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1525939-x/20240403-00003 | 发布机构 | 施甸县太平镇 |
公开目录 | 乡村振兴 | 发布日期 | 2024-01-03 |
文号 | 浏览量 | 8 |
走进太平镇椅子山村,村头池塘边种植藠头的农户正在忙着清洗刚刚从地里挖出来的藠头,椅子山村的藠头因个大饱满而小有名气。
藠头像葱又像蒜,是一种很古老的蔬菜,在椅子山村具有悠久的种植历史。因为其野生性状明显,在很多地方被当作一种下饭野菜。藠头虽然很不起眼,其功效与作用却不容小觑,入药能促消化助食欲、预防心血管疾病、促进骨骼发育,食用能拌能炒能腌制,是一道美味的餐桌小鲜,因此藠头又被称作菜中灵芝。
走进椅子山村杨在升家的藠头地,杨在升夫妇正在挖藠头,只见钉耙落地,藏于泥土中的藠头便漏了出来,轻轻一扯,饱满圆润的藠头随即破土而出,再抖一抖,白白嫩嫩的藠头便露出了真面目。不一会儿,挖出来的藠头就被整齐地摆在地头。目前市场收购的藠头需要去除根须与茎叶保留藏身泥土中球状的根茎。杨在升夫妻二人相互配合,用镰刀粗加工后,一个个敦厚肥美的藠头在清洗后就可以出售了。
清洗后的藠头洁白如玉、鲜亮晶莹,尝一口脆嫩无渣、香气浓郁,装袋后就有收购商按照每市斤2.3元至2.6元的价格进行收购。“我家种的藠头还是比较可以的,只是施一点儿农家肥,也不打药水,在市场上比较受欢迎,我打算明年多种一点儿。”杨在升说。
椅子山一带因土壤温润疏松肥沃,土质排水良好,种植出的藠头品质上乘、生脆鲜美,打开了广阔的市场,成为群众增收的得力产业。据了解,椅子山村,共种植藠头100多亩,可为种植藠头的农户增收共计60余万元。如今随着藠头产业的发展,农产品的发展道路拓宽,群众通过种植藠头增收致富,小小的藠头成为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