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1525897-9-30/2016-0402036 | 发布机构 | 施甸县统计局 |
公开目录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发布日期 | 2014-11-25 |
文号 | 浏览量 | 26 |
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起步之年,也是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的关键之年, 我县面对严峻的农业生产形势和旱情,仍然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农民增收为核心 按照高产优质、生态安全的要求,做大、做强高原特色农业,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呈现出农业生产稳步增长的态势。
一、上半年农业生产情况
(一)粮食及经济作物情况持续增长。1.小春粮食作物产量平稳增长。随着国家各项支农惠农的政策措施的实施、农业技术服务不断加强,小春粮食面积有所增加,产量略有提高。2014年全县完成小春粮食播种面积221106亩 ,比上年增1208亩,增长0.55%,小春粮食产量38534吨,比上年增产715吨,增长1.89%,亩产174公斤,比上年增加2公斤,增长1.16%。其中:小麦面积60373亩,比上年减4919亩,减7.53%,产量11523吨,比上年减929吨,减7.46%;冬包谷面积8364亩,比上年增3007亩,增长56.13%,产量2151吨,比上年增792吨,增长58.28%;豆类面积72541亩,比上年增954亩,增长1.33%,产量8429吨,比上年增326吨,增长4.02%,豆类中,蚕豆面积29601亩,比上年增728亩,增长2.52%,产量3878吨,比上年增产197吨,增5.35%;薯类面积11672亩,比上年增3915亩,增50.47%,产量2762吨,比上年增产1013吨,增57.92%。2.经济作物稳中有升。① 油菜籽面积21184亩,比上年减4332亩,减16.98%,产量2719吨,比上年减565吨,减17.2%,亩产128公斤,比上年减1公斤,减少0.78%。②西瓜面积1318亩,减116亩,减8.09%;西瓜产量2770吨,比上年减7吨,减0.26%,亩产2102公斤,比上年增165公斤,增幅8.52%。
(二)养殖业稳步发展。上半年全县生猪存栏59.9万头,牛存栏8.9万头,羊存栏4.4万只,家禽存栏83万只,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4.33%、3.72%、3.67%、12.5%。生猪出栏29.8万头;牛出栏0.8万头;羊出栏0.8万只;家禽出栏61.9万只;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3.56%、4.91%、9.92%、9.37%。禽蛋产量576吨;肉类总产量2.5万吨。
(三)农村综合经济实力稳步增强。全县农业总产值64508万元,按可比口径计算(下同)增长6.3%,其中:农业产值32770万元,增长1.38%;林业产值3151万元,增长10.75%;牧业产值23896万元,增长13.17%;渔业产值3033万元,增幅5.46%;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658万元,增幅14.76%。
二、存在的问题
(一)基础设施薄弱。近年来,随着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实施,农业生产条件得到了进一步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也得到加强,到2013年未,全县有效灌溉面积30.8万亩,农田水利化程度达到50%,但是我县部分旱地基本灌溉设施较为脆弱,靠天农业依赖性较强,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业农村经济更好更快发展。
(二)农业生产成本不断上升,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虽然国家近年来制定了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措施,完善农业补贴制度,但由于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远高于农产品价格上涨幅度,农业生产成本上升,加之农业生产种植和收获的季节性非常强,短期内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导致工价迅速上升,农民种植的积极性大幅降低。据国家统计局施甸调查队2014年6月数据显示:第一产业经营现金费用支出901.96元,比去年增加了27.66元,增幅3.16%。
(三)生产方式滞后。大部分群众习惯于传统农业生产模式,小农思想意识浓厚,土地流转机制不活,农业生产手段滞后,机械化作业程度不高,新型农业、规模农业以及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推进的力度不大、速度不快,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业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和升级。
三、建议
(一)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搞好农田基本建设和水利灌溉设施的建设,增强抗御干旱、洪涝、风暴等自然灾害的袭击能力;要加快中低产田改造,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增加农业抗风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加强农资市场监管工作,规范市场经营行为,确保农资价格相对稳定,以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为农业生产保驾护航。
(三)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充分发挥基层农技推广部门的作用,广泛开展有针对性的农业科技服务活动。引导农民逐步调整产业结构和种植结构,向高优农业发展;加大优良品种的选育和示范,推广种植水稻、玉米和大豆等新优产品,促进种植业结构的升级,产品质量提升,以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撰稿人:段绍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