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1525910-3-06_A/2016-0929001 | 发布机构 | 施甸县农业农村局 |
公开目录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发布日期 | 2016-09-22 |
文号 | 浏览量 | 20 |
(一)基本情况
1.主要职能。
在县委烤烟领导小组的领导下,负责全县烤烟生产技术及科技措施的推广落实,协调好与上下级之间的关系,管好和用好烤烟生产经费,督促、检查和指导各乡(镇)烤烟发展工作,抓好施甸县烤烟发展的短期规划和远景规划。
2.机构情况,包括当年变动情况及原因。
2015,本部门机构数1个;人员6人,其中:机关工人1人、退休1人。
3.人员情况,包括当年变动情况及原因。
2015年,本部门无人员变动。
(二)当年取得的主要事业成效
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全县烤烟种植共涉及13个乡镇102个村委会13个烤烟生产专业合作社,种烟农户10630户。施甸县紧紧围绕国家局烟叶生产宏观调控政策,以“市场、质量、规范”为主线,促进烟叶生产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精益生产、专业化服务,着力抓实“二十个严禁”工作落实,强化《保山烤烟综合标准》宣贯力度,切实提高优质烟叶有效供给能力。全县于
1、生产组织管理工作开展情况。切实加强烤烟生产组织领导,把烤烟产业当作精准扶贫的中心工作来抓,认真组织开展阶段生产技术培训和督促检查,加快综合服务型烟农合作社建设,强化规范管理,健全专业化服务体系,以基地单元为载体,落实特色品种、特色烟叶生产措施,及时规范做好清塘点株、面积核实和正式合同签订等合同管理,有效促进了阶段各项生产管理措施的落实。2015年全县共落实种植面积9.1万亩,其中田烟占38.46%、地烟占61.54%,共签订种植农户10630户、合同10630份,签订合同面积9.1万亩、合同产量26.65万担。共涉及13个乡镇102个村委会13个烤烟生产专业合作社。
2、自然灾害风险防范管理情况。针对今年天气异常多变的情况,我县及时完善自然灾害防范应急预案,全面做好防灾减灾工作。一是健全防范机制。按照烟草部门每亩补助35元、烟农每亩筹集10元、省财政每亩补贴5元的标准,健全了自然灾害风险防范机制,降低农户种烟风险。全县投保面积9.1万亩,保费金额455万元。二是抓好防雹防涝工作。一方面,加大投入力度,全县投入抗旱资金1079.9285万元(其中烟草250万元),安排95万元人工影响天气资金,其中80万元用于人工影响天气专项资金,15万元用于防雹点建设。2015年积极做好自然灾害保险的勘察、定损、赔付工作,灾情赔付涉及烟农1246户,定损面积4747.68亩,赔付金额达240.12万元,保障了烟农的合法利益。
3、抗旱保生产取得成效。面对烤烟大田移栽后连续干旱的特殊气候,全县上下进一步坚定抗大旱、保生产的信心和决心,扎实有效推进抗旱保生产各项工作。一方面通过深入村寨召开培训会、发放抗旱生产措施资料等多种形式宣传抗旱生产措施,动员广大烟农投入到抗旱保生产工作中。另一方面积极协助乡村干部组织群众采取截、引、拉、提等措施,做好水池、水窖、塘坝的补水、蓄水工作全县共投入抗旱人数92661人次,累计投入抗旱资金780.8455万元,其中:烟草投入75万元,群众自筹499.9956万元,整合资金205.8499万元。
4、田间管理技术措施落实情况。严格按照《保山烤烟综合标准》的要求,全力为烟农争取种植效益最大化。围绕烟叶精益生产工作要求,认真落实合理轮作、壮苗培育、品种布局、整地理墒、规范移栽、中耕管理、绿色植保、封顶留叶、成熟采收、科学烘烤等十大关键适用技术措施,进一步提高烟叶生产整体水平,打牢质量提升工作基础。承办中美烤烟新品种合作选育、优质抗病烤烟新品种选育及优良育种材料创制、不同肥力植烟土壤施肥分类管理技术研究及示范推广、保山烟区植烟土壤面源污染综合防治技术研究与应用等6个科技项目,推广烟蚜茧蜂防治蚜虫技术7.73万亩,占种植总面积的85%;累计开展培训709次,累计培训烟草干部职工2564人次,培训乡镇干部3426人次,培训村组干部8070人次,培训辅导员5483人次,培训烟农78220人次,发放资料76195份;同时,以品牌导向型基地建设为切入点,继续在水长、老麦乡、姚关镇、太平镇建设基地单元,与贵州中烟、山东中烟、云南中烟、青州研究所等工业企业和技术单位对接,巩固提升基地单元建设水平,加大特色优质烟叶开发力度,不断突出施甸烟叶特色;在姚关镇杨美寨村和仁和镇张家村开展精益生产试点工作,示范面积1100亩,涉及6个村民小组48户农户,收购烟叶3300担,运用精益管理措施,全面提高烟叶生产适用技术措施到位率,达到减工降本、提质增效的目标。
5、烟叶烘烤组织管理情况。加强烟叶烘烤指导,以提高烟叶等级纯度为中心,坚持质量关口前移到村、到户,延伸到种植、烘烤环节,打好烟叶质量基础。为切实抓好今年的烟叶烘烤工作,突破烟叶烘烤损失瓶颈,结合今年特殊的气候特点,按照“采收指导到田、烘烤指导到炉”的要求,以抓实成熟度留养、分类编烟、烘烤工艺把握为重点,强化成熟采烤和烘烤技术培训,认真落实“准采证”制度,加大烟叶成熟采摘监督力度,配备专职的烘烤技术人员现场指导,合理调剂烘烤设施,认真按烘烤挂图及曲线进行烘烤,密集烤房积极推行专业化烘烤,成熟采摘和烟叶烘烤组织管理工作取得新进步。2015年全县共聘请45名烘烤指导员,370名烘烤专业化队员。
6、烟农专业合作社运行情况。顺应当前农业农村改革和烟叶生产发展形势需要,进一步创新烟叶生产体制机制,坚持综合服务型烟农专业合作社发展方向,继续积极探索综合服务型烟农专业合作社发展模式,着力探索和解决队伍建设、专业服务、民主管理、资产管护等关键问题,切实加强督促考核,强化培训指导,使合作社的综合服务职能作用逐步得到发挥,示范、带动全县合作社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形成“以烟为主、专业服务、多种经营”的综合服务格局,覆盖全县13个乡镇全体烟农,实现合作社专业化育苗、集群烤房专业化烘烤覆盖率达到100%,专业化机耕、专业化植保、专业化分级覆盖率达到80%以上,努力实现烟农种植烤烟亩均自用工降到15个,加快构建“全面覆盖、全程服务、全体受益”的专业化服务体系。
(二)烤烟生产基础设施建设情况。2015年施甸县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3717件,计划投入烟草补贴资金2762.42万元,受益面积2.4356万亩。截止
施甸县善洲水库建设项目概算总投资6924.93万元,烟草援建资金4508.84万元。截止
(三)香料烟生产
2015年种植晒黄烟4011.6亩,收购烟丝9809.8担,实现交售产值937.54万元,比上一年增251.43万元,增幅36.65%;税收206.26万元,比上一年增46.32万元,增幅28.96%。
二、收入支出预算执行情况分析
(一)收入支出预算安排情况
2016年初预算安排收入总额28.22万元,决算数972.39。2015年初预算安排支出总额28.22万元,决算数855.1万元。变动原因是年中追加各种项目经费。
(二)收入支出预算执行情况
2015年一般预算财政拨款收入 972.39万元。
2015年总支出855.1万元,其中:工资福利支出24.94万元,占总支出的2.92%;商品和服务支出98.32万元,占总支出的11.5%;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454.41万元,占总支出的53.14%;其他资本性支出277.42万元,占总支出的32.44%。
1.收入支出与预算对比分析
(1)预、决算差异情况,可分收入支出功能科目、分单位、分收入支出具体项目逐项对比(可列表)。
(2)差异原因分析。差异较大的应分析到具体收入支出功能科目和具体单位。
本年收入预决算差异情况
本年收入年初预算数 |
本年收入调整预算数 |
本年收入决算数 |
收入年初预算数与决算数差异 |
收入调整预算数与决算数差异 |
说明 |
282,218.00 |
53,553.20 |
9,723,906.15 |
9,441,688.15 |
9,670,352.95 |
年中追加各种项目经费 |
本年支出预决算差异情况
本年支出年初预算数 |
本年支出调整预算数 |
本年支出决算数 |
支出年初预算数与决算数差异 |
支出调整预算数与决算数差异 |
说明 |
282,218.00 |
53,553.20 |
8,550,950.45 |
8,268,732.45 |
8,497,397.25 |
年中追加各种项目经费 |
2.收入支出结构分析
(1)各项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各项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可分别制作饼状图)。
(2)收入支出按部门所属单位分布情况(可列表)。
收入结构 |
|||||||||
本年收入 |
财政拨款收入 |
事业收入 |
经营收入 |
其他 |
|||||
金额 |
占本年收入% |
金额 |
占本年收入% |
金额 |
占本年收入% |
金额 |
占本年收入%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
972.39 |
972.39 |
100.00 |
|
|
|
|
|
|
3.重点经济分类支出执行情况
(1)“三公”经费支出情况:可进行上下年对比、预决算对比,人均支出情况分析(可做表、柱图、折线图)。
2015年,本单位三公经费总额为7.65万元,与上年相比10.33%,其中: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3.66万元,与上年相比增加96.77%。公务接待费30批次,660人,支出3.99万元,与上年相比减少20.2%。2015年及上年均无因公出国(境)团组数及人数及支出,公务用车保有量1辆,本年没有购入公务用车。
(2)会议费支出情况:可进行上下年对比、预决算对比,人均支出情况分析(可做表、柱图、折线图)。
2015年,本单位会议费4.52万元,比上年减少24.79%,减少的主要原因是本单位严格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推进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制度建设,加强和规范会议管理,精简会议,改进会风,提高会议效率和质量,严格控制会议数量, 节约了会议经费开支。
(3)其他对部门(单位)影响较大的支出情况。
(4)重点经济分类支出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三)年末结转和结余情况
1.分资金来源、资金性质结余结转情况,特别是项目经费结余情况。
2.分单位结余结转情况。
3.结余结转规模较大的原因分析。
(四)当年预算执行中存在问题、原因及改进措施
(一)资产负债结构情况
对资产负债具体构成进行分析,可从占比、上下年变动等方面进行分析(可用饼图、柱图或折线图),重点说明主要资产、负债基本情况、变动情况及原因。
(二)资产负债对比分析
本单位2015年末资产为2305.68万元,负债为61.33万元,负债率为26.6%。
四、本年度部门决算等财务工作开展情况
在县财政局的组织和工作安排指导下,在领导高度重视下,财会人员认真负责,积极主动圆满的完成了全年的财务工作,按时、按质、按量的完成了财务决算等业务工作,取得了好的效果。
附: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分析指标
1.支出增长率,衡量行政单位支出的增长水平。计算公式为:
支出增长率=(本期支出总额÷上期支出总额-1)×100%
2.当年预算支出完成率,衡量行政单位当年支出总预算及分项预算完成的程度。计算公式为:
当年预算支出完成率=年终执行数÷(年初预算数±年中预算调整数)×100%
年终执行数不含上年结转和结余支出数。
3.人均开支,衡量行政单位人均年消耗经费水平。计算公式为:
人均开支=本期支出数÷本期平均在职人员数×100%
4.项目支出占总支出的比率,衡量行政单位的支出结构。计算公式为:
项目支出比率=本期项目支出数÷本期支出总数×100%
5.人员支出、公用支出占总支出的比率,衡量行政单位的支出结构。计算公式为:
人员支出比率=本期人员支出数÷本期支出总数×100%
公用支出比率=本期公用支出数÷本期支出总数×100%
6.人均办公使用面积,衡量行政单位办公用房配备情况。计算公式为:
人均办公使用面积=本期末单位办公用房使用面积÷本期末在职人员数
7.人车比例,衡量行政单位公务用车配备情况。计算公式为:
人车比例=本期末在职人员数÷本期末公务用车实有数:1
1.预算收入和支出完成率,衡量事业单位收入和支出总预算及分项预算完成的程度。计算公式为:
预算收入完成率=年终执行数÷(年初预算数±年中预算调整数)×100%
年终执行数不含上年结转和结余收入数
预算支出完成率=年终执行数÷(年初预算数±年中预算调整数)×100%
年终执行数不含上年结转和结余支出数
2.人员支出、公用支出占事业支出的比率,衡量事业单位事业支出结构。计算公式为:
人员支出比率=人员支出÷事业支出×100%
公用支出比率=公用支出÷事业支出×100%
3.人均基本支出,衡量事业单位按照实际在编人数平均的基本支出水平。计算公式为:
人均基本支出=(基本支出-离退休人员支出)÷实际在编人数
4.资产负债率,衡量事业单位利用债权人提供资金开展业务活动的能力,以及反映债权人提供资金的安全保障程度。计算公式为: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此外,行业事业单位还可根据相关财务规则规定对有关财务指标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