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1525934-9/20240423-00010 | 发布机构 | 施甸县甸阳镇 |
公开目录 | 乡村振兴 | 发布日期 | 2024-04-23 |
文号 | 浏览量 | 21 |
甸阳镇同邑村位于县城东南方向,属典型山区村,全村国土面积14.7平方公里,有耕地2775亩,其中旱地2585亩,占比高达93%,走进同邑村,村民杨大妈面前已经摆放好3个“油漆桶”,她正忙着一瓢瓢从油漆桶中舀水为刚出苗的作物浇水。由于山区旱地农业用水灌溉困难,空油漆桶、空废料桶,这些东西就成了村民们收藏的好物件,用来担水、提水灌溉十分合适。
2023年沪滇项目青蚕豆、青豌豆“两青”标准化种植示范园区基础设施项目在同邑村启动实施,农业灌溉设施及部分产业道路建设提上日程。项目以总库容达19万立方米的老片山水库为灌溉水源保障,从老山片水库架设灌溉管道11.49公里及安装管道配件,新建5个储水单位达50立方米的水池,硬化道路2.37公里、浇筑挡墙1177立方米,建设机耕路10条、6620米,总投资480万元。
项目为同邑村带来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三个跨步,村集体经济进一步提升跨越。项目的建设在有效解决耕地灌溉问题,为沿途的耕地耕种带来便利的同时,将开挖弃土合理化拉运至田地,兼顾了项目区环境和生态的和谐;项目的实施有利于解决青豌豆、青豌豆“两青”作物种植“散、小、乱”的问题,实现规范化、规模化种植,使项目区群众实现生产降本增效,后续水网的管理运营将带动“三类人员”就业4人,极大地增强项目区群众致富的信心和决心;项目的运行将打破同邑村农业经济发展中生产灌溉设施陈旧和用水缺乏的双重掣肘,覆盖2000亩土地灌溉,覆盖农户435户,其中脱贫户73户,预计每年将为项目区的农户节省种植成本约15万元,为当地938亩玉米、2000亩“两青”及1837亩烤烟产业带来生产收入约1000余万元;后续依据相关管理规定将项目资产移交同邑村管理,通过安装智能水表,由村级按计量收取灌溉用水水费,用于设施管理维护和壮大村集体经济收入。
目前,工程项目已基本完工,5个储水池藏于地下,配套灌溉沟渠和崭新的铁质水管纵贯田间。由烟草公司免费提供的水管已统一堆放在村委会院子一角,待分发后由群众出工对自家田地进行管道铺设。届时,同邑村村民延续至今的人工挑水生产灌溉方式将彻底改变为管道滴灌,山区耕地灌溉将不再困难。据同邑村党总支书记介绍:“‘两青’、烤烟是同邑村的两大支柱产业,沪滇协作项目水利部分完工之后将继续实施‘156’项目,以期达到1100多亩整合土地资源统防统治目的,产业种植能够实现双提升,农户的满意度非常高。”
“夯实乡村全面振兴水利基础”是2024年我国水利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从“有水浇”到“浇好水”,沪滇项目翻山越岭,让汩汩“幸福水”流入山区旱地,滋润百姓心田,让希望的田野更有生机,乡村振兴更具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