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1525939-x-30/2016-0413026 | 发布机构 | 施甸县太平镇 |
公开目录 | 其他 | 发布日期 | 2014-12-20 |
文号 | 浏览量 | 9 |
太平镇合管办在县委、县人民政府,县卫生局县合管办,太平镇党委政府的关心帮助支持和领导下,取得了一些成绩、也存在一些不足。
一、工作回顾
(一)坚持以人为本,切实减轻农民经济负担
1、补偿资金落实到位,受益面得到扩大。2014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29641人次(含门诊和住院),参合率:98.5%,(1-12)月份参合患者住院补偿金达:3750608.04元(含门诊和住院),补偿人数为:96794人次,这些补偿资金的落实到位,有力地缓解了太平镇参合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压力,成为农民健康的“守护神”,深受广大农民的拥护和欢迎,在关注民生、构建和谐社会发挥了积极作用。
2、惠民政策深入人心,参合率年年提高。由于许多患者得到了实惠,起到了“现身说法”的作用。主动上缴现金要求参加合作医疗。由过去“动员我参加”变为“我要求参加”。可以说,新农合制度在太平镇已经家喻户晓,农民群众主动参加医疗保险意识增强。太平镇2015年参合率达到100.44%。比2014年参合率98.5%提升1.94个百分点,医保覆盖面的扩大,能有效解除农民的后顾之忧,也为太平镇“三农”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
3、就医环境明显改善,民生质量有效提升。态度决定一切,只有在服务上转变观念,医疗服务质量才能得到改善和提高。医疗技术的提高虽然非一日可以见效,但只要用心的服务于患者,那么患者的疾病自然会消除,而治愈率提高又能提升医院的声誉,还能进一步推动新农合工作的良性开展。方便了群众就医。新农合有效地带动和促进农村卫生服务体系的建设,为太平镇卫生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严格作风纪律,不断提高合管办的工作能力
1、严于律己,一丝不苟地干好本职工作。能按时办好县合管办交付给的各项工作:一是统计分析全乡镇历年来的住院补偿数据,为我县出台加强医疗费用监管文件提供有力的保障。二是严密审查外伤患者,通过患者本人、家属、亲朋好友及邻居,多点询问盘查,杜绝有责任方患者报账。因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一直没有撕开外伤(交通事故)报账的口子,以目前情况来看,群众已经慢慢接受有责任方不能报账的政策。三是坚持原则,按政策办事,不开后门,加强了审核力度。通过我们认真审核,严格规范本镇医疗单位医疗服务行为,让太平镇更多的参合群众受益。
2、加强学习,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和态度。坚持抽时间学习,积极钻研业务理论知识。借鉴别人的经验和做法,从中汲取营养,合理地在工作中运用。一是把好外伤患者审核调查第一关,二是改善和密切干群关系,提高政府公信度。在平日工中,有很多村委会干部群众来合管办办事,接触机会比较多,通过嘘寒问暖,干部群众都愿意对新农合工作说实话,知道参合农民群众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从群众身上获取了许多审核经验和方法。三是不断学习国家新政策及法律法规,结合实际,把政策法律法规,大力推广到村委干部群众中。目前的农民参合意识比以往强烈得多,要求新农合制度更透明,更合理。所以,合管办必须所掌握的知识内容比他们更新、更深、更广,才能更好的为农民服务。四是不断加强临床医学知识学习,共同探讨诊疗技术。在审核工作中,因患者病情变化无常,随着时代发展,科技的进步,医学理论和诊疗技术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自古就有“同病异治,异病同治”一说,如果审核员不掌握熟悉该病情,那么审核工作无从下手。学无止境,三人行必有我师。在审核工作中,我们对于不明白之处,敢于放下面子,咨询临床医师,学习诊疗技术,在自己获得医学知识提高的同时,审核出来的问题,也让院方心服口服;在平日工作中我们始终坚持虚心学习,向各位老师请教,学习各种审核模式,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使审核工作科学合理。五是不断创新方式,高效准确核对信息。通过实际工作,我们在发票中注明各项序号,分类排列,达到高效准确的核对信息目的,简化了工作程序,节约了时间成本。每户有一个参合号码,每张发票都有自带的印刷票号。按类别排列顺序,能得到很多有价值的信息,我们就可以利用号码顺序,准确地核对金额和录入参合家庭信息。六是不断加强计算机知识学习。使工作更为高效,达到“软硬件现代化,服务农村化”的目的。
(本文来源: 作者: ) 责任编辑(作者):admin@admi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