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76388405-1-13_A/2018-0824001 | 发布机构 | 施甸县卫生健康局 |
公开目录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发布日期 | 2018-08-24 |
文号 | 浏览量 | 66 |
一、工作进展情况
(一)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一是继续深化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严格执行医疗服务价格一市一策,取消县人民医院和县中医医院药品加成(中药饮片除外),实行零差率销售,并建立了取消药品加成后多方共担的补偿机制和医疗服务价格调整机制。二是巩固完善基药制度和基层运行新机制。严格执行基本药物以省为单位网上集中采购等政策。进一步规范基本药物采购制度,加快推进药品采购“两票制”工作有关要求,主动适应“两票制”政策,为扩大基层医疗机构药品配送能力,对辖区内基层医疗机构的药品配送取消区域划分,药品配送企业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了调整增加。全县基层医疗机构药品网采率均在80%以上,基本药物配备使用品种数量和销售额比例,县人民医院不低于50%,县中医医院、保健院不低于15%,基层医疗机构不低于55%。2018年1-6月,县级公立医院药占比(不含中药饮片)为31.83%,同比下降比例5.6%;百元医疗收入(不含药品收入)消耗卫生材料为17.32元,在20元以下;医疗收入6747.75万元,同比增长489.03万元,增幅7.81%;医院人员支出占业务支出占比为44.81%,同比增长比例21.8%。三是全面推进医联体建设。为了能够有效的解决基层医疗机构人才缺乏、设备不足、服务能力不强等问题,2017年我县印发了《施甸县医疗服务共同体工作实施方案》,组建了以县人民医院、县中医医院为龙头的2个县域医共体,同时,在2个县域医共体内组建4个片区医疗联合体。实现基层医疗机构资源纵向整合、分工协作,加快形成“基层首诊、分级诊疗、急慢分治、双向转诊”的农村医疗服务新格局。四是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结合我县实际,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制定印发了《施甸县建立完善分级诊疗制度实施方案》,并认真组织实施。以西安交大对口帮扶、三级医院对口支援县级医院及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对口支援乡镇卫生院为契机,积极实施县乡一体化管理,建立了上下协作机制,为辖区广大居民提供了就医方便,从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居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五是做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按照《云南省卫生计生委关于坐实做细2018年全省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的通知》要求,扎实开展2018年签约工作,规范服务内容及服务要求,完善绩效考核机制,在做实做细上下功夫,提高签约服务质量和群众的满意度。为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落到实处,我县以每季度公卫考核为契机,严格按考核标准,对标对表,认真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质量进行考核。六是提升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上半年全县累计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电子档案360272人,城乡居民健康档案规范电子化建档率达96.15%。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按照“倾斜基层、突出重点、促进均等、提高质量”的原则,服务经费继续实行“年初预拨、按季列支、年底结算”,按季度考核结果拨付的方式,促进服务质量的提升。为确保村级服务工作量和村级公卫服务收入达40%,我县切实将0-6岁儿童健康体检工作下放至村卫生室,同时更加方便群众就近接受公卫服务,也增强了儿童、家长的主动接受服务依从性。
(二)做好卫生计生惠民实事。一是加强孕产妇和儿童管理,落实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政策。上半年全县活产1656人,孕产妇死亡0例,死亡率为0/10万;5岁以下儿童死亡132人,死亡率为7.25‰;婴儿死亡8人,死亡率4.83‰;剖宫产活产330,剖宫产率为19.93%;有农村孕产妇1384人,住院分娩1384人,住院分娩率100%。二是稳步推进婚前医学检查和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加大出生缺陷干预工作力度。上半年全县登记结婚2510人,其中接受免费婚前医学检查2142人,婚检率为85.34%。实施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开展检查789对,完成系统录入789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率为35.86%(目标人群任务数2200对);发放叶酸1549人份,叶酸发放率达55.32%(目标人群任务数2800人)。新生儿疾病和听力筛查向省级送筛标本1599份,新生儿疾病筛查率为96.56%;完成新生儿听力筛查1599例,新生儿听力筛查率为96.07%。
(三)进一步健全完善医疗服务体系。一是加快推进卫生计生项目建设。施甸县2018年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正在建设的项目有108个(县级3个,乡级11个,村级94个),总建筑面积26.22万平方米(县级20.46万平方米,乡级4.23万平方米,村级1.53万平方米),总投资15.32亿元(县级13.05亿元,乡级1.72亿元,村级0.55亿元),资金来源为中央补助0.97亿元,滇西扶贫发展基金补助2.18亿元,申请国开行补助资金3.5亿元,地方自筹8.67亿元。目前全县卫计系统所有项目均已开工建设,有74个村卫生室及摆榔卫生院迁建项目项目已竣工投入使用,累计完成投资约5.14亿元。二是加快卫生计生人才队伍建设。全面贯彻人才规划战略,做好系统人才引进、培养及储备工作。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毕业3名;签订2018年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16名;做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助理全科医师培训及全科医师转岗培训工作,同时以西安交大对口帮扶、三级医院对口支援县级医院及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对口支援乡镇卫生院为契机,共选派60余人赴上级医院进修学习。按照市级要求派出2人参加全科医生转岗培训,目前,正在市人民医院进行为期10个月的培训。抓好在职乡村医生中专学历教育,年内全县完成了2016级和2017级云南省基层卫生人员中等职业学历教育工作。三是着力抓好临床重点专科建设。我县人民医院按要求实施省级临床临床重点专科-普外科建设项目及省级临床重点专科-重症医学科建设项目。继续强化县人民医院妇产科、儿科、眼科、重症医学科、泌尿外科、护理专科,县中医医院急诊科、脑病科等市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
(四)加强疾病防控和卫生应急工作。一是加强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1—6月份全县共报告法定传染病16种913例,报告发病率262.9631/10万,其中:无甲类传染病报告,乙类传染病9种共计548例(不含HIV),报告发病率为157.8355/10万,比去年同比上升38.38%;丙类传染病7种共计365例,报告发病率105.1276/10万,与去年同比下降35.96%。传染病自动预警信息处理及时响应率100%,传染病诊疗机构网络正常运行率100%、及时报告率100%、及时审核率100%。二是持续提升免疫规划工作水平和质量。本年新出生儿童建证率100%,0-6岁儿童建证率97.52%;上半年运转常规疫苗接种6次,除百白破疫苗因疫苗供应不上所致接种率低下是外,其余疫苗接种率均达95%以上,同时做好二类疫苗推广接种工作,有效防控疫苗针对性疾病。三是加强重大疾病防控。积极推进结核病“三位一体”防治模式,做好肺结核患者发现、规范治疗管理、重点人群防控等工作,强化麻疹监测、防控与消除工作,认真落实《消除麻风病危害规划(2010-2020年)》,做好麻风病防治知识宣传和麻风病人管理。四是强化应急处突能力提升。修订完善了部分传染病应急处置预案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评估机制,认真组织开展了地震等自然灾害与事故灾难应急疏散演练及相关培训,做好应急物资储备,全县上半年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五是切实做好慢性病和精神病管理治疗工作。累计确诊筛查建档高血压患者26460人,体检14217人;截止2季度累计随访高血压79013人次。累计确诊筛查建档糖尿病患者3968人,体检1608人;截止2季度累计随访糖尿病12382人次。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情况,截止6月底全县累计确诊筛查建档严重精神障碍患者1531人,体检605人,截止2季度累计随访严重精神障碍患者3755人次。实施救治严重精神障碍患者1117例,其中:稳定期门诊治疗累计960人,急性期住院治疗累计157人。六是推进爱国卫生与健康素养促进。制定了《施甸县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实施方案》和《施甸县创建省级病媒生物综合管理实施方案》,建立完善了创建国家级卫生县城的措施和机制,组织召开了全县启动会议及相关业务培训会,创卫各项工作稳步有序推进,其中病媒生物防制“灭鼠、灭蟑”先进城区获省级命名,目前正在申报病媒生物防制“灭蝇、灭蚊”省级先进城区。同时,开展创建国家卫生县城老旧小区改造、旱厕改造工作,提升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全面推动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和全民健身、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继续推动公共场所控烟和无烟单位创建工作,有效提高群众文明卫生素质。七是继续推进死因监测工作。截止6月底共上报审核死亡人数1175例,上半年度全县死亡率为7.44‰,报告及时率为95.74%,身份证号码填写完整率为99.74%,多死因链填写完整率为94.84.%。
(五)强化卫生计生行业服务和监管。一是加强医疗服务监管。严格医疗机构设置审批、执业登记、变更与校验,切实规范民营医院执业服务行为。根据全县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要求,按程序依法审批设置了两所个体口腔诊所,依法办理了施甸济康综合医院执业地点变更。同时加大民营医院医疗服务行为监管力度,进一步规范民营医院户外医疗广告及下乡义诊活动审批制度,严防严查以义诊名义到乡村骗取群众住院的行为。二是强化卫生监督工作。严格卫生行政许可,严把准入关。共受理办结318件,办结率、公示率均达100%。深入开展打击非法行专项整治,共监督检查医疗摊点和医疗机构43户次,查处非法行医案件5起,罚款15000元,没收药品器械5件,进一步整顿医疗服务市场秩序,规范服务行为。认真开展职业健康检查机构日常监督、医疗机构放射诊疗监督检查、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检查、学校卫生监督及传染病防治和消毒卫生监督等工作,全面完成了2018年上半年卫生计生国家随机监督抽查任务共35户,完成率100%。加大执法力度,严查卫生违法行为,共实施卫生行政处罚14户(警告3户、罚款11户),罚款人民币2.16万元,依法保障了公共卫生安全。三是抓好食品安全和卫生监督工作。协同有关部门抓好食品安全工作,做好食品安全风险检测与食品安全追踪评价,进一步对全县18家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基本情况及食品安全标准引用作监督检查,上半年无咨询。参加学校大宗食品采购专家评审5起;开展食源性疾病监测10起,报告食源性疾病10起涉及发病人数49人,开展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76例,经积极救治均治愈。四是抓好无偿献血和临床用血管理。全县上半年完成采血755人次,采血量1040U,派出17人参加2018年临床输血安全管理培训班。
(六)加快推进中医药事业发展。扎实组织开展好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创建工作,确保创建工作有效落实,按要求完成创建工作任务,2018年4月4日召开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创建工作推进会,旨在对创建工作落实情况进行一次全面整理完善。县中医医院技术指导组,实行院领导带组,分片包干责任制,多次深入乡村两级积极主动参与全县的中医药创先工作。
(七)深入实施健康扶贫工程。按照“大病集中救治一批、慢病签约服务管理一批、重病兜底保障一批”的要求开展精准健康扶贫,全面落实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先诊疗,后付费”、 “一站式”结算、“四重保障”以及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等健康扶贫措施,确保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现病有所医。今年5-7月经筛查,我县共发现100名儿童患有先天性心脏病,需要手术的有73名,目前48名儿童接受了先心病救治。与中国扶贫基金会签定顶梁柱健康扶贫公益保险项目援助协议,全国顶梁柱健康扶贫公益保险项目目前累计覆盖7省19个县,预计2020年覆盖100个县,帮扶1000万人次。中国扶贫基金会通过向太平财产保险有限公司按建档立卡户(18-60周岁)每人30元标准购买商业保险,投入基金169万元,施甸县有56374人得到受益。
(八)全面推进落实人口计生国策。一是坚持和完善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完善考核制度和指标体系。制定了《施甸县贯彻执行坚持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实施办法》,县、乡(镇)、村(社区)层层签订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书,建立完善了“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以及“一票否决”等工作机制。二是稳妥有序实施全面两孩政策,加强人口形势分析研判,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印发了《施甸县关于实施全面两孩政策改革完善计划生育服务管理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相关部门职能和任务分工。全县上半年共出生二孩779人,累计办理二孩生育服务证645人,其中:符合新的生育政策办理二孩生育服务证有125人,政策内多孩出生37人,符合全面两孩新政策生育的有241人。为不断提高全县的计划生育工作水平,我县制定了县级例会制度,坚持每月召开一次县级计生例会,根据统计数据每季度做一次人口形势分析,以科学指导开展好人口性别比问题综合治理工作,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全县上半年度符合政策生育率为86.61%,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05.70,在正常值以内,打击两非清理清查活动未发现违法案件。三是健全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做好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扶助关怀工作。切实将全县71户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纳入由计生宣传员为第一联系人、乡镇计生办主任为第二联系人、分管计生的副乡镇长为第三联系人的联系制度管理,同时全部纳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范围;下发了《关于做好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就医绿色通工作的通知》要求,明确了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和13乡镇卫生院为定点医疗机构,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凭乡镇计生办出具的证明,就可以享受与帮扶对象建档立卡户一样的医疗救助。四是强化计生协组织建设,推进计划生育家庭系列意外伤害保险工作。认真做好乡村计生协会换届工作,认真推进“摆榔乡大中村”计划生育基层群众自治省级示范村创建工作,完成计划生育意外保险27247户、收缴保费169.63万元。五是加强计划生育基层基础工作。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加强计划生育基层基础工作的指导意见》精神,积极申报开展省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的创建工作,已于今年通过省级评估验收,进一步提高了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水平。全县13个乡镇保留设置了乡镇计生办,并保证至少有2人从事计划生育工作;138个村(社区)配备了计划生育宣传员,按要求开展政策宣传教育、药具发放、组织动员、优惠政策落实、信息收集上报等相关事务与群众工作。六是落实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印发了《关于规范计划生育“三查”服务工作的通知 》和“计划生育手术、避孕药具、叶酸发放、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四个计划生育服务方案,明确了“三查”服务对象和补助标准,并按照省、市要求足额配套各项计划生育资金,确保各项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措施到位。全县上半年有已婚育龄妇女65145人,其中:采取各种避孕节育措施52299人,综合节育率为80.28%。
二、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是本级政府卫生投入不足,县、乡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建设、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及医改配套投入难以落实,全国中医药先进县、国家卫生县城等创建工作的硬性指标与达标要求差距大;项目建设缺口资金较大,卫生补短板项目县中医医院迁建项目未进入实质性开工。二是卫生专业技术人才短缺、医疗机构整体服务能力不足以及卫生信息化建设等短板制约因素十分突出,尤其是乡、村两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任务繁重,乡村医生待遇偏低,队伍不稳定,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有待提高;乡镇计生专干不稳定,村级计生专干队伍也变动频繁,基层计划生育服务水平不高。三是健康扶贫涉及部门行业面广,业务技术性强,实施难度较大,医保资金不能满足支付需要,导致各医疗机构运转困难。
三、下半年工作打算
一是认真梳理上半年度各项工作进展落实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和差距,及时制定整改措施并加以落实。二是认真对全年各项工作进行梳理、细化和分解,及时制定并与各乡镇、各部门和各医疗卫生单位签订目标责任书,进一步加大跟踪督查力度,确保圆满完成全年各项工作任务。三是坚持问题导向,积极协调和争取政策支持,着力突破工作上的重点难点问题。进一步做好协调服务,尽快组织完成县中医医院迁建项目和县人民医院二期施工单位的招投标工作,加快推进项目建设。
施甸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局
2018年8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