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打开适老化模式 x 注册 登录
施甸县人民政府
无障碍浏览 打开适老化模式 x 注册 登录
索引号 01525943-7-12_A/2017-0412001 发布机构 施甸县何元乡
公开目录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发布日期 2017-04-12
文号 浏览量 4
主题词 文化
何元传统节庆文化活动红红火火

何元乡文化广播电视服务中心在县文体广电旅游局的业务指导和关心支持下,在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自2012年实施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以来,何元乡文化广播电视服务中心仅仅围绕示范区创建内容,整合项目,建设文化站乡情展示、图书阅览室、电子阅览室3个、行政村文化活动室9个、图书阅览室9个、灯光球场1块、行政村自然文化活动场地篮球场13块。综合文化站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台账32本,仅仅围绕“文化惠民、文化乐民、文化富民”的宗旨、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充分利用元旦节、春节、三八妇女节、六一儿童节、十一国庆节等节日,开展各种文化文艺活动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乡党委政府的决策、发展思路,宣传法律法规、农业科技和科普知识、安全知识、禁毒防艾知识、惠民政策,宣传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等,让全乡群众在文化娱乐中、文化活动中了解和掌握了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农业科技、安全生产等知识。特别是春节、火把节庆祝活动规模较大,内容丰富多彩,有群众自编自演的舞蹈、小品、相声,有传承彝族文化的打歌、山歌对唱、花灯等内容,不仅庆祝了节日,增添了节日气氛,同时宣传了政策、宣传了与群众密切相关的法律、科技、安全等知识,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两节”文艺庆祝活动年年举办,深受乡党委政府和群众的好评。现将具体做法作如下交流:

一、组织壮大文艺队伍推动文化大发展

2012年前,何元乡基本没有文艺队,都是零散的打歌活动,文艺活动都是在婚丧中开展舞狮活动,没有一支能歌善舞的文艺队。2012年开始,我站深入村组考察,动员各村文艺爱好者组建文艺队,文化站工作人员到村组进行培训,指导文艺活动的开展。到目前为止,全乡共发展行政村、自然村文艺队34支,其中龙狮队1支、舞狮高跷队1支。

二、积极争取项目,加强文化阵地建设

文化站充分利用文化惠民资源共享的政策,与组织、妇联、共青团等部门联合,建设行政村文化活动室、图书阅览室9个,积极争取七彩云南全民健身工程项目,建设活动场地篮球场,到目前为止,全乡共建文化活动场篮球场15个。为广大群众提供了活动健身、锻炼的场地场所,不断满足了群众文化活动需求。

三、完善文化设施,广泛开展文化活动

为了让文艺队活动有内容,形式多样,我站充分发挥文化专用资金的作用,争取每个文艺队支付一部分,文艺队自筹一部分,配置音响、服装、道具等设备,让文化活动有声有色,丰富多彩。

四、加强文艺队伍培训、提高文艺队业务水平

文艺队发展壮大后,我站重点抓好文艺队伍业务培训,采取举办培训班、文化站工作人员下乡指导、聘请上级文艺老师来授课等方式对文艺队伍进行培训,提高文艺队伍业务水平。全乡有6支文艺队不仅在乡内开展文艺活动,还参加县上的各种文艺活动和比赛,并到县内外农村喜事家庭开展演出,既丰富了文化活动,也给文艺队本身带来了效益。

五、站办文化活动红红火火

文化站仅仅围绕“文化惠民、文化乐民、文化富民”的宗旨,定期不定期地到村寨指导各文艺队开展文艺活动,到行政村鼓励他们举办文艺演出和比赛,文化站也认真制定实施方案,成立领导小组,提出活动主题,扎实组织实施全乡性文化活动,每年至少举办4次庆祝活动,每次参加演出人数达400多人,演出节目30多个,观众人数达1000多人次,为各文艺队搭建了展示平台,创建了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的机会,做到“天天有歌舞,月月有演出、季季有比赛”,既宣传政策,又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就2016年度讲,何元共开展“喜迎新春 共话发展”、“何元乡第二届农民篮球运动会”、“传承彝族文化欢庆火把节”、“厚养薄葬树文明新风”为主题的4次大型文体活动,其中,选送3个殡葬改革文艺节目到县参加演出,《孝道常回家看看》荣获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