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1525903-1/20230718-00032 | 发布机构 | 施甸县财政局 |
公开目录 | 绩效评价 | 发布日期 | 2023-07-18 |
文号 | 浏览量 | 60 |
中共施甸县委宣传部
2022年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报告
一、部门基本情况
(一)部门概况
1.部门职能。根据《中共施甸县委宣传部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施办字〔2019〕11 号),中共施甸县委宣传部是中共施甸县委工作机关,为正科级,列党委机构序列,对外加挂施甸县新闻出版(版权)局、施甸县政府新闻办公室、施甸县广播电视局牌子。中共施甸县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县委宣传部,对外加挂施甸县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牌子,接受县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的直接领导,承担县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具体工作,负责处理县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日常事务工作。县委宣传部的内设机构根据工作需要承担县委网信办相关工作,接受县委网信办的统筹协调。主要职能是:
(1)负责组织全县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重大方针政策和事业发展总体规划,研究拟订全县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相关政策和事业发展规划,统筹协调推进全县宣传思想文化领域法治建设,按照县委的统一部署,协调宣传思想文化系统各部门之间的工作。
(2)受县委委托,会同县委组织部管理新闻、文化、广播电视、出版、社会科学研究和互联网信息等方面县级宣传文化单位的领导干部。对乡镇党委宣传委员的任免提出意见。负责有关重要宣传舆论阵地和重要岗位领导干部管理。负责组织开展宣传思想文化系统干部教育培训和人才工作。
(3)统筹指导协调全县理论研究、理论学习、理论宣传工作,组织推动理论武装工作,组织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
(4)负责规划组织全县思想政治工作,配合县委组织部做好党员教育工作,指导协调编写党员教育教材,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和改进群众思想教育工作。
(5)统筹协调全县对外宣传工作,组织全县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对外宣传工作战略、重大方针政策和对外宣传事业发展总体规划,指导协调有关部门研究拟订全县对外宣传工作相关政策和事业发展规划。统筹组织对外传播能力建设,指导对外文化交流工作,协调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工作。
(6)组织协调涉及港澳新闻宣传和舆论工作,协同有关部门开展涉台问题的宣传工作。
(7)会同有关部门组织涉及人权问题和涉及西藏、新疆及反邪教等方面的对外宣传和舆论斗争工作。
(8)负责联系中央对外宣传媒体、中央驻滇新闻单位、省级新闻单位、省级新闻单位驻保记者站、港澳台新闻机构、外国政府新闻管理机构、外国驻华新闻机构和智库以及县内对.外宣传媒体,开展对外新闻宣传工作。会同有关部门做好境外记者采访事务方面的工作。负责组织开展新闻领域国际交流与合作。
(9)统筹分析研判和引导社会舆论,指导协调县级各新闻单位工作,组织全县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新闻工作。承担县应急新闻报道中心办公室日常工作。
(10)统筹协调组织开展全县新闻发布工作,承担县委新闻发布有关组织协调工作,负责县政府新闻发布组织实施工作,指导协调县级各部门和各乡镇的新闻发布工作,推动新闻发言人制度建设。拟订全县重大问题对外宣传口径。
(11)对全县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化艺术业改革发展研究提出政策建议,统筹指导协调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及旅游业发展,指导协调国有文化资产监管工作。承担县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负责管理县级.文化事业建设费和文化产业等专项资金。
(12)从宏观上统筹指导协调推动全县精神文化产品的创作和生产,协调组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有关工作,指导协调推动群众文化建设。
(13)拟订全县电影业的管理政策并督促落实,负责管理电影行政事务,指导监管电影放映等有关工作,指导协调全县性重大电影活动。
(14)统筹规划和指导协调新闻出版事业、产业发展,监督管理出版物内容和质量,监督管理印刷业,管理著作权,管理新闻出版行政事务,组织协调有关行政审批工作。组织指导协调全县“扫黄打非”工作。负责有关县内报刊社、通讯社分支机构和记者站等的监督管理,负责全县新闻记者证的管理。
(15)从宏观上统筹指导协调全县互联网宣传和信息内容管理工作。统筹协调数字新媒体的建设与管理。
(16)统筹指导全县舆情信息工作,组织协调开展舆情信息收集分析研判工作,跟踪了解、研究掌握宣传舆情动态。
(17)统筹协调全县党的意识形态工作,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委、市委和县委关于意识形态工作决策部署,组织协调全县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和日常监督检查,结合巡视巡察工作开展专项检查。会同有关部门分析、研究、通报意识形态领域情况。
(18)对县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的互联网宣传和信息内容管理方面的工作实施方针、政策的指导。归口管理县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县互联网信息办)。归口领导县文化和旅游局、县广播电视局、县新闻出版(版权)局、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县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县融媒体中心。主管县属国有文化企业。领导和管理县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19)完成市委宣传部和县委、县政府交办的其他任务。
(20)施甸县志愿服务促进中心负责组织落实中央和省、市、县文明办及保山志愿服务促进中心有关志愿服务工作的安排部署;负责全县志愿者组织发动、管理、项目审批等工作;围绕县委、县人民政府中心工作培育志愿服务项目,统筹全县重大志愿服务活动;指导全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协助县文明办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工作。
2.机构情况,包括当年变动情况及原因。根据施办字〔2019〕11号文件,施甸县委宣传部现有内设7个职能股室:办公室、文明创建股、宣传教育股、干部理论股、新闻股(县应急新闻报道中心办公室)、文化产业发展股、网信股(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综合协调办公室)。中共施甸县委宣传部机关行政编制14名。其中部长1名,由县委常委兼任,正科级领导职数2名,常务副部长兼县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1名,副部长兼县广播电视局局长、县新闻出版(版权)局局长1名;副科级领导职数2名:副部长兼县政府新闻办公室主任1名,副部长兼县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任1名。施编委办〔2022〕14号文件关于增设中共施甸县委宣传部1名副部长领导职数的批复,为进一步加强县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增设中共施甸县委宣传部1名副部长领导职数,副科级。施甸县社科联是施甸县群团机关,为正科级,与中共施甸县委宣传部合署办公,施甸县社科联使用事业编制3名。其中,正科级领导职数1名:县委宣传部副院长部长兼社科联主席1名;副科级领导职数1名:县社科联副主席兼秘书长。施甸县互联网信息中心为中共施甸县委宣传部所属事业单位。施甸县互联网信息中心事业编制3名,其中,设主任1名。施编委办〔2022〕15号文件,关于在施甸县互联网信息中心加挂施甸县志愿服务促进中心牌子的批复,在施甸县互联网信息中心加挂施甸县志愿服务促进中心牌子。施编委办〔2022〕78号文件,关于调整施甸县互联网信息中心事业编制的通知,经县委编委2022年第3次会议研究,调增县互联网信息中心(县志愿服务促进中心)2名事业编制,用于开展县志愿服务促进中心工作,调整后,县互联网信息中心(县志愿服务促进中心)事业编制为5名。
3.人员情况,包括当年变动情况及原因。我部年末实有人数22人,与上年相比增加1人。其中行政人员17人(含工勤人员5人),本年调入1人,调出2人,与上年相比减少1人;非参公事业人员5人,本年调入3人,辞职1人,与上年相比增加2人。实有车辆编制1辆,在编实有车辆1辆。
(二)部门绩效目标的设立情况
我单位财政资金的使用,严格按照预算管理的相关规定,部门预算的编制实行综合预算制度,即全部收入和支出都反映在预算中。预算编制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实施条例》、《行政单位财务规则》、《工会会计制度》及相关法律法规。按照上级部门预算要求,积极推进预算编制和执行及决算的规范化、科学化、法制化,逐步建立公平、公正的预算编制机制,科学合理编制预算。本着“统筹兼顾、量入为出、突出重点、有保有压”的思路,坚持厉行节约,从严从紧编制预算。严格控制“三公”经费等一般性消耗性支出,努力达到资金的科学调度、合理分配,保障工会工作的顺利进行。
(一)部门整体收支情况
1.2022年预算收入总额464.41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收入456.59万元,年初结转和7.82万元。
2.2022年决算支出总额456.59万元,其中基本支出303.72万元,包含:人员经费支出278.55万元,公用经费支出25.17万元。基本支出主要用于县委宣传部机关人员经费以及保障机构正常运转的支出。支出范围包括:工资福利支出、办公费用、印刷费、差旅费、会议费、培训费、公务接待费、委托业务费、工会费、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其他交通费等日常支出。项目支出152.87万元。主要涉及县财政预算安排的宣传工作经费96.45万元,原乡镇(公社)老放映员生活补贴12.46万元,中央补助地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补助资金33.94万元,2022年中央支持地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补助资金(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项目)10.02万元。
3.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456.59万元,其中基本支出303.72万元,包含人员经费278.55万元,公用经费25.17万元。其支出范围包括工资福利支出、办公费用、印刷费、差旅费、会议费、培训费、公务接待费、委托业务费、工会费、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其他交通费等日常支出。项目支出152.87万元,主要涉及县财政预算安排的宣传工作经费96.45万元,原乡镇(公社)老放映员生活补贴12.46万元,中央补助地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补助资金33.94万元,2022年中央支持地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补助资金(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项目)10.02万元。
4.年末结转和结余7.82万元,全部为基本支出结转。
5.2022年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数4.69万元,比预算数5.32万元减少0.63万元,减幅11.86%。其中因公出国(境)费决算数0元,和预算数保持一致;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支出3.68万元,比预算数3.7万元减少0.02万元,减幅0.56%,公务用车购置费0元,和预算数保持一致,公务接待费支出决算数1.01万元,比预算数1.62万元减少0.61万元,减幅37.67%。
(二)部门预算管理制度建设情况
中共施甸县委宣传部执行政府会计制度,部机关全体干部职工认真贯彻落实《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和省、市、县实施细则的规定,建立健全《中共施甸县委宣传部公务卡管理实施细则(试行)》《中共施甸县委宣传部财务管理制度》、《中共施甸县委宣传部财务公开制度》、《中共施甸县委宣传部财务档案管理制度》、《中共施甸县委宣传部“三公”经费内部控制规范》、《中共施甸县委宣传部预算业务管理制度》、《中共施甸县委宣传部财政票据管理制度》、《中共施甸县委宣传部合同管理制度》等规章制度,推行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严格使用财政资金。
(三)绩效自评工作情况
1.绩效自评目的。此次绩效评价的目的:一是严格落实《预算法》及省、州、市绩效管理工作的有关规定,进一步规范财政资金的管理,强化财政支出绩效理念,提升部门责任意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促进宣传工作的发展;二是通过绩效评价总结工作中的经验教训,进行项目修正和进一步推进预算绩效管理,为发挥财政资金效益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也为将来工作开展提供借鉴。
2.自评指标体系。根据《施甸县财政局关于2022年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及《施甸县财政局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系列制度的通知》(施财发〔2022〕71号)中的指标体系,该体系从投入、过程、部门产出绩效三方面设置了包括综合性指标、项目支出绩效评价共性指标和个性指标等三类涵盖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履职完成等多项评价指标,将完成实绩与目标值逐一对比,评价得分采用百分制,具体为先根据三级指标的评分标准得出各项评价标准分值再简单相加。单项指标计算及评价方法包括:因素分析法、比较法、完成比率法等。结合我部年初预算批复的部门整体支出内容,部门职责以及项目特点,对部门整体支出自评指标体系及绩效目标合理性等三级指标进行自评,(具体详见附件1)。
3.自评组织过程
(1)前期准备阶段
县委宣传部组织相关人员学习财政支出绩效自评的相关规定,确定评价范围和对象,明确评价的目的、内容、任务、依据,掌握评价的时间和有关要求。结合年初预算批复的部门整体支出绩效指标,部门职责以及项目特点,确定部门整体支出自评指标体系、绩效考评实施方案,并开展相关绩效自评工作。
(2)组织实施阶段
由单位工作人员根据部门实际情况,结合部门整体支出自评指标体系进行打分,得到绩效自评结论,形成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报告。
(3)总结评价阶段
总结评价工作经验,进一步完善绩效自评指标体系,装订归档,在政府门户网站公示绩效自评报告,接收监督检查。
(四)评价情况分析及综合评价结论
(1)投入及过程情况分析
目标设定明确:2022年本单位的职责设定符合县委赋予的职责,部门所设立的整体绩效目标与部门履职、工作任务相符,部门整体绩效目标明确、清晰,细化、可衡量。
预算配置科学:年度预算与中期规划和履职目标衔接紧密,预算编制依据充分、数据详实、结构优化、细化可执行,基础信息完善、数据更新及时、依据真实完整;基本支出预算保障了部门年度正常工作目标的开展;基本支出及时、足额;项目预算整合归类合理,目标明确,项目储备充分、完整。
(2)产出和效果情况分析
2022年度县委宣传部组织实施六大项工作,各项工作完成情况如下:
“学”字为先,持续深化理论武装工作。开展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15场次,各乡(镇)党委、县直党委(党组)开展理论学习中心组440余场次,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讲”70场次、杨善洲精神宣讲180多场次。组织学习研究《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并开展宣讲20场次。用好“学习强国”APP,织密学习网络,通过“学习强国”平台大力宣传施甸,共签发稿件225条。
“严”字当头,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导权。一是加强阵地管理不放松。召开意识形态分析研判会1次,全覆盖开展意识形态工作专项检查1次。二是加强学习教育不放松。全年开展意识形态工作专题培训2次,并将意识形态工作纳入领导干部培训内容。三是加强监管不放松。以开展“清风行动”和“扫黄打非·正道”行动为抓手,全县著作权行政执法监管部门协同公安机关查办涉嫌非法销售音像制品、涉嫌销售盗版音像制品等侵犯著作权行政案件线索3起,查获涉嫌盗版光碟6500余张,涉案金额约11325元。
“干”字为重,着力巩固壮大主流舆论。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干部头脑、教育引导群众、指导工作实践。整合县内55个官方微信公众号联合发布重大消息工作,形成全媒体传播矩阵。推出“微党课”“强支书喊话”“文明小剧场“乐游施甸”“美味施甸”等264期微视频,总浏览量超过530w+;在公众号、抖音、视频号等平台发布自制作品9191件,开设“作风革命、效能革命”“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我为群众办实事”“杨善洲在施甸”“乡村振兴”“共建民族和谐家园”“疫情防控专栏”“城市曝光台”等板块,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增强新闻内容的丰富性和全面性。在央级媒体播发稿件399条,其中,央视及客户端71条,在省级媒体805条,其中,云南电视台109条,市级媒体712条。生产有“10万+”作品83条,“100万+”以上作品17条(100W+15条,200W+1条,300W+1条)。其中《60000份有“身份证”的水稻育种材料在云南施甸开播》被全国200余家媒体转载转发,《云南施甸:27只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灰叶猴罕见同框》在中央、省、市三级电视台及新媒体平台全方位推出。
“常”字为要,着力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常态化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和文明劝导志愿服务,利用“网红”正能量的宣传效应,创作了短视频,通过“文明小剧场”、“创文小课堂”、“文明大家谈”等多种形式进行线上传播。以实施文明创建工程为抓手,推动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不断深入。全县共有国家级文明校园1个、省级文明单位10个、省级文明村镇12个、省级文明校园1个、市级文明单位17个、市级文明村镇61个。
“抓”字为实,全面繁荣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事业。抓实广播电视工作。对全县广播电视台站进行巡回检查和故障排查,严格值班制度和播出纪律,联合文旅、公安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检查5次,实现播出安全零事故。抓实新闻出版管理工作。组织文化执法检查5次,出动40余人次,检查图书零售单位10家,音像制品零售单位2家,印刷厂2家,打字复印店48家,游商地摊2处,网吧6家,检查KTV24家,宗教场所56个。农家书屋出版物更新补充数量60种8768册,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及专题读书会130多场次,参与人数达6000多人次。
“廉”字为尺,传承赓续红色血脉。围绕“红色+绿色”的文化发展定位,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推动文化发展,一是打好红色文化牌,学习弘扬传承好善洲精神精神。二是打好绿色发展牌,深入挖掘绿色文化资源。深入挖掘农耕文化、民族文化、生态文化等文化资源,做好文化资源普查工作,培育一批文化传承人,做优施甸文化品牌。统筹“一台一网两微一端六号”,持续推出《“施”情画意》《乐游施甸》《美味施甸》等多个系列,让更多的人看见、听见、遇见施甸。
(3)综合评价结论
我部根据2022年度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目标结合全年宣传思想工作整体部署计划内容,对2022年度各项工作内容的完成情况进行了自评,自评结果表明我部门履职良好、履职效益明显、预算配置科学、预算执行有效、预算管理规范、各项目标工作内容均完成,自评为优。
三、存在的问题和整改情况
(一)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目标填报需进一步完善
由于每年申报预算时对于次年一些突发性的工作不能准确预判以及人员的变动也会影响预算的执行,同时对于县委临时、突发等不可预见的工作内容也难以计划在内。造成各项任务目标的具体措施在填报计划措施与年终完成情况的对比还不够准确对应。
为改进和提高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确保下一年度的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结果客观公正,我部将在下一年度申报年度预算时对于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目标措施内容进一步提前计划、完善,力争做到明确对应、详细表述。
(二)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工作需进一步提高
开展绩效自评工作对于我部的资金规范管理、资金使用效率、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以及部门绩效目标的实现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但目前我部的整体支出绩效自评工作仍有一些需要进一步完善、提高的地方。同时,对于已有的指标通过修改指标评分标准等方式,进一步提高绩效自评工作。
四、绩效自评结果应用及公开情况
针对本部门绩效自评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和优化本部门后续项目和以后年度预算支出的方向和结构,合理配置资源,加强财务管理,完善项目管理办法,切实提高项目管理水平、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和部门工作效率。
根据绩效自评情况,不断补充完善绩效评价指标,逐步建立本部门和本行业的绩效评价指标库。
要针对本部门绩效自评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和优化本部门后续项目和以后年度预算支出的方向和结构,合理配置资源,加强财务管理,完善项目管理办法,切实提高项目管理水平、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和部门工作效率。要认真落实整改意见,不断提高预算绩效管理水平。
按照政务公开的相关规定,将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报告,以及纳入自评范围的所有项目自评报告(涉密内容除外),在规定时间内通过政府门户网站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和民众监督。
五、主要经验及做法
加强单位预算编制工作,根据人员情况、业务开展需要,逐项做出合理预算。
加强财务管理,严格财务审核。加强部门财务管理,健全部门财务管理制度体系,规范部门财务行为。在支付费用时,按照预算规定的费用项目和用途进行资金使用审核、列报支付、财务核算,杜绝无预算支出及超支现象的发生。
部门整体绩效评价工作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专业性强,工作量大,加强开展相关的业务工作学习,组织开展股室之间的经验交流,切实推进绩效评价工作的开展。
六、其他需说明的情况
本单位无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
中共施甸县委宣传部
2023年7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