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1525914-6-/2019-1211009 | 发布机构 | 施甸县教育体育局 |
公开目录 | 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 | 发布日期 | 2019-12-11 |
文号 | 浏览量 | 94 |
施甸县摆榔乡中心学校简介
施甸县摆榔乡中心学校是摆榔彝族布朗族乡的乡镇中心学校,所属乡镇是施甸县两个少数民族乡之一,位于施甸县城东南角,距县城26公里,东与昌宁县湾甸乡接壤,南与姚关镇相邻,西与甸阳镇接壤,北与木老元乡相邻。最低海拔750米,最高海拔2442米,有明显的立体型气候,素有“一山分四季,隔里不同天”之称的特点。全乡国土面积82.53平方公里,辖4个村民委员会、36个自然村、40个村民小组。2018年末,全乡共有1987户、7405人,其中少数民族5223人,占总人口的70%(彝族2805人,占总人口的38%;布朗族2376人,占总人口的32%)。全乡精准识别建档立卡户810户3334人。
摆榔乡中心学校属公办农村义务教育学校, 负责实施全乡中小学义务教育和学前教育,下辖1所九年一贯制民族学校、3所村级小学(含校中园)和1所乡中心独立民族幼儿园。学校占地面积54174平方米(其中幼儿园6188平方米);校舍面积15876平方米(其中幼儿园2429平方米);绿化面积12196平方米(其中幼儿园889平方米);运动场地11314平方米(其中幼儿园1136平方米);图书24011册(其中幼儿园809册);计算机210台;学校固定资产3717.31万元(其中幼儿园764.02万元)。
2019-2020学年,核定教职工编制数80个,实有正式在编教师76人,其中少数民族教师19人;本科学历60人,大中专学历16人;高级教师23人,一级教师25人,二、三级教师28人。全乡中小学共设23个教学班,学生774人(初中217人,小学557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544人,占总数的70%(彝族287人,占总数的37%;布朗族251人,占总数的32%);全乡在园幼儿251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211人,占总数的84%(彝族108人,占总数的43%;布朗族97人,占总数的39%)。
中心学校党总支书记、校长:李佳琛,办公电话:0875-8869048。
施甸县摆榔乡中心学校下辖各校园简介
一、施甸县摆榔民族学校简介
施甸县摆榔民族学校属于公办九年一贯制民族学校。校址选取始建于1976年的原摆榔民族中学,2016在国家和云南省委、政府帮扶下,学校实施改扩建项目,于2018年4月建成投入使用。将原摆榔民族中学和摆榔民族小学合并办学,更名为施甸县摆榔民族学校。学校始终秉承“以人为本,全面育人”的办学理念,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办学宗旨;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努力构建民族和谐校园。
学校占地面积38080平方米,绿化面积9219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6699平方米,体育场占地面积7870平方米,图书18987册,计算机146台。校园布局合理,环境优美,功能齐全,是一所标准化学校。建设有综合教学楼、教师公寓、学生宿舍楼、办公楼、实验楼、学生餐厅及标准塑胶运动场地。学校设有功能齐全的理、化、生、科学实验室、计算机教室、图书室、多功能报告厅、音体美功能室。教室配备了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设备;建设了宽带数字化校园网络,教学办公实现了现代化、信息化。
学校现有19个教学班,在校学生698人,少数民族学生482人。有专任教师45人,其中骨干教师8人,高级教师9人,一级教师19人,二级教师17人,本科学历39人,学历合格率100%。
学校始终坚持传承和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发展学生特长,成就学校特色。紧紧围绕“同心共筑中国梦,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校园文化主题,精心组织和创建党建、传统、民族有机融合的校园文化。搭建平台,挖掘内涵,持续开展丰富多彩的民族传统体艺活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全力打造民族特色教育。
摆榔民族学校校长:赵朝海
二、摆榔乡鸡茨小学简介
摆榔乡茨小学办学性质为非寄宿制公办小学,位于摆榔乡东北方,距离摆榔8公里。辖区含上、下鸡茨,里歪寨,大平地9个村民小组。摆榔乡鸡茨小学始建于1953年,曾经历过三次搬迁。现址是1992年搬迁至此的。
目前学校有一幢教学楼,一幢学生餐厅,一幢功能楼,一幢住宿楼。由于我乡办有民族一贯制学校和其他种种原因,里歪寨村民小组和大平地村民小组的学生自愿前往民族学校就读,因此学校2019年办学规模为3个教学班,共有学生19人,分别为一年级9人,中班4人,小班6人。学校占地面积2760平方米生均145.3平方米,学校建筑面积1012平方米生均53.3平方米,绿化面积158平方米生均8.4平方米,共有图书741册生均39册,体育场地面积786平方米生均41.3平方米。
现在都提倡中高段学生集中性就学,就鸡茨情况看里歪寨和大平地的学生要前往民族学校读书学习已经是大势所趋。因此在今后鸡茨小学的学生将会以一二年级和幼儿园办学为主。近年来,随着集中办学的实施,学生在成绩方面有了跨越式的发展,优秀率、及格率得到了提升,教学质量跃居全乡中上水平。用人性的制度管理教师和学生,用科学的理念引导学生,创建和谐的氛围,让学生感受学校的温暖,让他们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生活得快乐。
鸡茨小学校长:阿庆光
三、摆榔乡大中民族小学
施甸县摆榔乡大中民族小学学校坐落在摆榔乡东北部,美丽的四大山西南山脚下,距摆榔乡政府5公里,距施甸县城约35公里,东与昌宁县鸡飞乡隔河相望,北与木老元乡山水相连,南临昌宁的湾甸乡山水相连,西与摆榔村山水相连。摆榔乡大中民族小学创建于1951年,是一所公办农村小学,位于施甸县摆榔乡大中村委会菠萝一组,内设一所村级公办幼儿园。
校园占地面积2146平方米,建筑总面积1013平方米,(其中:教学及辅助用房896平方米,校舍建筑251平方米。)绿化面积130平方米。
因摆榔乡大中民族小学于2018年5月3日整合了中高段学生到摆榔民族学校就读,剩下低段一、二年级2个教学班,义务教育阶段现有人数:38人,幼儿园人数:18人。布朗族学生占100%。孩子们都是来自摆榔乡大中村12个村民小组。
在党和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的支持下,学校的硬件设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科学实验室1间;音乐室1间、美术室1间、图书室1间、教学设备仪器按Ⅰ类标准配备,计算机教室1间,校园广播系统及监控设备做到了校园全覆盖,多媒体设备实现了班班通。为缩小县域校际间差距,推进义务教
育发展基本均衡和促进教育公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大中民族小学在编教职工6人(含校中园教师2人),3名本科,3名专科,均高于规定学历。我校通过对照主要指标及标准对比,十项指标均已达标。
大中民族小学校长:段化刚
四、摆榔乡尖山小学简介
摆榔乡尖山小学公办寄宿制农村小学,位于摆榔乡政府驻地东南方向,距集镇6公里,现在是一所教学点。辖区含尖山一、二组,小蒿组、大蒿一、二组,小龙潭一、二组,里掰组和关脚组9个村民小组。学校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897平方米。绿化面积1800平方米,藏书1248册。
目前学校有一幢教学楼,一幢学生餐厅,一幢功能楼,一幢住宿楼。由于我乡办有民族一贯制学校和其他种种原因,大蒿村民小组的学生自愿前往民族学校就读,因此学校2019年办学规模为3个教学班,共有学生56人,分别为一年级29人,中班9人,大班18人。
今后尖山小学的学生将会以一二年级和幼儿园办学为主。近年来,随着集中办学的实施,学生在成绩方面有了跨越式的发展,优秀率、及格率得到了提升,教学质量跃居全乡中上水平。
尖山小学校长:王春周
五、摆榔乡中心幼儿园简介
施甸县摆榔彝族布朗族乡中心幼儿园办学性质为公办乡中心独立幼儿园,是二级三等示范幼儿园。位于摆榔乡摆榔社区摆榔街上,辖区含摆榔、尖山鸡茨、大中四个自然村民小组。施甸县摆榔彝族布朗族乡中心幼儿园建成开始投入使用。我园的办园理念:“用爱引领孩子,用心服务家长。”摆榔留守儿童居多,我们要给予孩子足够的爱,用爱温暖他们,让家长放心。
办园宗旨:“用爱养育,用心教育。”处在生长发育期的幼儿,需要老师精心呵护,让孩子健康成长。教师全身心投入在教育事业上,精心组织幼儿活动。
幼儿培养目标为 :让孩子成为一个自信、乐观、健康、独立、好学、文明、团结、富有民族情怀的幼儿。
目前学校有一幢教学楼,一幢教师宿舍楼,以及辅助用房,一幢住宿楼。我园面向摆榔乡招生,招生对象为3-6岁的幼儿。办园规模为 6个班级,现有班级5个,幼儿196人,园区占地面积2666.7平方米;建筑面积1955平方米;户外运动场地486平方米,绿化面积200平方米。
园内设施设备基本齐全大型户外滑梯两个、秋千一个、儿童自行车10辆、皮球若干、还有自制的小推车、高跷等玩具若干。园内环境美丽、教室设施设备有多媒体一套、一体机一台、每个班每名幼儿均做到一人一杯、一巾、一床等。每个班均有两名教师,幼儿园每天均提供两餐一点,以保证幼儿每日所需营养,幼儿在园严格按照一日活动时间表来进行活动。放学后教师均对教室进行清洁打扫并消毒。保证幼儿保教活动顺利进行。
摆榔乡中心幼儿园园长:杨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