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1525904-x-30/2016-0401091 | 发布机构 | 施甸县住建局 |
公开目录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发布日期 | 2015-09-24 |
文号 | 浏览量 | 0 |
中共施甸县住建局党支部创建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央以及省委、市委、县委及县委直属机关工委关于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部署要求,推动局党支部工作重心转移到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群众、服务党员上来,在强化服务中更好地发挥党支部的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结合我局工作实际,现就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制定如下具体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及各级组织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以群众满意为目标,以上级党组织服务下级党组织、党组织服务党员、党组织和党员服务群众为重点,切实加强我局党支部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增强党支部的先进性、纯洁性,更好地发挥党支部推动发展、促进和谐、服务群众、凝聚人心的作用,为实现全县住建工作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二、目标任务
深刻把握服务型党组织的内在要求,坚持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群众、服务党员,使服务成为基层组织建设的鲜明主题,成为党员干部的自觉追求。通过服务型党组织的建设使局党支部及全体党员的服务意识显著增强、服务能力显著提高、服务效能显著提升、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制度进一步得到落实,为全县住建工作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三、总体思路
在充分总结实施“云岭先锋”工程、实行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等做法的基础上,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创新促突破、以落实抓推进,坚持重视基层、关心基层、支持基层、夯实基层,着力推动工作重心向服务转移、工作方式向服务转变。具体方法是扎实推广升级版的“孟连经验”,以直接联系服务群众为着眼点,解决直接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创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要始终突出四个服务方向:服务发展,就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凝聚发展力量,营造发展环境,提供发展动力,推动中心工作,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落实到基层。服务民生,就是贯彻落实党的惠民利民政策,为谋民生之利、解民生之忧创造条件,帮助群众解决看病难问题,推动基层社会管理创新,主动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服务群众,就是自觉践行党的宗旨,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倾听群众意见,维护群众利益,运用民主协商、说服教育和示范引导等方法做好群众工作,按照群众的需要和意愿提供服务。服务党员,就是发展党内基层民主,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从思想、工作、生活上关心党员,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增强党员光荣感责任感,激发服务群众内在动力。
基层服务型党组织要达到“六有”目标:一是有坚强有力的服务核心,建设服务意识强、服务作风好、服务水平高的党组织领导班子。二是有本领过硬的服务队伍,培养带头服务、带领服务、带动服务的骨干力量。三是有功能实用的服务场所,建设便捷服务、便利活动、便于议事的综合阵地。四是有形式多样的服务载体,创新贴近基层、贴近实际、贴近群众的工作抓手。五是有健全完善的服务机制,形成规范化、常态化、长效化的工作制度。六是有群众满意的服务业绩,取得群众欢迎、群众受益、群众认可的实际成效。经过三至五年努力,使基层党组织服务意识显著增强、服务能力显著提高、服务效能显著提升。
四、主要措施
(一)夯实服务基础
坚持有形覆盖与有效覆盖相统一,按照有利于党组织和党员发挥作用的原则,创新党组织活动方式,确保党的组织和工作全覆盖,切实增强基层党组织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建强服务队伍
以党性强、作风正、能力强、热爱党务工作、深受住建群众欢迎为标准强化队伍建设。加强党员队伍的教育培训,组织全体党员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大和有关党建的重要文件精神,深入开展党员岗位争先活动,切实增强党员服务群众的意识,努力建设一支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纪律严明、作用突出的服务型党员队伍。
(三)健全服务机制
建立“群众贴心人”长效机制,党员干部每人至少联系一户困难党员或贫困户。建立健全党员群众定期评议基层党组织和领导班子成员制度,加强基层党组织服务意识。
(四)践行服务承诺
把联系服务群众和群众是否满意作为衡量承诺践诺成效的重要标准,突出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每年2月份党组织和党员向群众作出承诺,党员向党组织作出承诺,接受群众监督,并采取适当方式向群众公布。
(五)丰富服务形式
坚持开展“四比四促”、“四亮四评”和“授旗评星”活动,规范设星、创星、评星、挂星创评程序,制定激励淘汰、动态评价配套措施。结合实际成立党员志愿者服务队伍,定期到挂钩村开展为民志愿服务。做好在职党员到居住地社区报到服务,认领公益志愿服务岗位,履行“一员双岗”职责,形成在职党员“工作在单位、奉献在岗位”的良好局面。
五、创建标准及任务
(一)班子队伍强
党组织领导班子坚强有力,结构合理,功能优化,核心作用明显。党组织班子成员党性观念强、业务政策熟,带头开展服务承诺和联系服务群众工作,每人结对联系1户困难党员或贫困户。落实党员公开承诺制,每年为群众办1—2件好事实事。每月党员活动日正常开展,党员参与率达到90%以上。
(二)学习能力强
建有功能齐全的党员活动室,学习型党组织、学习型单位建设扎实推进,各项学习制度规范健全。职业道德教育、政策法规培训、业务技能培训等教育培训工作深入实施,党员干部队伍的服务意识、服务理念、服务能力不断提升。
(三)工作效能强
作风和效能建设持续深化,争创群众满意窗口、优质服务品牌、优秀服务标兵活动实现常态化制度化,党员干部作风明显改进,服务效能明显提高。
(四)服务功能强
建有便民服务窗口,按照柜台式服务的要求,实行开放式办公。局党支部至少与1个以上村、社区党组织结为对子,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至少联系1个贫困户,定期开展工作交流和帮扶支持。在职党员进社区工作推进有力,党内关爱帮扶机制健全完善。根据工作职能和行业特点,建有1支以上党员志愿服务队伍,每季度至少开展1次党员志愿服务活动。
(五)廉洁自律强
党风廉政建设、行风建设专题学习教育和党的优良传统教育深入开展,自觉加强党性修养,模范遵守廉洁从政各项规定,保持良好的精神风貌,无违法违纪行为。
(六)运行机制强
党支部内部运行、工作机制健全完善,发展党员、组织生活、领导点评、民主评议等制度得到有效落实,以群众满意为导向的服务评价机制健全完善。
六、加强组织领导,落实目标责任
(一)明确工作责任
成立由局党支部书记任组长其他党员为成员的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负责此项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具体实施,推进工作落实。
(二)强化目标考评
要落实目标责任制,把创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考评结果作为全体党员干部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作为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评先评优、提拔使用的重要依据。
(三)坚持示范带动
在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工作中及时发现和树立先进典型,及时总结宣传工作中的好经验和好做法,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价值导向和示范引领作用。
(四)定期分析检查
局领导小组要定期或不定期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及时发现问题,提出整改意见,促使各项任务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