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1525914-6-/2019-0306001 | 发布机构 | 施甸县教育体育局 |
公开目录 | 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 | 发布日期 | 2019-03-06 |
文号 | 浏览量 | 3 |
施甸县“国培计划(2018—2020)”项目送教下乡培训实施方案
根据《云南省教育厅云南省财政厅关于做好2017年-2018年度“国培计划”项目实施工作的通知》(云教发〔2018〕21号),《施甸县“国培计划”— 中西部项目送教下乡培训项目申报书》文件精神与要求,结合我县乡村中小学幼儿园教育教学实际,特制订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教育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8年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组织实施工作的通知》(教师厅〔2018〕3号)文件精神,以“送教下乡活动”方式为载体,加强教师队伍能力建设,帮助更多的乡村教师改变课堂教学模式,提升课堂教学技能,加快我县教师专业发展和能力提高的步伐,促进区域教育均衡,推动全县教育事业健康持续发展。
二、工作目标
(一)通过培训新形势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树立新的教育理念,提高乡村教师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实践能力,加速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角色的转变,提高新课程的执行力。
(二)通过省、市、县级教学能手、骨干教师和乡镇优秀教师的主题示范观摩教学活动,引导农村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提升驾驭课堂的教学能力。
(三)通过开展课堂观察诊断、评课议课,同课异构、同课同构等参与式活动,提高农村教师课堂教学的优化设计、观察诊断、自我反思等行动研究能力。
(四)通过“送教下乡”活动,进一步推进校本研修,搭建本县名师、教研员与农村教师交流互动平台,解答教学疑惑,分享名优教师成长经验,拓宽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路径,加快教师专业发展。
(五)通过两年一周期的“送教下乡”培训,立足对全县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全覆盖,并通过专家引领和个人岗位实践研修,使广大教师教育理念不断更新,教学技能进一步提高,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的效果不断凸显,努力打造200名初级中学骨干教师,400名小学骨干教师,50名幼儿园骨干教师,不断引领全县教师专业发展。
三、组织机构
(一)成立领导小组
为确保施甸县“国培计划(2018)”——中西部项目送教下乡培训工作顺利有序开展,施甸县教育局成立了由局长任组长,教师发展中心相关教师为成员的培训领导小组,各乡镇中心校长为培训第一责任人,分管师训的副校长、教导主任为具体组织管理者。领导小组成员如下:
组 长:李艳菲 施甸县教育局局长
副组长:何红梅 施甸县教育局副局长
杨光剑 施甸县教师发展中心负责人
成 员:苏 伟 施甸县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兼综合部主任
张永进 施甸县教师发展中心师训部主任
赵俏梅 施甸县教育局人事股负责人
蒋绍玺 施甸县教师发展中心教研部主任
张永红 施甸县教师发展中心师训部副主任
杨学义 施甸县教师发展中心电教部主任
李跃林 施甸县教师发展中心考核部主任
领导小组全面领导送教下乡工作,对送教下乡实施方案进行审核,对各团队送教下乡活动进行督促检查指导,统筹协调送教下乡工作,对外聘专家执行方案进行审批,对项目经费使用进行监督,对上报成果进行审查。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师训部,由张永红负责办公室工作,陶蓉、蒋正军、李会玲为办公室人员。要把领导小组的安排布置贯彻到各团队送教下乡活动中,统筹协调送教下乡工作,包括组织调研、培训通知下发、分片集中培训的基地协调、经费使用、后勤保障、阶段总结、成果上报等。
(二)组建送教下乡工作团队
共组建三个送教下乡工作团队,以团队组长为主题,制定年度送教下乡工作计划,组织开展送教下乡活动,并通过活动调整送教下乡工作计划,不断提高送教下乡工作成效。各团队送教下乡成员由各组组长和副组长根据送教内容动态遴选,要求“国培计划(2018)”乡村教师培训团队研修项目人员占80%,一线优秀教师10%,县域外聘请专家10%。
1.初中组组长:杨嘉文 ;副组长:陈文林 、苏加兴、王院梅负责组织初中语文、数学、英语学科送教下乡工作。
2.小学组组长:杨 静 ;副组长:邱碧青、丁艳彩、杨活源负责组织小学语文、数学送教下乡工作。
3.学前组组长:杨吉芳 副组长:李玉金负责组织幼儿教师送教下乡工作。
(三)后勤保障组
组 长:由教师发展中心综合部负责人苏伟兼任
成 员:教师发展中心教研部、综合部、县直校园、各乡镇中心学校配合协调开展工作。
四、工作安排
(一)第一阶段:前期准备,需求调研(2019年1月10日-3月5日)
1.以各学段学科组为单位,培训团队成员深入乡村中小学、幼儿园进行教学问题诊断,摸清乡村中小学幼儿园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教师的培训需求。
2.根据培训需求,结合“国培计划(2018)”具体要求,各学段学科组撰写培训方案交教育局师训部审核,通过后方可实施。
3.送教下乡培训团队成员负责遴选县内优秀种子教师650人到教育局师训部备查,其中幼儿园教师50人,小学教师400人,中学教师200人。通过送教下乡培训团队成员推荐、结对、跟踪指导,帮扶一批,成长一批,推广一批,以点带面发挥种子精神,扩大辐射,实现送教下乡全覆盖。
(二)第二阶段:实施送教、研课磨课。(2019年3月5日-2020年2月29日)
1.培训时间、地点:以各学段学科组培训方案为准,教育局师训部负责统筹协调。
2.送教下乡培训团队成员,根据各学段学科组培训方案开展专题讲座、研课磨课、示范课、同课异构、教学反思、观课议课、交流研讨等培训活动,为送教下乡提供精品课程。
3.送教下乡以各学段学科组为单位开展活动,利用团队优势,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促进作用,切实帮助乡村教师综合能力快速提升。
4.送教下乡过程中,各学段学科组注重收集本组优秀经典案例,包括文字、视频、音频资料,培训结束后以各组为单位统一整理成册。
(三)第三阶段:成果展示、考核评价、总结提升(2020月3月1日-7月31日)
1.成果展示。依托奥鹏校本研修网络平台,各学段学科组培训团队提供部分学科精品课程资源包。 建立学科QQ群,方便学员的答疑解惑,建立培训者与学员、学员与学员之间共同互动的平台。将培训中的教学问题作为课题,培训团队引领、吸纳乡村优秀的学科教师开展课题研究,进一步提升我县学科教师的教学水平。
2.考核评价。由领导小组、专家组指导成员、送教下乡培训团队成员共同组成的培训考核小组,严格培训质量监控。通过问卷、座谈、访谈、查阅痕迹资料等方式,准确考核评价学员的学习成绩。对学员的学习态度、学习过程、学习效果等方面进行综合考核评价。
3.总结提升。以总结经验、提炼成果为目的,各学段学科组及时总结每次送教下乡培训的成果,分析培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为后续培训提供借鉴和参考。同时,通过网络研修指导参训学校,以本次培训为契机,继续开展以高效课堂建设为主题的教学实践和校本研修,收集整理过程性资料的同时,鼓励教师撰写教学反思、教育论文,进一步提炼理论成果,形成县级优秀教学案例集。
五、工作要求
(一)送教下乡培训团队每年到每个乡镇分学段送教下乡培训不少于4次,每次不少于2天。(每年每学科分片区集中研修时间不少于1天,其余时间要深入乡村学校课堂、现场指导。)重点帮助乡村学校结合实际制定2年一周期校本研修方案,组织开展有效的校本研修。着力帮助乡村教师诊断其教育教学突出问题、持续研修问题、解决问题并形成解决成果。
(二)送教下乡培训团队教师要精心准备培训内容,并在送教实践中不断完善改进,不断提高送教成效。教育局师训部组织考核团队对参训学员的学习态度、学习过程、学习效果进行综合评价,具体包括培训期间参训学员的参与活动、学习笔记、听课笔记、研讨交流、汇报课展示、心得体会等,确保送教下乡培训活动的实效性。
(三)各学校要高度重视送教下乡培训活动,严格按照培训要求,督促本校参训教师积极参加,按时培训。
(四)各承担培训任务的学校要做好培训场地、培训服务及后勤保障等相关工作,安排专人负责,确保培训工作顺利实施。
(五)各受训教师要积极参加培训,做好学习笔记、听课笔记,踊跃参加研讨交流、汇报课展示,认真撰写心得体会。培训结束后,将根据考核情况评选出5%的优秀学员进行表彰。
(六)各工作组要认真组织好项目培训活动,尤其是后勤保障组要妥善安排培训期间工作人员、培训者和参训者的后勤服务工作,确保培训顺利进行。
(七)参加送教下乡培训活动的各类人员必须认真履职,严格管理,严格要求,确保培训期间的安全。
(八)送教下乡培训团队教师生活补贴20元/人/天,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费由教师发展中心在培训经费中统一列支。(在县上开展集中培训活动,受训学员交通费回各单位报销,培训费、住宿费、伙食费由项目经费列支)
施甸县教育局
2019年2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