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打开适老化模式 x 注册 登录
施甸县人民政府
无障碍浏览 打开适老化模式 x 注册 登录
索引号 01525938-1-09_D/2018-0511001 发布机构 施甸县仁和镇
公开目录 其他 发布日期 2018-05-11
文号 浏览量 29
主题词 食品药品监管
仁和镇人民政府2018年春夏季食品安全风险预警公告

仁和镇人民政府2018年春夏季食品安全风险预警公告

(2018年10号)

春夏之交,气温回升,万物复苏,病原微生物又开始繁殖活跃,易发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为防范和减少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确保广大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特发布2018年春夏食品安全预警公告:

一、消费者要增强食品安全风险意识

一是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春夏季是细菌滋生的活跃期,易发生细菌性食物中毒事件。食物要煮熟煮透,隔夜饭菜必须冷藏保存,食用前确保未腐败变质,并加热彻底后方可食用。注意慎食生菜凉菜。

二是预防植物性中毒。随着天气变暖,金雀花、蕨菜、香椿等山茅野菜逐渐上市,成了人们餐桌上的美食。重点提醒,在享用原生态、绿色的天然美食时,要把握好食用量,不轻易采摘、食用自己不了解、没有食用过的山茅野菜,预防食用山茅野菜等造成植物性中毒。

三是预防亚硝酸盐中毒。腌制的酸菜咸菜中,随着气温的升高,亚硝酸盐的含量增加,一次性食用过多或食用已变黏的酸菜咸菜,容易引发亚硝酸盐中毒。

四是预防马铃薯、四季豆中毒。发芽或变色的土豆含有大量龙葵素,食用后易引起中毒。生的四季豆中含有皂素和红细胞凝集素两种毒素,皂素会强烈刺激消化道,凝血素具有凝血作用,四季豆一定煮熟煮透方可食用。

五是谨防冷冻海产品中毒。春季是海产品的淡季,如冷冻海产品存放时间过长或存放不当,就容易腐败变质,产生有毒物质,这些有毒物质经过加热后并不能彻底破坏其毒害性,易造成食物中毒。

六是预防霉变甘蔗中毒。甘蔗霉变的病原菌为“节菱孢霉菌”,这种霉菌可以分泌出耐热的水溶性物质3-硝基丙酸。3-硝基丙酸是一种亲神经毒性物质,可以损害人的中枢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以及泌尿系统。购买甘蔗汁应选择新鲜干净无霉点斑,去皮后色白不发红,无酸霉味及酒糟味的甘蔗榨汁,随榨随饮,勿购疑似霉变甘蔗。

二、学校食堂等餐饮服务单位要谨防集体性食物中毒

学校食堂、建筑工地食堂、聚集性就餐场所等餐饮服务单位要预防发生集体性食物中毒。

一是切实把好“四关”。把好食品进货关,严格执行食品采购索证登记验收制度,严禁采购证照不全和来源不明的食品及食品原料,确保所采购食品安全。把好食品贮存关,严格按照食品标签所示保存条件存放食品,坚持先进先出原则,尽可能减少库存,保持食品原料新鲜,严禁使用过期及食品质量发生变化的食品。把好食物加工操作关,严格按照《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操作,防止食物生熟荤素交叉污染,加工好的成品要缩短待餐时间,禁止直接使用隔餐食品,严禁使用亚硝酸盐,禁止加工食用四季豆、黄花菜、发芽马铃薯、野生菌、自制豆浆等有潜在风险的高危食品,禁止制售凉菜和外购熟食凉菜。把好餐饮具清洗消毒保洁关,餐具清洗消毒应严格按照一刮、二洗、三冲、四消毒、五保洁程序进行。

二是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学校食堂、建筑工地食堂、聚集性就餐场所等餐饮服务单位要严格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定期组织开展食堂食品安全自检自查,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和防控措施,不断提高食品安全保障能力;各级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要加大对以上单位食堂的监管力度,指导健全各项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并落实到位。

三是强化日常监督管理工作。严格按照制度要求每日对学校食堂内外环境进行检查,对从业人员进行晨检;保持食堂环境清洁,做好防蝇、防虫、防鼠、防尘工作,预防食品污染;按要求做好每餐留样并做好留样记录等。

三、加大农村自办宴席指导力度

各村(社区)、各单位要加强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风险防控,加强对农村家庭自办宴席的监管,充分发挥基层食品安全协管员、信息员作用,指导群众科学烹调、合理膳食,强化宴席食品卫生督查,防止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发生。

四、各职能部门要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

要严格落实食品安全地方政府负总责,监管部门各负其责,食品生产经营者是第一责任人的要求,制定应急防范措施,及时处理各类食品安全事故投诉举报。对可能发生食品安全事故隐患要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控制,及时报告和互通信息,加大协调配合力度,提高防范处置能力。要广泛开展食品安全宣传活动,进一步普及食品安全知识,提高人民群众食品安全和健康意识,确保人民群众饮食安全。

仁和镇人民政府

2018年5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