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1525903-1/20240325-00026 | 发布机构 | 施甸县财政局 |
公开目录 | 绩效评价 | 发布日期 | 2024-03-25 |
文号 | 浏览量 | 4 |
中国共产党施甸县委员会党史研究室2023年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报告
一、部门基本情况
(一)、部门概况
1、主要职责
(1)、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党史和地方志工作的指导方针,研究制定全县党史和地方志工作的规划及实施办法。
(2)、负责施甸县中共党史资料及地方党史文献的征集、研究工作,编纂、出版、发行党史书刊。
(3)、负责全县党史作品的审核工作。
(4)、编辑、出版、发行《中共施甸县委工作纪要》。
(5)、负责对全县涉及地方党史工作重要事项进行指导和管理2、内设机构。
(6)、督促、指导乡(镇)和县直部门党史资料的征集研究和地方志的编纂。
(7)、利用党史征研和地方志编修成果,开展党史和地情资料的资政和宣传工作,为地方党的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咨询和服务。
(8)、负责施甸县地方志的编纂工作,负责全县史料、地情资料、乡土教材的整理、编纂、出版发行工作。
(9)、组织开展对全县历代旧志和古籍的整理、研究和出版发行工作。
(10)、审查验收乡镇、部门(专业)志出版发行和历代旧志的整理出版。
(11)、编辑、出版、发行《施甸年鉴》。
(12)、负责全县革命遗址(含抗战遗址)的研究、保护、利用工作。
(13)、负责全县党史、地方志和年鉴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学术交流工作。
(14)、承办省委党史研究室、省政府地方志办公室、市委党史地方志办公室交办的其他事项。
(15)、完成市委党史地方志办公室和县委交办的其他任务。
2、根据以上职责,我单位内设3个机构。
(1)、综合股。负责党务、组织、人事、财务、档案、文书、宣教和综合考核等单位日常事务运转工作。
(2)、党史股。负责全县党史资料的征集、整理、研究和编纂、出版工作;负责中共施甸地方党史和重要党史人物传记的编写、出版;承担《中共施甸县委工作纪要》编辑出版工作;向省委党史研究室、市委史志办、县委有关部门提供施甸党史资料。
(3)、方志股。负责《施甸县志》编纂、送审、出版工作;负责旧志的整理、出版工作;承担施甸县地情资料的征集和整理工作;指导各乡(镇)志书编修工作,对县直部门志(专业志)的编纂出版进行审查验收;组织培训各乡镇、各部门的修志业务骨干;向省地方志办公室和其他有关部门提供施甸地方志资料。制定《施甸年鉴》编辑方案,负责每年《施甸年鉴》资料的收集、编辑、出版工作;研究提出提高年鉴存史、资政价值的办法和措施,提供部门年鉴编撰的咨询服务。
(二)、部门绩效目标的设立情况
紧紧围绕县委、政府决策部署,牢固树立发展理念,坚持以生态文明建设为统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扎实抓好各项工作,促进全县群团工作平稳较快发展;绩效目标设立合理,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符合“三定”方案确定的职责,符合中长期实施规划。绩效指标明确,绩效目标细化分解到具体的工作任务中,通过了清晰、可衡量的指标值予以体现,符合年度的计划任务,与本年度的预算资金相匹配。
(三)、部门整体收支情况
1、收入情况:
2023年财政拨款收入152.51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152.51万元,比2022年财政拨款收入169.86万元,减少17.35万元,降幅10.02%。
2、支出情况:
2023年支出152.51万元,其中人员工资支出121.24万元,占总支出的80%;商品和服务支出27.17万元,占总支出的18%;对个人家庭补助支出4.1万元,占总支出的2%。2023年支出152.51万元,比2022年支出169.86万元,减少17.35万元,降幅10.02%。
(四)、部门预算管理制度建设情况
财务收支实行统一管理、统一核算,健全财务制度,杜绝违纪违法行为,从源头上预防腐败,促进党风廉政建设和我单位经济有序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和财政部《事业单位财务规则》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单位实际制定《施甸县史志办预算管理制度》并认真执行。
二、绩效自评工作情况
(一)绩效自评目的
通过绩效自评对财政支出资金、部门或项目绩效目标的综合评价,实现政府财政资源的合理配置,规范预算分配,优化财政支出结构,降低政府运行成本,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有效性,建立从预算编制、执行到监督与评价相结合的管理制度,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二)自评指标体系(本部分为报告核心内容)
结合部门整体支出分类别、分层次、整体性的特点拟定绩效自评指标体系。评价指标体系设置了各级指标的权重,制定了相应的评分标准。评价满分为100,≥90分为优、80≤得分<90为良,60≤得分<80为中,得分<60为差。
(三)、自评组织过程
我单位成立了以单位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办公室工作的领导为副组长,相关科室长为组员的项目绩效自评小组。对照各实施项目的内容逐条逐项自评,在自评过程发现问题,查找原因,及时纠正,为下步工作打下基础。
三、评价情况分析及综合评价结论
(一)投入情况分析
1、绩效目标合理性
2023年度本部门年初部门整体绩效目标设定情况为:充分合理的利用财政资金,使财政资金通过部门行使其职能。
2、“三公经费”变动率
2023年度部门“三公经费”预算数0.25万元,其中:公务接待费0.25万元、因公出国(境)费0元,2023年度实际发生部门“三公经费”0.20万元,其中公务接待费0.20万元,与上年“三公“经费同比减少0.01万元,减少接待人次减少2人。
(二)过程情况分析
1、预算完成率
根据2023年度部门预算数170.12元,年底进行预算调整,2023年度部门预算数支出数为152.51万元,年末结余为0.08万元,预算完成率为100%。
2、管理制度健全性
本部门制定了多项部门管理制度,包括财务管理制度、财务资金管理制度、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政府采购管理制度等,一系列的制度措施,使得部门运行有效、工作流程有序、廉洁清明,同时保障部门工作透明,有效率。
3、预决算信息公开性
本单位2023年度预决算信息、“三公经费”等会计信息材料已按规定内容公开预决算信息,按规定限时公开预决算信息、基础数据信息和会计信息资料真实、完整。
(三)产出情况分析
1.严格预算支出管理。在支出预算编制上,人员经费按照配置定额,逐人核定编制,公用经费分类分档,按定额编制;根据“总量控制、计划管理”的要求从严控制行政经费,压缩公务费开支,严格控制“三公”经费,资产的配置严格政府采购,按照预算科目和项目资金的规定使用财政资金,保障部门整体支出的规范化、制度化。
2.财务管理上,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制定了机关财务、资产购置使用、接待、会务、差旅等管理制度,并严格按照制度管理和执行,防范风险,保证财政资金的安全和高效运行。
(四)效果情况分析
结合自身职能职责,认真开展各项工作,圆满完成县委、政府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的财务管理制度,建立健全财务管理的各种规章制度,编制财务预算和财务计划,加强核算管理,反映、分析财务计划的执行情况,检查监督财务纪律。积极为管理服务,促进单位财务管理、绩效评价工作规范有序运行。坚持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合理安排使用资金。
四、存在的问题和整改情况
(一)存在问题
1.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不完善,给考核评价及评分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
2.账务处理及财务基础工作有待进一步规范。
(二)整改情况
1.进一步完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2.规范账务处理及财务基础工作,使各项工作规范有序开展。
五、绩效自评结果应用
一是针对大额资金使用做到事前经领导班子会研究决定;二是要求财务人员认履行职责,审核到位,按制度定期对帐、结帐,日清月结,做到财务手续完备,帐帐相符;三是要求财务人员定期不定期向主管领导汇报财务工作,定期进行公开,便于领导清楚,职工明白;确保了财务工作的良性循环。
六、主要经验及做法
1、认真做好预算的编制,细化预算编制工作。加强单位内部机构各科室的预算管理意识,严格按照预算编制的相关制度和要求进行预算编制。
2、加强财务管理,严格财务审核。加强单位财务管理,健全单位财务管理制度体系,规范单位财务行为。
3、完善资产管理,抓好“三公”经费控制。严格编制政府采购年初预算和计划,规范各类资产的购置审批制度、资产采购制度、使用管理制度、资产处置和报废审批制度等,加强单位内部的资产管理工作。严格控制“三公”经费的规模和比例,把关“三公”经费支出的审核、审批,杜绝挪用和挤占其他预算资金行为;进一步细化“三公”经费的管理,合理压缩“三公”经费支出。
4、加强对新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学习培训。加强《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等制度法规的学习培训,规范部门预算收支核算。
七、其他需说明的情况
无其他需说明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