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打开适老化模式 x 注册 登录
施甸县人民政府
无障碍浏览 打开适老化模式 x 注册 登录
索引号 01525903-1-/2019-0929004 发布机构 施甸县财政局
公开目录 部门决算 发布日期 2019-09-29
文号 浏览量 39
主题词 财政
施甸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部门2018年度部门决算

监督索引号53052100132801000                    

施甸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部门  

2018年度部门决算  

第一部分施甸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概况  

一、主要职能  

二、部门基本情况  

第二部分2018年度部门决算表  

一、收入支出决算总表  

二、收入决算表  

三、支出决算表  

四、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总表  

五、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  

六、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决算表  

七、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  

八、财政专户管理资金收入支出决算表  

九、“三公经费、行政参公单位机关运行经费情况表  

第三部分2018年度部门决算情况说明  

一、收入决算情况说明  

二、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三、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四、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第四部分其他重要事项及相关口径情况说明  

一、机关运行经费支出情况  

二、国有资产占有情况  

三、政府采购支出情况  

四、部门绩效自评情况  

五、其他重要事项情况说明  

第五部分名词解释  

一、财政拨款收入  

二、其他收入  

三、上年结转  

四、结转下年  

五、基本支出  

六、项目支出  

七、归口管理的行政单位离退休(科目代码2080501)  

八、三公经费  

 


第一部分施甸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概况  

一、主要职能  

(一)主要职能  

施甸县扶贫办是县委、县政府的综合议事协调机构,对全县的扶贫工作具有总揽、协调、服务和监督的职责,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扶贫开发工作方针、政策,会同有关部门研究拟定全县扶贫开发工作发展规划,协调解决重点扶贫开发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指导扶贫工作重点村制定扶贫开发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并督促实施,组织贫困状况监测与统计。负责各类扶贫开发项目的立项、论证和申报审批,设计、组织和实施,负责中央财政性扶贫资金、信贷扶贫资金等各类扶贫资金的管理计划分配;负责对扶贫项目实施工程质量和扶贫资金使用进行跟踪督促检查,检查验收,负责扶贫开发的统计工作;负责与相关部门对县、乡干部和扶贫系统的职工进行扶贫培训;承办县委、县人民政府办办的其他事项。  

我办2018年以来,主要领导及班子成员非常重视财务工作,认真分析工作情况,结合实际改进和完善与财务工作息息相关的内部规章制度,一是继续强化“大额资金管理使用”讨论制度的意识,本着确保“我县扶贫项目落实”的目标,管好用活经费,具体运作中体现意识针对大额资金使用做到事事讨论,思想统一;二是要求财务人员认真履行职责,审核到位,按制度定期对账、结账,日清月结,做到财务手续完备,账账相符、账实相符;三是要求财务人员“运作”到位,不定期向办主要领导汇报财务工作,定期进行财务公开,便于领导清楚,职工明白;四是要求财务人员积极主动与财政部门做好协调,及时办理相关财务事项,通过采取上述财务管理,我办资金使用效果较为明显,确保了财务工作的良性循环。  

2019年财务工作目标:一是继续加强与财政相关科室的协调配合沟通;二是认真执行《行政单位会计制度》和县级出台的公务接待、差旅费、会议费、培训费等文件;三是内部审核监督到位;四是做好财务汇报工作;五是按时按质按量办理相关财务事项。  

2机构情况,包括当年变动情况及原因。  

本年度扶贫办无机构变动情况。  

3人员情况,包括当年变动情况及原因。  

本年度扶贫办无人员变动情况。  

(二)2018年度重点工作任务介绍  

概述部门工作开展情况及主要事业成效。  

2018年,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和县人大监督支持下,省、市、县各级各部门关心支持,依法履行工作职责,认真贯彻《云南省农村扶贫开发条例》,切实抓好2018年度扶贫开发工作,通过努力,2018年扶贫开发工作进展顺利,成效明显。  

1、积极争取各类扶贫资金。2018年12月20日,投入各类扶贫资金195912.04万元,其中:上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5350.00万元、扶贫小额信贷7000万元、易地扶贫资金15061.06万元、云南中烟公司帮扶资金20190.00万元、国开扶贫基金9469.97万元、社会帮扶资金1492.53万元、县级投入资金9746.42万元(其中:县级直接投入1011.00万元,浦发贷款贴息资金2884.09万元,易地搬迁贴息资金558.09万元,国开贷款贴息资金1374.15万元,国开扶贫基金资本金3919.09万元)、沪滇帮扶3359万元、行业部门投入114243.06万元元。  

2、抓实扶贫动态管理。全面实现扶贫对象“应纳尽纳”“应退尽退”“应扶尽扶”,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打牢坚实基础。截至2018年8月,组织召开贫情分析会1482次,完成入户信息录入采集22664户93295人,识别出预脱贫户4182户17446人,识别不精准拟退出(剔除)户598户2218人,新识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3114户11980人,动态调整后,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1644户90463人,已脱贫退出11257户49065人(含剔除部分),尚有贫困人口10387户41398人(含补录部分),贫困发生率14.49%,与2014年末相比较降6.75个百分点。  

3、抓实产业扶贫。按热带地区、坝区、冷凉山区三个区域全力抓实产业发展措施,实现建档立卡贫困户产业全覆盖。依托蓝心农业科技公司在仁和镇建设标准化蔬菜生产基地300亩,依托保山嵘煌药业公司在全县范围内发展种植中草药10000亩。2018年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4个,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330个,入社农户36642户,社员出资总额28285万元,带动农户46568户,实现农民收入稳定增加。建成县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1个,乡镇电商服务站13个,村级电商服务点75个;建成县级物流仓储配送中心1个,物流快递覆盖到乡镇及所有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点。全县电商经营主体达30家,入服务中心企业10家;电商网店数767户;电商从业人员1600人。电商网络交易额达2.17亿元,增长62.67%;其中电商销售额达1.21亿元,增长77.68%。  

4、抓实易地扶贫搬迁。围绕施甸县建档立卡人口易地扶贫搬迁三年任务21849人的目标,始终坚持“县城为主、集镇为辅,中心村为补”的原则,认真落实四班子24名实职处级领导按“双点长”制要求挂到每个安置点抓实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目前,共有安置点35个(含分散安置点1个),计划建设安置房5533套,已建成3552套,在建1981套,搬迁入住3015户12589人(建档立卡户2754户11681人),其中,搬迁入住县城和集镇2393户10002人(建档立卡户2085户8908人),搬迁城镇化率达76.26%。2018年农村危房改造任务500户已经下达到乡镇,到位资金539.8万元。开工500户,开工率100%;竣工120户。  

5、抓实生态扶贫。实施怒江流域、枯柯河流域和坝区面山生态战略,带动生态脆弱区3126户建档立卡户增收脱贫。招聘建档立卡生态护林员210人,每年每人发放护林员工资1万元。采用“产业发展生态化,生态建设产业化”的模式,在何元乡怒江流域涉及的4个贫困村范围内种植构树3500余亩约170万苗,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2.1万亩,陡坡地生态治理项目1万亩,建存栏规模4000头牛的养殖场1个。  

6、抓实教育扶贫。投入资金6982.59万元,完善教育基础设施建设项目3.4578万平方米。学前教育、全面改薄、高中改善办学条件等项目全面实施,发放寄宿生生活补助21333人,资金1189.225万元,乡村教师生活补助资金363.96万元,惠及教师3507人;补助学生生活费21304人(建档立卡学生6697人),补助资金1320.84万元;发放助学金65.25万元;发放“雨露计划”资助资金170.7万元,惠及学生1138人;169名建档立卡贫困“两后生”到东部接受中职学校教育;义务教育阶段在校学生34494人,实现义务教育阶段建档立卡户子女零辍学。  

7、抓实社会兜底扶贫。认真贯彻落实“应保尽保”的要求,将农村低保标准提高至3280元,2018年资助享受农村低保、特困人员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参加基本医保14185人、资金107.1万元;发放医疗救助金113.34万元,救助524人;发放孤儿救助金36.6万元,救助66人;发放临时救助金251万元,救助困难群众1344户5420人;发放特困人员救助供养金296.43万元,对1694户1892人实施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发放农村低保资金813.13万元,对4455户14961人实施农村低保兜底保障。下拨救灾资金80万元、救灾粮15万公斤,解决了2152户8749名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为76490户农村家庭缴纳民房灾害保险76.49万元。  

8、抓实浦发国开项目。一是浦发滇西边境片区扶贫投资发展基金项目231个子项,目前开工项目183个,总开工率达到79%(其中:卫生开工85个子项,教育开工4个子项,生态开工4个子项,文化开工29个子项,水利开工56个子项,直过民族开工5个子项)。二是施甸县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涉及村组道路建设、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校安工程建设、农村环境整治四个方面321个子项,项目覆盖13个乡镇、47个贫困村。项目总投资10.82亿元,贷款支持8.8亿元,自筹资金2.32亿元。目前,已经到位浦发国开项目贷款14.4亿元,其中浦发资金8.8亿元,国开资金5.6亿元。完成项目建设投资8.5亿元。  

9、抓实整族帮扶项目。布朗族整乡推进整族帮扶项目的安居工程、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社会事业、生态环境保护、素质提高、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提升等7大工程建设有序推进。到2018年11月30日,完成项目建设投资70454.49万元(中烟资金38139.32万元,部门整合9291.63万元,信贷资金2676.12万元,群众自筹20347.43万元)。其中:安居工程39612.60万元;产业发展8412.08万元;基础设施12416.11万元;社会事业保障7863.62万元;素质提升637.17万元;生态环境保护887.70万元;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提升625.21万元。2018年,实现4个建档立卡贫困村脱贫472户1759人脱贫退出,2018年实现全面脱贫,布朗山乡实现了解放以来最大的历史性巨变。布朗族聚居区呈现出经济快速增长、产业发展优化、基础设施明显改善、民族团结和谐稳定、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  

10、抓实挂钩帮扶。2018年,有2个省级部门、26个市级部门、92个县级部门、13个乡镇、5391名干部(其中:省级42人,市级973人,县级3144人,乡镇1232人)结对帮扶建档立卡户21619户,走访贫困户43238户次。目前,组建13个乡镇90支397人的扶贫工作队已走访贫困户4500户次,制定精准脱贫规划90个、精准脱贫方案90个,召开座谈会450次,撰写调研报告90篇、民情日记1950篇,提出合理化建议780条,集中宣传政策法规270次,参与调解矛盾纠纷780起,上报信息450条。  

11、抓实全面脱贫。一是做实村级脱贫攻坚施工图、乡级路线图,充实完善县级项目库,完善建档立卡数据信息,为坚决打赢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奠定坚实基础。二是实施保山至施甸高速公路建设,实施农村公路通畅工程249.4公里,安全生命防护工程项目16个,实现所有乡镇和行政村道路硬化;实施集中供水工程21件,解决5.68万居民饮水安全问题;实施农村电力保障工程,确保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村通10千伏动力电、所辖自然村通380伏动力电;全县所有行政村村委会、村卫生室、小学和200多个自然村通光纤和宽带网络,所有行政村和人口相对集中的自然村有线宽带网络全覆盖;47个贫困行政村均已建农家书屋,广播电视覆盖率已达到99%。三是加大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就业力度,投入培训资金304.18万元,组织开展技能培训1.36万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5059人),开展专项技能培训1376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183人),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6.6万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9272人),通过转移就业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现人均增收600元/年。四是认真落实云南省健康扶贫30条措施,完成9类15种大病专项救治筛查工作,将大病保险起付线由8000元降至4000元,大病保险年度报销额提高到30万元。加快卫生基础项目的实施。组建140支健康扶贫工作队深入乡镇村组开展健康扶贫宣传,印发健康扶贫宣传手册3160份。全县共开展建档立卡“三个一批”分类救治人员8647人,13类19种大病救治682人。核实4种慢性病7097人,纳入慢性病规范服务管理5586人。建档立卡贫困患者住院25691人次,医疗总费用12140.86万元,报销总费用10975.25万元。  

12、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高度重视人大代表建议办理工作,及时与何元乡的县人大代表赵伟、杨光贵等代表进行面商,强化沟通协调和联系,加强与县发改局、县林业局、农业局等协办单位的沟通和配合,结合扶贫攻坚工作实际,提出了面商面复意见,按时完成了2018年度人大代表建议办理工作,实现了增进理解、互相支持、代表满意的目的。  

13、抓实扶贫攻坚成效。2018年以来,我办认真履职,积极争取扶贫项目资金,精心组织实施各类扶贫项目,脱贫攻坚工作有序推进。到2018年12月20日,积极争取投入各类扶贫资金19.59亿元,占年度计划2亿元的979.5%。完成扶贫固定资产投资10亿元,占年度计划10亿元的100%。扶贫攻坚实现7个建档立卡贫困村脱贫退出,解决了5215户21236人农村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占年度计划的108.6%。  

二、部门基本情况  

(一)部门决算单位构成  

纳入施甸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部门2018年度部门决算编报的单位共1个。其中:行政单位1个,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0个,其他事业单位0个。  

(二)部门人员和车辆的编制及实有情况  

2018年末实有人员编制17人。其中:行政编制7人(含行政工勤编制2人),事业编制10人(含参公管理事业编制0人);在职在编实有行政人员12人(含行政工勤人员1人),事业人员8人(含参公管理事业人员0人)。  

离退休人员0人。其中:离休0人,退休0人。  

实有车辆编制1辆,在编实有车辆1辆。  

第二部分2018年度部门决算表  

(详见附件)  

   

第三部分2018年度部门决算情况说明  

一、收入决算情况说明  

2018年度收入合计5,410,359.02元。其中:财政拨款收入5,410,359.02元,占总收入的100.00%;上级补助收入0.00元,占总收入的0.00%;事业收入0.00元,占总收入的0.00%;经营收入0.00元,占总收入的0.00%;附属单位缴款收入0.00元,占总收入的0.00%;其他收入0.00元,占总收入的0.00%。2018年收入5410359.02元与上年收入206448236.20元对比减少201037877.18元,减少97.38%,原因:一是2017年整族帮扶资金纳入预算2亿;二是因2018年财政资金紧张,动态管理工作培训、会议等经费未付1037877.18元。  

二、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2018年度支出合计5,410,359.02元。其中:基本支出5,166,836.88元,占总支出的95.50%;项目支出243,522.14元,占总支出的4.50%;上缴上级支出、经营支出、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共0.00元,占总支出的0.00%。2018年支出5410359.02元与上年收入206448236.20元对比减少201037877.18元,减少97.38%,原因:一是2017年整族帮扶支出资金纳入预算2亿;二是因2018年财政资金紧张,动态管理工作培训、会议等经费未付1037877.18元。  

(一)基本支出情况  

2018年度用于保障施甸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机关、下属事业单位等机构正常运转的日常支出5,166,836.88元。与上年5948236.20元对比减少781399.32元,减少13.14%,主要原因分析1.工资福利支出增567894.46元,主要为:因调资等原因人员经费增加567894.46元;2.商品服务支出减少1049265.92元,主要为:办公经费减883812.45元,印刷费增345602.44,手续费增979.28元,咨询费减18000元,水费减112元,电费减95.43元,邮电费增12934.09元,差旅费减129365.51元,会议费减18208.8元,培训费减737431.2元,公务接待费增128965元,劳务费增6013.32元,委托业务费增18000元,工会经费增11552元,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减30509元,其他交通费用增76842.73元,税金及附加费用减少24187.53元,其他资本性支出减158609.12元。包括基本工资、津贴补贴等人员经费支出占基本支出的48.10%;办公费、印刷费、水电费、办公设备购置等日常公用经费占基本支出的51.90%  

(二)项目支出情况  

2018年度用于保障施甸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机构、下属事业单位等机构为完成特定的行政工作任务或事业发展目标,用于专项业务工作的经费支出243,522.14元。与上年200500000.00元对比减少200256477.86元,减少99.88%,主要原因为:1.整族帮扶项目减200000000元;2.其他扶贫项目减256477.86元。  

三、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一)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总体情况  

2018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5,410,359.02元,占本年支出合计的100.00%。与上年对比减少201037877.18元,减少97.38%,主要原因为:1.基本支出收入减781399.32:工资福利支出增567894.46元,商品服务支出减少1240833.06元,个人家庭补助支出减41895.72元,其他资本性支出减66565元。2.项目支出收入减200256477.86:(1)整族帮扶项目减200000000元;(2)扶贫前期项目工作经费减256477.86元。  

(二)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具体情况  

1.一般公共服务(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2.外交(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3.国防(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4.公共安全(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5.教育(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6.科学技术(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7.文化体育与传媒(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8.社会保障和就业(类)支出305,419.2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5.65%。  

9.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10.节能环保(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11.城乡社区(类)支出290,117.14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5.36%。主要用于商品服务支出290117.14元。  

12.农林水(类)支出4,814,822.68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88.99%。主要用于工资福利支出2153504.26元,商品和服务支出2582887.54元对个人和家庭补助26475.88元,资本性支出51955元。  

13.交通运输(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14.资源勘探信息等(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15. 商业服务业等(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16. 金融(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17. 援助其他地区(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18.国土海洋气象等(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19.住房保障(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20.粮油物资储备(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21.其他(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22.债务还本(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23.债务付息(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四、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一)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总体情况  

2018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预算为298000.00元,支出决算为294,810.30元,完成预算的98.93%。其中:因公出国(境)费支出决算为0.00元,完成预算的100%;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支出决算为59,073.00元,完成预算的46.15%;公务接待费支出决算为235,737.30元,完成预算的138.67%。2018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数小于预算数的主要原因:2018年决算数与年初预算数对比,减少0.32万元,其中:公务接待费增加6.57万元,原因:2014年决算时应财政要求有两笔收支作其他应收应付款处理,其中公务接待费为15.81万元,2018年决算时财政要求列收支;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减少6.89万元,原因:2018年度开展公务活动大多数是向公车平台申请用车,故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与年初预算及2017年决算数对比减少。  

2018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数比2017年减少10,048.24元,下降3.53%。其中:因公出国(境)费支出决算增加/减少0.00元,增长/下降0.00%;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支出决算减少69,166.06元,下降53.94%;公务接待费支出决算增加79,214.30元,增长50.61%。2018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减少的主要原因:2018年决算数与年初预算数对比,减少0.32万元,其中:公务接待费增加6.57万元,原因:2014年决算时应财政要求有两笔收支作其他应收应付款处理,其中公务接待费为15.81万元,2018年决算时财政要求列收支;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减少6.89万元,原因:2018年度开展公务活动大多数是向公车平台申请用车,故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与年初预算及2017年决算数对比减少。  

(二)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具体情况  

2018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中,因公出国(境)费支出0.00元,占0.00%;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支出59,073.00元,占20.04%;公务接待费支出235,737.30元,占79.96%。具体情况如下:  

1. 因公出国(境)费支出0.00元,共安排因公出国(境)团组0个,累计0人次。  

2.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支出59,073.00元。其中:  

公务用车购置支出0.00元,购置车辆0辆。  

公务用车运行维护支出59,073.00元,开支财政拨款的公务用车保有量为1辆。主要用于脱贫攻坚工作下乡督查、检查所需车辆燃料费、维修费、过路过桥费、保险费等。  

3.公务接待费支出235,737.30元。其中:  

国内接待费支出235,737.30元(其中:外事接待费支出0.00元),共安排国内公务接待614批次(其中:外事接待0批次),接待人次4,912人(其中:外事接待人次0人)。主要用于脱贫攻坚各项检查、督查、督导发生的接待支出。  

国(境)外接待费支出0.00元,共安排国(境)外公务接待0批次,接待人次0人。  

第四部分其他重要事项及相关口径情况说明  

一、机关运行经费支出情况  

施甸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部门2018年机关运行经费支出2,681,437.54元,与上年3988835.60元减少1307398.06元,下降32.78%,主要原因为2018年财政资金紧张,动态管理工作经费未安排。部门机关运行经费主要用于办公耗材费、水费、电费、电话费、会议培训费、差旅费、公务用车燃油费维修费、接待费用等。  

二、国有资产占用情况  

截至2018年12月31日,施甸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部门资产总额6,957,969.01元,其中,流动资产6,028,816.21元,固定资产929,152.80元,对外投资及有价证券0.00元,在建工程0.00元,无形资产0.00元,其他资产0.00元(具体内容详见附表)。与上年相比,本年资产总额增加5,376,063.26元,其中;流动资产增加5,324,108.26元,固定资产增加51,955.00元,对外投资及有价证券增加(减少)0.00元,在建工程增加(减少)0.00元,无形资产增加(减少)0.00元,其他资产增加(减少)0.00元。处置房屋建筑物0平方米,账面原值0元;处置车辆0辆,账面原值0元;报废报损资产0项,账面原值0元,实现资产处置收入0元;出租房屋0平方米,账面原值0元,实现资产使用收入0元。  


   

国有资产占有使用情况表  

                                            单位:元  

项目      

行次      

资产总额      

流动资产      

固定资产      

对外投资/有价证券      

在建工程      

无形资产      

其他资产      

小计      

房屋构筑物      

车辆      

单价200万以上大型设备      

其他固定资产      

栏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合计      

1      

6957969.01      

6028816.21      

929152.8      

17650.00      

303400      

       

608102.8      

       

       

       

       

填报说明:1.资产总额=流动资产+固定资产+对外投资/有价证券+在建工程+无形资产+其他资产2.固定资产=房屋构筑物+车辆+单价200万元以上大型设备+其他固定资产  

三、政府采购支出情况  

2018年度,部门政府采购支出总额53405元,其中:政府采购货物支出53405元;政府采购工程支出0元;政府采购服务支出0元;授予中小企业合同金额0元,占政府采购支出总额的100%。  

四、部门绩效自评情况  

(一)项目绩效自评报告  

项目一  

1.项目名称:扶贫办项目前期工作经费及脱贫攻坚工作经费  

2.项目基本情况: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攻坚的一系列重要思想和省、市、县脱贫攻坚推进会议精神,认真履行脱贫攻坚主体责任,紧紧围绕2019年脱贫攻坚工作目标,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聚焦“两不愁三保障”,按照“六个精准”“五个一批”的要求,全力推进施甸脱贫攻坚,确保2019年全县脱贫摘帽。  

基于以上严峻的扶贫脱贫工作,2018年争取了县级财政扶贫项目前期工作经费及脱贫攻坚工作经费24.35万元。  

3.项目绩效自评工作开展情况、前期准备、组织过程等相关情况:  

1)前期准备  

根据上级相关部门要求,成立了项目绩效自评小组,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项目工作的领导为副组长,相关人员为组员。对项目的绩效考核指标进行量化及细化处理,根据考核指标项目建设内容的完成情况、建设过程中的安全、质量、成本、进度等情况以及服务对象满意度情况拟定自评计划,准备自评材料。  

2)组织实施  

按照绩效评价工作要求,明确责任分工,加强督促指导,确保自评工作按计划有序进行,严格执行有关管理办法及规定开展自评。  

4.项目绩效实现情况  

1)项目资金情况:  

①项目资金到位情况。2018年扶贫项目前期工作经费及脱贫攻坚工作经费到位24.35万元。  

②项目资金执行情况。扶贫项目前期工作经费及脱贫攻坚工作经费主要用于支付建档立卡信息录入培训、贫困退出考核培训、会议、动态管理培训、会议、各乡镇扶贫项目工作经费等。  

③项目资金管理情况。扶贫项目前期工作经费及脱贫攻坚工作经费24.35万元属项目资金,集体研究决定,领导审批。由财政局预算科统一安排指标额度,通过零余额账户进行支付,无结余。  

2)项目绩效指标完成情况  

①产出指标完成情况。产出指标中,该项目主要涉及数量指标、时效指标、满意度指标三项内容。具体情况如下:  

数量指标:年度指标值为24.35万元,全年完成值达到24.35万元。  

时效指标:2018年完成建档立卡信息录入培训、贫困退出考核培训、会议、动态管理培训、会议、各乡镇扶贫项目工作经费支付。  

成本指标:完成建档立卡信息录入培训、贫困退出考核培训、会议、动态管理培训、会议、各乡镇扶贫项目工作经费24.35万元支付。  

②效益指标完成情况。效益指标中,该项目主要涉及经济效益指标、社会效益指标、可持续影响指标三项内容。具体情况如下:  

经济效益指标:年度指标值为每个内容至少节约5%的开支,全年完成值达到降低5%的必要开支。  

社会效益指标:达到提高脱贫攻坚工作效率90%。  

可持续影响指标:强有力保障全县脱贫攻坚工作有序开展。  

③满意度指标完成情况。按期按量的完成对脱贫攻坚各项工作费用100%支付,满意度达到100%。  

5.绩效目标未完成原因和下一步改进措施  

绩效目标均已经全部完成。  

6.绩效自评结果  

通过该项目绩效目标的实施及绩效目标的完成,提高了脱贫攻坚工作实施效率及效益。  

7.结果公开情况和应用打算  

在本单位的网站上按质按量进行公开,结合本单位的业务工作情况,加之应用,提升脱贫攻坚完成质量。  

8.绩效自评工作的经验、问题和建议  

1工作经验:成立项目实施小组,制定实施方案,进行跟踪监控,用制度办事,按制度支出经费,严格各项支出审批程序。资金集体研究,专门科室负责,专人组织实施开展各项工作  

2)问题和建议:建议资金使用实现实效性与需求量,根据实际工作开展,突出重点项目绩效;充分地发挥资金使用效益最大化。  

9.其他需说明的问题。  

无。  

(二)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报告  

1.项目名称:施甸县扶贫办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报告  

2.部门基本情况  

1)部门概况  

2018年末,有部门机构数1个。年末共有财政供养人员20人,其中在职人员20人(在职在编20人,其中公务员11人,事业人员8人,机关工人1人)。  

2)部门绩效目标的设立情况  

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工作安排部署,结合当前脱贫攻坚工作的实际需求,进行安排与实施。  

3)部门整体收支情况  

2018年部门预算批复财政拨款数为541.04万元,其中:基本支出516.69万元。整体执行情况:2018年财政拨款支出数为541.04万元,其中:基本支出516.69万元,项目支出23.35万元。  

4)部门预算管理制度建设情况  

12018年初,我部门在接收到财政局预算批复后,资金使用严格按照《施甸县县级机关差旅费管理办法》、《中央财政扶贫资金管理办法》、《云南省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办法》等项目专项管理办法使用资金。  

2、资金实行专款专用,严格按照相关管理制度:施办发〔2018〕142号关于印发《施甸县党政机关差旅费管理办法》的通知、《中央财政扶贫资金管理办法》、《云南省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办法》;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制度;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云南省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办法;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按照厉行节约原则执行。  

3.绩效自评工作情况  

1绩效自评目的  

对项目绩效自评,进一步提升绩效管理水平,强化支出责任,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通过项目立项情况、资金使用情况、项目实施管理情况、项目绩效表现情况自我评价,了解资金使用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资金管理是否规范、资金使用是否有效,检验资金支出效率和结果,分析存在问题及原因,及时总结经验,改进管理措施,不断增强和落实绩效管理责任,完善工作机制,有效提高资金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益。  

2)自评指标体系(本部分为报告核心内容)  

指标设置  

根据《云南省省级财政支出预算绩效评价操作规程(试行)》(云财评审〔2016〕39号),对2018年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设置投入、过程、产出、效果4个一级指标,权重分别是:15%、、30%、30%、25%。包括目标设定、预算配置、预算执行、预算管理、资产管理、职责履行、履职效益、共7个二级指标,下设9个三级指标,详见附件5。  

“投入”包括“目标设定、预算配置”2个二级指标、2个三级指标。主要考核部门整体绩效目标设置的合理性、绩效指标明确性、人员控制情况、“三公经费”投入情况、重点支出安排率。  

“过程”包括“预算执行、预算管理、资产管理”3个二级指标、5个三级指标。主要考核部门在预算执行方面的预算完成、预算调整、预算执行、结转结余、公用经费控制和政府采购执行情况,预算管理方面的管理制度建立、资金使用、绩效管理工作和绩效自评情况,资产管理方面的管理制度建立、资产管理安全性、固定资产利用率等情况。  

“产出”包括“职责履行”1个二级指标、1个三级指标。主要考核部门在规划统筹、行业管理、重点工作履职3个方面的工作任务目标实现程度,总体完成目标程度和具体项目实施完成情况。  

“效果”包括“履职效益”1个二级指标、1个三级指标。主要反映全年扶贫办投入对全县脱贫攻坚工作取得的成果。  

3)自评组织过程  

1.前期准备  

根据上级相关部门要求,成立了项目绩效自评小组,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项目工作的领导为副组长,相关人员为组员。对项目的绩效考核指标进行量化及细化处理,根据考核指标项目建设内容的完成情况、建设过程中的安全、质量、成本、进度等情况以及服务对象满意度情况拟定自评计划,准备自评材料。  

2.组织实施  

按照绩效评价工作要求,明确责任分工,加强督促指导,确保自评工作按计划有序进行,严格执行有关管理办法及规定开展自评。  

4.评价情况分析及综合评价结论  

1)投入情况分析  

从评价得分情况看,此项评价满分为15分,具体情况分析如下:  

1.目标设定方面,施甸县扶贫办在国家法律法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部门“三定”方案职责框架下,结合部门中长期实施规划,提出工作方向与重点,符合部门年度工作任务,绩效指标清晰、完整,指标值量化并可考核。  

2.预算配置方面,施甸县扶贫办资金投入和机构运行有保障,预算配置基本合理。在职人员控制较好,有效控制了部门的人员成本;重点支出安排得到保障,保障了重点任务和项目支出的安排。  

2.2018年收入541.04万元,比2017年减97.38%,总支出541.04万元,比2017年减97.38%。按支出性质分析,基本支出516.68万元,比2017年减13.14%,项目支出24.35万元,比2017年减99.88%;按支出经济分类分析,工资福利支出245.89万元,比2017年增30.03%,商品和服务支出287.30万元,比2017年减34.76%,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2.65万元,比2017年减61.28%,资本性支出5.20万元,比2017年减99.97%。  

2)过程情况分析  

从评价得分情况看,此项评价满分为30分,具体情况分析如下:  

1.年度预算完成,完成率100%,但预算执行程度上有偏差,存在预算调整,且预算执行缓慢。结余结转资金较多,政府采购执行较好,但公用经费控制还有待加强。  

2.预算管理制度健全,但落实不到位,预算绩效管理推进情况不理想,预算执行困难。  

3.部门资产有效保障了履职,总体来看,单位的资产管理制度健全,资产利用程度较高。  

3)产出情况分析  

1.积极争取各类扶贫资金。2018年12月20日,投入各类扶贫资金195912.04万元,其中:上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5350.00万元、扶贫小额信贷7000万元、易地扶贫资金15061.06万元、云南中烟公司帮扶资金20190.00万元、国开扶贫基金9469.97万元、社会帮扶资金1492.53万元、县级投入资金9746.42万元(其中:县级直接投入1011.00万元,浦发贷款贴息资金2884.09万元,易地搬迁贴息资金558.09万元,国开贷款贴息资金1374.15万元,国开扶贫基金资本金3919.09万元)、沪滇帮扶3359万元、行业部门投入114243.06万元元。  

2.抓实扶贫动态管理。全面实现扶贫对象“应纳尽纳”“应退尽退”“应扶尽扶”,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打牢坚实基础。截至2018年8月,组织召开贫情分析会1482次,完成入户信息录入采集22664户93295人,识别出预脱贫户4182户17446人,识别不精准拟退出(剔除)户598户2218人,新识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3114户11980人,动态调整后,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1644户90463人,已脱贫退出11257户49065人(含剔除部分),尚有贫困人口10387户41398人(含补录部分),贫困发生率14.49%,与2014年末相比较降6.75个百分点。  

3.抓实产业扶贫。按热带地区、坝区、冷凉山区三个区域全力抓实产业发展措施,实现建档立卡贫困户产业全覆盖。依托蓝心农业科技公司在仁和镇建设标准化蔬菜生产基地300亩,依托保山嵘煌药业公司在全县范围内发展种植中草药10000亩。2018年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4个,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330个,入社农户36642户,社员出资总额28285万元,带动农户46568户,实现农民收入稳定增加。建成县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1个,乡镇电商服务站13个,村级电商服务点75个;建成县级物流仓储配送中心1个,物流快递覆盖到乡镇及所有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点。全县电商经营主体达30家,入服务中心企业10家;电商网店数767户;电商从业人员1600人。电商网络交易额达2.17亿元,增长62.67%;其中电商销售额达1.21亿元,增长77.68%。  

4.抓实易地扶贫搬迁。围绕施甸县建档立卡人口易地扶贫搬迁三年任务21849人的目标,始终坚持“县城为主、集镇为辅,中心村为补”的原则,认真落实四班子24名实职处级领导按“双点长”制要求挂到每个安置点抓实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目前,共有安置点35个(含分散安置点1个),计划建设安置房5533套,已建成3552套,在建1981套,搬迁入住3015户12589人(建档立卡户2754户11681人),其中,搬迁入住县城和集镇2393户10002人(建档立卡户2085户8908人),搬迁城镇化率达76.26%。2018年农村危房改造任务500户已经下达到乡镇,到位资金539.8万元。开工500户,开工率100%;竣工120户。  

5.抓实生态扶贫。实施怒江流域、枯柯河流域和坝区面山生态战略,带动生态脆弱区3126户建档立卡户增收脱贫。招聘建档立卡生态护林员210人,每年每人发放护林员工资1万元。采用“产业发展生态化,生态建设产业化”的模式,在何元乡怒江流域涉及的4个贫困村范围内种植构树3500余亩约170万苗,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2.1万亩,陡坡地生态治理项目1万亩,建存栏规模4000头牛的养殖场1个。  

6.抓实教育扶贫。投入资金6982.59万元,完善教育基础设施建设项目3.4578万平方米。学前教育、全面改薄、高中改善办学条件等项目全面实施,发放寄宿生生活补助21333人,资金1189.225万元,乡村教师生活补助资金363.96万元,惠及教师3507人;补助学生生活费21304人(建档立卡学生6697人),补助资金1320.84万元;发放助学金65.25万元;发放“雨露计划”资助资金170.7万元,惠及学生1138人;169名建档立卡贫困“两后生”到东部接受中职学校教育;义务教育阶段在校学生34494人,实现义务教育阶段建档立卡户子女零辍学。  

7.抓实社会兜底扶贫。认真贯彻落实“应保尽保”的要求,将农村低保标准提高至3280元,2018年资助享受农村低保、特困人员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参加基本医保14185人、资金107.1万元;发放医疗救助金113.34万元,救助524人;发放孤儿救助金36.6万元,救助66人;发放临时救助金251万元,救助困难群众1344户5420人;发放特困人员救助供养金296.43万元,对1694户1892人实施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发放农村低保资金813.13万元,对4455户14961人实施农村低保兜底保障。下拨救灾资金80万元、救灾粮15万公斤,解决了2152户8749名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为76490户农村家庭缴纳民房灾害保险76.49万元。  

8.抓实浦发国开项目。一是浦发滇西边境片区扶贫投资发展基金项目231个子项,目前开工项目183个,总开工率达到79%(其中:卫生开工85个子项,教育开工4个子项,生态开工4个子项,文化开工29个子项,水利开工56个子项,直过民族开工5个子项)。二是施甸县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涉及村组道路建设、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校安工程建设、农村环境整治四个方面321个子项,项目覆盖13个乡镇、47个贫困村。项目总投资10.82亿元,贷款支持8.8亿元,自筹资金2.32亿元。目前,已经到位浦发国开项目贷款14.4亿元,其中浦发资金8.8亿元,国开资金5.6亿元。完成项目建设投资8.5亿元。  

9.抓实整族帮扶项目。布朗族整乡推进整族帮扶项目的安居工程、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社会事业、生态环境保护、素质提高、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提升等7大工程建设有序推进。到2018年11月30日,完成项目建设投资70454.49万元(中烟资金38139.32万元,部门整合9291.63万元,信贷资金2676.12万元,群众自筹20347.43万元)。其中:安居工程39612.60万元;产业发展8412.08万元;基础设施12416.11万元;社会事业保障7863.62万元;素质提升637.17万元;生态环境保护887.70万元;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提升625.21万元。2018年,实现4个建档立卡贫困村脱贫472户1759人脱贫退出,2018年实现全面脱贫,布朗山乡实现了解放以来最大的历史性巨变。布朗族聚居区呈现出经济快速增长、产业发展优化、基础设施明显改善、民族团结和谐稳定、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  

10.抓实挂钩帮扶。2018年,有2个省级部门、26个市级部门、92个县级部门、13个乡镇、5391名干部(其中:省级42人,市级973人,县级3144人,乡镇1232人)结对帮扶建档立卡户21619户,走访贫困户43238户次。目前,组建13个乡镇90支397人的扶贫工作队已走访贫困户4500户次,制定精准脱贫规划90个、精准脱贫方案90个,召开座谈会450次,撰写调研报告90篇、民情日记1950篇,提出合理化建议780条,集中宣传政策法规270次,参与调解矛盾纠纷780起,上报信息450条。  

11.抓实全面脱贫。一是做实村级脱贫攻坚施工图、乡级路线图,充实完善县级项目库,完善建档立卡数据信息,为坚决打赢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奠定坚实基础。二是实施保山至施甸高速公路建设,实施农村公路通畅工程249.4公里,安全生命防护工程项目16个,实现所有乡镇和行政村道路硬化;实施集中供水工程21件,解决5.68万居民饮水安全问题;实施农村电力保障工程,确保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村通10千伏动力电、所辖自然村通380伏动力电;全县所有行政村村委会、村卫生室、小学和200多个自然村通光纤和宽带网络,所有行政村和人口相对集中的自然村有线宽带网络全覆盖;47个贫困行政村均已建农家书屋,广播电视覆盖率已达到99%。三是加大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就业力度,投入培训资金304.18万元,组织开展技能培训1.36万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5059人),开展专项技能培训1376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183人),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6.6万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9272人),通过转移就业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现人均增收600元/年。四是认真落实云南省健康扶贫30条措施,完成9类15种大病专项救治筛查工作,将大病保险起付线由8000元降至4000元,大病保险年度报销额提高到30万元。加快卫生基础项目的实施。组建140支健康扶贫工作队深入乡镇村组开展健康扶贫宣传,印发健康扶贫宣传手册3160份。全县共开展建档立卡“三个一批”分类救治人员8647人,13类19种大病救治682人。核实4种慢性病7097人,纳入慢性病规范服务管理5586人。建档立卡贫困患者住院25691人次,医疗总费用12140.86万元,报销总费用10975.25万元。  

12.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高度重视人大代表建议办理工作,及时与何元乡的县人大代表赵伟、杨光贵等代表进行面商,强化沟通协调和联系,加强与县发改局、县林业局、农业局等协办单位的沟通和配合,结合扶贫攻坚工作实际,提出了面商面复意见,按时完成了2018年度人大代表建议办理工作,实现了增进理解、互相支持、代表满意的目的。  

13.抓实扶贫攻坚成效。2018年以来,我办认真履职,积极争取扶贫项目资金,精心组织实施各类扶贫项目,脱贫攻坚工作有序推进。到2018年12月20日,积极争取投入各类扶贫资金19.59亿元,占年度计划2亿元的979.5%。完成扶贫固定资产投资10亿元,占年度计划10亿元的100%。扶贫攻坚实现7个建档立卡贫困村脱贫退出,解决了5215户21236人农村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占年度计划的108.6%。  

4)效果情况分析  

从评价得分情况看,此项评价满分为25分,具体情况分析如下:通过本单位各股室的紧密配合,相互协作,实现了年初预设的目标。切实结合自身职能职责,扎实开展各项工作,圆满完成了县委、县政府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我办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的财务管理制度,建立健全财务管理的各种规章制度,编制财务预算和财务计划,加强核算管理,反映、分析财务计划的执行情况,检查监督财务纪律。积极为管理服务,促进我办财务管理、绩效评价工作规范有序运行。坚持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合理安排使用资金。对有关机构及财政、税务、银行、统计、审计等部门需要了解、检查财务的工作,主动提供有关资料,如实反映情况。  

5)存在的问题和整改情况  

1.存在问题:年末预算指标结余较大,指标下达时间需改善,追加申请工作的推进和衔接需加强;临时性工作安排较多,预算编制的准确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2.改进措施:细化预算编制工作,认真做好预算的编制。进一步加强预算管理意识,严格按照预算编制的相关制度和要求,本着“勤俭节约、保障运转”的原则进行预算的编制;编制范围尽可能的全面、不漏项,进一步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合理性、严谨性和可控性。在日常预算管理过程中,进一步加强预算支出的衔接、审核、跟踪及预算执行情况分析,继续加大项目日常监督管理力度,提高绩效管理水平。  

6)绩效自评结果应用  

扶贫项目前期工作经费绩效的产出指标、效益指标、满意度指标能充分体现本部门在履行职能职责、按计划完成年度工作情况。扶贫项目前期工作经费严格按照省、市、县扶贫资金管理办法及财务管理办法使用,严格预算执行。对全县扶贫、脱贫退出工作的推进具有重要意义。  

7)主要经验及做法  

1.不断完善各项预算管理制度,根据新形势和新要求,结合不断出台的各项制度,制定相应的预算管理制度。  

2.强化预算管理,事前必编预算,控制经费使用,使用必问绩效,将绩效管理贯穿于预算编制、执行及决算等环节。  

3.加强宣传,加强对各项制度的执行力度,杜绝有制度不执行的情况。  

4.对项目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对项目建设计划、具体实施过程、检查监督力度、改进措施等不断循环进行,将项目绩效管理作为一个动态管理来进行,以期达到绩效目标的100%。  

8.其他需说明的情况  

无。  

五、其他重要事项情况说明  

无。  

六、相关口径说明  

(一)基本支出中人员经费包括工资福利支出和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日常公用支出包括商品和服务支出、其他资本性支出等人员经费以外的支出。  

(二)机关运行经费指行政单位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使用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安排的除人员经费以外的基本支出。  

(三)按照党中央、国务院有关文件及部门预算管理有关规定,“三公”经费包括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公务接待费。其中:因公出国(境)费,指单位工作人员公务出国(境)的国际旅费、国外城市间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费、培训费、公杂费等支出;公务用车购置费,指单位公务用车车辆购置支出(含车辆购置税);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指单位按规定保留的公务用车燃料费、维修费、过路过桥费、保险费、安全奖励费用等支出;公务用车指用于履行公务的机动车辆,包括省部级干部专车、一般公务用车和执法执勤用车;公务接待费,指单位按规定开支的各类公务接待(含外宾接待)费用。  

(四)“三公”经费决算数:指各部门(含下属单位)当年通过本级财政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和以前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结转结余资金安排的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和公务接待费支出数(包括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  

第五部分名词解释  

一、财政拨款收入  

指本级财政当年拨付的资金。  

二、其他收入  

指除上述“财政拨款收入”、“事业收入”、“事业单位经营收入”等以外的收入。主要是上级和其他同级部门补助收入等。  

三、上年结转  

指以前年度尚未完成,结转到本年仍按原规定用途继续使用的资金。  

四、结转下年  

指以前年度预算安排、因客观条件发生变化无法按原计划实施,需延迟到以后年度按原规定用途继续使用的资金。  

五、基本支出  

指为保障机构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任务而发生的人员支出和公用支出。  

六、项目支出  

指在基本支出之外为完成特定行政任务和事业发展目标所发生的支出。  

七、归口管理的行政单位离退休(科目代码2080501)  

指行政单位离退休人员的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  

八、三公经费  

是指市用财政拨款安排的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和公务接待费。其中,因公出国(境)费反映单位公务出国(境)的国际旅费、国外城市间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费、培训费、公杂费等支出;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反映单位公务用车车辆购置支出(含车辆购置税)及租用费、燃料费、维修费、过路过桥费、保险费、安全奖励费用等支出;公务接待费反映单位按规定开支的各类公务接待(含外宾接待)支出。  

   

   

   

                     施甸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9年9月28日  

监督索引号530521001328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