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1525897-9-30/2016-0402030 | 发布机构 | 施甸县统计局 |
公开目录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发布日期 | 2014-11-25 |
文号 | 浏览量 | 14 |
初步核算显示,2014年前三季度,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GDP)250061万元(现价,下同),同比增长10.7%(按可比口径计算,下同)。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8642万元,增长6.6%;第二产业增加值81387万元,增长15.7%,第二产业中,工业增加值完成57272万元,增长13.7%,建筑业增加值完成24115万元,增长21.2%;第三产业增加值110032万元,增长8.9%。一、二、 三产业的比重为23:33:44,一、二、三产业分别拉动经济增长1.4、5.3、4.0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依次为13.5%,49.4%,37.1%。
一、经济运行基本情况
(一)工业经济稳中有升
前三季度以来,全县完成现价工业总产值189579万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19.9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140023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1.0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40674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4.6%,与今年上半年相比上升4个百分点。工业销售产值完成169312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5.68%,其中制糖业销售产值完成12771万元,比上年同期减少3.31%。
(二)农业经济运行平稳
三季度,全县实现农业总产值98921万元(现价,下同),同比增长6.8%(按可比口径计算,下同)。其中,农业产值41461万元,增长1.5%;林业产值6288万元,增长6.37%;牧业产值43994万元,增长10.97%;渔业产值4943万元,增长17.84%;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2235万元,增长12.82%。
三季度末,肉猪出栏488116头,同比增长9.66%,期末猪存栏570556头,同比增长0.88%,肉类总产量40739吨,同比增长2.68%。
(三)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
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255623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10.1%,高出全市增速79个百分点。其中:项目投资完成196809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1.1%;房地产投资完成58814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46.9%。招商引资规模进一步扩大,省外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达到179896万元,增长57.8%。
(四)消费品市场平稳发展
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81437.3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限额以上比重达15.4%。分经济类型看:公有制经济完成2667.8万元,比上年同期减少17.8%,市场份额达3.3%;非公有制经济完成78769.5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4.5%,市场份额达96.7%。分消费形态看:餐饮收入19279.5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1.3%;商品零售收入62157.8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5%。
(五)财税收入负增长
财政总收入完成 37567万元,比上年同期减少3.72%,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3831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58%。财政总支出154761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15%,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42468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26%。完成各项税收29699万元,比上年同期减少0.36%。
(六)金融市场运行平稳
九月末,全县金融机构存款余额502753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9.09%,其中:储蓄存款342772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5.09%。各项贷款余额255696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0.43%。
二、经济全面发展面临的问题
回顾年初以来全县经济运行态势,经济发展趋于平稳,到第三季度,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多项主要经济指标低于年初确定目标,要实现全年目标任务艰巨。
(一)工业快速增长压力大。今年以来,工业增长速度有所放缓,工业快速增长压力大,工业总产值增速为19.98%,与上年同期相比回落12.64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为14.6%,与上年同期相比回落4.9个百分点,目前,我县工业企业规模较小,截止9月底,全县共培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6户,没有大型企业,中型企业仅有康丰、云维、嘉华3户,其他13户均为小微型企业,新培育的工业企业支撑工业的比重小,我县工业支撑经济总量快速增长的势头不容乐观。
(二)服务业发展乏力。市场消费增长乏力,传统消费热点回落,限额以上企业完成的消费品零售总额占的比重低,对消费品市场的拉动作用不理想。网络消费的兴起,给传统的消费方式带来了一定的冲击。由于受到整个经济环境的制约,餐饮业的发展受到一定的影响,刺激新的消费增长点存在很大困难。到三季度末,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增速放缓,对全县服务业的增长支撑力度明显减弱。
(三)投资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今年以来,我县投资一直保持高速增长,但不容忽视的是,我县投资依然面临诸多问题,最值得重视的问题之一就是投资结构不合理,9月末,全县入库项目共有65个,但是大部分属于基础建设投资,为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而进行的非生产性投资,如木瓜山并网光伏电站项目、姚关河三级水电站增效扩容改造工程、日产4000吨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技改项目等这类建成后投入生产,能明显促进各产业经济发展的项目不多,产业投资占比低,生产性投资份额小。同时,还存在投资项目小、投资空间有限,新开工的投资项目少,续建项目的投资空间已剩下不多,重大投资项目的支撑力度逐渐减弱等不利于投资长期高速发展的问题。
(四)财税增收压力大。今年以来,财政收入增长速度和税收收入增长速度持续走低,到了第三季度,两个增速呈现双双负增长,同去年相比,增速大幅度回落,财税收入增收压力增大。
三、建议
(一)推动工业经济增长。一是要加大规模以上企业的培养力度,并做好后续工作,发挥龙头带动作用,促进经济市场的有序快速发展。二是要在工业发展的过程当中,引进新技术,逐步摆脱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三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着力引进拥有核心竞争力、具有较强带动力的领军企业。
(二)加强服务业监测,促进财税增收。重点抓好培育和扶持限额以上企业的工作,提高市场比重,缩小与其他县区的差距,发挥限额以上企业拉动消费增长的作用。转变消费热点,适应人们消费需求,重视精神、文化、健康等方面的消费升级。提高传统服务业的发展水平,加强城乡公共服务的建设,扩大传统服务业规模。同时有选择的发展商贸业、物流业、金融服务业、旅游业、文化服务业、房地产业等优势服务业,充实全县整个服务业的结构,使其顺应市场的发展需求。加强税源监测,掌握税源增减情况,减少漏收,挖掘税源,促进财税增收。
(三)着力优化投资结构。一是抓好大项目的推进,发挥大项目对投资的支撑带动作用,积极推进全县的城市建设工作;二是加强投资监测和预警,密切跟踪项目推进情况,及时做好项目服务工作;三是激活民间投资,让更多民间投资进入基础建设、城镇建设等政府支持领域;四是有针对性地进行招商,加大产业投资项目招商力度,不断提高产业投资比重,充分发挥产业投资的经济带动作用。
(四)发展开放型经济,增强经济竞争力,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和国民经济素质提高。要增强对外开放的力度,一靠领导推动,实行招商引资“一把手”工程;二靠政策拉动,鼓励企业和个人招商引资;三靠服务促动,理顺办事程序,简化手续,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维护投1资者的合法权益。
撰稿人:刘德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