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打开适老化模式 x 注册 登录
施甸县人民政府
无障碍浏览 打开适老化模式 x 注册 登录
索引号 01525904-x-10_A/2016-0921001 发布机构 施甸县住建局
公开目录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发布日期 2016-09-21
文号 浏览量 3026
主题词 建设规划
关于施甸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2016年部门预算编制的说明

附件1-8

关于施甸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2016年部门预算编制的说明(参考文本)

    

按照预算管理的相关规定,目前部门预算的编制实行全口径预算管理,即收入和支出全部纳入预算管理,全部收入和支出都反映在预算中。

一、基本职能及主要工作

一、职能职责:(一)、承担规范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秩序的责任;(二)、草拟城镇住房、住房保障有关规定并指导实施;拟定城镇住房、保障性住房和住房保障发展规划、年度计划并指导实施;(三)、承担推进建筑节能、城镇减排的责任;(四)、承担建立科学规范的工程标准体系责任;(五)、承担管理全县建筑业和规范建筑市场秩序;(六)、承担建筑工程质量和安全监管的责任;(七)、承担建筑工程和市政设施抗震设防监督管理的责任;(八)、制定城市建设的政策并指导监督实施,指导城市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和应急管理;参与城市开发重大项目建设,指导和监督城市建设管理及综合执法工作,指导对全县城建法律法规监察执法检查工作,负责城市规划管理档案及管线数据采集入库更新和管理工作,指导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九)、承担规范村镇建设的责任;(十)、负责全县城市规划、村镇规划、城市勘察、城市景观、城市测量和城市雕塑工作,指导全县规划的实施管理,负责城市规划的审查报批,制定风景名胜区发展规划和政策并指导实施;(十一)、对住房保障、房地产市场、建筑市场、标准定额、工程质量安全、建筑节能、城市建设、村镇建设、风景名胜区、城镇减排等方面的违法违规问题开展专项检查和案件稽查,查处住房和城乡建设违法违规行为。(十二)、负责对违反城市规划的建设用地、建设活动方面的违法行为进行监察等;(十三)、承办县委、县人民政府和上级机关交办的其他事项。

二、部门预算编制情况

施甸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编制2016年部门预算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编制方法、总体思路等内容。

三、部门基本情况

纳入2016年部门预算编报的单位共1个,分别是施甸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其中:财政全供给单位1个,部分供给单位0个,特殊供给单位0个,自收自支单位0个;财政全共计单位中行政单位1个,参公管理事业单位0个,非参公管理事业单位0个。部门在职人员编制70人,其中:行政编制22人,事业编制48人。在职实有70人,其中:财政全供养66人,非财政供养4人。离退休人员15人,其中:离休0人,退休15人。车辆编制1辆,实有车辆2辆。(各部门可结合实际制作基本情况分布图表等)

四、2016年部门预算收支情况

2016年施甸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财务总收入682.06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682.06万元,政府性基金收入0万元,国有资本经营收益0万元,事业收入0万元,事业单位经营收入0万元,其他收入0万元。

2016年部门财政拨款收入682.06万元,其中,本年收入682.06万元,上年结转收入0万元。本年收入中,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682.06万元(本级财力682.06万元,专项收入0万元,执法办案补助0万元,收费成本补偿0万元,财政专户管理的收入0万元,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0万元),政府性基金财政拨款0万元,国有资本经营收益财政拨款0万元。

2016年部门预算总支出682.06万元,其中:基本支出682.06万元,占总支出的100%,项目支出0万元,占总支出的0%。按支出功能科目分类,支出分别列2120101行政运行及2120199其他城乡社区管理事务支出539.24万元、2120104城关执法支出142.82万元,主要反映支出是工资福利支出329.21万元、商品和服务支出29.82万元、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临时工及综合执法协管员工资)323.03万元

(各部门可结合实际制作总收支占比分布图表等)

(一) 基本支出情况

2016年用于保障住建局机关、下属事业单位等机构正常运转的日常支出682.06万元,包括基本工资,津贴补贴等工资福利支出占基本支出的95.63%;办公经费、印刷费、水电费、汽燃费、办公设备购置等日常公用经费(商品和服务支出)占基本支出的4.37%。(人均情况由各部门自行确定)与上年对比减少1.0万元,增减变化的原因主要是公务用车进行改革,今年只安排了1辆交通费。

项目支出情况

2016年用于保障住建局机构、下属事业单位等机构为完成特定的行政工作任务或事业发展目标,用于专项业务工作的经费支出0.00万元。与上年对比增减0,增减变化的原因主要是县财政困难,仅安排保障正常的人员工资及公务费用支出。

五、名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