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1525939-x-30/2016-0413262 | 发布机构 | 施甸县太平镇 |
公开目录 | 其他 | 发布日期 | 2014-12-30 |
文号 | 浏览量 | 18 |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关于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的部署要求,扎实推进惩防体系建设,积极探索预防腐败的有效途径,不断强化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根据太发【2014】62号文件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廉政风险防控的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结合我院实际,现就加强廉政风险防控、规范权力运行制定工作实施方案。
一、准确把握加强廉政风险防控的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要求,以制约和监督权力运行为核心,以岗位风险防控为基础,以加强制度建设为重点,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构建权责清晰、流程规范、风险明确、措施有力、制度管用、预警及时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不断提高我院预防腐败工作科学化水平。
(二)工作原则。坚持围绕中心,把廉政风险防控工作融入到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全局之中,贯穿到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全过程;坚持因地制宜,从本院实际出发,区别不同岗位特点,合理确定工作目标、任务要求、方法步骤;坚持改革创新,尊重基层和群众的首创精神,勇于实践,积极探索惩治和预防腐败的新思路、新方法。
(三)目标任务。在已开展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采取有力措施,全面准确查找风险点,完善防控措施,扎实抓好相关工作,确保廉政风险防控工作取得实效。2014年底前,形成对部门、权力岗位、权力运行环节全面覆盖的廉政风险防控规范权力运行机制建设工作网络;2015年至2016年,廉政风险防控规范权力运行机制基本建立,制度配套完善、执行有力,预防腐败成效明显提高。
二、重点加强桥头堡建设廉政风险防控
(一)紧贴桥头堡建设加强防控。围绕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推进“两强一堡”建设,顺利实现“十二五”各项目标任务以及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县委县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以加快桥头堡建设为目标,针对影响改革发展的重点问题、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热点问题、干部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切实加强廉政风险的防控。通过廉政风险防控,提升工作效能,为我镇卫生事业和社会发展创造更为优越的环境。
(二)强化重大政策措施落实。围绕桥头堡建设的重点工作,突出权力集中领域、资金密集领域、资源聚集领域和监管薄弱领域,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等政策措施落实过程中的廉政风险,建立健全预警防控机制,有效推动政策措施的落实执行。
三、全面贯彻落实加强廉政风险防控措施
(一)依法清权确权。根据法律法规和定职能、定机构、定编制的“三定”规定,按照职权法定、权责一致的要求,全面清理和规范部门和岗位权力事项,逐项审核确定权力事项的类别、行使依据、责任主体,摸清职权底数,明确职权范围。在部门内部行使的人、财、物管理等权力,也要纳入清理规范的范围。
(二)查找廉政风险。根据部门职能、岗位职责和工作流程,在前期推行的关键岗位和重点环节行政行为监督的基础上全面排查廉政风险点。采取自己查找、群众评议、专家建议、案例分析和组织审定等方法,重点查找个人岗位在职能职责、权力行使、作风状况等方面的风险,班子在决策议事、制度机制、工作流程等方面的风险,对查找出的风险,要认真分析表现形式和形成原因。
(三)评估风险等级。根据岗位的权重、处置资金物资资源量、自由裁量权大小、服务社会关联度和社会评议情况、信访、投诉和发案量、媒体曝光率,以及违规行为后果等因素,按照“高”、“中”、“低”三个等级进行评定,在充分征求意见和广泛讨论的基础上,由领导班子集体审定。要积极探索建立科学合理的评定廉政风险等级的措施办法,尽可能量化评定标准,根据不同等级实行分级管理、分级负责、责任到人。要把查找评级的廉政风险登记汇总,建立台帐,形成廉政风险信息档案,实行集中规范管理。
(四)明确防控责任。按照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分级负责、分类防控的原则,廉政风险点的防控由单位主要负责人负总责,分管负责人承担领导责任,本人承担直接责任。领导班子要集体讨论研究审定每年度拟确定的廉政风险及其等级、监督防范措施以及风险防控责任人等填写本单位《内部机构廉政风险防控登记表》和《个人岗位廉政风险防控登记表》(样表附后),在单位内部公示。
(五)制定防控措施。注重防控措施的针对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通过完善岗位职责、健全业务制度、规范工作流程等措施,防控因制度缺陷导致的廉政风险;通过完善选人用人机制、加强日常管理、定期交流轮岗、强化任职离职审计等措施,防控因用人和管理不当导致的廉政风险;通过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完善职业道德规范、净化个人生活圈社交圈等措施,防控因思想作风等问题导致的廉政风险;通过加强监督检查、实行问责追究等措施,防控因监督不力导致的廉政风险。
(六)规范权力运行。建立健全权力分解和制衡机制,加强权力的科学配置,建立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财政专项资金使用实行评审、决定和绩效评估分离;专家评审事项实行审裁分离及专家管用分离;对“三重一大”事项坚持集体决策,同时按照“谁把关,谁负责”的要求,切实做好提交集体决策前的廉政风险评估;
(七)拓展防控方式。把廉政风险防控工作融入到制度的实施过程中,与提升依法行政能力、提高政务服务水平、加大政务公开力度、强化行政效能管理等工作紧密结合,提高廉政风险防控的整体性和协调性。推进党务公开、政务公开、院务公开,通过公开栏、宣传栏等途径,依法公开职权目录、权力运行流程图、裁量权基准等,增强公开的及时性、完整性、互动性,更好接受和引导群众监督、社会监督,防范风险发生。
(八)建立健全预警纠错机制。加强对廉政风险信息的收集和研判,以信访信息为基础,综合廉政风险排查、执法监察、效能监察、案件检查、干部考察、述职述廉、舆论监督、电子监察、纠风治理、巡视等各方面的信息,及时发现可能引发腐败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或情节轻微的违规违纪问题,分别采取谈心引导、函询警示、通知告诫、组织处理等方式进行风险化解和及时处置,做到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
(九)建立健全动态管理机制。以年度为周期或依托项目管理,结合改革发展和反腐倡廉的实际需要,以及预防腐败的新要求,及时调整、完善廉政风险内容、等级、防控措施和防控责任,加大动态监控的力度,定期对廉政风险防控工作进行自查和抽查,及时发现漏洞缺陷并加以改进。
四、确保加强廉政风险防控取得实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要把廉政风险防控工作作为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内容,列入领导班子重要议事日程,与业务工作同步部署、同等要求、同时督促,认真组织落实。领导班子成员特别是主要领导;要带头查找廉政风险点,亲自主持制定、审定防控措施,并在积极有效防控廉政风险方面起好表率作用。
(二)强化监督检查。把推进廉政风险防控规范权力运行情况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惩防体系建设检查考核,以及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目标考核范围,并将检查考核结果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奖励、晋级、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
(三)狠抓责任落实。负责人要切实履行“一岗双责”,按照“谁有风险谁防,谁是领导谁控”的要求,带头抓好自身和管辖范围内的廉政风险防控,并将防控责任层层分解落实到各项工作、各个环节和各个岗位,确保预防腐败各项要求落到实处。对未开展防控工作或工作不力、不认真履行防控责任,致使本院发生严重违纪违法问题的,要对单位主要领导和相关人员实施问责。
五、相关要求
(一)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近年按照上级的安排部署,我院成立了组织领导机构,制定了实施方案,及时开展了动员培训,并针对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查找风险点,制定防控措施,廉政风险防控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从全院的实施情况看,仍然存在着风险点查找不够准确全面、防控措施不够完善、工作推进力度不够,进展不平衡等问题。应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制定出切实可行工作实施方案,成立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围绕岗位职责查找风险并针对风险采取防控措施,年终要形成工作开展情况的总结报告,确保廉政风险防控工作取得实效。
(二)认真填写相关表格。要对职权进行全面清理、登记,认真填写《职权目录一览表》。要制定单位“三重一大”和内设机构权力运行流程图。采取自己查找、群众评议、专家建议、案例分析和组织审定等方法,全面准确排查廉政风险点、评估风险等级、明确防控责任,制定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防控措施,认真填写本单位《内部机构廉政风险防控登记表》和《个人岗位廉政风险防控登记表》,并在单位内部进行公示。
(本文来源: 作者: ) 责任编辑(作者):admin@admi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