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打开适老化模式 x 注册 登录
施甸县人民政府
无障碍浏览 打开适老化模式 x 注册 登录
索引号 01525935-7-13_A/2017-0628001 发布机构 施甸县由旺镇
公开目录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发布日期 2017-06-26
文号 浏览量 3
主题词 卫生
关于印发《由旺镇2017年防治艾滋病工作计划》的通知

各村(社区),镇直有关单位:

现将《由旺镇2017年防治艾滋病工作计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由旺镇2017年防治艾滋病工作计划

2017年是第四轮防治艾滋病人民战争推进之年,我县防治艾滋病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考察云南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统领艾滋病防治工作,进一步完善政府组织领导,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依法防治、科学防治的原则,强化综合治理、分类指导,突出重点、攻坚克难,全面有效地落实各项防治措施以及国务院、省防艾委防治艾滋病工作相关会议精神,继续打好防艾人民战争,建设更加健康稳定的社会环境。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 加强领导,夯实工作基础

(一)继续完善“党委政府领导、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防治艾滋病工作格局。持续将艾滋病防治工作纳入政府重要工作日程,进一步明确职责,落实“一把手负责制”和“责任追究制”,确保事有人管、责有人负。

(二)科学研判,制定符合本地实际的防治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明确工作目标和防治策略措施。完成第三轮防艾人民战争行动计划终期评估和第四轮(2016-2020年)防治艾滋病人民战争行动计划制定工作。

(三)完善防治艾滋病工作专项经费投入自然增长机制,持续将防治艾滋病工作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确保工作需要。

二、创新工作思路,提升防控成效

(一)加强艾滋病防治队伍及能力建设。一是确保各村有人做事,防艾工作到位。二是加强培训,提升防艾人员工作能力,保障防控工作效果。

(二)防艾办工作人员要主动作为,认真研判本地疫情,科学谋划,进一步明确各自的职责和任务,要认真履职,立足各村实际,加强对各村防艾工作人员的指导和帮助。

(三)研究建立社会组织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机制,按照改革社会组织管理制度的总体要求,继续完善社区组织参与防艾工作方案,促进社会组织依法规范开展防治工作。

(四)深化“五扩大、六加强”防治新策略,不断扩大艾滋病宣传教育、监测检测、行为干预、临床治疗和关怀救助覆盖面,有效遏制艾滋病传播。

1、继续将防治艾滋病政策知识纳入各级党校和行政学校培训课程,各村委员会干部纳入防治艾滋病知识、法规政策、规划计划、协调指挥和组织管理能力培训,不断提高各村干部对防治艾滋病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有效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和防艾履职能力。要注重整合多部门资源,创新宣传方式,持续开展大众宣传教育,提高宣传针对性、信息传递的有效性和覆盖面,全面普及全民防艾知识,努力营造良好的艾滋病防治工作环境。

2、强化行为干预,力控经性传播。一是加强对高危行为人群的艾滋病危害警示教育和综合干预,促进其主动进行咨询检测,减少高危行为。二是加强部门合作,以强化安全套推广使用为抓手,落实在娱乐场所服务人员中推行艾滋病抗体检测卡制度,做好娱乐场所、经营性公共场所和流动人口推套防艾工作。三是继续落实《云南省老年人艾滋病综合防治工作指南(试行)》和《云南省流动人口艾滋病性病综合防治工作指南(试行)》,全力做好老年群体和外出务工人员的防治艾滋病工作。四是深化对边远、困难地区防艾宣传干预工作,提高对涉外婚姻人群艾滋病防控成效。

3、切实加强对吸毒人员的干预工作,持续减少毒品使用导致的艾滋病传播。

4、坚持医防结合,及时对符合治疗条件的艾滋病感染者/病人开展规范化抗病毒治疗。

5、认真落实国家“四免一关怀”政策。进一步完善感染者关怀救助档案管理工作,提高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人的关怀救助效果。继续将符合条件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人,将生活困难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人及其困难家庭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按照规定发放城乡低保、农村五保供养、基本养老保险金。高度关注受艾滋影响儿童,按规定继续对受艾滋病影响的困难学生实行“两免一补”。积极探索“政府救助与社会关爱相结合,艾滋病防治与扶贫开发相结合”的工作模式,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弘扬中华民族扶危济困的传统美德,为艾滋病家庭献爱心、送温暖,不断扩大关怀救助覆盖面。

三、强化督导管理,整体有效推进

一是开展防艾工作人员培训,努力提升各村防艾工作人员统筹规划及综合协调管理能力;加强网络数据业务培训,提高数据管理质量。二是强化调研、督导和指导,促责任目标任务全面完成。三是切实落实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合理运用督导成果,对于松懈麻痹、敷衍了事,工作落实不力的村委会、成员单位和个人,予以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