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1525903-1/20170125-00001 | 发布机构 | 施甸县财政局 |
公开目录 | 政府预算 | 发布日期 | 2017-01-25 |
文号 | 浏览量 | 40 |
县十三届人大一次
会议文件之(二十九)
关于施甸县2016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7年地方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书面)
——2017年1月10日在施甸县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施甸县财政局
各位代表:
受县人民政府委托,现将2016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7年地方财政预算草案提请县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审查,并请县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一、2016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16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县政协的民主监督下,财税部门紧紧围绕全县中心工作,认真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进一步深化预算管理改革和优化支出结构,千方百计筹措资金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全力保障民生领域及各项重点支出。全年财政总收入完成73,164万元,比2015年增收12,994万元,增长21.6%,其中:县本级完成47,772万元;乡镇级完成18,844万元;水长工业园区完成6,548万元。财政总支出完成272,501万元,比2015年增支19,983万元,增长7.9%,其中:县本级完成202,237万元;乡镇级完成64,024万元;水长工业园区完成6,240万元。圆满完成县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财政收支目标。
(一)一般公共预算执行情况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52,119万元,比2015年增收7,667万元,增长17.2%,完成年初预算的100.3%(剔除园区数据后完成48,000万元,比2015年增收7,200万元,增长17.6%,完成年初预算的100%)。分级次收入情况:县本级收入31,178万元,乡镇级收入16,822万元,水长工业园区收入4,119万元。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263,594万元,比2015年增支24,262万元,增长10.1%,完成年初预算的99.4%(剔除园区数据后完成258,900万元,比2015年增支25,572万元,增长11%,完成年初预算的100%)。分级次支出情况:县本级195,476万元,乡镇级63,424万元,水长工业园区4,694万元。
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平衡情况: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2,119万元,上级补助收入187,357万元,债券转贷收入50,672万元,上年结余10,447万元,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2,129万元,调入资金16,896万元,收入总计319,620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63,594万元,上解上级支出6,942万元,债券还本支出44,672万元,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198万元,支出总计316,406万元,收支相抵,结转下年3,214万元。
县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平衡情况: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1,178万元,上级补助收入187,711万元,下级上解收入3,486万元,债券转贷收入46,092万元,上年结转6,755万元,调入资金16,576万元,收入总计291,798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95,476万元,补助下级支出45,149万元,上解上级支出6,781万元,债券还本支出35,104万元,债券转贷支出6,488万元,支出总计288,998万元,收支相抵,结转下年专项支出2,800万元。
(二)政府性基金执行情况
政府性基金收入:完成5,716万元,比2015年减收5,058万元,下降46.9%。分级次收入情况:县本级4,426万元、乡镇级321万元、水长工业园区969万元。
政府性基金支出:完成5,541万元,比2015年减支7,143万元,下降56.3%。分级次支出情况:县本级3,895万元、乡镇级600万元、水长工业园区1,046万元。
全县政府性基金收支平衡情况:基金收入5,716万元,上级补助收入4,747万元,债券转贷收入40,520万元,上年结转7,676万元,收入总计58,659万元;基金支出5,541万元,债券还本支出40,520万元,调出资金5,839万元,支出总计51,900万元,收支相抵,年终结转6,759万元。
县本级政府性基金收支平衡情况:基金收入4,426万元,上级补助收入4,691万元,下级上解收入55万元,债券转贷收入31,530万元,上年结转收入7,429万元,收入总计48,131万元;基金支出3,895万元,补助下级支出415万元,债券还本支出31,530万元,调出资金5,575万元,支出总计41,415万元,收支相抵,年终结转6,716万元。
(三)社会保险基金执行情况
2016年全县社保基金收入44,325万元,比2015年增收8,503万元,增长23.7%;社保基金支出42,931万元,比2015年增支8,397万元,增长24.3%。
全县社会保险收支平衡情况:社会保险基金收入36,357万元,上级补助收入7,968万元,上年结余28,644万元,收入总计72,969万元;社会保险基金支出35,234万元,上解上级支出7,697万元,支出总计42,931万元收支相抵,年终滚存结余30,038万元。
(四)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执行情况
2016年全县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完成2,867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完成3,366万元,其中:县本级2,866万元,水长工业园区500万元。
全县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平衡情况: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2,867万元,上级补助收入507万元,收入总计3,374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3,366万元,调出资金1万元,支出总计3,367万元,收支相抵,年终结转7万元。
县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平衡情况: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2,867万元,上级补助收入7万元,收入总计2,874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2,866万元,调出资金1万元,支出总计2,867万元,收支相抵,年终结转7万元。
以上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数据均为快报数,正式决算数据待省、市财政审核批复后,我们再向县人大常委会作专题报告。
二、2016年全县财税工作的主要情况
(一)多措并举,增强财政保障
面对严峻的财政收支矛盾,财税部门统筹协作,密切关注经济形势,提升收入质量,切实增强财政保障能力。一是坚持定期召开财税工作联席会议,研究经济形势,挖掘税收增收潜力,突出重点税源、巩固原有税源、培植新兴税源。完善重点税源监控管理,严防“跑冒滴漏”。二是依托票据管理信息平台进一步加强政府非税收入管理,组织非税收入入库,促进财政增收。三是结合全县经济发展需求,认真研究国家政策导向,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和政策支持。2016年,共争取上级转移支付资金192,611万元,确保全年财政预算平衡。四是严格预算约束,加强执行管理,建立财政存量资金定期清理制度。对各类资金结余结转情况进行摸底清查,将结余资金清理收回财政统筹安排。2016年全县共盘活财政存量资金5,601万元。
(二)优化支出,推动社会发展
坚持“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的原则,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将财力集中用于民生支出。2016年,全县用于民生领域财政支出217,731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2.6%。一是拨付社会救助、城乡低保、五保供养、退役安置等社会保障资金35,932万元;拨付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医疗救助体系建设资金29,747万元,二是拨付义务教育经费、营养改善计划和家庭经济困难寄宿补助等各类教育资金47,128万元。三是拨付科技、文化和体育事业资金3,013万元,四是拨付保障性安居工程资金397万元。五是进一步配合人社部门推进做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工作等。
(三)抓住重点,服务经济发展
财税部门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紧扣扶贫攻坚和城乡建设等重大项目建设方面,致力于服务县域经济发展。一是千方百计争取脱贫攻坚资金16.64亿元,其中,中烟资金2.9亿元,易地搬迁资金12.37亿元,扶贫专项资金1.47亿元,有力的推进产业发展、易地搬迁、整乡推进、整村推进、国有贫困林场扶贫、小额信贷贴息等项目的实施;加大金融服务“三农”力度,实施的“一事一议”、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惠及全县13个乡镇30多个行政村。
二是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安排工业、安全生产、科技扶持等专项资金1,000万元,用于扶持好好饮品、联缘天石等企业,对符合条件的240户小微企业给予每户3万元的财政资金扶持。加快企业技改升级,不断延伸产业链,形成优势产业集群和新经济增长点,助推经济不断发展。
三是统筹城乡发展,改善群众居住生活条件。拨付城市建设专项资金2,000万元,用于城镇规划、建设、管理以及特色城镇打造,支持开展棚户区改造、农村危旧房改造、廉租住房建设等保障性安居工程;拨付生态发展资金500万元,重点用于退耕还林还草、农村环境保护工程,支持乡镇生活垃圾热解气化炉建设。
四是加大项目前期工作经费投入,为项目申报审批及资金争取打牢基础。2016年通过财政、金融、上级专项资金等方式加大对全县项目前期经费投入,有力推进七〇七至龙陵山卡红色旅游公路、养老服务中心项目、红谷田水库、善洲水库、县一中迁建、扶贫开发、高速公路建设、通用机场等项目的实施。
五是强化平台公司职能,促进公司实体化经营。做好PPP项目的储备、包装识别、入库工作,为融资工作奠定基础。一是平台公司积极参与城市建设、易地搬迁、村镇开发等项目实施。二是组织相关部门做好融资项目包装推介。三是引进富滇银行、武汉农商行等金融机构在施设立分支机构,争取更多金融资源支持施甸发展。四是深入推进政银企合作,实施施甸河生态治理、城市综合管廊建设、棚户区改造、水墨古村建设等项目。
(四)深化财政综合改革,提升管理水平
以财政改革为抓手,一是全面落实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减少资金进出中间环节,提升资金周转效率。二是贯彻执行《预算法》,全面推进预决算公开,制定了《施甸县预算公开实施细则》,通过门户网站公开本级财政预算报告和“三公”经费预算。同时督促指导除涉密单位外的县级预算单位在规定的时间内公开部门预算及部门“三公”经费预算,确保预算执行的时效性、均衡性和严肃性。三是加强债务管理,规范债务举借还程序,完善投融资管理机制和政府信用制度。积极申报产业基金和信托资金等融资项目,争取债券资金置换存量债务,缓解资金筹措压力。四是扎实做好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和行政成本控制工作。完善了差旅费管理办法,推进公车改革,严格控制“三公”经费,压缩一般性公用经费支出,实现“三公”经费支出零增长。政府采购工作进一步加强,采购事项不断拓宽,积极做好PPP融资和公务机票定点采购工作,全年审批采购预算金额10,570万元,实际采购10,062万元,节约508万元,节约率4.81%。
(五)加强监督,强化资金监管
一是开展财政资金安全、涉农专项资金、财政存量资金清理等多项检查。完善财政监督机制,充分发挥财政监督在预算管理、增收节支、保障政策执行、维护财经秩序、提供决策参考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二是改进国有企业监管方式、实行分类监管。将国有及国有独资企业纳入全覆盖监管,提高监管的针对性、有效性。三是开展国有资产清查工作,加强县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管理,优化资产配置,提高资产使用效益。四是开展小额贷款公司信息监管平台建设。小额贷款行业信息监管平台于11月上线试运行,省金融办对从业人员进行了专业培训,实现线上监管。五是落实市委、市政府、县委、县政府关于稳增长开好局的重大决策部署,确保稳增长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六)固本强基,增强财政软实力
以提高财政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为目标,切实强化干部队伍和机关自身建设。一是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认真组织学习《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为完成全县财政改革与经济发展任务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二是推进干部队伍建设。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坚持党建与财政工作双推进,全面加强机关队伍建设。积极创造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激励干部开拓创新、干事创业。三是加大培训力度,提升业务能力。2016年按照年初安排组织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法律法规等培训,提升全县财会人员的政治意识和奋进意识,提高依法理财、理财为民的能力。
各位代表,2016年财政预算平稳运行,但依然面临着一些新的情况和问题,主要是:一是收入结构不优,加之国家实施“减税降费”的宏观政策,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地方财政收入增幅明显回笼。二是新增财力难以满足刚性支出需求,养老金并轨及工资调整等刚性支出增加较大。三是预算的执行力度有待加强,财政绩效管理和加强监督的任务还很重。四是财会人员业务素质亟待提高。对此,我们将总结经验,认真研究,通过深化改革、完善制度、加强管理等措施综合施策,努力加以解决。
三、2017年地方财政预算草案
2017年全县财政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及省委市委全会、县委十一届二次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国财政工作会议精神,准确把握“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世界的眼光推进“旅游名县、生态立县、城镇富县、农业稳县、工业强县、科教兴县、改革活县”七大战略,抓实“四化五加强”工作措施,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坚持依法理财,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认真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快推动转方式调结构,强化风险防控;盘活存量,用好增量,优化支出结构;稳步推进各项财税改革,强化财政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促进施甸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按照上述指导思想,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2017年财政收支预算草案如下:
(一)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安排
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安排56,350万元,比2016年增加4,231万元,增长8.1%(剔除园区数据后,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安排51,850万元,比2016年增加3,850万元,增长8%)。分级次收入安排情况:县本级34,074万元;乡镇级17,776万元;水长工业园区4,500万元。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安排271,492万元,比2016年增加7,898万元,增长3%(剔除园区数据后,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安排266,700万元,比2016年增加7,800万元,增长3%)。分级次支出情况:县本级206,681万元、乡镇级60,019万元、水长工业园区4,792万元。
全县一般公共预算平衡情况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6,350万元,上级补助收入196,458万元,调入资金24,573万元,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93万元,上年结转3,214万元,收入总计280,688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71,492万元,上解上级支出9,196万元,支出总计280,688万元,收支平衡。
剔除园区后,一般公共预算平衡情况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1,850万元,上级补助收入196,063万元(上级专款以89,191万元测算),调入资金24,573万元,上年结转3,214万元,收入总计275,700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66,700万元,上解上级支出9,000万元,支出总计275,700万元,收支平衡。
县本级一般公共预算平衡情况为: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4,074万元,上级补助收入196,063万元,下级上解收入503万元,调入资金24,573万元,上年结转2,800万元,收入总计258,013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06,681万元,补助下级支出42,332万元,上解上级支出9,000万元,支出总计258,013万元,收支平衡。
乡镇一般公共预算平衡情况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7,776万元,上级补助收入42,332万元,上年结转414万元,收入总计60,522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0,019万元,上解上级支出503万元,支出总计60,522万元,收支平衡。
水长工业园区一般公共预算平衡情况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500万元,上级补助收入1,762万元,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93万元,收入总计6,355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792万元,上解上级支出1,563万元,支出总计6,355万元,收支平衡。
(二)政府性基金收支安排
2017年全县政府性基金收入安排15,410万元,比2016年增加9,694万元,增长169.6%。其中:县本级12,551万元,乡镇0万元,水长工业园区2,859万元。
2017年基金预算支出安排19,596万元,其中:县本级16,694万元,乡镇26万元,水长工业园区2,876万元。县本级支出涉及县城建设项目、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
全县政府性基金的平衡情况是:政府性基金收入15,410万元,上级补助收入2,000万元,上年结转6,759万元,收入总计24,169万元;基金支出19,596万元,调出资金4,573万元,支出总计24,169万元,收支平衡。
县本级政府性基金的平衡情况是:政府性基金收入12,551万元,上级补助收入2,000万元,上年结转6,716万元,收入总计21,267万元;基金支出16,694万元,调出资金4,573万元,支出总计21,267万元,收支平衡。
(三)社会保险基金收支安排
2017年全县社保基金收入60,564万元,比2016年增加16,239万元,增幅36.6%;社保基金支出56,630万元,比2016年增支13,699万元,增幅31.9%。
全县社会保险基金收支平衡情况:社会保险基金收入52,426万元,上级补助收入8,138万元,上年结余30,037万元,收入总计90,601万元;社会保险基金支出50,407万元,上解上级6,223万元,收支相抵,年终结余33,971万元。
(四)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安排
2017年全县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安排20,174万元,比2016年增加6倍,来源主要为产权转让收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安排481万元,比2016年减少85.7%。
全县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平衡情况: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20,174万元,上级补助收入300万元,上年结转收入7万元,收入总计20,481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481万元,调出20,000万元,收支平衡。
县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平衡情况: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20,174万元,上年结转收入7万元,收入总计20,181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181万元,调出20,000万元,收支平衡。
四、2017年财政重点工作安排
(一)狠抓组织收入,着力提高收入质量。一是定期召开财税金融联席会议,建立信息共享机制,进一步加大依法组织收入力度,强化政策研究和形势研判,加强对重点税源、新增税源的分析监控,完善税收征管措施,围绕确定的目标不松动、不懈怠,确保完成收入目标。二是对收费项目认真组织征收,严防跑冒滴漏,做到应收尽收,加大对非税收入的统筹力度。三是贯彻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通过财政转移支付、奖励补助、贷款贴息、产业扶持、税收优惠、财政补偿、PPP模式、资本金注入、政策性融资和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统筹安排资金,营造经济发展的良好财税环境。
(二)不断优化收支结构,有效保障重点支出。坚持“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的原则,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继续加大将民生支出及保障县委、县政府确定的重点支出,补齐民生短板,实现全年财政收支平衡。2017年安排乡村教师补贴资金4,420万元,落实集中连片特困地府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鼓励和吸引优秀人才,稳定乡村学校骨干教师队伍,促进乡村学校教师整体素质提高。一是加强联系,协调督促单位及时落实项目;二是优化资金拨付流程,严格执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减少中间环节;三是均衡拨付常规性支出,对防汛、救灾等应急性、突发性的专项资金,实行特事特办,避免因为资金问题影响支出进度;四是不断强化资金安全、强化监管,杜绝“突击花钱”等问题;五是严格预算执行,加强资金审核,确保财政资金安全、高效运行。六是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效落实中央“三去一降一补”重点任务,积极引导企业转型升级和健康发展。综合施策,使扶贫资金直接惠及贫困户,充分利用财政扶贫基金,引导和撬动金融资本加大对扶贫领域的投入,努力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三)推进全面改革,促进经济发展。一是加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推进国有资产资本化。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要不断增强活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实现国有资产增值保值,完善我县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体系,做强做大国有企业;三是推进省对下专项转移支付资金管理改革,充分发挥资金的聚合效应,优化财政资源配置,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增强县乡政府统筹能力和发展能力。四是加强支农资金整合,促进农业产业发展。合理调整现有资金的使用方向和管理方式,通过支农资金的有效整合,加快农村基础设施改善,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
(四)完善制度措施,规范预算管理。一是完善制度体系建设,在现有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二是加强预算执行管理,从预算管理开始,加强预算编制的科学性,从源头上对于存量资金进行管制,对于已经形成的存量资金,分类管理,纳入预算;三是加快预算执行进度,积极调度资金,加快支出进度,压缩年度结转数额,对上级追加补助已到位项目及经本级人代会批准通过支出项目,积极调度资金予以落实,尽量落实资金,下达部门支出计划,完善支出进度考核机制,尽快压缩消化历年结转资金,减少结转规模。四是进一步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强化预算绩效评价结果应用,2017年,县级安排的项目支出,在下达资金指标的同时,下达绩效目标。
(五)注重队伍建设,提高理财能力。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中“两个责任”,推进内部控制工作,进一步转变财政干部工作作风,加强业务培训,提高干部业务能力和政治素质。完善干部考核奖惩机制,进一步树立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支适应经济新常态下的财政干部队伍。
各位代表,2017年,财政工作将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县政协的民主监督下,围绕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依法理财,解放思想,坚定信念,顽强拼搏,确保圆满完成县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为施甸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和谐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以上报告,请予审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