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打开适老化模式 x 注册 登录
施甸县人民政府
无障碍浏览 打开适老化模式 x 注册 登录
索引号 01525946-1-08_E/2018-0314002 发布机构 施甸县姚关镇
公开目录 发展规划 发布日期 2018-03-02
文号 浏览量 12
主题词 旅游、服务业
基层反映旅游品牌化进程面临“四难”应予重视

做好旅游,能够起到“兴一业旺百业”的效果。就目前乡村旅游发展而言,普遍存在“品牌碎片化,形象飘忽化”的问题,制约整个旅游行业提质增效,应予重视。

一是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难”。目前乡村旅游,仍以景点式旅游为主,没有构建“大旅游”格局,没有融入全域旅游大环境,缺乏单点旅游串点成线、组线成面的提升创建行动,特色做得不优,精品做得不强,品牌叫得不响。如,施甸县姚关镇旅游主要有野鸭湖、善洲故居、善洲林场等几个独立的景点,其中,野鸭湖旅游呈现季节性特征,夏季赏莲赏荷游客较多,其他季节均为淡季,缺乏可以交替的观赏物。

二是零碎资源向亮点品牌转变“难”。乡村旅游发展,散落着星星点点的资源,却很少有效整合后形成特色亮点或者叫得响的品牌,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满天星星缺乏月亮”的问题。如,施甸县姚关镇有“红色+绿色”的旅游资源,火星山、野鸭湖、清平洞、大乌邑契丹族古建筑、善洲故居、善洲林场等,但真正叫得响的品牌只有善洲精神的学习教育,其他旅游资源知名度并不高。

三是基础设施差向公共服务全转变“难”。乡村旅游推进过程中,基础设施较差问题突出。交通上,乡镇与乡镇之间、景点与景点之间没有开通公共交通线路,基本属于自驾游;住宿上,街道上有宾馆旅社,条件一般,很少有上档次的星级酒店,难以满足不同群体的消费需求;餐饮上,要么饮食无特色,有特色的价格居高不下。如,施甸县姚关镇,善洲故居——善洲林场的直通道路宽窄不均,中巴车难以通行,两地同时旅游只能回绕姚关街,旅游方便度大打折扣。

四是传统交易向互联网金融转变“难”。乡村旅游的推进,目前仍然局限于传统交易,互联网金融较少涉足,没有运用“旅游+金融+互联网”这种跨产业融合的新商业模式,没有以开放的举措融入旅游大环境。如,杭州已成为全球最大移动支付之城,杭州98%的出租车、超过95%的超市便利店、超过50%的餐馆都可使用移动支付。然而,互联网金融在四五线城市,使用度很低,甚至闻所未闻。

对此,基层建议:一是树立“旅游+”思维,用“旅游+农业”、“旅游+文化”、“旅游+休闲”等融合观念推进全域旅游,满足消费群体个性化、多样化、特色化的消费需求。二是立足特有的自然资源和历史人文资源,找准区域定位,选准品牌坐标,打造一批叫得响的旅游品牌。三是加大投资力度,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完善各乡镇之间、各景区之间的公共交通网络,畅通旅游线路。四是积极引入互联网金融,在区域旅游中推广普及移动支付,依靠第三方支付平台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