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打开适老化模式 x 注册 登录
施甸县人民政府
无障碍浏览 打开适老化模式 x 注册 登录
索引号 01525947-x-/2021-0630001 发布机构 施甸县木老元乡
公开目录 其他 发布日期 2021-06-30
文号 浏览量 9
主题词 其他
【百年华诞心向党 初心寻迹布朗山】段学通:一名烟草人的初心坚守

人物小记:段学通,男,汉族,党员,1977年生,44岁,199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云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红塔集团大理卷烟厂复烤车间副主任(副科长)。2020年7月到木老元村担任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暨第一书记,到木老元驻村一年来,他深入群众,积极为群众解决困难,在布朗山坚守入党初心。

2019年7月,段学通接到组织安排来到木老元村担任第一书记,接到通知时他内心忐忑不安,对即将离开熟悉的家园和朋友以及对未来工作的迷茫、陌生环境的适应都让他不知所措,彻夜难眠。但是“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共产党员的信仰支撑着他,入党时的宣誓誓言在鞭策着他,经过激励的思想斗争他克服了工作、家庭、生活的困难,只身走入大山深处的木老元村,开启了新的历程。

刚刚远离了喧嚣的城市和自己熟习的环境来到这宁静平和的大山里,各种困难频频出现。语言交流障碍、饮食习惯不适应、雨季绵长、生活不方便……为了尽早融入当地的生活,他积极与群众交流、多听多看,经过三个月的学习才基本做到与群众无障碍交流。

2020年正当脱贫攻坚处于关键的攻坚克难收官时期,作为驻村工作队长兼第一书记的他,倍感压力。虽然他来到木老元乡时,脱贫攻坚工作已经处于收官时期,依托党的脱贫攻坚政策,在云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的大力扶持下,木老元乡已经打造成了一个处于大山深处的世外桃源。然而,由于多年的深山生活,恶劣的自然条件,村民受到陈旧思想观念的影响颇深,观念保守、固步自封,依然让村民们延续了一些不好的陋习。街道上干净平坦的路道两旁杂物成堆,寨子内道路粪水横流,宽敞明亮的文化活动场所遍地垃圾……这些不和谐的现象在制约着脱贫攻坚工作的圆满完成,看着这些情况,作为驻村第一书记的段学通心里很是着急。针对问题,他带领着工作队与村两委干部一起深入各村小组,组织召开小组长会、户长会,与群众多方交流。发现木老元村的发展存在的一切问题都归根于思想认识问题。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改变现状,只有在实施精准扶贫中改变村民的生活习惯,摈弃不良陋习,转变思维方式,培养文明意识,才能在脱贫攻坚后期继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从根本上防范返贫。因此,在脱贫攻坚的关键时刻如何进一步加快转变农户“等、靠、要”思想,提升村民的文明意识,激发农户内生动力,发动群众的主观能动性,切实发挥驻村工作队的职能,有效发挥第一书记的引领作用,就成为驻村工作队脱贫攻坚工作在最后的收官时刻能不能如期完成,能不能向党交付一份合格答卷的重要工作。

要获得群众的认可,就必须走进群众中去,融入到他们的生活中。于是在木老元村从早到晚都会看到一个背着双肩包的背影穿梭在一户户农户家,段学通同志沉下心,一户一户的向他们宣传当前的扶贫政策、健康生活习俗和文明生活理念,引导他改变邋遢和酗酒的陋习,帮助他们收拾屋子、折被子……在与村民同甘共苦式的亲密接触中,段学通同志渐渐地和大家熟习起来,村民们也慢慢接受了这位新来的第一书记。

从城市到农村,从工人干部到村委工作者的转换,让段学通同志明白了什么是“群众利益无小事”,在与农户交流打成一片的同时,各种细微事件不断汇聚和摆放在他的面前。旱谷山和水沟脚组农田灌溉引导用水管在雨季被泥沙堵塞和冲毁,严重影响来年春耕播种,农户反映给作为第一书记的段学通同志。段学通同志把这件事作为为群众办实事的大事来做,积极多方协调,筹集壹万多元资金,并参与设计、监管施工,从根本上彻底解决了问题;新春来临一户农户家养了几千只肉鸡,受到疫情影响无法外运销售积压在家里,每天的消耗让农户急得四处寻找销路。段学通同志知道后,积极联系工友,发动自己的亲戚朋友购买肉鸡,为农户解决问题。布朗族是一个载歌载舞积极向上的民族,在新建集镇安置点时,为群众新建了一个活动场所,可是一直没有使用起来。段学通同志调研后发现农户在文化娱乐方面还缺少一套移动式的广场音响设备,于是便从工作队长经费中缩减出部分费用到县城购买了一套送给群众;农村的机耕路是农户日常开展农业生产的交通要道,可是多山多雨的木老元,机耕路经常性被坍塌的泥土阻断,影响农户的生产。段学通同志又积极协调,向企业申请一万多元资金,专用于机耕路的坍塌疏通,保证了农户生产正常进行。同时,段学通来到木老元村后也非常重视消费扶贫工作,将帮扶乡、村的土特产添加至消费扶贫平台下“云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的销售平台进行宣传销售,并在节日期间积极发动亲朋好友购买村民自家产的土特产品:土鸡蛋、土鸡、蜂蜜、腊肉等,切实开展消费扶贫活动。一年来从消费扶贫平台购买产品4.05万元,个人组织联系购买消费扶贫产品约1.5万余元,促进农户增收。

脱贫攻坚产业发展是关键。木老元村在产业发展上已经初具规模,开发了木龙源合作社,有了生猪养殖厂、蛋鸡厂、水果园等,可是在作用发挥方面不明显。段学通同志到木老元村后,积极从推进党建工作入手,强化党建责任,采取“党组织+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将合作社建在支部里,充分发挥党支部带动、党员带头作用,助推产业发展、促进群众增收、加快群众脱贫致富的步伐。在他来村一年中共带动280户农户户均增收5000余元,实现村集体经济达5.2万元。同时,他积极向单位汇报产业发展情况,得到单位的大力支持,再次扶持对组建的合作社投资150万元,积极扩建二期项目,为下一步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走出大山外出务工是木老元乡农户增收,脱贫致富的主要渠道之一。新年春节刚过,按照往年惯例,村里的年轻人们就要陆续外出打工了。可是,由于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继续蔓延,外出务工遇到了较大的困难和阻力,务工渠道减少,村里许多劳动力闲置在家。

水沟脚组和旱谷山组都是搬迁至安置点的新居民,其中阿祖良一家是最典型的,他们家搬迁后就脱离了养殖种植业,全家的收入开支都依靠儿子儿媳外出务工。今年,由于疫情和经济环境的影响,儿子和儿媳一直在家没能找到外出务工渠道,一家人非常着急。而与他们家相似的家庭还有许多家,许多年轻壮劳力都在家没能外出。知道这些情况之后,段学通同志多方打听,并到周边乡镇打探外出务工渠道,得知德宏陇川县弄巴糖厂招收甘蔗收割机驾驶员及甘蔗收割人员,就找到到过这家公司的人员了解公司状况。并积极联系这家公司招收负责人,邀请到木老元乡,向他们介绍木老元村的青状劳力情况,当场签订就业劳动合同,此次输送劳动力40多人。同时积极组织工作队和村两委干部一起与乡社保部门、民政部门联系,实施外出务工补助政策,与保山市工贸园区、“沪滇帮扶”机构等深入对接,加大劳动力转移就业力度,让大多数劳动力人口均找到就业岗位,全村外出务工369人,保证了村劳动力的稳定输出,也保证了“打工一人、脱贫一家”的目标持续实现。

终于在段学通书记和全体扶贫队员的共同努力下,木老元村全面脱贫出列,脱贫户收入稳定,脱贫成效得到巩固,全部均达到吃不愁、穿不愁,顺利实现脱贫摘帽,圆满完成全国脱贫攻坚大普查工作。整个村基础设施全部建设完成,家家户户通硬化路。农网改造全部完成,广播电视覆盖率达到100%。4G网络已全覆盖,家家户户通自来水。3个活动场所,10人以上党员、200人以上的自然村活动场所已达到全覆盖。

2021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但是脱贫不脱钩、帮扶不松劲、减贫不减力,脱贫摘帽不是终点,下一步的乡村振兴还需要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们继续发力。

段学通同志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脚踏实地,兢兢业业切实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在诠释着对党的忠诚。在组织询问他脱贫攻坚任务已经完成可以返家时,他不顾家人的反对,毅然提出将继续留任木老元村第一书记的申请,他想继续在大山深处续写乡村振兴新篇章,继续为山乡的发展与建设添砖加瓦,他立誓要在群山中见证布朗山乡更加美好的明天,见证人民的生活一天比一天更加幸福美满!(木老元村第一书记段学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