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打开适老化模式 x 注册 登录
施甸县人民政府
无障碍浏览 打开适老化模式 x 注册 登录
索引号 01525934-9-17_Z/2017-0103001 发布机构 施甸县甸阳镇
公开目录 公共文化服务 发布日期 2017-01-03
文号 浏览量 25
主题词 其他
甸阳镇民政工作报告(书面)

——2016年12月28日在甸阳镇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甸阳镇民政办 杨发军

各位代表:

我受甸阳镇人民政府的委托,向大会报告民政工作,请评议。

一、2016年及过去四年的工作回顾

(一)2016年的民政工作

我镇民政紧紧围绕党委、政府中心任务,按照讲大局、惠民生、促改革、重管理、强服务的基本思路和工作目标,切实履职,扎实工作,锐意创新,推动各项民政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

1.社会救助工作逐步完善。一是进一步落实生活保障政策。规范了低保申报程序,强化了民主评议,创新民主评议模式,实施分类施保、三榜公示制度,完善管理措施,建立健全低保信息网络化管理机制,加强动态管理,健全年审核机制,加强督查。应保尽保,应退尽退,阳光施保,低保政策全面落实。2016年,全镇新增城市低保 68户68人、停止141户 141 人;截至12月底,享受城市低保人数2363户3227人,全年发放低保金(含补助金)1204.93万元。新增农村低保356户1044人、停止338户981人;截至12月底,享受农村低保人数1150户2907人,全年发放低保金(含补助金)527.5万元。特困人员救助350户379人,救助金101.7万元。二是严格贯彻落实城乡医疗救助政策,“一站式”医疗救助宣传广泛,“一站式”救助系统平台维护及时、准确;重特大病医疗手工救助工作深入开展,切实解决对象户生活困难;各类医疗救助信息档案规范、完整。积极做好与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临时救助等政策的衔接。全镇209人次申报大病医疗救助,救助金额58.4万元;开展临时救助2866人次,救助金额125.6万元。

2.灾害救济工作进一步深入。积极开展5月12日全国防灾减灾日等宣传活动,加强灾害天气值班,及时有效报灾核灾、开展救灾工作。社会化发放冬春荒等救灾资金21万元,救助灾民205户843人;救济粮3万公斤,救助灾民265户864人。

3.生活无着人员救助服务进一步展开。进一步贯彻落实孤儿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做好全镇孤儿的摸底、救助,全镇4 名孤儿生活稳定。

4.殡葬改革进一步推进。深入宣传殡葬改革政策,推行遗体火化、改革土葬、整治乱埋乱葬,建立殡葬惠民制度、树立殡葬文明新风,坚定不移地推动殡葬改革,树立殡葬改革新风。殡葬改革平稳顺利,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2016死亡人员火化114人(含国家工职人员)。

5.为有效密切军政军民关系,促进社会稳定,民政办把优抚安置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全镇现有优抚对象340人,年发放补助金额164.4万元,发放医疗、困难救助资金30万元。救助268户1072人。

6.认真执行老年人优抚政策,积极发放80岁以上1098 人高龄老人健康生活补助65.9万元,确实保护了老年人的合法权益。

7.不断深化村(居)民自治,扩大民主,加强村级换届后的村(居)民委员会和村务监督委员会的指导工作。

8.按照省、市、县地名普查工作的部署,有序推进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的开展,较好地完成了现阶段地名普查工作任务。

(二)过去四年的工作回顾

1.稳步推进四项民生工程,社会救助体系进一步健全。农村五保供养水平不断提高,全镇农村五保供养对象1452户 人,其中分散供养对象 1531人,集中供养对象3人。特困人员供养资金分季度由县民政局统一转入个人账户,足额发放到位,四年共发放供养资金800.1万元。

城乡低保不断规范,实现动态管理常规化。农村低保按标施保。三类保障对象人均年补助标准分别提高到135元、160元、220元。全镇农村低保对象5036户11594人,覆盖面达到12.8%。四年累计发放农村低保资金1921万元,年人均补助1656元。加强了城市低保保障对象的核实工作,促进了城市低保工作健康稳步发展,保障水平不断提高,保障标准由的203元提高到311元。到目前为止共保障9721户13438 人,四年累计支出各项生活补贴及低保金达4518.6万元,覆盖面达19.6%。

城乡医疗救助范围扩大,救助效果明显增强。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了城乡困难群众医疗救助制度,简化救助手续,确保救助的及时性,切实提高救助水平和效果。加强与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障制度的衔接,继续救助农村五保、低保对象参合金,对有慢性病就诊证的对象根据实际情况给予适当门诊救助。四年累计发放救助资金263.9万元,救助1275人次。

此外,临时救助稳步推进,积极主动为城乡低保和低收入家庭救急救难,化解社会矛盾,彰显社会救助公平合理,社会救助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促进了社会和谐。四年发放城乡临时救助金209.6万元,惠及7250人。

2.积极应对突发性自然灾害,应急救助管理能力进一步增强。我镇坚持“政府主导、分级管理、社会互助、生产自救”的救灾工作方针,以提高灾害应急能力和综合减灾能力为核心,完善救灾应急机制,加强灾害防御能力建设,规范灾害应急响应程序。按照报灾快、响应快、救援快、重建快的要求,建立灾情信息快速收集和报告制度,强化灾情评估工作;建立自然灾害基本资料数据库、备灾和救灾物资储备机制,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水平,确保灾后24小时内灾民的吃穿住医等基本生活得到保障。四年发放自然灾害救助资金146.8万元、救助灾民3571人。发放救灾粮9.3万公斤、救助灾民3011人。

3.认真落实各项优抚安置政策,双拥共建成果进一步巩固。按照《军人抚恤优待条例》,认真落实各项优抚政策。积极做好中央和省几次提标政策的贯彻和落实,四年通过发放抚恤补助资金547.6万元。进一步完善了优抚对象医疗补助,四年共发放医疗救助资金108万元。加强安置政策宣传力度,不断巩固货币化安置改革成果,帮助退役士兵转变就业观念,选择自谋职业。认真扎实地做好退役士兵信访工作,高度重视安置遗留问题的解决,切实维护退役士兵的合法权益,确保社会稳定。四年有效解决26户优抚对象的住房问题。

4.加强和完善村(居)民自治,城乡基层民主和社区建设进一步深入。一是建立健全村民委员会相关制度,提高村级组织的管理和服务水平。认真研究解决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中出现的突出问题,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二是创新城镇社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扎实开展“和谐社区”创建活动,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引导辐射作用,进一步营造和谐社区创建氛围。大力发展社区社会化服务,拓展社区服务领域,提升社区服务水平。三是四年发放离职大队干部定补34人27.4万元,精退职工35人28.7万元。

5.加强敬老宣传教育,营造良好的敬老氛围。舆论是工作的先导,为了使“尊老敬老”成为社会共识,四年来我镇一是不失时机地运用各种形式进行老龄工作宣传。通过这些活动,使敬老助老得到宣传,取得较好的效果。二是在敬老节期间开展各种敬老宣传服务活动。三是发放80岁以上老年人保健金4149.1人228.2万元。

四年来的发展有目共睹,四年的成绩来之不易。主要得益于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得益于工作思路的开拓创新,得益于发展机遇的及时把握,得益于效能建设的大力实施,得益于民政系统上下同仁的作风转变。四年的努力让我们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上,展望未来五年的发展前景,民政事业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进入了一个大有作为的关键时刻,这是时代赋予民政工作的庄严职责和崇高使命。

二、今后五年民政工作的总体思路及2017年的工作要点

(一)今后五年民政工作的总体思路

各位代表,面对民政工作的新形势、新任务,今后五年我镇民政工作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顺应形势发展要求,充分调动和发挥各方积极性,切实做好各项民政工作。

1.从解决城乡困难群众实际问题出发,加快推进社会救助体系建设。一是按照县民政局规定和救灾工作分级负责、救灾资金分级负担的要求,严格执行规定程序,完善工作规程,规范救助行为,加强物资储备,提升救援能力。抢险救灾做到准确、快速、及时、有效。二是社会救济。按照运作规范、公开透明、管理有序、标准科学的要求,重点抓好城市低保、农村低保和特困人员供养工作。三是强化城乡低保工作。按照“应保尽保”的原则,坚持低保申请审查和审批程序,切实按条件把好“入口关”,在随时受理申请的同时,严格“动态管理”,做到至少一年审核一次保障对象,对符合条件的坚决予以保障,对不符合条件或已不再具备条件的坚决不予纳入,保证低保对象的准确性。继续做好分类施保,保证城乡低保对象中的特殊困难群体能依法享受特殊保障。四是医疗救助。按照规定,在继续做好大病医疗救助工作的基础上,全面实施基本医疗救助和临时医疗救助,结合实际研究完善管理办法,切实帮助城乡贫困群众解决就医方面的困难和问题。

2.致力于服务开发建设,不断深化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进一步发挥城乡自治组织协调利益、化解矛盾、排忧解难的作用,发挥民间组织提供服务,反映诉求和规范行为的作用,大力促进社会协同和公众参与,促进社会和谐。重点抓好一是加强和谐社区建设。坚持以社区党建为核心,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以社区服务为主题,全面建设和谐社区。按市、县的要求任务完成村级的换届工作;二是加强农村村民自治,保障农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监督权、受益权。

3.立足我镇实际,认真做好双拥优抚安置工作。优抚工作要进一步落实好各项优抚政策,全力维护优抚对象合法权益。一是继续抓好《军人优待抚恤条例》的宣传贯彻和组织实施工作;二是继续抓好各项优抚政策的落实,严格各项优抚事业经费的管理,按时足额兑现各项优待抚恤补助金,切实维护优抚对象的合法权益;三是抓好优抚政务公开工作,让优抚工作真正置于广大群众和社会各界的监督之中,保证公开、公正、公平。

4.着眼于推进老龄工作持续发展。各村应加强老年协会的领导工作,并组织好各老协在敬老节之际,开展以“关爱老人、共建和谐、共享和谐”为主题的敬老爱老活动。树立社会尊重、关心、帮助老年人的时代新风尚。进一步加强老年人的规范管理,建立健全老年人人口现状台帐。

5.着眼于推进殡改工作稳定发展。殡改工作第一次纳入了县对镇、镇对村(居)的考核,主要考核火化率、骨灰堂(塔)建设和治理乱埋乱葬工作三项内容,在这项工作中,我们认真当好党委政府的参谋、助手,广泛宣传殡改政策,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形成了浓厚的殡改氛围。使火化率达到100%,一直处于全县的先进位次。

(二)2017年民政工作要点

一是落实城乡低保政策,实现应保尽保。规范城乡低保审批程序,完善分类施保,实现低保动态管理日常化、规范化。二是落实特困人员供养政策,提高五保床位数量。三是做好双拥优抚工作。落实各项优抚政策,按标准兑现抚恤资金,解决优抚对象三难,开展形式多样的双拥创建活动。四是有效开展困难群众社会救助工作。加强基层灾害信息员队伍建设,加大防灾减灾知识普及,增强群众自救能力。建立社会救助机制,做好医疗救助等社会救济工作,重点对低保边缘户和特殊困难群众给予生活救助。五是加强村民自治,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指导好村级换届选举工作。进一步健全村务公开制度,全镇村务公开率达100%。六是加快老龄事业发展,搞好百岁老人补助金发放和困难高龄老人社会救助工作。七是殡葬改革从突击性的集中整治转入日常管理,加强监督检查是巩固成果的必要手段。各村干部及驻村干部善于发现问题,善于反映情况,善于督促落实,善于协调解决。对前阶段整治中提出要处理的坟墓,要跟踪监督,确保处理到位,稳步推进殡葬改革工作。

各位代表,新的形势、新的情况对民政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党和政府、人民群众对民政工作给予了很高的期望,我们将在镇党委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进一步解放思想、坚定信心,求真务实、改革创新,把民政工作推上一个新的台阶,为推进甸阳社会建设,构建和谐甸阳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