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530521000000-/2019-1210009 | 发布机构 | 施甸县公安局 |
公开目录 | 部门文件 | 发布日期 | 2019-12-10 |
文号 | 施公党〔2019〕33号 | 浏览量 | 61 |
为深入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脱贫攻坚“1+N+N”责任体系,进一步发挥县局党委和党员干部在脱贫攻坚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经研究,现就深入开展“党委联系农村、党员干部联系贫困群众,县局与挂钩村党组织结对共建,党建与脱贫攻坚双推进”(以下简称“双联系一共建双推进”)活动,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全面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和推进“基层党建创新提质年”的安排部署,按照“党建带扶贫、扶贫促党建”的要求,紧紧围绕“挂包帮”工作,不断强化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转变工作方式和活动方式,改进工作作风、提高服务能力、完善服务保障,实现县局党委和农村基层党组织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促双赢、共同提高,着力构建“县局党委党建和农村基层党建联动推进、相互促进”“党建和脱贫攻坚双推进”的良好格局,为全县打赢脱贫攻坚战,与全国、全省、全市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的思想、政治和组织保证。
二、活动内容
(一)以“挂包帮”为平台,深化党委联系农村、党员干部联系贫困群众工作
1.县局党委主要从4个方面做好联系农村工作
(1)建立完善联系挂联点制度。在县局党委的统一领导下,以“挂包帮”为基础,以各党支部为联系主体,以挂钩村为联系对象,加强与挂钩村的沟通交流,认真听取挂钩村对本局推进和落实脱贫攻坚的意见建议,及时向党委报告,积极协调帮助挂钩村解决困难和问题。
(2)组织开展调查研究。结合开展“转走访”工作,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包保”户开展座谈恳谈,准确掌握村情、贫情、民情,综合分析研判,为党委脱贫攻坚科学决策和实施帮扶提供重要参考。
(3)健全完善脱贫攻坚措施。准确掌握挂钩村脱贫攻坚的任务目标和推进情况,充分发挥公安的优势,配合挂钩村结合实际,科学确定帮扶重点、创新帮扶方式,按照《施甸县2019年脱贫攻坚“夏季攻势”工作实施方案》要求,不断补齐短板。
(4)推动落实精准扶贫任务。充分发挥协助监督作用,推动落实扶贫责任、细化分解扶贫工作任务,加强对本局驻村工作队员中党员干部的管理,督促抓好人均纯收入、农村危房改造、易地扶贫搬迁、义务教育、基本医疗、饮水安全、就业务工等扶贫措施的落细落小和落实。
2.党员干部主要从6个方面做好联系群众工作
(1)摸清群众家底。对照建档立卡贫困户“一户一档”中的《贫困户信息采集表》和非建档立卡户《户户清信息采集表》,深入挂联农户家中,对挂联家庭进行再分析、再核实,包括性别、年龄、学历、劳力、住房、就医、就学、就业、家庭变故、主导产业等情况,全面摸清挂联户的家底。
(2)找准致贫原因和困难症结。对照因病、因残、因学、因灾、缺劳力、缺土地、缺资金、缺水、缺技术、自身发展动力不足、交通条件落后、因丧、因婚、其它等“14类致贫原因”,对挂钩户进行全面分析,准确判定1项“主要致贫原因”和2项以内“次要致贫原因”。对非建档立卡户,要找准困难症结。
(3)制定帮扶措施。结合“主要致贫原因”和“次要致贫原因”,制定因人因户的具体帮扶措施,帮助建档立卡户选准1个以上增收项目,确保通过帮扶达到稳定脱贫。对非建档立卡户,要结合该户的困难症结,制定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解决“悬崖效应”,增进干群关系。
(4)扎实开展帮扶。采取扎实有效措施,全力开展帮扶工作,确保挂联的建档立卡户和非建档立卡户均达到以下标准:家中“九有”,即有粮有菜有炊具、有衣有被有衣柜、有桌有凳有电视;住房上,做到门窗无破损、墙体无开裂、安全且稳固、遮风又避雨;饮水上,做到水量、水质、距离三达标;就学上,做到适龄学生有学上、不因贫困而辍学;参保上,做到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成员100%参加基本医疗保险、100%参加大病统筹、家庭医生100%签约和上门服务,符合条件的家庭成员100%参加农村养老保险或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受益上,做到建档立卡贫困户至少得到一个以上的资金项目扶持;人居环境上,做到水清灯亮路畅、院舍整洁又规范、养成卫生好习惯。
(5)做实痕迹档案。按照《施甸县精准扶贫档案管理手册》的要求,收集、完善、整理贫困户“一户一档”(存放于村里)及“入户档案”(存放于家中)。
(6)全面掌握情况。对脱贫攻坚政策及挂联农户(含建档立卡户和非建档立卡户)等脱贫攻坚相关情况做到“一口清”,达到挂联农户对挂包干部、帮扶方式、帮扶成效“三满意”。
(二)开展县局党委与农村党组织结对共建
1.共建一个坚强有力的党组织班子。以村组干部任职资格联审为契机,协助结对农村党组织选优配强村(居)民小组党支部书记;帮助建立健全农村党组织议事决策制度和程序;共同交流自身建设的好经验好做法,推动结对农村党组织创新理念、开阔思维,理清发展思路,不断提高决策能力和水平。积极运用机关教育培训资源,培训结对农村党组织班子成员,把书记和班子成员培养成善做支部工作的能手、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骨干。结合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工作,帮助问题较多、基础较差的结对农村党组织整顿升级。
2.共建一支素质过硬的党员队伍。通过共同开展支部主题党日、党支部规范化建设达标创建等工作,共同加强党员的学习教育;组织党员干部进村入户、访困问苦,开展实践体验,进一步强化党性锻炼,增进与群众的感情;聚合各类资源和渠道,为结对农村党员提供更多的理论学习、法律法规、实用技术培训机会,不断提高结对农村党员的学习意识、服务意识、创新意识,增强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致富的本领。积极帮助农村党组织做好外出务工经商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
3.共建一个功能实用的活动阵地。县局党委要结合职能优势,积极协调项目、资金,帮助农村党组织建强活动场所,推进村组活动场所的规范化管理和使用,把活动场所与党员学习、为民服务、村民议事、群众娱乐等功能融为一体,做到功能齐全、配套完善,最大限度地为群众提供政策咨询、教育培训、矛盾调解、事项代办、文化娱乐等多元化的服务。
4.共建一套务实管用的工作制度。县局党委要结合农村党员生产和生活实际,指导农村党组织结合实际,健全完善“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等党内生活制度,规范支部组织生活。要支持和帮助农村党组织坚持并落实“四议两公开”等工作制度,健全完善听取民意、集中民智、凝聚共识的民主决策机制、民主监督机制,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脱贫攻坚中组织群众、动员群众的作用。把机关党建工作的好经验和好做法引入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中,推动党建工作成果共享。
5.共建一批有特色受欢迎的载体。县局党委要统筹脱贫攻坚与基层党建各项要求,每年共同组织开展“五个一”活动:共同上一次党课、共同过一次组织生活、共结一批帮扶户、共办一件惠民实事、共同开展一次送温暖活动。积极探索和创新活动方式、内容,使结对共建活动既受党员欢迎,又让群众受益。
6.共创群众满意的工作业绩。共同开展多种形式的创先争优活动,推动和引导农村党员根据自身特点特长,设岗定责、承诺践诺,积极参与脱贫攻坚,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在带头致富带领致富、发展特色产业、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和提升人居环境等方面的作用,扎实抓好“三讲三评”工作,创造让群众满意的业绩。
(三)党建带扶贫,扶贫促党建,努力实现党建与脱贫攻坚“双推进”
1.在组织建设上“双推进”。指导挂钩村按规定设立基层党组织。协助推行“党组织+合作社+党员+农户”模式,强化党组织的政治引领和协调服务作用。帮助探索在农民合作社、种养殖、加工、运输等产业链中建立党组织,实现基层组织体系的有效覆盖,为脱贫攻坚提供组织保证。
2.在队伍建设上“双推进”。协助选优训强挂钩村党组织书记,选派优秀机关干部驻村帮扶,帮助做好党员发展和教育管理工作,做好“三培养”工作,把农村致富带头人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致富带头人,把致富带头人中的党员培养成村组干部,为脱贫攻坚提供人才支撑。
3.在阵地建设上“双推进”。指导帮助挂钩村突出政治功能,规范管理和使用村组活动场所。
4.在资源优化上“双推进”。积极创新扶贫方式,协助挂钩村探索村级集体经济“红色股份”,完善集体经济创收奖励及分红制度,支持村组开发集体资源、盘活集体资产,不断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5.在服务建设上“双推进”。协助挂钩村围绕培育特色产业、夯实基础设施、完善服务体系等,对扶贫项目和资金统筹优化,精准扶贫。指导帮助农村党组织坚持和发展党领导下的村级民主决策、民主监督制度,确保扶贫项目顺利实施,扶贫资金使用效益最大化。
6.在增收致富上“双推进”。发挥单位行业和职能优势,指导挂钩村党组织找准自身优势,培育和发展主导产业、骨干产业,贫困户找准增收项目。开展科技和实用技能培训,推动党员群众组成脱贫致富互助组或共同体,把党员领富工作落到实处。
7.在服务群众上“双推进”。推动依托村组活动场所为民服务点,落实村组干部轮流值班制度,开展民事代办、费用代缴、爱心超市等服务。推动运用网络信息技术,加强乡村综合服务平台建设,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三、组织领导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开展“双联系一共建双推进”活动是落实县委抓党建促脱贫攻坚重大决策部署的具体举措。各党支部要高度重视,统一思想,加强领导。党组书记是第一责任人,党支部书记是直接责任人,支部委员会要认真履行责任,积极主动向党委汇报,争取工作上的指导和支持;同时,要精心组织,抓好落实,积极推进。党支部和广大党员干部要积极参与,层层传导压力,认真落实各项工作任务,把“双联系一共建双推进”活动抓紧抓实抓出成效。
(二)注重统筹,加强督查。各党支部要把“双联系一共建双推进”活动融入中心任务,与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基层党建创新提质年”等有机结合起来,统筹兼顾、扎实推进。要加强督促检查,及时查找薄弱环节和不足之处,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推动行动取得实效。党委要把开展“双联系一共建双推进”活动情况列入党建目标责任制检查考核和基层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内容,定期不定期通报各党支部工作开展情况。
(三)党群联动,形成合力。要坚持党带群团,党群共建。各党支部要整合党建和群团工作资源和力量,形成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和脱贫攻坚的整体合力。工会、共青团要紧紧围绕脱贫攻坚大局,积极发挥自身在组织群众、引导群众、服务群众和维护群众合法利益中的桥梁纽带作用,广泛开展各类扶贫济困送温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和脱贫致富竞赛活动,进一步调动和激发广大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健康生活的内在动力。
(四)注重宣传,营造氛围。要充分利用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介,运用短信、微信等新媒体,大力宣传“双联系一共建双推进”活动。及时总结好经验、好做法、好典型,培育一批叫得响、立得住、推得开的先进典型,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此件公开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