年,全县社会保险基金收入完成90,559万元,为年初预算的91%,比2019年增收356万元,增长0.4%;全县社会保险基金支出完成95,040万元,为年初预算的96%,比2019年增支5,558万元,增长6.2%。年末滚存结余32,912万元。
2020年,县本级社会保险基金收入完成90,559万元,为年初预算的91%,比2019年增收356万元,增长0.4%;县本级社会保险基金支出完成95,040万元,为年初预算的96%,比2019年增支5,558万元,增长6.2%。年末滚存结余32,912万元。
以上预算执行情况详见《施甸县2020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1年地方财政预算(草案)》,且均为快报数,待市财政局批复我县2020年财政决算后,部分数据会有所变化,届时再向县人大常委会报告。
(二)2020年落实县人大预算决议情况。2020年,全县各级财政部门全面贯彻预算法、预算法实施条例,严格落实县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决议、县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的审查意见以及审计部门提出的意见及建议,认真贯彻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及疫情期间出台的优惠政策,充分发挥财政职能,全力支持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促进经济社会平稳发展。
1.全力以赴确保财政经济运行平稳有序。强化逆周期调节,争取更大的政策力度对冲疫情影响,发挥稳定经济的关键作用。一是认真贯彻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和疫情期间出台的各项优惠政策,坚持“放水养鱼”,增强发展后劲、减轻企业负担,充分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和发展后劲,厚植经济发展的“根”与“本”,全县2020年累计减税降费4,612万元,小微企业100%享受到政策红利,有效减轻市场主体负担。二是紧盯重点税源,加强税收征管。加强对收入的预测和征管,特别是加强对重点领域、重点行业税源的动态分析,做到税收收入与非税收入同征、同管,依法加强收入征管,确保应交税费应收尽收,切实严防出现“跑冒滴漏”;2020年全县共计完成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1,309万元。三是多措并举挖掘非税收入增收潜力。为弥补减税降费带来的政策减收缺口,在落实好各项降费政策的基础上,我县财政部门主动作为,迎难而上,摸清县域内各类资产的“家底”,加大国有资产处置力度,多渠道带动非税收入增收;2020年实现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17,999万元。四是抢抓中央增发专项债券、扩大中央预算内投资、发行抗疫特别国债等机遇,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全年共争取上级资金337,559万元,增长23.3%,其中:抗疫特别国债10,474万元,专项债券资金74,200万元;有效推动施勐高速公路、县中医院迁建等重大项目开工建设。
2.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兜牢“三保”底线。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强化底线思维,稳住经济基本盘,兜住民生底线,在稳的基础上积极进取。一是为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对企业加大信贷投放力度、鼓励减免房租、降低用气用电成本、降低用地出让成本、加大就业补助力度等方式切实减轻企业负担,支持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二是多渠道筹措资金,盘活存量资金,开源节流,加快资金分配、拨付和使用,尽快将转移支付资金转化为实际支出和实际工作量,兜牢“三保”底线。全年累计“三保”支出149,482万元,其中:“保工资”94,881万元,“保运转”16,428万元,“保基本民生”38,173万元。
3.多措并举切实防范风险。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压实责任、明确任务、措施过硬、狠抓落实、严肃对待,坚决守好各类风险底线。一是牢牢守住财政收支平衡的工作底线。坚持“以收定支”原则,加强绩效评价结果运用,优化支出结构、突出重点,坚决压减非急需、非刚性支出,积极盘活存量资金和资产。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把有限的财政资金用在刀刃上,遵循收支平衡原则合理编制预算。二是统筹做好限额管理、预算管理、债务管理、风险管理。严格落实债务化解一方案三清单,千方百计化解债务,降低债务风险。积极向上争取化债政策及风险缓释政策,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的底线,2020年共向上争取发行再融资置换债券23,080万元,并根据省级缓释债务风险政策,完成借新还旧38,000万元,有效缓释还本付息压力。
4.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收官战”。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贫困县“摘帽”、贫困村退出指标,脱贫攻坚“1+N+N”责任体系精准发力。一是贫困人口全面享受教育、医疗、养老等社会基本公共服务,帮扶成效更加显现,群众认可度得到极大提升。二是继续加大县级扶贫资金投入力度,支持做好各类扶贫工作,2020年县级统筹安排资金9,744万元,其中:易地扶贫搬迁项目6,063万元。三是加大资金整合力度,支持脱贫攻坚高质量通过各级评估、验收、抽查,圆满完成国家脱贫攻坚普查任务,2020年共计整合各类资金32,747万元,实施精准扶贫。
5.持续深化财政改革。持续深化零基预算改革,打破“基数+增长”的预算编制方式,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和发展规划,科学配置财政资源。一是预算管理改革深入推进。完善预算安排与项目细化、执行进度、项目评分、项目绩效、监督检查“五个挂钩”制度,动真碰硬打破支出固化格局。二是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出台了《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意见》,全县已实现全面设置绩效目标、全部开展绩效自评,重点支出项目全部实施财政绩效评价,绩效目标执行情况实现有效监控。三是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继续深入推进,实施预算执行动态监控管理,实现对所有财政资金监控全覆盖。
各位代表,2020年财政改革发展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但也应看到目前财政依然存在突出问题:一是减税降费政策、疫情冲击叠加影响,增收难度加大。二是财政收支矛盾更加凸显,一方面增收乏力,另一方面除了“三保”刚性支出外,脱贫攻坚等重点工作也需财政资金安排支持,“减收增支”财政收支平衡难度大。
二、2021年地方财政预算草案
各位代表、各位委员,2021年是开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编制好2021年财政收支预算,做好各项财政工作,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促进经济稳增长,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2021年预算编制和财政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党中央、省、市、县委决策部署,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深入推进财政预算管理改革促进高质量发展,全面落实《预算法》、《预算法实施条例》,大力培植财源,树牢过“紧日子”思想,兜牢“三保”底线,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十四五”规划顺利开局提供有力保障。
2021年预算编制的原则是:突出重点、兼顾一般,量力而行、收支平衡的原则编制2021年财政收支预算。
按照上述指导思想,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2021年财政收支预算草案如下:
(一)2021年全县及县本级收支预算
1.一般公共预算。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安排62,550万元,比2020年增长2%;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安排295,683万元,比2020年增长3%。
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平衡情况是: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2,550万元,上级补助收入235,028万元,债务转贷收入20,840万元,上年结余结转5,465万元,调入资金7,000万元,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2万元,收入总计330,885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95,683万元,债务还本支出20,840万元,上解上级支出14,362万元,支出总计330,885万元,收支平衡。
县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安排44,745万元,比2020年增长2.9%;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安排247,516万元,比2020年增长4%。
县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平衡情况是: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4,745万元,上级补助收入235,028万元,下级上解收入827万元,调入资金7,000万元,上年结转5,465万元,债务转贷收入20,840万元,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2万元,收入总计313,907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47,516万元,补助下级支出31,189万元,上解上级支出14,362万元,债务还本支出20,840万元,支出总计313,907万元,收支平衡。
2.政府性基金预算。全县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安排36,000万元,比2020年增长9.7%;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安排40,467万元,比2020年下降60%。
全县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平衡情况是:基金预算收入36,000万元,上级补助收入1,100万元,上年结余结转8,367万元,债务转贷收入15,080万元,收入总计60,547万元;基金预算支出40,467万元,债务还本支出15,080万元,调出资金5,000万元,支出总计60,547万元,收支平衡。
县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安排35,500万元,比2020年增长9.8%;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安排39,967万元,比2020年下降60.3%。
县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平衡情况是:基金预算收入35,500万元,上级补助收入1,100万元,上年结余结转8,367万元,债券转贷收入15,080万元,收入总计60,047万元;基金预算支出39,967万元,调出资金5,000万元,债券还本支出15,080万元,支出总计60,047万元,收支平衡。
3.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全县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安排2,000万元,比2020年下降1.1%,上年结余结转3万元,收入总计2,003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安排3万元,比2020年增支3万元,调出资金2,000万元,支出总计2,003万元,收支平衡。
县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平衡情况是: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安排2,000万元,比2020年下降1.1%,上年结余结转3万元,收入总计2,003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安排3万元,比2020年增支3万元,调出资金2,000万元,支出总计2,003万元,收支平衡。
4.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全县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安排119,823万元,比2020年增长32.3%;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安排118,159万元,比2020年增长24.3%。社会保险基金本年收支结余预算1,664万元。年末滚存结余预算34,576万元,比2020年增长5.1%。
县本级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安排119,823万元,比2020年增长32.3%;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安排118,159万元,比2020年增长24.3%。社会保险基金本年收支结余预算1,664万元,年末滚存结余预算34,576万元,比上年增长5.1%。
三、2021年财政工作重点
(一)进一步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一是深化预算制度改革,强化对预算编制的宏观指导,推进财政支出标准化,强化预算约束和绩效管理,加快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二是完善县乡财政管理体制,充分调动地方财政增收积极性,增强公共服务保障能力。三是全面贯彻落实减税降费各项政策措施,进一步畅通减税降费政策传导机制。四是进一步完善并抓好直达机制落实,配合直达资金监控系统,动态监管直达资金的收支和绩效。五是强化属地政府金融监管职责和风险处置责任,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健全政府债务管理机制,合理确定债务限额,适当增加专项债规模,精准聚焦重点领域和生产性投资,严禁变相举债。
(二)抓实做好财政收支工作。一是加强收入组织,依法强化税收征管,切实做到应收尽收。二是依法、合规、有序处置国有资产和资源,组织好政府性基金收入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继续加大四本预算统筹力度,确保财政平稳运行。三是量力而行,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关于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坚守“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的底线原则,从严控制“三公”经费,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努力压减一般性支出,实现全年财政收支平衡。四是全力保障教育、医疗、社保等民生支出,进一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支持科技、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发展,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三)全面提升财政管理水平。一是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将绩效评价从支出端向收入和政策端延伸,充分进行绩效再评价,加强评价结果在政策调整、预算安排和改进管理等方面的运用,着力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二是持续做好政府预决算、部门预决算和“三公经费”预决算信息公开工作,及时向人大报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三是严肃财经纪律,继续开展收支真实性、政府债务、扶贫资金“三大”检查以及全县预算单位财务检查,抓紧抓实财政监管工作。四是继续强化国资、国企和小额贷款公司管理,切实履行监管职能。
(四)建设高素质财政干部队伍。一是全面巩固主题教育成果,坚持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永恒课题、终身课题,强化财政系统党员干部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切实抓好整改落实,特别是专项整治工作,以自我革命精神加强党的建设。二是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推动财政系统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树立“财”自觉服务于“政”的理念,以党的建设为统领,加强财政系统各项建设。三是切实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真正把责任担起来,做到严抓严管,要切实加强对财政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着力扎牢制度笼子。四是持之以恒正风肃纪,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持续整治“四风”问题。五是加强财政干部业务培训,提升综合业务素质,努力打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财政干部队伍。
各位代表、各位委员,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前所未有,做好2021年财政预算工作责任重大、任务艰巨,同时也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和重大任务。我们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社会各界的监督支持下,全面贯彻中央、省、市决策部署和县委工作要求,坚定信心、攻坚克难,奋勇拼搏、真抓实干,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当前经济工作的决策部署上来,深化财政改革,加强制度建设,激发创新活力,增强发展后劲,以高质量可持续财政服务保障全县经济平稳运行和社会大局稳定,为“十四五”发展和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打下坚实基础,为谱写好“中国梦”的施甸新篇章而努力奋斗!
以上报告,请予审查。
监督索引号530521030000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