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1525914-6/20241107-00001 | 发布机构 | 施甸县教育体育局 |
公开目录 | 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 | 发布日期 | 2024-11-07 |
文号 | 浏览量 | 9 |
为了更好地推进“以游戏为主基本活动”的教育理念,加强教师对区域游戏的理解,促进教师儿童观、游戏观、课程观的转变,促进幼儿在区域游戏中获得更好的发展。11月1日,施甸县教育体育局在施甸县幼儿园组织开展了学前教育“以学为主”区域游戏研讨活动。施甸县学前教育名师工作室成员、学员,施甸县学前教育学科中心网络全体人员,县幼儿园部分教师以及村级园园长和副园长共计80余人参加研讨活动。
现场观摩,研思并进。学前教育名师工作的室两位成员呈现了不同形式的两个区域游戏。李炳亚老师组织中班幼儿,以“秋意浓”为主题,创设充满秋天气息的环境,提供各种与秋天有关的自然材料、农作物和各类工具,幼儿通过观察、触摸、比较、称重、分类等方式探索身边的事物,用绘画、手工、泥塑、建构等进行表达表征。管育佳老师打破以往分区域投放材料、限定区域人数、固定区域标志和规则的模式,将材料分类呈现,工具类、自然类、生活类、积木类,布置成材料超市,创设更加宽松、自由、自主的游戏环境,孩子们畅游在游戏中,展现出无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新的游戏体验带给他们新的收获和快乐。参研教师带着问题,认真观摩、记录,孩子们在游戏中展现出自主、合作、愉悦的游戏状态。
聚焦问题,以研促学。观摩后,参研教师分为四个组围绕“你认为幼儿是否做到了自主?怎样看待高空、放手和放任?”“游戏中的环境材料、幼儿、教师让你有哪些发现?”“如何理解自主游戏的自由和规则?”“如何看见、理解、适应孩子?”自主游戏中的师幼互动怎样体现”五个问题展开研讨。各小组代表分享了各组的观点和发现,同时提出了开展自主游戏时的困惑,老师们各抒己见,共同交流并给出了意见和建议。
活动总结,引领提升。学前教育教研员根据《评估指南》的科学理念深入分析、解读了两个区域游戏中的环境材料、幼儿表现、教师行为,对参研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答疑解惑,帮助教师进一步理解尊重儿童、理解儿童、儿童为本、儿童视角的“自主”观,把如何“指导”、如何“教”,转变为研究儿童、发现儿童、支持儿童,树立儿童发展意识,发现不一样的儿童。
通过此次研讨活动,参研教师在思想与观念的碰撞中不断反思,激发了大家研究自主游戏的热情,为有效推进自主游戏,点亮孩子的快乐童年,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