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1525903-1/20240326-00007 | 发布机构 | 施甸县财政局 |
公开目录 | 绩效评价 | 发布日期 | 2024-03-26 |
文号 | 浏览量 | 160 |
中共施甸县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2023年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报告
一、部门基本情况
(一)部门概况
1.主要职能。
一是贯彻执行有关机构编制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组织实施全县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和其他有关改革;统一管理县级党委各部门、政府各部门、人大、政协、法院、检察院、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事业单位、其他机构的机构编制工作。二是围绕中共施甸县委、县人民政府的中心工作和重大决策部署,研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体制机制问题,及时为党委、政府提供决策咨询意见和政策建议。三是拟定全县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审核县级各部门和乡(镇)机构改革方案;指导和协调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机构编制管理工作。四是拟定全县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方案;审核、审批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方案;指导和协调各级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五是负责建立健全全县编制总量控制和动态调整机制;提出编制总额分配和调整建议;拟定全县编制总量分配和调整方案。六是综合协调县级各部门之间、县级各部门与乡(镇)之间的职责关系;负责审核或审批县级党委各部门、政府各部门、人大、政协、法院、检察院、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事业单位、其他机构的主要职责、机构设置、人员编制和领导职数等事项。七是负责拟定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推进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强化政府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等方案和措施并组织实施;承担县级行政审批项目目录的动态管理工作;统筹协调推行各级政府部门权责清单制度并做好权责清单规范化管理工作。八是负责县级事业单位法人登记管理工作,指导和监督县级事业单位法人登记管理工作;依法保护核准登记的事业单位有关登记事项的合法权益;开展有关事业单位登记管理的社会服务;负责办理机关、群团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相关工作。九是负责全县机构编制基础数据库和信息化平台建设,承担机构编制统计工作和实名制管理工作;负责全县各类机关、事业单位的“政务”、“公益”中文域名注册的审核工作。十是负责全县各级各部门贯彻落实机构编制工作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情况、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情况、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情况。承办县委、县人民政府和县机构编制委员会交办的其他事项。
2.机构情况。
单位机构数为1个行政类共产党机关,下设:综合股、机关事业股、登记管理股三个股室。2023年较上年无变化。
3.人员情况。
在职行政人员9人(其中:公务员8名,工勤人员1名),本年人员与2022年人员相比减少2人。具体变动为:退休2人。
(二)部门绩效目标的设立情况
根据年初部门主要工作职责及财务制度设立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领导机构,设立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领导小组,由主任任组长,副主任任副组长,综合股、机关事业股相关人员为成员的绩效评价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综合股,由综合股股长兼办公室主任,负责数据的收集申报工作等。
(三)部门整体收支情况
2023年总收入是150.50万元(均为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合计150.50万元(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26.84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4.85万元,卫生健康支出8.78万元),
(四)部门预算管理制度建设情况
根据我办工作实际,建立了《预算管理制度》《财务公开制度》《财务档案管理制度》《财产资金管理制度》《政府采购内部控制制度》等相关内部管理制度。
二、绩效自评工作情况
(一)绩效自评目的
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的目的,主要是通过绩效目标情况,重点是绩效目标的设置情况、资金使用情况、实施管理情况、绩效表现情况自我评价,了解部门整体支出使用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资金管理是否规范、资金使用是否有效,检验资金支出效率和效果,分析存在问题及原因,及时总结经验,改进管理措施,不断增强和落实绩效管理责任,完善工作机制,有效提高资金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益。
(二)自评指标体系
本单位主要参考《施甸县财政局关于2023年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中的指标体系,该体系从投入、过程、部门产出绩效三方面设置了包括综合性指标、项目支出绩效评价共性指标和个性指标等三类涵盖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履职完成等多项评价指标,将完成实绩与目标值逐一对比,评价得分采用百分制,具体为先根据三级指标的评分标准得出各项评价标准分值再简单相加。单项指标计算及评价方法包括:因素分析法、比较法、完成比率法等。2023年度部门预算整体支出绩效自评指标体系包含以下四个方面,总分设置为100分,详见附件1。
(1)“预算执行情况”包括部门整体支出预算数、执行数、执行率。
(2)“产出指标”包括“数量指标”1个二级指标、“实际完成率、完成及时率、质量达标率、重点工作办结率”4个三级指标。主要考核部门工资福利发放情况,公用经费保障情况,工作完成质量等。我单位实际完成率、完成及时率、质量达标率、重点工作办结率均为100%。
(3)“效益指标”包括“社会效益指标”1个二级指标、“经济效益、部门运转”2个三级指标。主要考核部门运转情况和各项工作取得经济效益情况。我单位各项工作取得经济效益较好,部门工作正常运转。
(4)“满意度指标”包括“服务对象满意度”1个二级指标、“单位职工满意度、社会大众满意度”2个三级指标。主要考核单位职工及社会大众对单位各项工作的满意度情况。我单位服务对象满意度较高。
(三)自评组织过程
根据《施甸县财政局关于2023年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要求,自评组织过程如下:
1.核实数据。对2023年度部门整体支出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进行核实,将2023年度和2022年度部门整体支出情况进行比较分析。
2.归纳汇总。对收集的评价材料结合本单位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汇总。
3.根据评价材料结合各项评价指标进行分析评价。
4.形成绩效评价自评报告。
三、评价情况分析及综合评价结论
(一)投入情况分析
1.绩效目标合理性
2023年度本部门年初部门整体绩效目标设定情况为:充分合理的利用财政资金,使财政资金通过部门行使其职能。圆满完成上级部门及县委县政府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
2.绩效指标明确性
根据编办工作职能要求,制定2023年度绩效目标。目标确认符合“三定”方案确定的各项职能职责。
3.在职人员控制率
本部门人员编制核定数为12人,2023年年末实有在职人员9人,减少2人。主要变动原因是:退休2人。
4.“三公经费”变动率
“三公”经费支出情况:2023年我办“三公”经费支出为公务接待费为0.2953万元,比2022年增加0.1943万元,增加192.38%,主要原因是:机构改革调研比去年增加3次,造成增4批次,增加23人次。
5.重点支出安排率
2023年度本部门年初预算并无安排重点支出。
(二)过程情况分析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县财政局实际拨付我办一般公共预算资金为150.50万元,资金拨付率为100%;年末无结转资金,预算完成率为100%。
(三)产出情况分析
1.各项工作实际完成情况
本部门紧紧围绕年初制定的各项考核工作任务,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全面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
2.预算管理方面
我办制定了切实有效的内部管理制度和经费支出控制方案,有较强的内控风险管理意识、各项经费支出得到了有效控制。
(四)效果情况分析
按照县委县政府考核的任务,经开展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促进我办从整体上提升预算绩效管理水平,强化部门支出责任,规范资金管理行为,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四、存在的问题和整改情况
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资金使用效益有待进一步提高;二是绩效目标设立不够明确、细化和量化。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及对外整体支出管理工作的需要,拟实施的改进措施如下:一是细化预算编制工作,认真做好预算的编制。进一步加强单位内部机构各科室的预算管理意识,严格按照预算编制的相关制度和要求进行预算编制;加强内部预算编制的审核和预算控制指标的下达。二是加强财务管理,严格财务审核。加强单位财务管理,健全单位财务管理制度体系,规范单位财务行为。在费用报账支付时,按照预算规定的费用项目和用途进行资金使用审核、列报支付、财务核算,杜绝超支现象的发生。三是对相关人员加强培训,特别是针对《预算法》《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等学习培训,规范部门预算收支核算,切实提高部门预算收支管理水平。
五、绩效自评结果应用
我办将对自评结果进行整理、归纳、分析,及时优化本部门后续项目和下一年度预算支出的方向和结构,合理配置资源,加强财务管理,同时不断补充绩效目标内容,完善项目管理办法,切实提高项目管理水平,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和部门工作效率。
六、主要经验及做法
(一)加强领导、确保资金安全
单位领导高度重视,在部门预算的申报、资金的下达、部门预算的执行过程中,凡属于“三重一大”的事项均通过集体研究通过。特别是在部门预算的执行过程中,高度重视预算的执行及执行过程对资金使用的监督和指导,确保资金使用合理、合规。
(二)厉行节约、严控行政成本
认真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学习国家相关文件政策,将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作为机关作风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宣传学习和财务审核审批程序的规范,机关干部能基本熟悉和领会各级单位、政府颁发相关文件精神,并已逐步形成了崇尚节约、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机关文化。
七、其他需说明的情况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