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533022MB1982683D-/2019-1227004 | 发布机构 | 施甸县信访局 |
公开目录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发布日期 | 2019-12-27 |
文号 | 浏览量 | 24 |
施甸县信访局推进公共资源配置领域政务公开实施方案
根据《施甸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施甸县推进公共资源配置领域政府信息公开实施方案的通知》(施政办发〔2018〕60号)精神,扎实推进信访局公共资源配置领域政务信息公开,结合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中央、省、市、县关于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重要决策部署,着力推进信访局公共资源配置决策、执行、管理、服务、结果公开,努力实现公共资源配置全流程透明化,不断提高公共资源使用效益,维护群众合法权益,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和公开制度机制完善、信访数据开放共享,提高行政管理水平,助力施甸跨越发展。
(二)公开内容
1.机构概况:机构职能、领导介绍;2.法规公文: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政策解读;3.部门信息:工作动态、通知公告;4.政府采购信息;5.建议提案办理结果:人大建议办理、政协提案办理。
(三)基本原则
坚持主动公开。落实“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要求, 除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外的公共利益、公众权益、社会关切及需要社会广泛知晓的公共资源配置过程中产生的政务信息,应依法依规予以公开。
坚持突出重点。以公共资源配置过程中人民群众和社会关注度高的政务信息为重点,信息产生主体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要求公开决策、执行、管理、服务、结果有关信息,对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完整性、有效性负责。
坚持权责统一。“谁批准、谁公开,谁实施、谁公开,谁制作、 谁公开”,对公共资源配置领域,涉及行政审批的批准结果信息进行公开;项目基本信息、配置(交易)过程信息、中标(成交)信息、合同履约信息等,按照规定进行公开;相关主体信用信息依法依规分别予以公开。
坚持统分结合。公共资源配置过程中产生的信息统一推送至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施甸县公共信用平台,同时向政府网站推送(提供),由平台(政府网站)管理部门对推送的信息和本单位掌握的信息进行集中管理、分类展示,推动信息共享,加快“互联网+政务”的深入融合。
坚持及时公开。公共资源配置领域政府信息形成或变更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予以公开,行政许可、行政处罚事项应自作出行政决定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上网公开。对信息公开申请,严格按照法定时限予以答复。法律法规对公共资源配置信息公开时效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二、组织机构
为认真做好政务信息公开工作,将其作为全面深化政府信息与政务公开的重要抓手,成立信访局政务信息公开领导小组,统筹推进日常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如下:
组 长:赵军利 党组书记、局长
副组长:李天禄 党组成员、副局长
成 员:胡文静 党组成员、副局长
徐会萍 党组成员、综合股负责人
杨尚国 信访股负责人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综合股,由李天禄副局长分管,各股室协调配合,综合股徐会萍负责日常事务。
三、主要措施
(一)健全工作体系。按照领导小组职责要求,各股室加强工作协调配合,做好公开工作,确保各项任务有效落实。
(二)拓展公开渠道。充分发挥政府网站权威平台作用,做好重点领域信息公开专栏,集中展示公共资源配置各类信息。着力推进信息公开向移动端、自助终端、政府热线等延伸,积极利用政务新媒体(政务微博、微信、APP移动客户端以及开设在其他第三方平台上的新兴政务媒体)和传统媒体(广播、电视、报纸、公示栏等)多渠道发布信息。鼓励通过大数据分析,把握和预测公众信息需求,提供按需定制、精准推送的智能化、个性化服务,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扩大公共资源配置信息覆盖面。
(三)推进数据共享。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有关要求,以有用、好用为目标,打通各部门信息系统、打破“数据孤岛”,积极构建以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为枢纽的公共资源交易数据共享体系,深化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与其他政务信息系统优化整合,构建集信息公开、交易办理、进度查询、业务咨询于一体的一站式、全时段综合服务平台。依法应当公开的各类公共资源交易公告、资格审查结果、交易过程信息、成交信息、履约信息以及有关变更信息等,在依法指定媒介发布后,交互至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予以公开。
(四)构建信用支撑。发挥社会诚信体系建设支撑“互联网+政务公开”作用,深化信用信息应用。及时将公共资源配置领域的信用信息交互至公共信用平台予以公开,开展网上全过程信用管理;加快建立健全公共资源配置领域“红黑名单”制度,根据主体信用状况,对守信市场主体予以联合激励,对失信市场主体实施联合惩戒,推动公共资源配置实施事前差异化服务、事中信用监测预警和事后联动奖惩,提高公共资源配置效益。
(五)积极解读回应。加强重大政策解读,加大应公开的重点工作情况力度,通过政务信息平台向社会广泛发布,主动回应社会关切。依托“12345”政府热线,整合其他政策法规查询和在线咨询平台、栏目、信箱,打造全新在线服务互动交流版块,实现在线咨询“一条线办理”,提升用户体验,方便公众查询或获取相关政策解读等有关信息。认真执行依申请公开制度,规范受理、审查、处理、答复程序,畅通依法申请公开渠道。
(六)加强督促检查。分管领导要做好日常监督,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做好日常自检自查工作,政务信息公开情况、公开质量进行督促检查,推动各项工作落实,提升政务信息公开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