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打开适老化模式 x 注册 登录
施甸县人民政府
无障碍浏览 打开适老化模式 x 注册 登录
索引号 01525947-x-17_A/2016-0927002 发布机构 施甸县木老元乡
公开目录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发布日期 2016-04-10
文号 浏览量 11
主题词 减灾救济
关于印发《木老元布朗族彝族乡2016年度地质灾害防灾减灾方案》的通知

各村委会、乡直有关单位:

为切实做好2016年地质灾害防灾减灾工作,将可能的灾害损失尽可能降到最低程度,根据我乡实际,乡人民政府研究制定了《木老元布朗族彝族乡2016年地质灾害防灾减灾方案》,现将《木老元布朗族彝族乡2016年地质灾害防灾减灾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落实责任制,对预案中提出的重点危险区要加以防范监测,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木老元布朗族彝族乡人民政府

2016年4月5日

 

 

木老元布朗族彝族乡2016年地质灾害防灾减灾方案

 

一、2016年地质灾害简况

地质灾害主要影响因素

1、降雨因素:2015年全年降雨量偏少。

二、2016年地质灾害防灾减灾对策与措施

我乡是一个典型的山区乡,处于地震活动断层范围,地质环境脆弱,地质灾害随时都可能发生。

我乡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实行乡人民政府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和部门分工,统一协调依靠科学,各方积极参与的原则;坚持预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和全面规化、突出重点的原则。

木老元国土资源所及各村委会,要加强我乡各村地质灾害防灾减灾工作的领导,认真贯彻“以预防滑坡泥石流为主、以预测预报为主,以灾前避让为主”的“三为主”方针以及“防治结合、群专结合,单项治理与综合治理相结合、重点建设规则与地质灾害防治规则相结合”的“四结合”原则,做好我乡地质灾害的防灾减灾工作。

今年我乡防灾减灾,以4—11月为重点防范期,以预防可能造成现实危害突发性地质灾害(滑坡、泥石流)为主,兼顾其它类型的地质灾害,抓住重点区域点,展开调查,监测和防治工作,突出“以人为本”的原则,以减少或避免人员伤亡为主要目标。

(一)成立防治地质灾害领导小组,由乡长为组长亲自抓,分管领导、木老元国土资源所所长分别为副组长具体抓,相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

(二)乡直有关部门、各村要从思想上提高认识,不能因为去年未发生达到统计上报的地质灾害,而放松警惕、麻痹大意,应清醒地认识到,由于去年降雨量偏少,今年的1、2月份也基本没有下雨,今年的降雨可能要比去年多,并且集中在中后期,有可能发生大的地质灾害。

(三)乡直有关部门及各村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县防治地质灾害的法规和工作部署,按“三个代表”要求,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处理好建设、发展与地质灾害防治关系,加强领导,积极进行地质灾害巡查,作好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责任重于泰山,一定要按照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云南省地质环境保护条例》、《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云南省地质灾害处置规定》,落实地质灾害防治目标责任制。

(四)分管领导要组织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乡文广站、乡宣传部门加强地质灾害防治法规、科普知识的宣传,增强人们保护生态环境和防治地质灾害意识,提高基层干部、群众识灾、防灾避让能力,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降低灾害损失。

(五)根据往年地质灾害的情况及今年的实际情况,认真排查地质灾害隐患点,查明分布情况,确定重点危险区,重点加强监测、防范,确定监测负责人,向危险区各村发放地质灾害防灾工作明白卡,向危险区农户发放地质灾害防灾避险明白卡,责任到人,建立乡村组三级群测群防体系。(2016年以前发生的地质灾害主要有:阿林寨滑坡;皮寨滑坡;水沟脚滑坡;旱谷山滑坡;麻场滑坡;姜寨滑坡;鲁家寨滑坡;赵家地滑坡;冰东河泥石流;大草坡崩塌;新地基崩塌;下木老元至营盘山公路崩塌。)

(六)由于我乡地质环境脆弱,除了一些重点危险区外,其他地区都有可能发生地质灾害,各村、组要组织和发动群众展开巡查,在雨季要注意排开房前屋后的雨水,不要破坏房前屋后的植被。

(七)农民建房要特别注意切坡诱发小型滑坡灾害。

(八)针对我乡近年来采矿造成地质环境和生态环境破坏日趋严重,我乡要积极配合县人民政府及采矿主管部门加强管理,加强对矿山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监督检查。督促采矿权人制定相应的防灾减灾和整治措施,从长远利益出发,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坚决关闭那些破坏生态环境,浪费资源,安全生产得不到保障的矿山。

(九)乡公路管理所要加强对施甸——卡斯公路木老元段的地质灾害隐患的检查、排出治理,并在公路沿线设立地质灾害多发地段警示标识以防止滑坡、崩塌、泥石流危害过往行人及车辆。在公路施工作业单位必须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防止工程切坡和弃土诱发地质灾害,对施工人员及周围村庄造成威胁。

(十)动员部分隐患点群众进行搬迁,并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给予搬迁群众支持。

(十一)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对部分隐患点进行治理。

(十二)确保地质灾害防治有一定的经费。

(十三)制定我乡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成立乡级地质灾害抢险救灾领导小组及应急队伍。

(重点危险区监测点、监测人员及其基本情况一览表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