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1525903-1/20240318-000011 | 发布机构 | 施甸县财政局 |
公开目录 | 绩效评价 | 发布日期 | 2024-03-18 |
文号 | 浏览量 | 43 |
施甸县农村经营管理站2023年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报告
一、部门基本情况
(一)部门概况
1.部门决算编审基本情况:
施甸县农村经营管理站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共设有3个科室,分别是办公室、经管业务室、法规业务室。我单位编制核编事业编制6名,实有6人。
2.部门职能:
负责承包地流转备案、土地承包纠纷仲裁业务指导、承包地和农村集体“三资”信息化、集体经济组织赋码登记、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建设、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相关工作;承担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民负担和村民“一事一议”筹资投劳运行监测,农经统计等工作;配合做好农村宅基地、农房调查等相关农村改革工作;指导农村集体资产和财务管理工作;承担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安排的其他工作。
3.机构情况及增减变动原因:我站是农业农村局的下属二级单位,在财务上属于独立核算,执行政府会计制度,是财政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无下属机构,机构没有增减。
4.人员情况及增减变动原因:
我单位定编6人,2023年末本单位在职人员6人。
5.部门财务管理情况:
我站各项财务工作严格按照政府会计制度有序开展。
(二)部门绩效目标的设立情况
统一管理部门绩效目标,通过项目立项情况、资金使用情况、项目实施管理情况、项目绩效表现情况的设立,了解项目资金使用情况。
(三)部门整体收支情况
本年收入合计872295.07元。其中:财政拨款收入872260.37元,占总收入的99.99%;非财政拨款收入34.70元,占总收入的0.01%。
本年支出合计872260.37元。其中:基本支出862264.37元,占总支出的98.85%;项目支出9996.00元,占总支出的1.15%。
从整体情况来看,我站严格按照年初预算进行整体支出。在支出过程中,能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加强财务监督管理。尤其是在经费支出上,能专款专用,无截留、无挪用等现象。
(四)部门预算管理制度建设情况
根据财经法规和上级相关要求,建立农村经营管理站内部预算管理制度,预算支出的编制遵循以收定支,轻重缓急,综合平衡的原则。严格按照预算计划,按进度、按程序拨款,不办理无预算、无用款计划、超预算、超计划的拨款,对本级财政预算安排的专项资金和上级追加专项资金,做到专款专用,不得随意更改用途,更改计划。预算调整遵循合理、合法的原则。合理是指调整有依据,有调整项目,有调整金额。认真布置和编制、分析部门决算。落实预算信息公开制度。按部门预算和“三公”经费及部门决算的相关要求,按时公开公示。
二、绩效自评工作情况
(一)绩效自评目的
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的目的,主要是通过绩效目标情况,重点是绩效目标的设置情况、资金使用情况、实施管理情况、绩效表现情况自我评价,了解部门整体支出使用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资金管理是否规范、资金使用是否有效,检验资金支出效率和效果,分析存在问题及原因,及时总结经验,改进管理措施,不断增强和落实绩效管理责任,完善工作机制,有效提高资金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益。
(二)自评指标体系
2023年度部门预算项目支出绩效自评指标体系包含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指标体系和项目绩效自评指标体系。
1.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体系包含以下四个方面:
①投入部分:分为目标设定和预算配置。其中目标设定指标包含目标依据充分性、绩效目标合理性、绩效指标明确性三项内容。预算配置指标包含分配依据、分配结果、重点支出保障率等三项内容。
②过程部分:分为预算执行、预算管理和资产管理三部分。其中预算执行指标包含预算完成率、预算调整率、支出进度率等三项内容。预算管理指标包含“三公经费”控制率、预决算信息公开情况、资金使用合规性等三项内容。资产管理指标包含资产管理规范性和固定资产利用率两项内容。
③产出部分:主要为职责履行情况,包含产出数量、产出质量和产出进度三项内容。
④效果部分:主要为履职效益情况,包含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可持续影响三项内容。
2.项目绩效自评体系
项目绩效自评指标体系主要包括:产出指标、效益指标和满意度指标。其中产出指标包含数量指标、质量指标、时效指标和成本指标;效益指标包含经济效益指标、社会效益指标、可持续影响指标;满意度指标主要为服务对象满意度指标。因每个项目具体内容不同,具体详见项目绩效自评表。
(三)自评组织过程
根据《施甸县财政局关于2023年度部门整体支出和项目支出绩效自评及财政绩效评价有关事项的通知》要求,绩效评价工作主要如下:
1.核实数据。对2023年度部门整体支出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进行核实。
2.归纳汇总。对收集的评价材料结合本单位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汇总。
3.根据评价材料结合各项评价指标进行分析评价。
4.形成绩效评价自评报告。
三、评价情况分析及综合评价结论
(一)投入情况分析
1.绩效目标合理性
2023年度本部门年初部门整体绩效目标设定情况为:充分合理的利用财政资金,使财政资金通过部门行使其职能。
2.绩效指标明确性
根据农村经营管理站总体规划要求,制定2023年度绩效目标。目标确认符合“三定”方案确定的各项职能职责,符合农村经营管理站长期规划要求。
3.在职人员控制率
本部门人员编制核定数为6人,2023年年末实有在职人员6人,在职人员编制上未有超编现象,在职人员控制率为100%。
4.“三公经费”变动率
2023年度部门“三公经费”预算数5000.00元,其中公车运行维护费0.00元、公务接待费5000.00元、因公出国(境)费0.00元。本年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支出0.00元、公务接待费支出0.00元、因公出国(境)费0.00元。在2023年各项工作开展中,我站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
5.重点支出安排率
2023年度本部门年初预算并无安排重点支出。
(二)过程情况分析
1.预算完成率
根据2023年度部门预算数846655.75元,年末结余为0元,预算完成率为100%。
2.管理制度健全性
本部门制定了多项部门管理制度,包括财务管理制度、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政府采购管理制度等,一系列的制度措施,使得部门运行有效、工作流程有序、廉洁清明,同时保障部门工作透明有效率。
3.预决算信息公开性
本单位2023年度预决算信息、“三公经费”等会计信息材料已按规定内容公开,按规定公开的预决算信息、基础数据信息和会计信息资料真实、完整。
(三)产出情况分析
1.各项工作实际完成情况
本部门紧紧围绕年初制定的各项考核工作任务,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全面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
2.预算管理方面
我站制定了切实有效的内部管理制度,有较强的内控风险管理意识、各项经费支出得到了有效控制。
(四)效果情况分析
2023年项目的顺利实施,保证了年初部门确定的工作目标任务圆满完成,各项工作推进有序、落实有力、行动有效。
四、存在的问题和整改情况
存在项目绩效目标细化程度不够、指标不够清晰、可衡量性差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在今后的预算绩效申报时,需进一步将全年工作任务细化分解为具体的工作目标,并尽量采取定量的方式制定清晰、可衡量的绩效指标。
五、绩效自评结果应用
我站将对自评结果进行整理、归纳、分析,及时优化本部门后续项目和下一年度预算支出的方向和结构,合理配置资源,加强财务管理,同时不断补充绩效目标内容,完善项目管理办法,切实提高项目管理水平,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和部门工作效率。
六、主要经验及做法
(一)加强领导、确保资金安全
单位领导高度重视,在部门预算的申报、资金的下达、部门预算的执行及项目后期的绩效评价过程中,凡属于“三重一大”的事项均通过集体研究通过。特别是在部门预算的执行过程中,高度重视预算的执行及执行过程中对资金使用的监督和指导,确保项目资金使用合理、合规。
(二)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在抓好业务工作的同时,要更加注重投入经费的产出及效率,这样才能达到优化资源配置、控制节约成本、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和部门的工作效率的目的。
(三)厉行节约、严控成本
认真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学习国家相关文件政策,将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作为我站作风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宣传学习和财务审核审批程序的规范,全体干部职工能基本熟悉和领会各级单位、政府颁发的相关文件精神,并已逐步形成了崇尚节约、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机关文化。
七、其他需说明的情况
无
施甸县农村经营管理站
2024年3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