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1525912-x-/2019-0621001 | 发布机构 | 施甸县水务局 |
公开目录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发布日期 | 2019-06-21 |
文号 | 浏览量 | 4 |
施甸县水务局2018年
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报告
县财政局: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全面实施绩效管理”要求,《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中发〔2018〕34号)、《中共云南省委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意见》(云发〔2019〕11号)规定,县水务局组织了2018年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一、部门基本情况
(一)部门概况
1.主要职能。一是贯彻执行国家水行政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二是组织拟定水利工作的发展战略和中长期规划及年度计划;组织编制重要江河的流域综合规划和指导协调流域的有关专业规划并监督实施。三是对全县水利实行一体化管理,统一管理全县水资源(含空中水、地表水、地下水);拟定全县水中长期供求计划、水量分配方案并监督实施;组织有关国民经济总体规划、城市规划及重大建设项目的水资源和防洪的论证工作;组织实施取水许可制度和水资源费征收制度;发布全县水资源公报;协助管理全县水文工作。四是拟定计划用水、节约用水规定,编制节约用水规划,制定有关标准,组织、指导和监督节约用水工作。五是按照国家资源与环境保护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拟定水资源保护规划并实施监督管理;组织水功能区划分和向饮水区等水域排污的控制;监测江河水库的水量、水质,审定水域纳污能力;提出限制排污总量的意见。六是组织、指导水政监察和水行政执法;协调并仲裁部门间和乡(镇)间的水事纠纷。七是拟定水利行业的经济调节措施;对水利资金的使用进行调节并实施监督;指导全县供水及水利行业多种经营工作;研究提出有关水的价格、信贷、财务等经济调节意见;监督和管理水利行业国有资产。八是组织编制并负责审查、上报水利基建项目建议书、可行性报告、初步设计报告。九是组织、指导水利设施、水域及其岸线的管理与保护;组织指导江河的治理和开发;组织、指导水库、水电站大坝的安全监管。十是主管农村水利、农村饮水工作;组织协调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指导农村水利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十一是主管全县城市供水工作。对城市供水制定开发、利用和保护措施,会同有关部门划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建立水源、水质的日常检测制度,并定期与环保、卫生等部门联合检测,公布检测结果;组织编制城市供水的有关专业规划,负责城市供水资源的管理,对城市供水设施建设、管网规划进行审查、审批;对城市供水经营、安全用水进行监管;开展计划用水、节约用水工作。十二是组织全县水土保持工作;会同有关部门编制水土保持规划;审批建设项目中涉及的水土保持方案;组织水土流失的监测、综合防治并发布公告。十三是组织建设和管理地方电源及其电网,指导全县水电建设;组织协调农村水电电气化工作;组织协调实施农电体制改革、农网改造、城乡用电同网同价和电力扶贫工作。十四是负责水利系统的科技、教育和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指导水利队伍建设。十五是承担县防汛抗旱指挥部日常工作,组织、协调、监督、指导全县防洪和抗旱工作,对江河和水利水电工程的防汛抗旱实施统一调度。十六是承办县委、县政府和上级有关部门交办的其它工作。
2.机构情况(包括当年变动情况及原因)。施甸县水务局包括:水务局机关、施甸县灌区管理所、三块石水库管理所、鱼洞水库管理所。
2018年我局机构数1个,内设办公室、财务科、水政大队、水保中心、工程管理站、勘测设计队、防办,安监站。
施甸灌区管理所是股所级二级预算单位1个,人员编制10人,中型水库管理模式。人员机构:所长1人,副所长2人,出纳1人,会计1人,其它管理人员5人。
鱼洞水库管理所股所级二级预算单位1个,人员编制10人,中型水库管理模式。人员机构:所长1人,副所长1人,出纳1人,会计1人,其它管理人员6人。
三块石水库管理所股所级二级预算单位1个,人员编制15人,中型水库管理模式。人员机构:所长1人,副所长2人,出纳1人,会计1人,其它管理人员10人。
3.人员情况(包括当年变动情况及原因)。2018年年末实有人数机关12人、事业人员81人、离休1人、遗补20人。
(二)部门绩效目标的设立情况
2018年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目标如下:
1.投资计划:加强投资计划,确保中央、省、市投资配套资金100%到位。
2.规划前期:做好第三次水资源调查评价工作,做好“十三五”水利发展规划中期评估。
3.重点水源工程建设:开工白龙、大水沟水库,续建红谷田、旧寨、岔河底水库,新增蓄水库容790万立方米,新启动10座水库除险加固工程。
4.江河治理:人民寺河、姚关河尾段治理11.2公里。
5.农村水利建设:完成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投资2.59亿元,巩固提升农村饮水安全人口5.6万人。
6.水生态建设: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33平方公里,完成水资源费征收50万元。
7.防汛抗旱工作:完成各类水毁灾损水利设施修复;抓好年度山洪灾害防治建设任务;确保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正常运行,群测群防措施落实到位。
8.河长制工作:落实河长制工作,协调推进河湖管理保护行动,加强河湖长制工作宣传引导。
9.水利扶贫攻坚工作:加快脱贫攻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完成贫困地区水利投资建设任务,做好挂包定点扶贫工作。
10.社会效益:落实好质量主体责任体系,加强质量宣传教育和培训,加强水利工程质量隐患排查,确保不发生重、特大质量安全事故。
11.生态效益:重要江河水功能水质达标。
(三)部门整体收支情况
2018年收入总计11790.19万元,其中:上年结转8405.43万元、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3384.76万元。本年支出3709.7万元,其中:基本支出1278.43万元(其中人员经费1194.04万元、公用经费84.39万元)、项目支出2431.27万元,年末结转8080.49万元。
1.基本支出安排及使用情况
2018年财政批复年初预算1007.09万元,其中本级财力安排1007.09万元。2018年基本支出决算金额1278.43万元、年初预算数为980.09万元,差额为298.34万元;2018年项目支出决算金额2431.27万元、年初预算数为27万元,差额为2404.27万元。
本次自评的基本支出范围包括3个水库管理所的二级预算单位。基本支出主要用于保障局机关和3个水库管理所的正常运转,具体支出为工资福利支出、商品和服务支出、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项目支出主要用于其他资本性支出。
2018年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预算执行情况表
单位:万元
科目名称
|
年初预算数
|
调整预算数
|
决算数
|
一、工资福利支出
|
886.5465
|
261.69
|
1148.2365
|
二、商品和服务支出
|
66.2969
|
27.22
|
93.5169
|
三、对个人和家庭补助
|
27.2520
|
22.18
|
49.432
|
四、其他资本性支出
|
27
|
2391.51
|
2418.51
|
小计
|
1007.09
|
2702.6
|
3709.6954
|
注:表中调增为正值,调减为负值。
⑴工资福利支出1148.24万元,超预算261.69万元,超预算的原因是2018年行政事业单位人员调整增加了工资。
⑵商品和服务支出93.52万元,超支27.22万元,是因为2017年有的同事没有报出差费,到2018年报。
⑶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49.43万元,超预算22.18万元,超预算的原因是2018年增加了退休人员,工资也相应的增加。
⑷其他资本性支出2418.51万元。
为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厉行节约,单位严格控制“三公”经费, 2018年支出4.65万元(公务接待费1.76万元,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2.9万元),比年初预算9.06万元,少4.41万元,“三公”经费支出减少的原因是本年3个水库管理所的车辆被收回,所以费用就没有产生。
2.项目支出安排及使用情况
2018年项目支出年初预算27万元,为财政拨款27万元,2018年决算报表项目支出2431.27万元,主要是财政预算只用财政本级财力安排3个水库管理所的渔场转移支付27万元,其他是项目专项资金(中央和省下达)。
(四)部门预算管理制度建设情况
为确保部门预算执行均衡、安全、有效,水务局制定了《施甸县水务局财务管理办法》《施甸县水务局全面实行公务卡结算》《施甸县水务局机关差旅费管理办法》。从财务管理、经费支出管理和资产管理等方面严格管理,切实加强预算管理,落实部门预算资金绩效管理责任,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保障资金安全。
二、绩效自评工作情况
(一)绩效评价目的
通过开展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促进全局整体上提升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水平,加强财政支出管理,落实部门支出责任,规范资金管理使用,提高财政资金效益,保障资金安全、部门安全。
(二)自评指标体系
水务局认真学习《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表》,充分考虑部门职能职责,结合部门整体支出的绩效目标以及实施项目的特性,建立了《水务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指标体系》。构成内容主要有:一级指标4个(投入、过程、产出、效果);二级指标7个,(目标设定、预算配置、预算执行、预算管理、资产管理、职责履行、履职效益);三级指标主要是二级指标的细化和量化。
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表
|
||||||||
(2018年度)
|
||||||||
评价部门
|
施甸县水务局
|
|||||||
部门整体支出资金(万元)
|
全年预算数
|
1007.09
|
全年执行数
|
3709.7
|
||||
其中: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
|
1007.09
|
其中: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
|
3709.7
|
|||||
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
|
|
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
|
|
|||||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三级指标
|
指标分值
|
指标解释
|
指标说明
|
评分标准
|
得分
|
扣分原因
|
投入 |
目标设定 |
绩效目标合理性
|
5
|
①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②是否符合部门“三定”方案确定的职责③是否符合部门制定的中长期实施规划
|
①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②是否符合部门“三定”方案确定的职责③是否符合部门制定的中长期实施规划
|
①②③符合得5分,①项1分,②③各2分,没有完成的依次扣分,扣完为止
|
5
|
|
绩效指标明确性
|
2
|
①是否将部门整体的绩效目标细化②是否与部门年度的任务数或计划数相对应
|
①是否将部门整体的绩效目标细化②是否与部门年度的任务数或计划数相对应
|
①②符合得2分,不符合一项扣1分,扣完为止
|
2
|
|
||
预算配置 |
基本支出配置情况
|
3
|
项目支出中列支基本支出内容
|
项目支出中列支基本支出内容
|
符合条件得3分,出现列支人员工资、日常公用经费情况扣3分
|
3
|
|
|
在职人员控制率
|
3
|
在职人员数:部门实际在职人数,以部门决算编制口径为准。编制数以机构编制部门核定批复的人员编制数。
|
在职人员数:部门实际在职人数,以部门决算编制口径为准。编制数以机构编制部门核定批复的人员编制数。
|
符合条件得3分,超出范围扣3分
|
3
|
|
||
“三公”经费变动率
|
2
|
“三公”经费年度预算安排的因公出因(境)费、公务车辆购置及运行和公务接待费
|
“三公”经费年度预算安排的因公出因(境)费、公务车辆购置及运行和公务接待费
|
变动率≤0%时得2分,超过扣0.2分
|
2
|
|
||
过程 |
预算执行 |
预算完成率
|
3
|
财政局批复的本年度部门预算数,预算数为年度整体预算,含追加及调整预算
|
财政局批复的本年度部门预算数,预算数为年度整体预算,含追加及调整预算
|
预算完成情况得分3
|
3
|
|
结转结余率
|
2
|
结转结余总额:部门本年度结转资金与结余资金总额
|
结转结余总额:部门本年度结转资金与结余资金总额
|
符合得2分
|
2
|
|
||
公用经费控制率
|
3
|
公用经费控制率=(实际支出公用经费总额/预算安排公用经费总额)X100%
|
公用经费控制率=(实际支出公用经费总额/预算安排公用经费总额)X100%
|
控制率达100%得3分
|
3
|
|
||
“三公经费”控制率
|
2
|
三公经费”控制率=(“三公经费”实际支出数/“三公经费”预算安排数)×100%。
|
“三公经费”控制率=(“三公经费”实际支出数/“三公经费”预算安排数)×100%。
|
控制率达100%得2分
|
2
|
|
||
政府采购执行率
|
2
|
政府采购预算:采购机关根据事业发展计划和行政任务编制的、并经过规定程序批准的年度政府采购计划。
|
政府采购预算:采购机关根据事业发展计划和行政任务编制的、并经过规定程序批准的年度政府采购计划。
|
控制率达100%得2分
|
2
|
|
||
管理制度
|
3
|
①是否已制定或具有预算资金管理办法、内部财务管理制度、会计核算制度等管理制度;②相关管理制度是否合法、合规、完整;③相关管理制度是否得到有效执行。
|
①是否已制定或具有预算资金管理办法、内部财务管理制度、会计核算制度等管理制度;②相关管理制度是否合法、合规、完整;③相关管理制度是否得到有效执行。
|
管理制度完善得3分
|
3
|
|
||
预算管理 |
资金使用合规性
|
3
|
①是否符合国家财经法规和财务管理制度规定以及有关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规定;②资金的拨付是否有完整的审批程序和手续;③项目的重大开支是否经过评传论证; |
①是否符合国家财经法规和财务管理制度规定以及有关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规定;②资金的拨付是否有完整的审批程序和手续;③项目的重大开支是否经过评传论证;④是否符合部门预算批复的用途;⑤是否存在截留、挤占、挪用、虚列支出等情况。
|
评价要点①-⑤项中,每出现一项资金使用不合规扣0.6分,扣完为止。
|
3
|
|
|
预决算信息公开
|
2
|
①是否按规定内容公开预决算信息;②是否按规定时限公司预决算信息;③预决算信息是指部门预算、执行、决算、监督、绩效等管理相关的信息。
|
①是否按规定内容公开预决算信息;②是否按规定时限公司预决算信息;③预决算信息是指部门预算、执行、决算、监督、绩效等管理相关的信息。
|
按规定内容和时限公开预决算信息得2分。未按规定内容公开预决算信息扣1分,未在预决算批复后20个工作日内公开预决算信息扣1分。
|
2
|
|
||
基础信息完善性
|
3
|
①基础数据信息和会计信息资料是否真实;②基础数据信息和会计信息资料是否完整;③基础数据信息和会计信息资料是否准确。
|
①基础数据信息和会计信息资料是否真实;②基础数据信息和会计信息资料是否完整;③基础数据信息和会计信息资料是否准确。
|
评价要点①-③项中每出现一项不符合的情况扣0.5分,扣完为止。
|
3
|
|
||
项目组织管理情况
|
4
|
①组织项目实施的管理机构健全;②项目主体责任明确;③管理规范;④监管到位。
|
①组织项目实施的管理机构健全;②项目主体责任明确;③管理规范;④监管到位。
|
①组织项目实施管理机构健全,得1分;②项目主体责任明确,得1分;③项目管理规范,得1分;④项目监管到位,得1分。
|
4
|
|
||
资产管理 |
资产管理制度健全性
|
1
|
①是否已制定或具有资产管理制度;②相关资金管理制度是否合法、合规、完整;③相关资产管理制度是否得到有效执行。
|
①是否已制定或具有资产管理制度;②相关资金管理制度是否合法、合规、完整;③相关资产管理制度是否得到有效执行。
|
所有健全得1分
|
1
|
|
|
资产管理安全性
|
2
|
①资产保存是否完整;②资产配置是否合理;③资产处置是否规范; |
①资产保存是否完整;②资产配置是否合理;③资产处置是否规范; |
所有健全得2分
|
2
|
|
||
产出 |
职责履行 |
水利保障
|
5
|
全面推行河长制,完成县、乡(镇)、村的河长制体系。
|
全面推行河长制,完成县、乡(镇)、村的河长制体系。
|
全面推行河长制,完成县乡村河长制体系得5分
|
4
|
河长制体系建立不完善扣1分
|
水资源管理和水生态文明建设
|
4
|
①水质监测;②水资源费征50万元。
|
①水质监测;②水资源费征50万元。
|
①水源地水质监测覆盖达100%得3分;②完成水资源费征得1分。
|
3
|
水源地水质监测没有全覆盖扣1分
|
||
农村水利发展
|
6
|
①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任务;②制定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年度实施方案;③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
|
①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任务;②制定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年度实施方案;③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
|
①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任务2分;②制定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年度实施方案2分;③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2分。
|
5
|
没有完成新增有效灌溉面积扣1分
|
||
防治水土流失
|
4
|
治理水土流失面积
|
治理水土流失面积
|
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得4分
|
3
|
没完成扣1分
|
||
防灾减灾能力
|
4
|
①县级山洪灾害防治;②完成蓄水任务量4860万立方米。
|
①县级山洪灾害防治;②完成蓄水任务量4860万立方米。
|
①县级山洪灾害防治2分;②完成蓄水任务量4860万立方米2分。
|
4
|
|
||
水利监督管理
|
3
|
①完成2件在建工程及水利工程质量监督巡查;②;水利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建设。
|
①完成2件在建工程及水利工程质量监督巡查;②水利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建设。
|
①完成2件在建工程及水利工程质量监督巡查2分;②水利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建设1分。
|
3
|
|
||
重点工作办结率
|
2
|
县委县政府交办或下达的任务
|
县委县政府交办或下达的任务
|
完成县委县政府交办或下达的任务2分
|
2
|
|
||
一般项目支出完成率
|
2
|
计划工作数:部门整体绩效目标确定的一定时期(年度或规划期)内预计完成工作任务的项目数。
|
计划工作数:部门整体绩效目标确定的一定时期(年度或规划期)内预计完成工作任务的项目数。
|
完成得2分
|
2
|
|
||
效果 |
履职效益 |
经济效益
|
3
|
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90%。
|
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90%
|
完成得3分
|
2
|
效益不明显扣1分
|
防汛抗旱效益
|
2
|
①洪涝灾害年均直接经济损失占同期GDP比重均降低到0.6%以下; |
①洪涝灾害年均直接经济损失占同期GDP比重均降低到0.6%以下;②干旱灾害年均直接经济损失占同期GDP比重均降低到0.8%以下。
|
①低于0.6%以下得1分;②低于0.8%以下得1分。
|
2
|
|
||
社会效益
|
5
|
①是否出现质量事故;②是否出现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③水事纠纷(案件)协调能力;水事纠纷(案件)调处(结案)率=(水事纠纷(案件)完成数/水事纠纷(案件)发生数)×100%。
|
①没有出现质量事故得2分;②没有出现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2分; |
①没有出现质量事故得2分;②没有出现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2分;③无因水事纠纷和水利建设而引发群体性事件的得1分。
|
5
|
|
||
生态效益
|
5
|
重要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到以上
|
重要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到以上
|
达标得5分
|
5
|
|
||
社会众或服务对象满意度
|
10
|
社会公众或服务对象是指部门履行职责而影响到的部门、群体和个人。一般采取社会调查的方式。
|
社会公众或服务对象是指部门履行职责而影响到的部门、群体和个人。一般采取社会调查的方式。
|
满意度≥90%得10分,90%>满意度≥80%得9分,80%>满意度≥60%得8分,低于60%为0分
|
10
|
|
||
合计
|
100
|
|
|
得分≥90分为“优”;90分>得分≥80分为“良”;80分>得分≥60分为“中”;得分<60分为“差”。省级权重30%,抽查权重70%。
|
95
|
|
||
注:1.黄色单元格设有公式自动计算,请勿自行改动;2.一级、二级指标为固定指标,请勿自行改动;3.三级指标可自行增加行次,三级指标既包括共性指标,也包括个性指标。
|
(三)自评组织过程
1.前期准备。根据《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中发〔2018〕34号)、《中共云南省委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意见》(云发〔2019〕11号)相关要求,为了顺利推进本次自评工作,水务局制定了《施甸县财政局关于2019年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了责任分工、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式和评价程序。
2.组织实施。专题研究本次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做到自评全覆盖。为圆满完成本次绩效自评工作,绩效自评工作组明确了相关绩效评价范围和进度要求。
1.评价范围:部门整体支出(包括基本支出),含局机关项目管理费,省级防汛抗旱费、水资源费安排的支出、水土保持补偿费、水利专项资金、小型农田水利补助资金 。
2.进度要求:局有关单位按照职责分工完成整体支出绩效自评和项目支出绩效自评。
三、评价情况分析及综合评价结论
《中共云南省委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意见》(云发〔2019〕11号)的要求进行自评,2018年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综合得分为95分,等级为“优”。
具体指标情况分析如下:
(一)投入情况分析:指标分值15分,得15分,完成较好。
目标设定方面:绩效目标合理,指标设定明确。绩效目标符合部门“三定”方案确定的职责、部门制定的“十三五”规划,并将其细化分解为具体的工作任务,通过清晰、可衡量的指标值予以体现。
预算配置方面:配置基本合理,但在项目支出预算编制科学性方面尚存在不足。我局对人员成本、“三公经费”方面控制程度较好,履行主要职责或完成重点任务的保障程度较高。我局部门基本支出预算配置能够保障机构正常运转,但根据绩效评价抽查发现二级预算单位存在项目支出中列支基本支出内容的情况。
(二)过程情况分析:指标分值30分,得30分,完成较好。
详见《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表》。
1.预算执行方面:一是预算执行的结果相对较好,但完成进度有待进一步加快。预算的支付进度以及预算的调整幅度方面的管理仍有待加强,主要原因是部分项目跨年度未能实施完成,
2.预算管理方面:局为强化部门整体支出,加强国有资产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提升财务管理水平,建立节约型机关,制定及转发了一系列财务管理、固定资产管理、公务卡管理、差旅费管理、会议费报销、财务报销规定,以及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管理制度;
3.资产管理方面:资产管理制度健全,并有效执行,资产管理部门与使用部门建立联动机制,随时掌握固定资产的使用状况,并定期组织设备的清点。但在固定资产的管理上仍有待提高。
(三)产出情况分析:指标分值30分,得25分,扣5分,扣分原因体系建立不完善。
水利保障方面,全面推行河长制。
水资源管理和水生态文明建设方面,超额完成水资源费的征收。
农村水利发展方面:提升农村饮水安全5.68万人,恢复库容70万立方米,完成蓄水量5500万立方米。
水利监督管理方面,对水利工程进行抽查,完成2件在建工程及水利工程质量监督巡查。
(四)效果情况分析 :分值25分,得24分,扣减1分,原因是经济效益不是那么明显。
经济效益方面,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90% 。
防洪抗旱方面,均超过预期效果。
社会效益方面,部门对质量风险早发现、早研判、早预警、早处置,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水利工程质量事故。
生态效益方面,2018年用水总量达到年度考核目标,部门通过加强水生态保护,注重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等措施,生态效益较为明显。
社会公众或服务对象满意度方面,为了客观公正地进行绩效自评,在水资源的开发利用,防治水旱灾害,防治水土流失,农村水利工作,水资源管理、节约、保护,信息公开,工作效率以及满意度等方面的情况,向工作人员以及社会公众发放调查问卷,综合满意率高于90%。
四、存在的问题和整改情况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年度部门决算和预算批复有一定差距。决算金额较年初预算金额增加,变动的主要原因为:年初预算了人员工资和公用经费没有预算项目资金,造成年初预算数与决算数存在差异。
2.部分项目预算执行较慢,结余结转率高,资金使用效益有待提高。
3.固定资产管理有待提高 。没有进行全面清查盘点,对资产盘盈、盘亏应当及时处理。
(二)整改情况
1.切实强化预算管理 。一是进一步细化预算编制,提高预算申报质量,尽量做到预决算统计口径一致;二是加强项目执行监管和跟踪,建立完善项目执行进度季度报告制度,并建立完善项目预算数据信息库,为提高预算编制的精确度提供数据基础;三是加强业务指导和监督检查,及时督促项目实施,同时针对跟踪中发现的项目执行进度缓慢的单位,进行约谈,协调解决实施中的难点和问题,共同推进项目实施,督促加快支付进度;四是建立预算执行进度与预算挂钩制度,对支出进度滞后、存量资金数额较大的部门或单位,在安排下年预算和分配转移支付资金时,予以适当核减。
2.有的放矢选取项目进行绩效评价 。有针对性地选取执行进度缓慢的项目进行绩效评价,通过绩效评价找出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找出预算执行率低的真正原因,切实进行整改和完善。
五、绩效自评结果应用
水务局高度重视整体支出绩效评价结果的应用,认为绩效评价结果的运用是预算绩效管理落到实处、取得实效的关键,也是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落脚点。通过采用多种方式运用绩效评价结果,将其转化为提高预算资金使用绩效的具体行动、加强财政支出管理的抓手、合理配置公共资源的标尺、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的手段。
(一)落实整改意见,提高管理水平。针对评价结果中所提出的问题,认真落实整改措施,切实提高财政资金支出决策水平、管理水平和资金使用效益。
(二)以问题为导向完善管理制度、加强项目管理 。通过绩效评价及时发现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问题,以问题为导向严格整改,完善管理制度,加强相关项目的管理。
六、主要经验及做法
(一)完善制度,规范管理。树立绩效全过程跟踪管理意识,落实“谁主管、谁使用、谁负责”绩效管理责任,强化全过程绩效管理,将预算绩效管理贯穿于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决算的各个环节,包括绩效目标编制、绩效跟踪、绩效评价等。预算执行过程中,围绕预期绩效目标,对项目实施进展情况进行动态跟踪,及时发现并纠正存在的问题,确保绩效目标如期实现。
(二)运用评价结果,提高资金效益。认真贯彻落实绩效管理要求,将绩效与预决策有机结合,实现绩效评价结果有效运用,形成绩效评价结果与下一年度预算分配挂钩的绩效预算约束环境,使绩效管理贯穿财政支出领域和分配领域,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