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1525934-9-13_Z/2017-0616001 | 发布机构 | 施甸县甸阳镇 |
公开目录 | 公共文化服务 | 发布日期 | 2017-06-16 |
文号 | 浏览量 | 7 |
甸阳镇作为施甸县城所在地,随着我县城市化快速推进,到县城投资、经商、务工、购房等外来人员快速增长,辖区内到经济发达地区打工的劳务输出人员也每年递增,县城7万多人中,有2万多外来人员,外出务工人员也近1万名,而这3万多流动人口中,大多数处于18岁至40岁性生活活跃年龄阶段,这些人因缺乏艾滋病知识加之个人生活不检点,感染艾滋病者不断增加,将严重影响到平安甸阳以至全县的平安建设。
为了让流动人口全面了解艾滋病知识,增强防护意识,遏制艾滋病在流动人群中传播、蔓延,甸阳镇党委政府十分重视这个问题。首先是组织镇村级防艾宣传骨干对即将劳务输出农民工和辖区内开工的项目工人进行防艾知识讲座和防艾宣传。其次是积极与县卫计局争取云南省省级艾滋病综合防治项目。通过项目实施提高外出农民工和流入人员的防艾知识和防护意识,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主抓、村(社区)群众参与“宣传教育+检测+行为干预抗病毒+母婴阻断+关怀救助”的社区艾滋病防治工作模式。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开展过程中也遇到一些新问题。
一、防艾宣传跟不上群众需求。流动人口是新形势下的群体,他们走南闯北,获取知识信息很广,对政府服务要求更高。而当前基层防艾宣传资料内容单一、每年宣传资料都大致一样、宣传形式也单一。主要是发放资料和开展简单知识讲座,面对面进行咨询。多数人都能从手机中查看过防艾的相关知识,导致对我们防艾宣传关注度不高,参与率底,面对面宣传时他们更关注的是高血压、糖尿病等其他疾病的预防和保健。
二、镇、村级防艾宣传骨干服务能力不强。虽经过卫生院防艾专干相关防艾知识培训,但仍缺乏必要专业医学知识,在开展一对一、面对面宣传咨询中对服务对象提出的深层次问题解答不出来,影响了宣传咨询的服务质量。
所以针对在基层开展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一、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丰富宣传形式和内容,满足群众所需。(1)要与时俱进、创新宣传内容和形式,利用互联网建立(基层健康平台网);内容围绕保健知识、传染疾病预防、禁毒防艾防治、食品安全卫生小常识等。(2)群众最关心的常识,可制作成文字、微电影、动画、小故事等丰富宣传内容;通过手机微信、基层云岭先峰、955平台等新型媒体发布。这种宣传形式成本低、快捷、关注度高、受益群众更广也更加符合新形势下人民群众所需所盼。
二、强化培训、提高防艾宣传能力。(1)采用“送出去、请进来”的形式,选派骨干送到省内外进行专业培训。(2)请专家学者、上级卫生行政、疾控中心等部门举办培训班,对镇村级防艾宣传骨干进行专业培训。通过学习培训,打造一支防艾宣传工作队伍,提高防艾宣传的能力与实效。
总之,结合我镇到基层实地开展防艾宣传遇到的问题,恳请上级部门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宣传内容和形式,更好地服务基层群众所需所盼,让群众安居乐业、健康生活,把甸阳镇和施甸县城建设成人民群众的福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