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1525895-2/20240411-00014 | 发布机构 | 施甸县民政局 |
公开目录 | 绩效评价 | 发布日期 | 2024-04-11 |
文号 | 浏览量 | 73 |
一、部门基本情况
(一)基本情况
1.主要职能
施甸县殡仪服务中心,以满足社会政治、经济、生态需要的工具职能以及用以满足人们自身发展需要的固有职能,特别是满足施甸县殡葬工作需要设立的:
1.承担建立科学规范的殡葬标准体系责任;
2.承担施甸县殡葬改革宣传的责任;
3.承担节约用地、防止水污染的生态保护责任;
4.承担遗体的接运、冷藏、火化等殡葬工作的责任;
5.承担移风易俗,倡导厚养薄葬新风气的责任;
6.施甸县殡仪服务中心还承担传染病遗体的接运、防疫责任。
2.机构情况
纳入施甸县殡仪服务中心2023年度部门决算编报的单位共1个。其中:行政单位 0 个,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0 个,其他事业单位 1 个,分别是:施甸县殡仪服务中心。
(1)部门人员和车辆的编制及实有情况
2023 年末实有人员编制 5人。其中:行政编制0 人(含行政工勤编制 0 人),事业编制 5人(含参公管理事业编制0 人);在职在编实有行政人员 0 人(含行政工勤人员 0 人),事业人员5 人(含参公管理事业人员 0 人)。离退休人员 0 人。其中:离休 0 人,退休0 人。实有车辆编制 7 辆,在编实有车辆7 辆。
(2)当年取得的主要事业成效。
1.殡葬 2023年的殡葬工作有序开展;
2.有效地对殡葬工作进行有效的宣传;
3.做好遗体的接运、冷藏、火化等工作。
(二)部门绩效目标的设立情况
紧紧围绕生、老、病、逝皆民生,保障群众逝有所安是党和政府的重要民生职责。为有效遏制乱埋乱葬行为,进一步深化殡葬改革,规范丧葬管理,巩固提升殡葬改革成果,落实殡葬惠民政策,建立健全保障基本、覆盖城乡、可持续发展的殡葬公共服务体系,切实减轻群众殡葬负担、实现殡葬公共服务均等化,从省、市、县各级政府均要求对特殊困难群体实行殡葬服务及用品免费政策,在一定范围内减轻了困难群众丧葬负担。
(三)部门整体收支情况
1.收入支出预算安排情况
施甸县殡仪服务中心2023年度收入4,245,293.34元,其中:财政拨款收入3,345,293.34元,占总收入的78.80%;政府性基金预算财900,000.00元,增长800.00%。主要原因是:困难群众火化人数增加。
2.收入支出预算执行情况
施甸县殡仪服务中心2023年度支出4,245,293.34元,其中:基本支出694,503.34元,占总支出的16.36%。与上年度相比增加53117.38元,增长8.28%,项目支出3,550,790.00元,占总支出的83.64%。与上年度相比增加777,782.58元,增加28.05%。主要原因是:上年部分公用经费转为项目经费列支。
(三)部门预算管理制度建设情况
财务收支实行统一管理、统一核算,健全财务制度,杜绝违纪违法行为,从源头上预防腐败,促进党风廉政建设和我单位经济有序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和财政部《事业单位财务规则》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单位实际制定《施甸县史志办预算管理制度》并认真执行。
二、绩效自评工作情况
(一)绩效自评目的通过绩效自评对财政支出资金、部门或项目绩效目标的综合评价,实现政府财政资源的合理配置,规范预算分配,优化财政支出结构,降低政府运行成本,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有效性,建立从预算编制、执行到监督与评价相结合的管理制度,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二)自评指标体系(本部分为报告核心内容)
结合部门整体支出分类别、分层次、整体性的特点拟定绩效自评指标体系。评价指标体系设置了各级指标的权重,制定了相应的评分标准。评价满分为 100,≥90 分为优、80≤得分<90 为良,60≤得分<80 为中,得分<60 为差。
(三)自评组织过程
一是成立以主任为组长、科室长(负责人)为成员的绩效自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工作机构在办公室;二是转发自评通知至各科室;三是收集资料并审核;四是分析收集的资料并形成自评结论;五是撰写自评报告;六是上报自评报告并建立相关档案。
三、评价情况分析及综合评价结论
(一)投入情况分析2023 年度本部门年初部门整体绩效目标设定情况为:充分合理的利用财政资金,使财政资金通过部门行使其职能。
(二)过程情况分析
一是本中心制定了多项部门管理制度,包括财务管理制度、财务资金管理制度、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政府采购管理制度等,一系列的制度措施,使得部门运行有效、工作流程有序、廉洁清明,同时保障部门工作透明,有效率。
二是 2023 年度预决算信息、“三公经费”等会计信息材料已按规定内容公开预决算信息,按规定限时公开预决算信息、基础数据信息和会计信息资料真实、完整。
(一)产出情况分析
一是严格预算支出管理。在支出预算编制上,人员经费按照配置定额,逐人核定编制,公用经费分类分档,按定额编制;根据“总量控制、计划管理”的要求从严控制行政经费,压缩公务费开支,严格控制“三公”经费,资产的配置严格政府采购,按照预算科目和项目资金的规定使用财政资金,保障部门整体支出的规范化、制度化。
二是财务管理上,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管理和执行,防范风险,保证财政资金的安全和高效运行。
(二)效果情况分析
结合自身职能职责,认真开展各项工作,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的财务管理制度,建立健全财务管理的各种规章制度,编制财务预算和财务计划,加强核算管理,反映、分析财务计划的执行情况,检查监督财务纪律。积极为管理服务,促进单位财务管理、绩效评价工作规范有序运行。坚持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合理安排使用资金。
四、存在的问题和整改情况
(一)存在问题
一是人员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由于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培训以往仅限于财务管理人员,且开展时间较短。对预算绩效管理认识不到位、理解不充分,对预算绩效管理业务不了解、不熟悉,对工作重点把握不到位,对项目预算编制、执行、绩效评价工作还未摆脱财务考评影响。
二是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相对滞后。近年来实施财务精细化管理后,整体预算编制由财务工作者统筹,财务工作者除应对单位日常财务管理等外,无更多精力承担预算项目绩效管理培训、预算编制审核和预算管理绩效跟踪管理。
三是部分项目执行与预算支出指标差距较大。部分项目在预算时未能充分预料和考虑到来年的政策变化,导致实际支出与预算相差较大。
(二)整改情况
1.加强培训,扩大培训范围。希望上级部门在以后年度开展财政预算工作布置会时,对其他部门相关人员也进行培训,进一步统一认识,充实业务知识。
2.督促预算项目负责人加强项目管理。在布置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时,相关负责人已督促各项目负责人从预算编制开始,收集、汇总项目各个阶段的痕迹资料,做好项目档案管理,提醒和督促加快资金拨付和使用。
五、绩效自评结果应用
(一)评价结果作为改进预算管理和安排以后年度预算的重要依据。同时,根据绩效自评情况,不断补充完善绩效评价指标。
(二)建立部门整改机制,认真落实整改意见,总结完善制度办法,合理调整资源配置的积极作用,不断提高预算绩效管理水平。并及时向上级部门报送整改情况。
(三)建立绩效管理问责制度:按照“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机制,加强项目绩效的监督检查,对出现违规违纪责任人进行问责。
六、主要经验及做法
1、认真做好预算的编制,细化预算编制工作。加强单位内部机构各科室的预算管理意识,严格按照预算编制的相关制度和要求进行预算编制。
2、加强财务管理,严格财务审核。加强单位财务管理,健全单位财务管理制度体系,规范单位财务行为。
3、完善资产管理,抓好“三公”经费控制。严格编制政府采购年初预算和计划,规范各类资产的购置审批制度、资产采购制度、使用管理制度、资产处置和报废审批制度等,加强单位内部的资产管理工作。严格控制“三公”经费的规模和比例,把关“三公”经费支出的审核、审批,杜绝挪用和挤占其他预算资金行为;进一步细化“三公”经费的管理,合理压缩“三公”经费支出。
4、加强对新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学习培训。加强新《预算法》、《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等制度法规的学习培训,规范部门预算收支核算。
七、其他需说明的情况
无其他需说明的情况。
施甸县殡仪服务中心
2024年3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