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打开适老化模式 x 注册 登录
施甸县人民政府
无障碍浏览 打开适老化模式 x 注册 登录
索引号 76388405-1-/2018-1225001 发布机构 施甸县卫生健康局
公开目录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发布日期 2018-12-25
文号 浏览量 3
主题词 卫生
施甸县卫计局2018年度重点工作指标完成情况通报

根据2018年施甸县卫计局阳光政府四项制度工作计划安排,现将2018年度重点工作指标完成情况通报如下:

一、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一是继续深化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严格执行全市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一市一策”,严格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确保两家县级公立医院药品比、医疗服务收入占比等指标达标。

二是巩固完善基药制度和基层运行新机制。进一步规范基本药物以省为单位网上集中采购制度,制定了《施甸县公立医疗机构药品采购“两票制”实施方案》,乡镇卫生院与6家配送企业建立了药品(含高值医用耗材)量价挂钩、招采合一的集中招标采购机制,制定了针对配送企业辖区配送管理的考核办法,签定了廉政合同、配送协议和质保协议。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严格按照规定配备使用基本药物、低价药品,网采率达到80%以上,基本药物配备使用品种数量和销售额比例,县人民医院达50%以上,县中医医院、保健院达15%以上,基层医疗机构达55%以上。

三是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制定了《施甸县建立完善分级诊疗制度实施方案》、《施甸县医疗服务共同体工作实施方案》等方案,县乡医疗机构分别与省红会医院、省中医医院、市人民医院、市中医医院、市第三人民医院签定了双向转诊协议;2018年,组建了以县人民医院、县中医医院为龙头的2个县域医共体,在2个县域医共体内组建4个片区医疗联合体;县中医医院医共体与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合作,县人民医院医共体与江西九峰集团合作,建成了远程医学影像中心(DR、CT),自2018年8月1日至10月26日,共申请远程影像(DR/CT)会诊6201次。

四是启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全县调整组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187个,2018年印制了1.7万本家庭医生签约签约服务手册,加强培训,做好系统录入工作,完善0-12岁残疾、精神残和65岁及以上肢体残疾人签约服务随访记录表,截止11月签约服务覆盖率达80.29%,建立健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台账,并按照家庭医生服务规范要求,实实在在为居民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五是全面启动国家卫生县城县创建工作,取得省级病媒生物防制“灭鼠”“灭蟑”先进城区称号,我县8个乡镇、57个社区(村)创建成为省级卫生乡镇、卫生社区(村),申请创建省级病媒生物防制“灭蝇”“灭蚊”先进城区工作通过市级考核验收,针对存在问题进一步整改,启动创建国家卫生县城网格化管理工作、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和旱厕改造工作。

二、推进卫生计生惠民实事

一是加强孕产妇和儿童管理,全县孕产妇死亡0例,死亡率为0/10万;婴儿死亡20人,死亡率为6.55‰;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率100%。

二是稳步推进婚前医学检查和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加大出生缺陷干预工作力度。全县接受免费婚前医学检查3524人,婚检率为86.93%,完成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2200对,完成率为100%;完成农村妇女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项目2967人份,完成率为106%;新生儿疾病苯丙酮尿症和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筛查人数2988人,筛查率97.88%,完成新生儿听力筛查3017例,新生儿听力筛查率为98.78%;完成乳腺癌筛查3007人,宫颈癌筛查3000人;全县妇女常见病筛查目标人群31716人,筛查19385人,覆盖率为61.12%。

三是做好尿毒症透析救治、“光明工程”项目。完成白内障手术救治226例,尿毒症患透析治疗救助81例,其中在透63人。三、进一步加强医疗服务体系建设

一是加快推进卫生计生项目建设。全县共实施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建设项目109个,分别为:县人民医院、县中医医院、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万兴卫生院、摆榔、由旺6个迁建项目和姚关、木老元、旧城、酒房、太平、水长、何元、及保场社区服务中心8个乡镇卫生院改扩建及95个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项目。截至目前,县人民医院迁建项目主体全部完成,正在做内部装修装饰工作;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迁建项目12月底完成搬迁;县中医医院及万兴卫生院迁建项目正在进行桩基础施工;摆榔、木老元卫生院项目已投入使用;水长、旧城、酒房、姚关、保场、太平、由旺、何元卫生院已完成初验,年底将投入使用;95个标准化村卫生室项目开工建设,目前验收投入使用83个,正在建设12个。

二是加快卫生计生人才队伍建设。全面贯彻人才规划战略,做好人才招聘引进、培养及储备工作,签订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16名,毕业安置3名,县、乡医疗卫生机构共晋升高级专业技术职称12人;做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助理全科医师培训及全科医师转岗培训工作,以西安交大对口帮扶、三级医院对口支援县级医院为契机,派出2人参加为期1年的全科医师转岗培训,19人报名参加为期3年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2年的助理全科医师培训,派出210余人次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继续抓好在职乡村医生中专学历教育,2018级中专学历教育共有88名学员报名参加。

三是临床重点专科建设进一步加强。县人民医院普外科、重症医学科和县中医医院针灸康复理疗科3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得到建设和加强,县人民医院强化了妇产科、儿科、眼科、重症医学科、泌尿外科、护理专科建设,着力推进县中医医院急诊科、骨伤科、外科、老年病科、康复科等重要支撑科室建设。建立了“王琳教授基层专家工作站”和“王雪教授团队专家工作站”,县人民医院成为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性胸痛救治网络协作医院”。

四、加快推进中医药事业发展

一是积极组织实施2018年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市创建各项工作。

二是按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医药服务规范要求,认真开展65岁以上老年人、0-3岁儿童、高血压、糖尿病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

三是认真组织实施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县中医医院以二级甲等中医医院评审为契机,积极做好等级医院创等达标各项工作,并进行了等级医院评审工作。

五、深入实施健康扶贫工程

一是在完成全县农村贫困建档立卡人口“困病致贫、因病返贫”调查和数据录入工作的基础上,根据《云南省健康扶贫30条措施》要求,制定了《施甸县健康扶贫2018年重点工作及任务分工方案》、《施甸县2018年健康扶贫医疗救助和兜底保障资金统筹整合使用方案》等实施方案。

二是全面做好贫困人口大病专项救治,29种专项救治病种有523人,其中儿童白血病2人、儿童先天性心脏病18人、食管癌3人、胃癌9人、结肠癌7人、直肠癌7人、终末期肾病4人、重性精神病309人、耐多药肺结核1人、肺癌25人、肝癌5人、乳腺癌7人、宫颈癌12人、急性心肌梗死24人、白内障73人、儿童淋巴瘤1人、地中海贫血14人、唇腭裂2人。

三是不断推进定点医疗机构全面落实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住院“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一单式”结算;认真执行《云南省健康扶贫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进一步规范各地健康扶贫工作的通知》要求,县人民医院、中医医院、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服务中心、13个乡镇卫生院均设立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优先挂号窗口、一站式结算窗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绿色就诊窗口。

六、全面推进落实人口计生国策

一是稳妥有序实施全面两孩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印发了《施甸县关于实施全面两孩政策改革完善计划生育服务管理的意见》,建立了县级计生例会制度,坚持每月召开一次例会,每季度做一次人口形势分析,以科学指导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1至11月全县共出生2885人,其中:二孩1454人,占50.4%。2018年被省卫计委评为省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县。

健全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落实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扶助政策。对符合政策享受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对象及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100%纳入扶助范围。

是强化计生协组织建设,推进计生协项目有序实施。积极推进计划生育基层群众自治省级示范村创建项目、青春期健康教育项目、健康素养促进项目、帮扶计划生育困难家庭项目、唇腭裂儿童救助项目工作,按时完成计划生育意外伤害保险工作。

四是建设全员人口家庭信息系统,实现所有乡镇100%网上办理生育服务登记,截止11月系统共录入人员34.7万人,人员入库率达99.7%。

七、全力打好新一轮防艾人民战争

一是继续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防治艾滋病的良好社会氛围。

二是认真做好监测检测、艾滋病人管理、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开展HIV抗体筛查101331人次,检测人数占全县常住人口数的32.62%。

三是认真落实关怀救助政策。切实将164户316名艾滋病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属纳入县民政部门低保救助,对HIV感染者检测按照500元/人标准给予临时性救助,有效提高感染者的检测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