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1525914-6-/2019-1104021 | 发布机构 | 施甸县教育体育局 |
公开目录 | 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 | 发布日期 | 2019-11-04 |
文号 | 浏览量 | 20 |
施甸县控辍保学劝返复学学生安置工作方案
根据国家、省市县关于进一步加强控辍保学提高义务教育巩固水平的通知等文件要求,全县上下全力以赴,全面开展控辍保学攻坚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为全面妥善做好辍学学生劝返安置工作,让劝返学生“留得住、学得好”,保证辍学学生全部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特制定此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和任务
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100%接受义务教育,建档立卡适龄儿童少年无因贫失学辍学。建立完善6—15周岁人口信息档案和劝返学生学籍管理系统,对无学籍的劝返复学学生尽快建立学籍,对有学籍学生要跟踪调查,摸清所在年级;劝返复学学生必须要以学籍为依据,坚决杜绝提前“毕业”。
二、基本原则
(一)“一个都不能少的原则”。对已经劝返复学的学生,要通过各种办法解决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决不能让一个劝返学生在中途辍学。
(二)“就近、就地”安置的原则。根据义务教育阶段失辍学的学生家庭居住地,以方便入学为原则,实行就近入学。
(三)“一家一案、一生一案”的原则。针对劝返的失辍学学生的实际情况,学校要制定详细的教学帮扶计划和方案,把每一名学生、每一个家庭同每一名班主任、教师紧密联系,结成对子,做到不漏一户,不差一人。
(四)分类指导的原则。各学校对每个学生的分班、安置、学习和生活都要做到了如指掌,随时指导和帮助,确保劝返学生安心学习和生活。
(五)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原则。安置工作中保障人力物力和财力是重点,对年龄偏大、失辍学时间长的学生安置是难点。各学校必须竭尽全力,因人施策,既要做好面上的控辍保学工作,又要重视每一个点上的巩固工作。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提高对劝返复学学生安置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各学校要高度重视劝返复学学生的安置工作,学生能否“留得住、学得好”,是检验全县控辍保学攻坚战是否取得胜利的标准,要向当地党委政府报告,动员和组织社会、村组、学校、家庭、教师、学生等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参与控辍保学工作,全面提升全县九年义务教育的水平和质量,坚决打好控辍保学攻坚战。
(二)提供有力保障,巩固劝返成果。各学校要完善义务教育扶贫助学工作机制,认真落实义务教育“两免一补”等惠民政策。加大对残疾学生就学支持力度,对符合资助政策的残疾学生和残疾人子女优先予以资助,加大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力度,提高家庭经济困难义务教育学生就学信心。
(三)采取有效措施,妥善安置学生
1.随班就读:辍学一年以内的,原则上进入原来的辍学班级随班就读,年龄较大且不愿在原年级就读的劝返学生,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年级。
2.单独编班:辍学一年以上的,根据学生和家长的意愿,兼顾学生年龄、学籍等因素,单独分年级编班就读,原则上每班学生不超过45人。
3.教授知识与培养特长相结合。对劝返复学的学生一方面要积极给他们传授知识,补习课程,另一方面根据他们的兴趣爱好,开设音乐、美术、舞蹈、书法等社团课程或兴趣小组,培养特长,吸引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学习自信心。
4.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结合。对返校的较大年龄的学生和失学时间较长的学生,有意向接受职业教育、学习一技之长的,安排到县职中培训、学习,学籍仍然在就读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培训结束后由县职中发放培训证书,已完成培训学习并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的学生可发放九年义务教育完成证书。
5.特殊教育:对因身体残疾而辍学的学生,劝返后身体具备学习条件的通过普通学校随班就读、特殊教育学校就读、送教上门等多种方式予以保障,根据身体状况妥善做好教育安置。送教上门要明确送教上门责任教师,按“一人一案”规范教学方案,认真开展送教上门工作,确保送教质量。针对因患重度残疾不能接受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要完善延缓入学或者休学手续,并提供完善相关档案资料。
6.触法类学生:教体局牵头,政法、检察、公安、司法、团委、妇联、财政、民政等部门成立专门学校特定学生入校听证会,对触法未成年学生进行评审,将公安局临时性教育、检察院附条件不起诉、司法局社区矫正的未成年人和轻微犯罪尚不够刑事责任年龄学生送到隆阳区第十一中学学习,县财政给予就读资金保障。
7.建立帮扶制度。各学校要把对学习困难学生的帮扶作为控辍保学的重点任务,建立健全学习帮扶制度,着力消除因学习困难或厌学而辍学的现象。要按照因材施教的原则,针对学习困难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方法、家庭情况和思想心理状况,切实加大帮扶力度,使他们增强学习兴趣,改进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断提升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切实增强学习的自信心、有效性和获得感。
8.提高学校教育质量。全面提高农村学校管理水平,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合理安排学生在校学习时间、体育锻炼时间和家庭作业量,发挥共青团、少先队组织作用,积极开展文体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不得随意加深课程难度、增加课时、赶超教学进度或提前结束课程。
9.关爱劝返复学学生。切实做好厌学生和有辍学苗头学生的思想工作,防止离校造成辍学。教师与学生结对子,传授知识有耐心,生活情感有爱心,控辍保学有恒心,用真心爱护辍学生,关心劝返复学学生,经常家访,及时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想方设法解决学生的各种困难,让他们安心的上学,以真情实感留住学生。
10.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各学校要深入开展师德、师风教育,充分发挥校长、教师的积极作用,把学校办成学生学习的乐园来吸引学生。同时还要逐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不断增强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亲和力、凝聚力,提高学校的吸引力,让孩子们从小愿意上学,快乐上学。
四、加强督导检查,严格责任追究
(一)强化组织实施。县教育体育局将把义务教育控辍保学劝返工作和巩固水平列入工作的重要内容,对义务教育辍学高发、年辍学率超过控制线的学校,在全县范围内进行通报,实行控辍保学督导检查结果公告、限期整改和责任追究制度。
(二)压实工作责任。劝返学生安置工作是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实施义务教育的中心工作,校长是学校控辍主要责任人,班主任是控辍直接责任人,必须形成管理网络和工作的合力,层层压实责任,齐抓共管。学生失辍学情况严重、巩固率水平偏低的学校校长要承担相关责任,接受处分。
(三)营造良好氛围。各学校要广泛宣传劝返安置工作中的典型经验和有效做法,不断提高全社会对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在教育管理的信心。要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持续发力,久久为功,真正把控辍保学的各项优惠政策落实到每个家庭、每个学生身上,确保他们留得住、学得好。
施甸县教育体育局
2019年10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