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1525888-0-/2021-0712001 | 发布机构 | 施甸县民宗局 |
公开目录 | 绩效评价 | 发布日期 | 2021-07-12 |
文号 | 浏览量 | 46 |
施甸县民宗局2020年部门整体支出绩效
自评报告
一、部门基本情况
(一)部门概况
1.主要职能
(1)组织开展民族宗教理论、民族宗教政策和民族宗教工作重大问题的调查研究,提出有关民族宗教工作的政策建议。负责协调推动有关部门履行民族工作相关职责,促进党和国家民族政策在经济发展和社会事业有关领域的贯彻落实。
(2)负责拟订少数民族事业等专项规划,监督检查规划实施情况,参与拟订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相关领域的发展规划,促进建立和完善少数民族事业发展综合评价监测体系,推进实施民族事务服务体系和民族事务管理信息化建设。
(3)参与拟订少数民族干部和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协助有关部门做好少数民族干部和人才的培养教育和推荐使用工作。
(4)负责组织指导民族法律法规、民族政策和民族基本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承办施甸县人民政府民族团结进步表彰活动。
(5)研究提出民族教育改革发展中的特殊政策建议,帮助解决民族教育的特殊困难。
(6)负责组织协调民族工作领域有关对外交流与合作;参与涉及民族事务的对外宣传工作;组织接待少数民族重要学习、参观考察等事宜;做好少数民族代表人士生活、学习等各项管理工作。
(7)依法履行宗教事务管理职责,指导、监督宗教团体在宪法、法律和政策规定的范围内开展工作,维护社会稳定。依法保护公民宗教信仰自由和正常的教务活动,维护宗教界的合法权益。保护宗教教职人员履行正常的教务活动,保护信教群众正常的宗教活动。组织、指导宗教政策和宗教法制的宣传教育工作,指导宗教团体依法依章开展工作,支持宗教团体加强自身建设,帮助宗教团体办好宗教培训,培养宗教教职人员和后备人才。
(8)承办施甸县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2.机构情况,包括当年变动情况及原因
我局与县委统战部合署办公,2020年内设1个股室,即:民族宗教股。核定行政编制3名。
3.人员情况,包括当年变动情况及原因
在职人员10人,退休人员5人,共计15人;本年无增减。
(二)部门绩效目标的设立情况
2020年部门总体绩效目标: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紧紧围绕脱贫攻坚工作,以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为契机,全面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着力实现民族团结、经济发展、民生改善、宗教和顺的良好局面。
(三)部门整体收支情况
2020年度年初结转和结余29932.76元。
2020本年度总收入1822617.21元,其中:本年度公共预算财政拨款1822617.21元,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占总收入的100%。按款项分:2012301行政运行经费收入1163899.37元,占总收入的63.86%;2012399其他民族事务支出收入424900.00元,占总收入的23.31%; 2080505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缴费149295.36元,占总收入的8.19%;2101101行政单位医疗收入81582.48元,占总收入的4.48%;2101199其他行政事业单位医疗支出2940.00元,占总收入的0.16%。按支出性质分:2020年度总收入1822617.21元,其中:基本支出1397717.21元,占总收入76.69%;项目支出424900.00元,占总收入23.31%。
2020年度总支出1836616.87元,基中:2012301行政运行经费支出1178880.87元,占总支出的64.19%; 2012399其他民族事务支出支出414524.16元,占总支出的22.57%; 2013499其他统战事务支出9394.00元,占总支出的0.51%; 2080505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缴费149295.36元,占总支出的8.13%,2101101行政单位医疗支出81582.48元,占总支出的4.44%;2101199其他行政事业单位医疗支出2940.00元,占总支出的0.16%。按资金来源分:财政拨款支出1821635.37元,占本年支出99.18%,其他支出14981.50元,占本年支出0.82%。按支出性质分:基本支出1418135.97元,占总支出77.21%;项目支出418480.90元,占总支出22.79%。按支出经济分类分:工资福利支出1237830.41元,占本年支出67.40%,商品和服务支出211832.46元,占本年支出11.53%,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386954.00元,占本年支出21.07%,支出结构合理。
2020年末结转和结余15933.10元,其中:项目支出结转15813.10元,非财政拨款结余120.00元,具体是:
1、补齐2015-2017年度人口较少民族综合保险中的人意外险缺口经费结转40.00元;
2、民族团结保障经费结转773.1元;
3、五进宗教活动场所经费15000元。
4、历年结转信息费120.00元。
(四)部门预算管理制度建设情况
进一步加强单位财务管理,健全财务制度,杜绝违纪违法行为,从源头上预防腐败,促进党风廉政建设和组织工作有序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和财政部《行政单位财务规则》、《事业单位财务规则》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我单位实际制定我局预算业务管理制度并认真遵照执行。
1.根据财政部门要求预算在职人员工资,计提核算办公经费。
2.严格执行年初部门预算收支情况,收支实行预算管理,支出执行报账制。
3.严格执行公务接待管理、差旅费管理、会议费管理、培训费管理等规定使用各项经费,三公经费实行定额管理办法,狠抓厉行节约,支出完全控制在年初预算内。
4.完善管理制度。严格执行预算外资金管理办法,不断提高核算、管理和服务水平,进一步加强了财务管理制度的执行力。
5.预算支出的编制遵循以收定支,轻重缓急,综合平衡的原则。严格按照预算计划,按进度、按程序拨款,对本级财政预算安排的专项资金和上级专项资金,做到专款专用,不得随意更改用途,更改计划。预算调整遵循合理、合法的原则。
6.认真履行“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对超规定金额大额支出实行集体研究制度,定期通报制度,自觉接受监督。
二、绩效自评工作情况
(一)绩效自评目的
通过实施绩效评价,落实绩效指标完成情况,及时发现预算管理和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评判执行是否高效、产出是否达标、效果是否明显,同时促进部门绩效管理,为政府提供财政支出绩效信息,为下一年度预算安排提供参考依据,促进财政资金分配和使用更加科学有效,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二)自评指标体系
具体详见附件1《2020年度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表》。
(三)自评组织过程
一是结合我局评价工作实施总体方案,根据评价工作任务要求,成立由局长任组长的部门绩效评价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经济发展股,主要负责绩效评价相关工作; 二是收集材料,认真对照自评指标体系开展好自评工作。
三、评价情况分析及综合评价结论
(一)2020年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
评价组通过对2020年度部门整体支出财政资金投入、过程、产出及效果四个方面7个指标进行考核,最终自评得分95分。
1、投入情况分析
一是目标设定方面,我局在部门“三定”方案职责框架下,结合部门中长期实施规划,提出工作方向与重点,符合部门年度工作任务,绩效指标清晰、完整,指标值量化并可考核。二是预算配置方面,我局资金投入和机构运行有保障,预算配置基本合理。在职人员控制较好,有效控制了部门的人员成本;重点支出安排得到保障,保障了重点任务和项目支出的安排。该项自评分15分。
2、过程情况分析
2020年我局预算控制较好,全面落实“收支两条线”的有关规定。按照财政规定,定期拨入经费,按照年初预算,专款专用,凭合规单据、发票经财务室审核后报分管财务的领导、分管领导以及主要领导审批报销,经费开支严格执行“三重一大”制度,严格按照年初部门预算收支数控制好经费使用情况,严格执行公务接待管理、差旅费管理、会议费管理、培训费管理等规定使用各项经费,严格实行厉行节约,三公经费支出完全控制在年初预算内。本单位2020年度预决算信息、“三公经费”等会计信息已按规定内容在政府门户网上公开,接受社会监督。按规定公开的预决算信息、基础数据信息和会计信息资料真实、完整。健全和完善账务管理制度,保障经费运行有效、流程有序、账务清晰明了,同时保障部门工作透明度,提高工作效率。该项自评分28分。
3、产出情况分析
通过本单位各股室的紧密配合,相互协作,实现了年初预设的目标。切实结合自身职能职责,扎实开展各项工作,圆满完成了上级部门及县委、县政府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该项自评分30分。
4、效果情况分析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明显,少数民族群众满意度92%以上,该项自评分22分。
四、存在的问题和整改情况
存在的问题:一是资金使用效益有待进一步提高;二是绩效目标设立不够明确、细化和量化。三是财务人员业务能力有待提高。
整改措施:一是细化预算编制工作,认真做好预算的编制。加强预算管理意识,严格按照预算编制的相关制度和要求,本着“勤俭节约、保障运转”的原则进行预算的编制,编制范围尽可能的全面、不漏项,进一步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合理性、严谨性和可控性。在日常预算管理过程中,进一步加强预算支出的衔接、审核、跟踪及预算执行情况分析,继续加大日常监督管理力度,提高绩效管理水平。二是加强财务管理,严格财务审核。加强单位财务管理,健全单位财务管理制度体系,规范单位财务行为。三是要进一步提高对支出绩效评价重要性的认识,要建立健全制度落实工作机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真分析明确分工制定落实措施。四是加强对财务人员业务能力提升,积极参加培训,认真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单位内部财经法律法规的学习和认识,提高整体队伍的财经纪律意识。
五、绩效自评结果应用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结果应用是深入开展绩效评价工作的基本前提,是增强资金绩效观念,加强财政支出管理,合理配置公共资源,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资金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益的重要手段。重视绩效评价结果的应用工作,充分发挥绩效评价以评促管效能,积极探索和建立一套与预算管理相结合、多渠道应用评价结果的有效机制,努力提高绩效意识和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一)绩效评价结果作为下年安排部门整体支出资金的重要依据,为预算编制提供参考。
(二)利用绩效评价结果增强责任和效益观念,提高财政资金支出决策水平、管理水平和资金使用效果。对绩效评价结果中存在的问题,督促落实整改措施,及时督促相关部门调整工作计划、绩效目标,加强财务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通过绩效评价结果了解资金的配置是否合理,是否发挥了应有的作用,支出规模是否适当,总结经验和教训,进一步改进工作,提高财政资源的配置效率。
六、主要经验及做法
一是全面加强支出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二是通过加强监督检查,建立资产管理制度,提高整体管理水平。
七、其他需说明的情况
无。
施甸县民宗局
2021年6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