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76388405-1-/2019-0124003 | 发布机构 | 施甸县卫生健康局 |
公开目录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发布日期 | 2019-01-24 |
文号 | 浏览量 | 1 |
一、深入实施健康扶贫工作
一是认真贯彻落实好《健康扶贫30条》措施。全面落实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参保工作,确保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00%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和大病保险,严格落实四重保障要求,确保建档卡住院患者实际报销比例达到90%。二是深入落实“三个一批”行动计划,对建档立卡贫困患者实施分类救治,将23类29种大病覆盖所有农村贫困人口,做到应治尽治,提供救治后的康复和健康管理,巩固救治工作成效。三是做细做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管理。对高血压、糖尿病、严重精神障碍、肺结核等患者进行规范化管理,提供公共卫生、慢病管理、健康咨询和中医干预等综合服务,确保管理率达到90%以上。四是继续落实“三个一”工程,积极推进县人民医院、中医医院整体搬迁建设项目和1个乡镇卫生院标准建设项目,贫困村卫生室建设实现全部达标,每个行政村至少有1所建筑面积不低于60㎡的村卫生室,诊断室、治疗室、药房三室分离,每千农村常住人口不少于1名的标准配备乡村医生,每所村卫生室至少有1名乡村医生执业。五是落实好顶梁柱健康扶贫公益保险项目。加强与中国扶贫基金会的合作,组织开展好理赔资料的收集,指派“县级理赔专员”负责县里常态理赔咨询的问题解答和通过支付宝上传工作,及时完成申请赔付和核对工作,确保建档立卡保险对象得到受益。
二、继续做好国家卫生县城创建工作
一是提高全县各单位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思想认识,加强各部门的上下联动,履职尽责、全力以赴,将工作责任落实到位,形成齐抓共管、全员参与的工作局面。二是加强部门之间相互配合,加大执法力度,明确部门职责分工,形成整治合力。三是继续推进创建国家卫生县城网格化管理工作、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和旱厕改造工作;2019年3月底以前完成市级技术指导,2019年6月底以前完成市级专家组的初评,2019年9月底以前完成省级综合评审并向全国爱卫办推荐。
三、持续推进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一是加快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完善医联体内部管理措施和考核机制,推进医联体、医共体建设及全科医生队伍建设。二是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巩固破除“以药补医”改革成果,健全完善公立医院补偿政策,全面落实对公立医院的六项投入,科学合理严格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三是深化药品供应保障制度改革。全面落实药品购销“两票制”,完善公立医院药品集中分类采购政策。四是建立健全综合监管制度。推进“双随机、一公开”制度,对新型健康服务机构、跨界融合服务等实行包容审慎监管。
四、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质量
一是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推进优质服务示范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强化重点专科建设,优化中医重点专科布局,落实基层卫生人员能力提升计划,加大全科医生培养力度,继续做好卫生“补短板”项目建设。二是深化基层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开展以县为单位的系统编制统筹管理制度,实行县域内医疗卫生机构编制备案管理,推进乡村一体化管理,实现“乡管村用”。三是加快基层信息化建设。加快推进远程医疗服务和远程影像、远程心电、远程会诊等中心建设,推广互联网+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五、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
一是加强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认真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持续推进“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加强全县公立医院党建工作。二是不断改进工作作风。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继续加强作风建设、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重要批示,驰而不息地纠正“四风”。三是加强督促落实。加强督查督办,重点任务要建立台账,实行销号式管理,通过有部署、有督促、有检查、有奖惩,做到工作推进到哪里,督查就跟进到哪里,确保落地见效。
施甸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局
2019年1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