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1525943-7-/2020-1210004 | 发布机构 | 施甸县何元乡 |
公开目录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发布日期 | 2020-12-10 |
文号 | 浏览量 | 2 |
何元乡河长制三年工作总结
(2017~2020年)
施甸县河长办:
根据云南省河长制办公室《关于总结落实(《云南省全面推行河长制行动计2017~2020年》工作任务进展情况的通知(云河长办发(2020)45号)和保山市河长制办公室《关于报送河长制三年工作总结的通知》(保河长办发(2020)11号)文件要求,何元乡围绕自2017年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以来,工作怎么做,做了什么工作,对照河长制行动计划“主要目标指标”和“主要工作任务”认真逐一梳理总结,现将何元乡河长制三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全面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认真践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新时期治水方针,以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改善水环境、修复水生态为主要任务,在全乡全面推行河长制,大力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以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修复水生态为主要任务,以改善辖区水环境质量为核心,按照“范围明确、责任到位、措施到位” 和“一岗双责、党政同责”的工作原则,加大督查督办和责任追究力度,持续推进水环境治理和河湖库渠生态文明建设。坚持政府主导、全民参与,突出重点、标本兼治,集中整治、长效管理的原则,建立河湖库渠“河长制”,落实管理责任,加大河湖库渠整治力度,加强监督考核,着力恢复和提高河湖库渠综合功能,全面消除黒臭水体,构建“水清、河畅、岸绿、生态、景美”的亲水宜居环境,促进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
(二)基本原则
坚持政府主导,属地管理,分级负责,部门协作,社会共治,构建河湖库渠保护管理工作机制。坚持遵循河流自然规律,科学依法开发、利用和保护,保障河湖库渠健康。坚持问题导向,因地制宜、因河施策、因库施策、因塘施策、因渠施策,系统治理,注重长远效果。坚持乡村统筹,区域合作,上下游、左右岸协调推进。
全乡实施的“河长制”,是指由乡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担任行政区域“河长”,推动我乡党委、政府以及村级组织全面履行河湖库渠保护管理责任,创新河湖库渠保护管理体制,建立部门联治、全民群治的河库保护管理长效机制,加强水管理,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维护水生态,保障河湖库渠健康。
二、主要目标指标
(一)主要目标
全面落实河长制,自2017年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以来,何元乡先后出台文件、制度和实施方案共11个,全面构建了乡村两级河长制体系。2018年底,全乡37件河湖库渠的“一河一策”“一河一档”方案的编制工作已全部完成。通过健全组织责任体系,经努力工作、主动作为,2020年全乡河湖库渠防洪、供水、生态功能明显提升,达到水域岸线管理范围内污水无直排、水域无障碍、堤岸无损毁、水面无垃圾的标准,“四乱”问题得到有效遏制,主要河库塘渠达到无杂物漂浮、无违章设置、无护岸坍塌、无污水直排、无污泥淤积等“五无”标准,河湖库渠水质明显改善、环境明显改观,基本实现全乡河湖库渠河畅、水清、岸绿、湖美目标。
(二)主要指标
2020年,何元乡重要水功能区、地表水达标率90%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地下水水质保持稳定,水库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基本建成河湖库渠健康保障体系和管理机制,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全面落实。
三、主要工作任务
(一)有效保护水资源
1.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和“双控制度”。严守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能力控制的3条红线,进一步推进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和节水型社会建设,2017年办理取水许可证3本。
2.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2020年1月1日起全乡20件农村供水工程已安装计量水表,统一实行“基本水价+计量水价”的两部制水价和阶梯式水价收费制度,供水管网漏损率10%以下,农村饮水安全管理“三个责任”和“三项制度”已完善,2020年底争取做到全乡农村饮水安全规范化管理,自来水水费收缴率达到95%以上。
3.严格水功能区监督管理。2019年何元乡农村饮水安全供水工程均做了水质化验,共取水送样54份,水质检测合格50份,不合格4份,合格率92.5%。何元乡集镇集中式供水水源地上寨水库,根据2019年施疾控(水)检字第2019-682号的水质检验报告,达到饮用水标准。何元乡集镇集中式供水由施甸鑫润村镇开发有限公司管理经营。
4.严格地下水管理和保护。推进地下水、地热水、矿泉水取水许可管理,积极对接保山怒江大峡谷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娲女温泉谷地热水办理取水许可证,目前正在办理中。
(二)强化水域岸线管理保护
1.推进水域岸线生态空间管控。2017年11月建立河湖库渠分级管理名录37件,其中水库、坝塘工程大都始建于五六十年代,当时基本没有划定四界,八十年代土地山林承包到户,四界基本都是描述至水库、坝塘;沟渠都是由受益村组负责管理,管辖范围不清,特别是沟渠两侧大都被群众开挖种地,现在要完成划界确权登记困难较多。水域岸线保护方面,利用春季农闲,结合冬春修安排部署清河行动,掀起了“冬春修”高潮,三年来共组织全乡干部职工、各村(社区)掀起了4次“清河行动”暨冬春修高潮,参加的干部职工、群众3256人。清理熊箐河2.2km、莽王河2.7km,沟渠10条7.6km,水库5座、坝塘4座、山塘7座,共清运生产生活垃圾、建筑垃圾90吨、清理淤泥86m³,投入资金1.5万元。
2.加强水域岸线分区管理。河长明确职责,如2020年2月河长巡河发现上寨水库有施工队非法占用溢洪道口通道搭棚住宿,造成溢洪道口通道堵塞,属乱建,在建设简易房过程中河长及时阻止让其拆除了违建建筑物,保证了溢洪道通道畅通。
3.加强河道采砂规范管理。经排查,何元乡无违法违规河道采砂行为。
(三)着力防治水污染
1.加强重点区域水污染防治。何元响山垭口垃圾处理场属于施甸县最大的垃圾处理场,三年来县乡两级加大水污染防治工作,都会不定期对响山垭口垃圾处理场污水排放进行检查,并与骏洁公司相关工作人员接洽要求他们一定要处理污水达标后才能排放,以免影响下游群众生产生活。
2.强化工业污染防治。经排查,何元乡无工业污染。
3.强化城镇生活污染治理。何元乡在建设集镇安置点时,对集镇污水管道系统做了优化,经过项目实施后,结合“创卫工作”,水体水质得到了明显改善。
4.推进农业农村污染防治。三年来以农村人居环境提升为抓手,共同实施推进农村污染防治工作。倡导发展生态农业,引导农户使用有机肥种植和生物杀虫技术,逐步推广实施水肥一体化种植。在我乡重点水源工程上寨水库周边实施了退耕还林项目,减少了农业面源污染。
5.加强水污染物排放的监督管理。发挥各河长主体责任,百姓携手共治原则,严厉打击治理污染水体环境等乱排放行为。我乡把重点水源工程上寨水库放在重点,经排查入水库污染源均为集镇和周边村庄的生产生活污水,经三年来逐步正在实施“厕所革命”工程项目建设,有效的遏制了污水的排放。今年正在与环保局对接施甸何元上寨水库水源地村落污水收集处理工程,待下一步具体工程实施后,从源头消减了项目实施区域各村落排放进入上寨水库的生活污染,入库污染负荷明显减少,将有效改善上寨水库水质与村落生态环境,为提升上寨水库水质、保护周边生态环境做出贡献。同时可改善工程实施村落的环境卫生状况,提高村民的健康水平。
6.加强码头污染控制。经排查,何元乡无船舶码头,不存在船舶污染。
(四)大力开展水环境治理
1.饮用水水源安全保障建设。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地分级管理保护,开展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建设,2019年底,秧草塘水库饮用水水源地完成防护网隔离。
2.加强河湖库渠水环境综合整治。加快推进河湖库渠水系连通工程建设,利用秧草塘水库丰水期对上寨水库进行生态环境补水,开展河湖库渠水环境综合治理,落实日常保洁和管护责任,实现河湖库渠环境整洁优美、河畅、水清、岸绿。
2.加大黑臭水体治理力度。经排查,何元乡河库塘渠无“黑臭水体”。
3.开展农村水环境综合整治。何元乡积极开展“七改三清”行动,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2019-2020年厕所革命建设公厕、旱厕改造和水冲式厕所1580个,已拨付资金44.8万元,项目实施已完工100%。下一步积极争取早日实施施甸何元上寨水库水源地村落污水收集处理工程。
(五)加快推进水生态修复
1.推进流域生态修复和保护。建立生态红线分区域分级分类管理制度,在主要河流源头、重要水源涵养区、生态敏感区,因地制宜开展生态保护工程。“十四五”规划中围绕上寨水库灌区上报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实施生态保护、生态修复、污染防治等项目。
2.加强水生生物资源保护。何元乡河湖库渠严厉打击“绝户网”等禁用的渔具或电炸毒鱼等禁用方法进行非法捕捞行为。
3.开展河湖库渠健康评估。争取项目实施生态保护、生态修复、污染防治等,进一步巩固提升全乡河湖库渠水体健康。
4.加强森林湿地保护与恢复。何元乡实施2017年退耕还林251亩、2017年陡坡地治理19亩、2018年退耕还林3000亩、2019年退耕还林2600亩等项目,不断扩大森林面积、提升森林质量、提高水源涵养能力。
5.推进建立生态保护补偿机制。2017年至今何元乡林业生态保护惠农补贴发放188.26万元,其中:公益林补81.14万元,草补83.01万元,退耕还林22.59万元、陡坡地治理1.52万元。
6.加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按照水土流失规律、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安全的需要,我乡在设计统一规划的基础上,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合理配置预防和控制水土流失的工程、植物和耕作措施,形成完整的水土流失防治体系,实现对流域(或区域)水土资源及其他自然资源的保护、改良与合理利用的活动,人为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2019年2月至4月在莽王河花桥新村段完成了云南省保山市施甸县何元乡莽王河道治理工程,建设内容包括原河道清淤、原河道原土回填、土石方开挖、浆砌石挡墙、河道上段便桥等,项目总投资96.96万元。
(六)加强全面执法监管
1.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建立健全地方性河湖库渠管理保护规章制度,2017年11月25日,何元乡召开河长制相关制度研讨会,会上研究通过了《何元乡河长制会议制度(试行)》等十一项相关配套制度的通知,建立了河长会议、信息共享、信息报送、工作督察、考核问责和激励、验收、巡查、责任、举报投诉受理、工作督办、河道保洁长效管理等十一项全面推行河长制配套工作制度体系。
2.加大河湖库渠管理保护监督力度。何元乡结合区域实际于2018年9月15日,何元乡召开河长制相关工作研讨会,会上研究出台了《关于印发何元乡河湖“清四乱”专项行动方案》并成立了由乡总河长为组长的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各河长并根据行动方案全面摸清和清理整治所挂河湖管理范围内乱占、乱采、乱建、乱堆、等“四乱”突出问题,做到发现一处、清理一处、销号一处。共排查出乱占1个,乱堆2个,已销号乱占1个,乱堆2个。三年以来还开展了4次“清河行动”暨冬春修活动对熊箐河何家寨段、上寨水库南干渠等重点沟渠进行修复清理。
3.建立部门联合执法机制。坚持政府主导,属地管理,分级负责,部门协作,社会共治,构建河湖库渠保护管理工作机制。按照全面推行河长制的主要目标任务,分工细化河长制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职责,建立部门联动机制,明确了河(湖)长和乡直有关单位责任,确保每1件河湖库渠都有专人抓、专人管,协同推进河长制各项工作。
4.建立日常监督巡查制度。何元乡河长履职巡河工作开展正常,河长巡河按时录入系统,1-10月份完成乡级河长巡河巡查记录表100份,图片200张,村级河长巡河已成常态化。乡督察组开展督察1次。
四、保障措施
(一)落实机构,加强组织领导
1.建立河长制领导小组和河长制办公室。何元乡2017年8月14日,何元乡人民政府印发《何元乡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实施方案》(何发〔2017〕93号)文件和及时成立由乡党委政府主要领导担任辖区河长的乡级河长制领导小组以及由村(社区)党总支书记担任村(社区)所属河长的村级河长制领导小组。之后成立了何元乡“河长制”办公室,办公室设在乡水利站,办公室主任由分管副乡长担任,办公室副主任由水利站负责人担任,水利站抽调业务骨干具体负责河长办日常工作。
2.落实乡村二级总河长及河长。根据市、县的统一部署,我乡由乡党委委书记担任乡级“总河长”,乡人民政府乡长担任乡级“副总河长”。怒江和施甸河所经地由县委、县政府领导担任县级河长,其余河流、沟渠、水库坝塘由乡党委、乡人民政府领导班子担任乡级河长,村委会领导担任村级河长,辖区内所有河库塘渠实现了县、乡、村三级“河长”全覆盖。明确了责任单位联络人。在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实践中,何元乡还成立了由乡党委副书记任组长,乡党政办负责人、乡纪检专干、人大秘书和环保专干任成员的河长制工作督察组,督察组主要协助总河长、副总河长对河长制具体工作情况和河长履职情况进行督察、督导。
(二)夯实职责,强化制度保障
1.落实各级河长职责。按照“党政领导、部门联动”的原则,明确了县级河(湖)长1名、乡级河(湖)长10人、村级河(湖)长9人,利用公共服务岗位设河湖库渠保洁员37人。从2018年开始,全面推进河长履行职责,负责组织领导河湖库渠的水资源保护、水域岸线管理、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执法监管等工作,协调解决河湖库渠管理保护重大问题;牵头组织对河湖库渠管理范围内突出问题进行依法整治。2019年制定了《何元乡2019年度“清河行动”暨冬春修工作实施方案》,使“清河行动”和“清四乱”专项行动工作既有组织又有方案,对遏制涉河湖违法行为有了行动指南,并建立了部门联合执法机制。2020年1-10月份完成乡级河长巡河巡查记录表100份,图片200张,村级河长巡河已成常态化。
2.强化河长会议职责。2017年底,何元乡建立了河长制会议制度,负责协调解决河湖库渠管理保护、推行河长制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及重大事项,明确各河长会议职责。河长会议原则上每个季度召开一次,会议由总河长或副总河长主持召开,出席人员主要是乡村两级河长,河长联系部门的联系人,相关责任单位主要领导,河流所经河长或责任人,河长制办公室主任等,其他出席人员由总河长或副总河长根据需要确定。工作任务由河长组织相关乡直有关责任单位承办。
3.推进成员单位分工负责。按照全面推行河长制的主要目标任务,分工细化河长制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职责,建立部门联动机制,明确了河(湖)长和乡直有关单位责任,确保每1件河湖库渠都有专人抓、专人管,协同推进河长制各项工作。
4.增强河长制办公室职责。河(湖)长制办公室设立在水利站,办公室主任由分管水利站的副乡长担任,站长任副主任,办公室2人(兼职人员)。负责办理河长会议的日常事务,落实总河长、副总河长、河长确定的事项,负责制订河长制年度工作要点、督察督办计划、管理制度和考核办法,负责考核督察的组织实施工作。
5.建立健全工作制度。2017年底何元乡印发了《何元乡河长制会议制度(试行)》等十一项相关配套制度的通知,建立了河长会议、信息共享、信息报送、工作督察、考核问责和激励、验收、巡查、责任、举报投诉受理、工作督办、河道保洁长效管理等十一项全面推行河长制配套工作制度体系。
(三)加强基础,构建技术支撑
1.建立分级管理名录。2017年11月底我乡对辖区河湖库渠认真梳理,建立河湖库渠分级管理名录37件,其中江河7条:怒江何元(辖区)段、施甸河何元(辖区)段、石头寨河、莽王河、熊箐河、灰水沟河、平地河;水库5座:上寨水库、秧草塘水库、栗子园水库、大山水库、西边塘水库;坝塘4座:大寨子坝塘、小田坡坝塘、大山坝塘、大柳水坝塘;渠道21条:上寨水库南干渠、下莽王沟渠、新寨沟渠、李为地沟渠、白槽凹沟渠、陈家寨沟渠、大仆寨沟、小仆寨沟、上寨水库北干渠、小坡脚沟、母猪龙沟、后寨沟、大龙沟、石门坎沟、思拉底沟、七股龙沟、电站沟、上寨水库引水沟、大寨门沟、三个山沟、柳树凹沟。列入县级“河长制”管理的有上寨水库、莽王河、平地河等1座水库和2条河流;其他河库塘渠全部纳入乡村两级河长管理。
2.推进“一河一策”“一河一档”工作。2018年,按河湖库渠实际状况,统筹上下游、左右岸,分级分类对河流(河段)、湖泊、水库、渠道以解决突出问题为导向,理清问题清单,完成了3件县级河湖库渠 的“一河一策”和“一河一档”以及7件乡级“一河一策”方案的编制,明确治、管、保措施,积极为河长制工作服务。
3.建立监测与信息支撑体系。照管理体系和制度配合好上级涉及水体环境的监测与信息支撑。在河长制河湖名录中解决农村安全饮水的库塘有3件,2019年的水质检验均达到饮用水Ⅱ类水质标准。
(四)积极筹措,确保资金投入
1.河湖库渠管理保护资金渠道。河湖生态综合治理保护投入,2017年至今何元乡林业生态保护惠农补贴发放188.26万元,其中:公益林补81.14万元,草补83.01万元,退耕还林22.59万元、陡坡地治理1.52万元。2019-2020年厕所革命建设公厕、旱厕改造和水冲式厕所1580个,已拨付资金44.8万元,项目实施已完工100%。下一步将多渠道积极争取资金,稳固保障河湖长制各项工作落实。
2.落实各级河长制办公室经费。自2017年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以来,每年从乡财政预算专项经费保障河湖长制工作。
(五)落实督察,强化考核激励
1.落实乡级督察。2017年底出台《何元乡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督察组》何发〔2017〕93号文件,成立了由乡党委副书记任组长,乡党政办负责人、乡纪检专干、人大秘书和环保专干任成员的河长制工作督察组,督察组主要协助总河长、副总河长对河长制具体工作情况和河长履职情况进行督察、督导。督察组每年对重点河湖库渠或群众反映问题多的河湖库渠,强化督查,全面性督查一年不少于一次,对推进不力的,实行执纪问责。
2.推进责任考核。从2018年开始,按不同河湖库渠,实行差异化绩效评价考核,依据考核结果实行奖励问责。乡督察组每年年底抽取2个村级河(湖)长进行考核,档案管理、工作落实到位,考核均为合格。县级对何元乡2018年和2019年考核均为合格。
3.推行激励问责。从2018年开始,何元乡对成绩突出的河长及村委会给予表扬,对失职失责的要严肃问责。
(六)加强宣传,强化社会监督
1.加强宣传教育。利用粘贴墙报和宣传画广泛宣传河湖库渠保护管理和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增强公众的责任意识和参与意识,营造全社会关注、保护河湖库渠的良好氛围。
2.公示河长职责。在2017年11月底,在河湖库渠重要位置安装河(湖)长公示牌10块,公示牌内容包含河湖概况、工作职责、管护目标,乡村两级河(湖)长姓名、职务和联系方式,社会监督和举报电话等内容。
3.推进公众参与。通过随机发放群众满意度测评表,调查得到满意度达98%。
4.落实社会监督。全乡利用河(湖)长公示牌,公布了河长姓名、职务、职责、概况、管护目标、河段范围和监督举报电话,接受群众监督和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