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76388405-1-13_A/2017-1127001 | 发布机构 | 施甸县卫生健康局 |
公开目录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发布日期 | 2017-11-27 |
文号 | 浏览量 | 1416 |
一、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一)继续深化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按照“一市一策”与全市同步推进县级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调整,严格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确保了两家县级公立医院年度医疗费用增幅控制在12%以内。
(二)巩固完善基药制度和基层运行新机制。进一步规范基本药物招标及以省为单位网上集中采购采购制度,与4家配送企业建立了药品与高值医用耗材量价挂钩、招采合一的集中招标采购机制并签定了廉政合同,各级医疗机构严格按要求配备使用基本药物。前三季度全县基层医疗机构累计网采药品金额为2207.49万元,网采率达92.67%;县级公立医院网采药品金额3120.79万元,网采率达80.44%。
(三)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分别制定了双向转诊、县级医院托管乡镇卫生院试点、片区医联体管理试点以及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等工作实施方案,县人民医院、县中医医院分别对摆榔卫生院与木老元卫生院实施托管,组建由旺—水长、姚关—万兴与甸阳—何元3个片区医疗联合体,促进县乡医疗人才资源有序流转,提高了片区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县级医院向上与省内外、市级对口支援(帮扶)医院,向下与各乡镇卫生院建立了上下协作机制,签定了双向转诊协议,实现转诊功能,有效缓解全县广大居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启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全县共组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272个,签约服务覆盖率达82.07%,老年人、慢性病患者、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残疾人和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等重点人群签约服务覆盖率达86.82%。
(四)提升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全县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电子化建档率达99.14%;65岁及以上老年人与慢性病健康管理服务规范开展,其中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救治率达72%;全面启动国家卫生县城县创建工作,推进省级病媒生物防制先进城区创建工作,目前正在创卫县城范围内,由专业病媒生物防制消杀公司开展第一轮病媒生物消杀工作;完成生活饮用水卫生监测270份,开展温泉、游泳池等公共场所水质监测94份,进行水质卫生学评价6份;大力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宣传活动,推动公共场所控烟和无烟单位创建工作,有效提高群众文明卫生素质;稳步推进死因监测工作,全县死亡率为6.83‰。
二、做好卫生计生惠民实事
(一)加强孕产妇和儿童管理。全县前三季度活产2747人,孕产妇死亡1例,死亡率为36.40/10万;全县7岁以下儿童28194人,其中0-6岁儿童健康管理25351人,0-6岁儿童康管理率为89.92%;新生儿家庭访视2555人,访视率为93.01%;5岁以下儿童死亡41人(外地上报2人),死亡率为14.93‰;婴儿死亡33人,死亡率为12.01‰;新生儿死亡18人,死亡率为6.55‰;剖宫产活产453,剖宫产率为16.49%;产后访视2611人,产后访视率为95.05%;孕产妇系统管理2170人,系统管理率为79.00%;全县住院分娩活产2747人,住院分娩率为100%;其中农业户籍住院分娩活产2537人,住院分娩率为100%;筛查高危产妇1001人,高危产妇筛查率为36.61%,高危产妇管理率、住院分娩率均为100%。
(二)稳步推进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加大出生缺陷干预工作力度。前三季度全县登记结婚3516人,其中接受免费婚前医学检查3182人,婚检率为90.50%。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目标任务数2200对,目前完成检查1896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率为79.95%;农村妇女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项目任务数2800人,目前完成发放叶酸2459人份,叶酸发放率达87.82%。实施产前检查人数2735人,产前保健覆盖率99.93%;孕早期产前检查2259人,孕早期检查率82.24%;五次以上产前检查2364人,五次以上产前检查率86.60%;出生缺陷管理监测医院出生缺陷12人,监测医院出生缺陷发生率0.57%;新生儿疾病和听力筛查向省级送筛标本2303份,新生儿疾病筛查率为83.84%;完成新生儿听力筛查2285例,新生儿听力筛查率为83.18%。全面完成了乳腺癌筛查1000人和宫颈癌筛查3000人的指标任务。
(三)做好尿毒症透析救治、“光明工程”及“点亮眼睛”公益项目。完成白内障手术200余例,尿毒症患透析治疗救助43例,“点亮眼睛公益项目”为明德小学和银川中学177名学生免费配制近视眼镜,全县9年级—12年级学生“点亮眼睛公益项目”正在组织实施中。
三、进一步健全完善医疗服务体系
(一)加快推进卫生计生项目建设。共实施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建设项目89个,分别为:县人民医院、县中医医院、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3个迁建项目和太平、由旺、水长、何元、木老元、摆榔、旧城、酒房、仁和及保场10个乡镇卫生院改扩建及77个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项目。截至目前,县人民医院迁建项目完成地下室及高边坡治理工程,正在做业务楼钢结构架设工程,完成投资20344万元,全年预计完成投资25000万元;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迁建项目已完成主体工程封顶,正在做装修装饰工作,完成投资2500万元;县中医医院迁建项目举行了开工仪式,目前正在做初步设计,年底预计完成投资5000万元;摆榔卫生院门诊医技综合楼项目、木老元卫生院门诊医技综合楼项目已经封顶正在做内墙粉刷工作,完成投资约500万元,年底预计完成投资700万元;太平、由旺、水长、何元、旧城、酒房、仁和、保场8个卫生院及77个标准化村卫生室项目开工建设,完成投资约3000万元,年底预计完成投资3500万元,计划2018年10月完工投入使用。
(二)加快卫生计生人才队伍建设。全面贯彻人才规划战略,做好人才招聘引进、培养及储备工作。年内公开招聘引进专业技术人才26名,签订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2名,县、乡医疗卫生机构共晋升高级专业技术职称30人。做好住院医师规范化及全科医师转岗等培训工作的同时,以西安交大对口帮扶、三级医院对口支援县级医院及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对口支援乡镇卫生院为契机,共选派60余人赴上级医院进修学习。
(三)临床重点专科建设进一步加强。县人民医院实施了省级临床临床重点专科普外科、重症医学科建设项目,强化了妇产科、儿科、眼科、重症医学科、泌尿外科、护理专科建设;县中医医院实施了急诊科、脑病科等市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
四、加强疾病防控和卫生应急工作
(一)加强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前三季度全县共报告法定传染病16种1343例,其中:无甲类传染病报告;乙类传染病10种683例,报告发病率197.53/10万,与去年同比上升22.62%;丙类传染病6种660例,报告发病率190.88/10万,与去年同比上升67.91%。传染病自动预警信息处理及时向率97.06%,传染病诊疗机构网络正常运行率、及时报告率、及时审核率、有效证件号完整率以及综合率均为100%。
(二)持续提升免疫规划工作水平和质量。本年新出生儿童建证率100%,0-6岁儿童建证率99.88%;全年运转常规疫苗接种12次,除A+C群流脑疫苗因疫苗供应不上外,其余疫苗接种率均达95%以上,同时做好二类疫苗推广接种工作,有效防控疫苗针对性疾病。
(三)加强重大疾病防控。积极推进结核病“三位一体”防治模式,全面做好肺结核患者筛查发现、规范治疗管理、重点人群防控等工作;认真落实《消除疟疾行动计划(2010-2020年)》和《消除麻风病危害规划(2010-2020年)》,切实开展发热病人血检、哨点医院检测等疟疾防治工作,加强宣传、教育培训,推进消除麻风病危害。
(四)强化应急处突能力提升。修订完善了部分传染病应急处置预案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评估机制,组织开展了地震等自然灾害应急疏散演练及相关培训,做好应急物资储备,年内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
五、加快推进中医药事业发展
(一)推进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县创建工作。全县13个乡镇卫生院均设置中医科、中药房及中医药综合服务区,配备相应的中医诊疗设备及中药饮片,均能提供常见病多发病基本医疗、预防保健、康复治疗等中医药服务;137个村卫生室均配备常规中医诊疗设备及50种以上的中成药,均能按照中医药技术操作规范开展4类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其中有56个村卫生室配备中药柜及不少于100种中药饮片,占村卫生室总数的40.9%。
(二)推动中医药参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按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医药服务规范要求,认真开展65岁以上老年人、0—3岁儿童、高血压、糖尿病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
(三)推进中医重点专科专病建设。县中医医院实施了省级重点专科针灸康复理疗科建设项目,以及成功申报2016年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获得补助资金25万元,计划三年内实施完成项目工作。
六、深入实施健康扶贫工程
根据《云南省健康扶贫30条措施》,按照“大病集中救治一批、重病兜底保障一批、慢病签约服务管理一批”的精准健康扶贫工作开展,切实制定了《施甸县贯彻落实云南省健康扶贫30条措施实施方案》,全面落实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先诊疗,后付费”、实行定点医疗机构“一站式”结算、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以及9类15种大病专项救治等健康扶贫措施,确保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现病有所医。
七、全面推进落实人口计生国策
(一)稳妥有序实施全面两孩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印发了《施甸县关于实施全面两孩政策改革完善计划生育服务管理的意见》,明确了相关部门职能,建立了县级计生例会制度,坚持每月召开一次例会,每季度做一次人口形势分析,以科学指导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前三季度全县共出生2595人,其中二孩1302人,与去年同比多生育157人;符合政策生育率为89.21%。
(二)健全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落实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扶助政策。将全县157户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纳入联系制度管理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范围,在县内定点医疗机构开通了就医绿色通道,优先享受医疗救助。
(三)强化计生协组织建设,推进计划生育家庭系列意外伤害保险工作。推进“摆榔乡大中村”计划生育基层群众自治省级示范村创建工作,完成了计划生育意外保险工作。
(四)落实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制定了“计划生育手术、避孕药具、叶酸发放、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四个计划生育服务方案,确保避孕、节育等各项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顺利开展,全县综合节育率为81.58%。
八、全力打好新一轮防艾人民战争
(一)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共发放防艾宣传资料5.6万份,安全套8.1万只,开展知识讲座6次,营造了全社会共同参与防治艾滋病的良好社会氛围。
(二)做好监测检测、艾滋病人管理、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开展HIV抗体筛查70233人次,检测人数占全县常住人口数的22.6%;规范开展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人随访检测CD4、配偶/固定性伴HIV抗体检查、结核病检查工作及暗娼、吸毒等高危人群干预工作。完成抗病毒治疗新增29人,完成率达96.67%。完成孕产妇梅毒、乙肝、HIV抗体检测3145例,完成全年任务数3400人的92.5%;完成婚姻登记人群HIV、梅毒检测3520人,完成全年任务数3500人的100.57%。
(三)认真落实关怀救助政策。切实将176户383名艾滋病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属纳入县民政部门低保救助,对HIV感染者检测按照500元/人标准给予临时性救助,前三季度共救助39人,有效提高感染者的检测水平。
施甸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局
2017年11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