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打开适老化模式 x 注册 登录
施甸县人民政府
无障碍浏览 打开适老化模式 x 注册 登录
索引号 01525914-6-/2019-1209026 发布机构 施甸县教育体育局
公开目录 政策文件 发布日期 2019-03-20
文号 浏览量 48
主题词 教育
施甸县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方案(试行)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云南省教育厅关于印发云南省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指导意见的通知》云教研20167号)文件精神,提高施甸县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水平,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结合我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及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紧紧围绕提高教育质量这一主题,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促进公平为基本要求促使全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化、科学化和规范化,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奠定必要的基础。  

二、原则  

)以人为本的原则  

真正把一切为了学生落实到学校的一切工作中,以学生为中心,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能动的主体,为学生学习和成长服务。  

)科学管理的原则  

实施量化管理,注重对教学各环节的组织实施、监督检查、反馈调整和过程指导坚持常规为本、改革取胜,向管理、向常规、向课程改革、向信息技术、向高效课堂要质量。  

)遵循教学规律的原则  

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要符合教学规律,遵循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顺应教学发展变化的趋势。   

三、教学常规规范内容  

(一)课程管理  

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提出的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三级课程管理制度,规范作息时间、开齐课程、开足课时。  

(二)教学计划  

1.教研组、备课组每学期开学后一周内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出工作计划。  

2.科任教师每学期开学后一周内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教学内容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  

3.科任教师每学期开学后两周内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制定质量提升目标计划。  

 (三)备课、上课  

1.遵循先备课后上课的原则,备课实行个人备课和集体备课相结合的原则。备课要做到“六备”: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备学法、备教法、备检测。  

2.授课教师要注重课堂管理及治理,要协调、控制课堂中各种教学因素及其关系,使之形成一个有序的整体,以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要始终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的理念,让学生有动手动脑的机会,有充分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帮助学生提高学科素养;要关爱每个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要反思课堂教学,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努力构建高效课堂。  

 (四)作业  

1.中小学生每天在校集中学习时间及课后作业量按“施教发2018110号文件”及《云南省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增强青少年体质的规定》的相关要求执行。  

2.各学校必须建立科学合理的作业布置批改检查制度。  

3.提倡分层、分类布置作业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作业批改应做到“有布置、有批改、有纠错”,有批阅标记并标明批阅日期,有鼓励性批语。  

(五)辅导  

1.课内外辅导应关注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状况,并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辅导内容一般为补缺、补差、纠偏、培优、提高等。  

2.学校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学困生辅导方案;科任教师要及时对学困生进行辅导。  

 (六) 检测  

1.科任教师要根据学科特点和教学进度灵活实施单元质量检测,学校每学期组织一次期中、期末质量检测,高中段可根据实际情况增加检测次数。  

2.学校要加强对考试命题的研究,建立命题、审题制度。教师要科学命制试卷,严格规范命题每学年要制作并上交所任学科检测试卷,学校收集整理创建题库。  

(七)教科研  

1.注重校本研修。各学校要认真贯彻落实《保山市教育局关于做好中小学教师校本研修工作的通知》(保政教发2018194号)的要求,按时、按质、按量完成云南省保山市施甸县网络校本研修项目。  

2.加强校内、校际和片区教研。各校要定期组织本校教师开展各种形式的教研活动,如公开课、示范课、说课、赛课、研磨精品课、同课异构、教学经验交流、试题评选等,平时增加听评课频次,实行事先不通知的推门听课制。要注重和其他学校在教研领域的交流学习,定期或不定期组织校际教研活动。  

3.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名师在教研方面的引领示范作用,学校每年要组织此类教师进行面向本校、本乡镇的教学示范课或开展教学经验交流。  

4.积极开展课题研究。落实“问题就是课题,反思就是研究,成长就是成果”的科研理念,有效解决教学实践中的现实问题,逐步形成“课题从课堂教学中去选,研究到课堂教学中去做,答案到课堂教学中去找,成果到课堂教学中去用”的研究理念。  

5.各校要做好各功能室管理使用工作,建立学校教学资源库,教师要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行为,提高课堂效率。  

6.学校要按相关规定安排教师外出培训学习,受训教师返校后要完成“三个一”任务;教师加强自身业务能力提高,每学年要围绕“四个一”活动提高自身业务能力。  

(八)教学反思和教学总结  

1.教师要重视教学反思,做到“小反思每课不断,大反思每学期一结”。  

2.学校要对好的教学成果进行总结、推广和应用。  

工作措施  

(一)建立检查督查机构  

1. 育体育局成立由局长任组长的教学常规工作检查督查小组。  

2. 县直学校、中心学校必须成立教学常规工作检查小组,并根据本方案,结合实际制定相应的量化细则。  

(二)检查方式  

1.检查县直学校、中心学校对教学工作的管理情况。  

2.检查学校是否制定与教学常规相关的管理制度;检查教师对制度的知晓情况;检查学校、教研组、备课组的教研活动记录、集体备课记录、巡课记录、课题研究情况。  

3.检查各中小学校长、完中教学副校长、教导主任、各学科组长的听评课记录。  

4.检查科任教师教案或教学设计、教学反思、教学总结、听课记录、学生作业本批改情况;检查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名师工作室教师示范课和教学经验交流材料。  

5.深入课堂听课,查看课堂教学情况。  

(三)检查督查频次  

1. 每学年教育体育局组织人员对县直学校、中心学校的常规工作进行督查量化,平时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检查。  

2. 每学年县直学校对本校教师、中心学校对辖区内教师的常规工作进行量化,平时加大检查频次。  

检查、督查结果运用  

1. 教育体育局对县直学校、中心学校督查量化,对存在突出问题的学校提出整改措施和整改时限,对教学常规严重不落实、不整改的学校的直接责任人进行批评、通报等处理。  

2.各校学年末考核时,把对教师的常规工作量化结果作为教师履职考核依据之一,并按教师发展中心考核部考核方案的分值比例来计算。  

  

附件: 施甸县中小学教学常规量化表(试行)  

  

  

 施甸县教育体育局      

2019年3月18日     

  

  

(此件公开发布)  

  

  


附件【1.x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