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1525897-9-30/2016-0402039 | 发布机构 | 施甸县统计局 |
公开目录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发布日期 | 2014-12-25 |
文号 | 浏览量 | 14 |
今年以来,全县各族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围绕“县域经济,园区经济,民营经济”三大经济战役,各项经济工作有序推进,国民经济呈现出稳中又快的增长态势。初步核算资料显示:一季度完成生产总值87498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8%(可比口径计算,下同),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19016万元,增长5.5%;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29055万元,增长16.4%,其中,工业增加值20143万元,增长17.5%,建筑业增加值8912万元,增长20.2%;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39427万元,增长8.3%。一、二、三产业的比重为22:33:45。一、二、三产业分别拉动经济增长1.1、5.8、3.9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依次为10%、54.2%、35.8%。
一、一季度经济运行的特点
1、工业生产发展较快
全县现价工业总产值62897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6.14%(可比口径,下同),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51446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8.4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5712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0.3%;工业销售产值完成50602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1.19%,其中制糖业销售产值完成1332万元,比上年同期减少52.29%;工业产品产销率达80.45%,比上年同期上升9.84个百分点;其中制糖业产销率达20.85%,比上年同期下降1.24个百分点。
2、消费品市场平稳
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841.3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其中:农村完成16485.5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6%;城市完成12355.8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5%。分经济类型看:公有制经济完成1035.8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7%,市场份额达3.6%;非公有制经济完成27805.5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3%,市场份额达96.4。分行业看:餐饮收入完成6750.6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8%,商品零售完成22090.7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1%。
3、交通运输快速增长
全县客运量135万人,比上年同期增长25.89%;货运量131万吨,比上年同期增长29.18%;汽车货物周转量16781.69万吨公里,比上年同期增长20.92%;客车客运周转量11451万人公里,比上年同期增长8%。
4、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
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8632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6.26%。其中:城镇投资53168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50.57%;房地产投资15464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97.5%。
5、财政收支矛盾突出
完成财政总收入14853万元,比上年同期增收509万元,增长3.55%,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083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收1955万元,增长22.03%;上划中央“两税”(增值税、消费税)1104万元,比上年同期减收431万元;上划中央、省级所得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2646万元,比上年同期减收946万元;县区上划市级所得税252万元,比上年同期减收90万元;县区上划省级耕地占用税21万元,比上年同期增收21万元。财政总支出44338万元,比上年同期增支18845万元,增长73.92%,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支出36355万元,比上年同期增支11815万元,增长48.15%。
6、税收收入平稳增长
三月末,累计完成税收11482万元,比上年同期减少1.38%,其中国税完成3498万元,比上年同期减少30.53%;地税完成7984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0.82%。
7、金融运行平稳
三月末,全县金融机构存款余额469987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52%,其中储蓄存款316852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8.44。各项贷款余额237629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9.24%。
总体来看,全县经济保持了平稳增长,经济运行中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需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确保我县全年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
二、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田水利、乡村道路等农业基础设施还不能满足农民生产生活的需要,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低,农业产业抗灾能力较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业生产。
施甸康丰糖业有限责任公司由于甘蔗产量下降,甘蔗入榨量减少,产品价格下降,造成产值大幅下滑,由上年的12638万元下降到6388万元,减幅为49.45%,嘉华水泥厂受原材料价格上涨及工业品出厂价格下跌的影响,增加值率下降。加之规模工业培育难度大,全县工业企业总量小而少,培育对象少。全县限额以上消费品企业较少,对经济增长难以形成支撑。全县消费品市场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住宿餐饮业企业比较少,目前仅有14户批发零售限上企业,5户住宿餐饮限上企业,所占市场份额较小。
三、对下一步工作的建议
一要着力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加大全县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继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重点抓好传统优势产业,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三农”工作方针。一是大力发展农业经济,巩固粮食生产,壮大畜牧业养殖,大力发展烤烟、茶叶、核桃等传统优势产业;二是发展新型化农业进程,发展壯大反季蔬菜、水果等。
二要加强对重点工业企业和重点产品的培育和扶持,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确保完成年初的目标任务。培植新的规模经济,对全县规模以下企业进行调查、筛选,确立一批有发展前景的企业进行重点培养,努力帮助该类企业快速发展,使之尽快培育成规模以上企业,提升全县经济增长力。
三要重点抓好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和住宿餐饮业企业的培育纳规工作,壮大我县消费品市场规模,促进消费品市场繁荣昌盛。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刺激消费持续增长。积极引导消费观念升级,持续促进消费结构升级和全县消费品市场较快增长。
撰稿人:何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