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1525903-1/20230718-00019 | 发布机构 | 施甸县财政局 |
公开目录 | 绩效评价 | 发布日期 | 2023-07-18 |
文号 | 浏览量 | 272 |
中共施甸县委组织部
2022年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报告
一、部门基本情况
(一)部门概况
1.主要职能
中共施甸县委组织部是中共施甸县委工作机关,为正科级,对外加挂中共施甸县委老干部局、中共施甸县委县直机关工作委员会、施甸县公务员局牌子。
中共施甸县委组织部的主要职责是:
(1)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建设总要求,践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负责研究和指导全县党组织特别是基层党组织建设;探索各类新的经济组织、社团中党组织设置、活动方式;负责全县党员教育和党员管理工作;制定并落实全县发展党员的计划和措施;组织新时期党建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
(2)按照干管权限,研究并提出各乡镇、县直各部委办局科级及其它列入县委管理的领导班子调整、配备的意见和建议;负责加强领导班子的思想作风建设;协助配合市委组织部办理市管干部的考察、任免、调动、工资待遇、退休报批手续;负责乡镇组织委员队伍建设和乡镇(街道)党校等阵地建设,宏观管理股所级干部和村(社区)干部,指导开展县直各部委办局、各乡镇二级班子调整任免工作。
(3)研究制定加强全县干部队伍建设的具体方法和意见;综合管理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妇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党外干部、后备干部的工作;承办县直机关下派干部的选拔和管理工作;协助县委做好选拔配备的科级领导干部的理论学习和德才表现、工作实绩的考核测评工作。
(4)综合管理全县公务员队伍建设,贯彻执行公务员职位分类、录用、考核、职务升降、职务任免、轮岗、竞争上岗、回避、纪律、奖励、惩戒、申诉控告、辞职辞退、退休等政策法规;指导协调各乡镇、县直各部委办局实施公务员制度;负责全县公务员(机关工作人员)招录工作;负责全县公务员管理机关(含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福利、年度考核审批工作;负责全县公务员统计工作及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负责机关工作人员流动调配工作;研究拟定全县流动调配政策、办法并组织实施;会同有关部门实施国家荣誉制度和政府奖励制度。
(5)宏观指导并参与全县组织工作制度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制定或参与制定全县组织、干部人事工作的有关政策和法规;负责全县组织工作和干部工作的调查研究、检查督促,及时向县委报告重要情况,并提出意见和建议。
(6)负责对县管干部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进行监督,受理并调查核实群众举报的领导干部方面的问题,督办和直接办理严重违反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规定和组织纪律的案件,负责县管干部(退休)和其他特定岗位国家工作人员因公(私)出国(境)人员的审查、备案和审批工作;协助市委组织部办理市管干部因公(私)出国(境)的审查、报批工作。
(7)宏观管理全县干部教育工作,制定全县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完成上级组织部门对市管干部和科级干部的培养工作,组织全县科级干部的政治业务培训;协调、督促、检查各乡镇、县直各部门的干部教育工作,抓好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和师资队伍建设。
(8)负责全县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的战略规划、政策研究、宏观指导、工作协调和督促检查;综合全县贯彻人才工作政策情况,对人才队伍的基本状况进行调研;协调指导全县人才工作机构资源整合、任务分解等工作;负责指导并做好全县人才统计、分析和人才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工作;与相关部门制定各类人才的政策措施,并实施有效管理;指导全县各行各业杰出专家和学者开展有关活动。
(9)执行上级关于离退休干部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指示。负责全县离退休干部的管理和服务工作。
(10)负责全县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信息宣传工作,并承担信息宣传的业务指导、综合传递、督查督办及涉组涉干网络舆情处置等工作。
(11)加强机关党的建设工作,管理机关党建工作。
(12)加强对全县机构编制工作的宏观管理,管理县委编办。
(13)完成中共保山市委组织部和县委交办的其他任务。
2.机构情况
中共施甸县委组织部内设9个机构:
(1)办公室。负责部机关工作的综合协调,做好重要会议、重要工作、重大活动、重要接待的组织协调;负责部机关文电处理、机要保密、文印、传达收发、部内报刊征订和安排机关值班工作;推行办公自动化和信息化;负责部机关人事、财务和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负责部机关车辆管理、环境卫生、安全保卫等工作;办理部领导交办的其他事项。
(2)组织股(含机关工委办公室)。负责全面统筹全县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研究和指导全县党的组织制度建设工作;指导推进和检查考核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研究和指导全县农村、企业、事业、机关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负责指导基层党组织的换届选举工作;规划、检查、指导党员教育工作;负责对全县组织信息系统的业务指导和信息的综合传递及督查工作。
(3)干部一股。协助市委组织部做好市管干部的考察、任免、调动、离退休及享受待遇等报批工作;负责科级干部宏观管理及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有关政策性问题调查研究;负责科级领导干部德才表现、工作实效的考察测评;负责对县管干部的考察、考核、任免、调动、职级待遇、离退休等工作;综合管理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妇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党外干部、后备干部工作;协助市委组织搞好上派、外派学习的科级干部的管理工作;了解掌握领导班子思想作风建设和民主生活会情况;会同有关方面研究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的法规、政策。
(4)干部二股。负责全县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整体规划、制度建设、宏观指导、协调服务、督促检查、考核评估,制订并实施全县干部教育培训年度工作计划;负责县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组织实施,对中青年干部、后备干部、妇女干部、党外干部、少数民族干部、组织人事干部等进行示范培训,指导并协调有关单位抓好机关公务员、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的教育培训;负责县委干部教育委员会办公室的日常工作。
(5)干部监督股。负责全县干部监督工作的统一协调和指导;负责对县管干部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进行全程监督;参与制定有关干部监督的制度、规定,与执法执纪部门保持联系,提出防止用人不正之风的建设措施;负责对组织人事纪律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督办和直接办理严重违反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规定和组织人事纪律的案件;办理上级部门、县委和部领导批办的反映领导干部重要问题的案件;负责公务员监督工作。
(6)公务员管理股。负责指导全县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实施工作,负责全县公务员队伍建设和综合管理;贯彻落实公务员法及其配套政策法规和公务员管理的地方性政策法规,督查公务员法律、政策法规贯彻执行情况,贯彻执行公务员行为规范、职业道德建设和能力建设等政策;负责指导并做好全县干部、公务员统计、分析及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工作。
(7)人才工作股。负责全县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的战略规划、政策研究和宏观指导;负责县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日常工作。
(8)党员教育中心(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办公室)。负责全县“互联网+党建”工作的政策研究、规划制定、指导督查;负责党员电化教育、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综合服务平台以及党员教育信息化系列平台(网上党支部、手机APP客户端等)管理、使用工作的指导协调、督促检查;负责全县党建(信息平台)助理员招录、培训和教育管理工作;完成上级组织部门下达党员教育片的拍摄工作。
(9)老干部股。贯彻执行中央和省市县委关于离退休干部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指示;负责全县离退休干部的宏观管理,制订老干部工作的具体政策和规定;指导、协调、检查、督促全县各乡镇、各部门贯彻落实离退休干部工作的各项方针、政策;
中共施甸县委组织部机关行政编制29名。其中,部长1名,由县委常委兼任;正科级领导职数5名:常务副部长1名,副部长、县委直属机关工委书记1名,副部长、县委老干局局长1名,副部长、县委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工委书记1名,副部长、县委基层党建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1名;副科级领导职数6名:副部长兼县公务员局长1名,部务委员2名,机关工委副书记1名,县委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工委专职副书记1名,县委基层党建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1名;兼职副部长2名(不占中共施甸县委组织部职数):副部长兼中共施甸县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主任1名,副部长兼施甸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1名。
中共施甸县委组织部所属事业单位2个:1.施甸县老干部活动中心;2.施甸县老年大学。
施甸县老干部活动中心主要职责:贯彻执行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县委、县政府关于老干部工作的方针、政策和规定,认真做好施甸县离退休干部活动中心的各项管理服务工作,负责对驻施甸县离退休干部活动中心老年社团组织的联系、协调、指导和服务工作。
人员编制:施甸县老干部活动中心事业编制2名,其中,设主任1名。
施甸县老年大学主要职责: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县委、县政府关于老年教育工作和老干部工作的方针、政策和规定,落实上级关于老年大学的建设管理和工作部署。
人员编制:施甸县老年大学事业编制5名,其中,设校长1名。
3.人员和车辆情况
2022年实有在职职工32人,行政25人、参照公务员管理2人、事业5人。行政退休7人。
当年变动情况及原因:2022年人员减少7人。人员增减变化:调入4人,其中:行政调入4人(徐文才从万兴乡政府调入、姚望从旧城乡政府调入、尹可茂从保山市投资促进局调入、李春成从姚关镇政府调入);调出11人。原因是开展基层党建、人才队伍建设等工作;开展老干部事业和老干部服务等工作。
实有车辆编制2辆,在编实有车辆2辆。
(二)部门绩效目标的设立情况
1.根据年初预算设立的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目标对应年末执行情况是否达标。
2.根据年初部门主要工作职责及财务制度设立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领导机构,由单位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财务领导任副组长,部务委员和业务科室负责人、会计为成员的绩效评价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下设在组织部办公室,由财务人员(会计)负责数据的收集上报工作。
3.绩效目标设立合理,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符合财经法规制度,符合“三定”方案确定的职责,符合中长期实施规划。绩效指标明确,绩效目标细化分解到具体的工作任务中,通过清晰、可衡量的指标值予以体现,符合年度的计划任务,与本年度的预算资金相匹配。
(三)部门整体收支情况
1、收入支出预算执行情况。
2022年,我单位年初预算安排财政拨款收入5234290.00元,比上年度5287334.00元减少53044.00元,减幅1.00%。与上年对比减少的原因:五大机关业务费2022年未纳入年初预算。支出年初预算安排5234290.00元,比上年度5287334.00元,减少53044.00元,减幅1.00%。与上年对比减少的原因:五大机关业务费2022年未纳入年初预算。
(1)收入支出结构分析。
2022年总收入6798052.47元。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5954932.26元,占比87.60%,主要为人员经费和办公经费;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605184.32元,占比8.90%,主要为职工养老保险经费;卫生健康支出237935.89元,占比3.50%,主要为职工医疗保险经费。
2022年总支出6811861.07元。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5968740.86元,占比87.63%,主要为人员经费和办公经费支出;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605184.32元,占比8.88%,主要为职工养老保险缴费支出;卫生健康支出237935.89元,占比3.49%,主要为职工医疗保险缴费支出。
(2)收入支出与上年度对比情况及原因分析。
2022年总收入6798052.47元,较上年度5528692.73元增加1269359.74元。。主要原因是:一是工资、社会保障缴费、工会经费等增加,二是施甸县基层党员带领群众创业致富贷款贴息资金增加526066.68元,三是施甸县“智慧党建”专项经费增加400000.00元。
2022年总支出6811861.07元,较上年支出5537509.01元减少1274352.06元。主要原因是:一是工资、社会保障缴费、工会经费等增加,二是施甸县基层党员带领群众创业致富贷款贴息资金增加526066.68元,三是施甸县“智慧党建”专项经费增加400000.00元。
(3)支出按经济分类科目分析。
①“三公”经费支出情况:公务接待年初预算8850.00元,本年实际支出0元,接待0批次,0人次,与上年一致;车辆运行经费年初预算121204.87元,本年实际支出37619.19元,完成预算的14.12%,较上年86661.20元减少49042.01元,减幅56.59%,主要原因是公车修理费未及时报销。本年无公务用车购置。年末公务用车保有量2辆,和上年一致。本年无因公出国(境)团组数及人数。无动用上年结转用于三公经费的情况。
②会议费支出情况:本年会议费支出0元,与上年一致。主要原因为本年度产生的会议费用未及时报销。
③培训费支出情况:本年度培训费支出201500.00元,较上年增加201500.00元,增幅100%,主要原因是本年度支付历年培训费欠款。
④其他对部门影响较大的支出情况。
本单位无其他对部门影响较大的支出情况。
⑤重点经济分类支出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本单位无重点经济分类支出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4)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分析。
2022年财政拨款收入6771573.47元。基本支出5512985.79元,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4679865.58元,主要为人员经费和办公经费,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595184.32元,主要为职工养老保险经费,卫生健康支出237935.89元,主要为职工医疗保险经费;项目支出1285066.68元,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275066.68元,主要为选调生到村工作中央财政补助专项资金24000.00元,施甸县“智慧党建”专项经费400000.00元,施甸县基层党员带领群众创业致富贷款贴息补助资金526066.68元,机关事业单位优秀年轻党员干部到村任职生活补助资金239400.00元,春节慰问离退休老干部专项资金85600.00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0000.00元,为老干部特困金市级补助专项经费。
2022年财政拨款支出6771573.47元。基本支出5512985.79元,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4679865.58元,主要为人员经费和办公经费,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595184.32元,主要为职工养老保险经费,卫生健康支出237935.89元,主要为职工医疗保险经费;项目支出1285066.68元,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275066.68元,主要为选调生到村工作中央财政补助专项资金24000.00元,施甸县“智慧党建”专项经费400000.00元,施甸县基层党员带领群众创业致富贷款贴息补助资金526066.68元,机关事业单位优秀年轻党员干部到村任职生活补助资金239400.00元,春节慰问离退休老干部专项资金85600.00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0000.00元,为老干部特困金市级补助专项经费。
(5)非财政拨款收入分析。
2022年非财政拨款收入40.88元,为其他收入40.88元,主要是税务局返回个人所得税手续费退费。
2、年末结转和结余情况。
(1)分资金来源、资金性质结转和结余情况,特别是项目经费结转和结余情况。
2022年年末结转和结余13808.60元,为非财政拨款结转结余,主要是干部人才培训资金(沪滇资金)12915.00元和税务局返回个人所得税手续费退费893.60元。
(2)消化结转和结余的对策。
2022年年末结转和结余13808.60元,计划在6月份支付干部人才培训资金(沪滇资金)12915.00元,其余资金在年中根据工作开展情况支付。
3、与预算支出相关的其他指标分析。
2022年资产合计1635949.13元,比上年1865354.13元减少229405.00元,减幅12.30%,主要原因是报废处置资产102件,账面价值229405.00元。其中:通用设备35件、金额200965.00元,专用设备1件、金额440.00元,家具、用具、装具及动植物62件、金额28000.00元。负债合计3667441.63元,比上年3668257.86元减少816.23元,减幅0.02%。
(四)部门预算管理制度建设情况
进一步加强单位财务管理,健全财务制度,杜绝违纪违法行为,从源头上预防腐败,促进党风廉政建设和组织工作有序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和财政部《行政单位财务规则》、《事业单位财务规则》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我单位实际制定中共施甸县委组织部预算业务管理制度并认真遵照执行。
1.根据财政部门要求预算在职人员工资,计提核算办公经费。
2.严格执行年初部门预算收支情况,收支实行预算管理,支出执行报账制。
3.严格执行公务用车、公务接待、差旅费、会议费、培训费管理等规定使用各项经费,三公经费实行定额管理办法,狠抓厉行节约,支出完全控制在年初预算内。
4.完善管理制度。严格执行预算外资金管理办法,不断提高核算、管理和服务水平,进一步加强了财务管理制度的执行力。
5.预算支出的编制遵循以收定支,轻重缓急,综合平衡的原则。严格按照预算计划,按进度、按程序拨款,对本级财政预算安排的专项资金和上级专项资金,做到专款专用,不得随意更改用途,更改计划。预算调整遵循合理、合法的原则。
6.认真履行“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对超规定金额大额支出实行集体研究制度,定期通报制度,自觉接受监督。
二、绩效自评工作情况
(一)绩效自评目的
开展自评是进一步督促和检查项目单位执行项目情况,绩效目标完成情况,资金使用情况,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资金使用是否合法合规,是否发挥使用效益,分析、查找问题和不足,总结经验,解决问题,完善工作机制,提高项目执行水平,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加强预算绩效管理,强化支出责任,建立科学、合理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体系。
根据年初设定的绩效目标,运用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指标、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对本部门整体支出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益性进行客观、公正的绩效自评,进一步提升绩效管理水平,强化支出责任,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通过项目立项情况、资金使用情况、项目实施管理情况、项目绩效表现情况自我评价,了解资金使用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资金管理是否规范、资金使用是否有效,检验资金支出效率和结果,分析存在问题及原因,及时总结经验,改进管理措施,不断增强和落实绩效管理责任,完善工作机制,有效提高资金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益。
(二)自评指标体系
根据《施甸县财政局关于2022年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相关要求,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包含预算执行基本情况、部门年度重点工作任务、部门整体支出绩效指标三部分内容。部门整体支出绩效指标设定了投入、过程、产出和效果四个一级指标,总分设置为100分,详见附件1。
“产出指标”包括“数量指标”1个二级指标、4个三级指标。主要考核项目数量目标
“效益指标”包括“社会效益指标”1个二级指标、2个三级指标。主要考核部门运转、“三公经费”控制情况等情况。
“满意度指标”包括“服务对象满意度指标”1个二级指标、2个三级指标。主要考核服务对象满意度情况。
(三)自评组织过程
1、我单位成立了以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财务工作的领导为副组长,部务委员和股室长、会计为成员的项目绩效自评小组。对项目的绩效考核指标进行量化及细化处理,根据考核指标项目建设内容的完成情况、建设过程中的安全、质量、成本、进度等情况拟定自评计划,准备自评材料。
2、按照绩效评价工作要求,明确责任分工,加强督促指导,确保自评工作按计划有序进行,严格执行有关管理办法及规定开展自评。
3、自评小组遵循“目标引领、科学规范、客观公正、突出重点”的原则,根据年初制定的工作目标结合实际完成情况开展自评工作。
三、评价情况分析及综合评价结论
(一)产出指标分析
从评价得分情况看,此项评价满分为40分,实际评分40分,具体情况分析如下:
2022年我单位预算完成率、支出进度率100%。各项经费得到有效控制。
1、目标设定方面,在部门“三定”方案职责框架下,结合部门中长期实施规划,提出工作方向与重点,符合部门年度工作任务,绩效指标清晰、完整,指标值量化并可考核。
2、预算配置方面,资金投入和机构运行有保障,预算配置基本合理。在职人员控制较好,有效控制了部门的人员成本;重点支出安排得到保障,保障了重点任务和项目支出的安排。
(二)效益指标分析
从评价得分情况看,此项评价满分为20分,实际评分20分,具体情况分析如下:
通过本单位各股室的紧密配合,相互协作,实现了年初预设的目标。切实结合自身职能职责,扎实开展各项工作,圆满完成了上级部门及县委、县政府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我部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的财务管理制度,建立健全财务管理的各种规章制度,编制财务预算和财务计划,加强核算管理,反映、分析财务计划的执行情况,检查监督财务纪律。积极为管理服务,促进我部财务管理、绩效评价工作规范有序运行。坚持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合理安排使用资金。对有关机构及财政、税务、银行、统计、审计等部门需要了解、检查财务的工作,主动提供有关资料,如实反映情况。
1、预算完成率、支出进度率100%。政府采购执行较好。
2、预算管理制度健全。2022年我单位预算控制较好,全面落实“收支两条线”的有关规定。按照财政规定,定期拨入经费,按照年初预算,专款专用,凭合规单据、发票经财务室审核后报分管财务的领导、分管领导以及主要领导审批报销,经费开支在1万元以上进行集体研究讨论,经会议研究后方可报销。
严格按照年初部门预算收支数控制好经费使用情况,严格执行公车运行维护费管理、公务接待管理、差旅费管理、会议费管理、培训费管理等规定使用各项经费,严格实行厉行节药,三公经费支出完全控制在年初预算内。
我单位2022度预决算信息、“三公经费”等会计信息已按规定内容公开,接受社会监督。按规定公开的预决算信息、基础数据信息和会计信息资料真实、完整。
健全和完善账务管理制度,保障经费运行有效、流程有序、账务清晰明了,同时保障部门工作透明度,提高工作效率。
(三)满意度指标分析
从评价得分情况看,此项评价满分为20分,实际评分18分,补助对象非常满意。
经过开展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促进我单位从整体上提升预算绩效管理水平,强化部门支出责任,规范资金管理行为,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较好地保障了我单位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存在的问题和整改情况
1、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资金使用效益有待进一步提高;二是绩效目标设立不够明确、细化和量化。三是财务人员业务能力有待提高。
2、整改措施:一是细化预算编制工作,认真做好预算的编制。加强预算管理意识,严格按照预算编制的相关制度和要求,本着“勤俭节约、保障运转”的原则进行预算的编制,编制范围尽可能的全面、不漏项,进一步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合理性、严谨性和可控性。在日常预算管理过程中,进一步加强预算支出的衔接、审核、跟踪及预算执行情况分析,继续加大日常监督管理力度,提高绩效管理水平。二是加强财务管理,严格财务审核。加强单位财务管理,健全单位财务管理制度体系,规范单位财务行为。三是要进一步提高对支出绩效评价重要性的认识,要建立健全制度落实工作机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真分析明确分工制定落实措施。四是加强对财务人员业务能力提升,积极参加培训,认真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单位内部财经法律法规的学习和认识,提高整体队伍的财经纪律意识。
五、绩效自评结果应用
我单位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的产出指标、效益指标、满意度指标能充分体现本部门在履行职能职责、按计划完成年度工作情况。我单位部门整体支出严格财务管理办法使用,严格预算执行。对全县组织工作的推进具有重要意义。
六、主要经验及做法
2022年我单位的各项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绩效评价工作重要性还没有充分认识,制约了绩效评价工作的开展。因此要加强对预算绩效管理知识的学习,从而提高绩效管理水平。二是2022年财政局下达的商品和服务支出和项目支出指标文件区分比较明确,财务人员能够正确按照款项支取资金、使用资金、做好账务,专款专用。
七、其他需说明的情况
无其他需说明的情况。
中共施甸县委组织部
2022年7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