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1525914-6-11_B/2018-0315004 | 发布机构 | 施甸县教育体育局 |
公开目录 | 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 | 发布日期 | 2018-03-15 |
文号 | 浏览量 | 24 |
“义务教育基本均衡” 你需要知晓
一、什么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答: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就是在义务教育阶段,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全面提升教师整体素质,缩小学校、城乡、区域间教育发展水平的差距,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也就是使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在办学经费投入、硬件设施、师资调配、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等方面大体处于一个相对均衡的状态,与义务教育的公平性、普及性和基础性相适应。
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包括些什么内容?
答: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包括的内容:①区域之间的均衡发展;②区域内部学校之间的均衡发展;③群体之间的均衡发展,目前应当特别关注弱势群体的教育问题。其最终目标,就是要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实现教育公平。
三、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
答: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奠基工程之一。1986年公布实施的义务教育法提出我国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2011年所有省(区、市)通过了国家“普九”验收,我国用25年全面普及了城乡免费义务教育,从根本上解决了适龄儿童少年“有学上”问题,为提高全体国民素质奠定了坚实基础。但在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学校之间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还存在明显差距,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高质量教育需求与供给不足的矛盾依然突出。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着力提升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办学水平,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努力实现所有适龄儿童少年“上好学”,对于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解决义务教育深层次矛盾、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促进教育公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一步提升国民素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各级政府要充分认识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性、长期性和艰巨性,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全面落实责任,切实加大投入,完善政策措施,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良好义务教育。
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答: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积极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均衡合理配置教师、设备、图书、校舍等资源,努力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加强省级政府统筹,强化以县为主管理,建立健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责任制。总体规划,统筹城乡,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分步实施,切实缩小校际差距,加快缩小城乡差距,努力缩小区域差距,办好每一所学校,促进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
五、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基本目标是什么?
答:每一所学校符合国家办学标准,办学经费得到保障。教育资源满足学校教育教学需要,开齐国家规定课程。教师配置更加合理,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学校班额符合国家规定标准,消除“大班额”现象。率先在县域内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县域内学校之间差距明显缩小。到2015年,全国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3%,实现基本均衡的县(市、区)比例达到65%;到2020年,全国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5%,实现基本均衡的县(市、区)比例达到95%。
六、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的对象是谁?
答:县级人民政府。
七、基本均衡县的评估认定程序是什么?
答:县级自评、市级复核、省级评估申报、国家级审核认定。施甸县2018年3月19日—31日县级自评,4月市级复核,五月省级评估申报,11月—12月国家级审核认定。
八、认定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1.县域内所有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基本达标。
2.小学、初中综合差异系数分别≤0.65、0.55。
3.县级人民政府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评估得分85分以上;
4.公众满意度调查得分85分以上。
九、推进义务教育基本均衡的工作重点是什么?
答:(1)狠抓入学巩固和关爱帮扶工作,促进就学机会公平;(2)狠抓学校标准化建设和薄弱学校改造,促进办学条件基本均衡;(3)狠抓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资源基本均衡;(4)狠抓教学质量提高,促进优质资源基本均衡;(5)狠抓学校规范管理,促进办学水平基本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