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1525934-9-/2020-0908005 | 发布机构 | 施甸县甸阳镇 |
公开目录 | 社会保险 | 发布日期 | 2020-09-08 |
文号 | 浏览量 | 10 |
镇十四届人大四次
会议文件之(十七)
甸阳镇民政工作报告
——2020年8月26日在甸阳镇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甸阳镇民政办 杨发军
各位代表:
我受甸阳镇人民政府的委托,向大会报告民政工作,请评议。
2019年甸阳镇民政工作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民政局的指导下,牢记“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工作宗旨,发挥民政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基础作用,落实民权、改善民生的各项要求。经过努力,重点工作进展顺利,各项业务协调发展,多项工作取得了新突破。
一、2019年的工作回顾
(一)城镇低保应保尽保、应退尽退。城镇低保工作加强了动态管理,进一步完善低保申请、入户调查、民主评议、审核审批等工作环节和程序。强化家庭收入核算,倡导诚信救助,切实做到低保对象有进有出。同时,对因天灾人祸、金融危机而新产生的困难家庭,符合条件的及时纳入保障范围,实现了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全镇享受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对象3850户5182人,发保障金1703470元。新增17户20人,停发61户75人,调整301户294人。
(二)精准扶贫和社会救助有效衔接。一是结合低保规范化管理工作的开展,加大政策落实督导力度,提升基层经办人员服务水平。在具体工作中,坚持应扶尽扶、应保尽保。二是农村低保工作按照县民政局的安排部署,今年我镇应新增农村低保对象234户676人,为确保新增对象定位准确,不出偏差,我们严把“三道关”,一是实行“阳光操作”,把好群众监督关,加大公示力度,增加透明度,严格做到镇政府、村委会二级审核,三榜公示。二是做到“三个不上报”,把好审核上报关,即申报内容不清楚的不上报,群众有异议没有调查清楚的不上报,手续不齐全的不上报。三是实施分类管理,把好进出关。对有特殊情况的家庭,根据其困难程度适当提高救助类别额度,目前全镇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对象5557户18294人,发保障金4372650元。已核定建档立卡贫困户302户1142人,非建档立卡贫困户223户557人;A类对象125户247人,B类对象219户687人,C类对象181户765人,对原已享受的对象,家庭特别困难的类别进行了调整,已调整563户527人,对收入增加有了稳定收入的家庭及时取消低保待遇,已取消61户75人。二是特困人员供养保障有力。依据特困人员认定标准,我镇按照有关程序重新核定特困人员供养对象,对不符合特困人员供养规定的对象坚决予以取消,对符合特困人员供养规定的对象,没有享受特困人员供养待遇的做好申报审批工作。通过排查,全镇保障特困供养人员1588户1693人,发放保障金1396297元。新增8户9人,停发43户48人,调整115户113人。已核定建档立卡贫困户7户9人,非建档立卡贫困户115户121人。
(三)加大对困难群众的 “救、急、难”救助。我镇按民政局临时救助资金的安排要求,加大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救助,对凡因火灾、交通事故等意外事件,家庭成员突发重大疾病等原因,导致基本生活暂时出现严重困难的家庭,或者因生活必需支出突然增加超出家庭承受能力,导致基本生活暂时出现严重困难的低保家庭,以及遭遇其他特殊困难的家庭,给予临时救助。全镇救助困难家庭740户2992人、158万元。
(四)全力推进“三留守”工作,建设和谐乡村。加强爱护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保障其人身安全和各项权利推进工作。一是按照民政局的总体安排,在全镇范围内开展排查,对相关情况进行核实认定,核定并上报留守儿童159人,留守老人135人,留守妇女215人。二是关注农村留守老人。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对9个村(居)的425位留守老人给予陪护。三是开展困境儿童摸底调查,对全镇6名困境儿童实施了身份认定,并按上级要求及时发放困境儿童生活津贴。
(五)切实做好惠民殡葬,服务意识进一步增强。一是进一步推进文明殡葬,树立文明乡风,顺利完成了2019年清明祭祀服务工作和文明倡导工作,在清明节期间共接待扫墓群众4.8余万人次,车辆1268辆,期间均无突发事件。二是抓好殡葬项目推进。截至目前,村级骨灰堂主体建设已完工4个,在建2个。三是全面推进遗体火化。全镇死亡346人,火化率达100%。四是继续推进城市建设和重大项目建设迁坟工作任务,完成迁坟506穴。
(六)全面加强和完善村民自治工作。全面开展社区减负增效工作,建立健全村规民约,加强监督检查和政策引导,以保障农民群众知情权、决策权、选举权、参与权、监督权为主要内容的村民自治和民主管理工作顺利开展。全镇补选7个村(居)“两委”班子成员7人,村民小组长9人。进一步规范村务公开,引导群众在基层民主实践的过程中提高自我管理水平,充分发挥自治组织作用。发放小乡大队干部23人补助金5万元。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在新常态、新形势、新任务下,我们的工作还存在不少问题和差距。一是兜底保障精准化亟待进一步提高。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留守老人等关爱救助保护还存在薄弱环节。社会救助资源统筹层次不高、力度不强,分散化、碎片化救助局面还没有根本改变。二是基层民政力量仍然比较薄弱,民政部门不断扩大的职能与现有的工作力量和工作手段还不相适应。三是工作发展不平衡,村(居)之间、业务之间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不平衡的现象。四是民政服务设施建设及功能配套还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二、2020年民政主要工作任务
2020年是脱贫攻坚的决胜之年,做好民政工作意义重大。2020年民政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关于民生民政工作重要指示精神,牢固树立“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理念,突出供给侧改革主线,按照“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舆论”思路,坚决贯彻落实党委、政府和民政局决策部署。主要从五个方面做好今年工作。
(一)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强化基本民生保障。继续完善低保制度,进一步提高保障水平。加强动态管理,完善信息联络员制度,及时了解和跟踪已保家庭的收入状况,对不贴合条件的及时予以调整,对新出现的困难家庭要及时纳入保障范围,确实做到“应保尽保”。同时严把审核、审批关,落实好联合会审制度,做到“公开、公平、公正”。
(二)全面提升我镇留守老人服务水平。继续关注留守老人、提升服务水平。
(三)深入开展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促进社会稳定。一是继续依法指导村(社区)的村民自治工作。高度重视群众信访,坚持信访接待制度,认真接待处理群众的来信来访,努力理顺群众情绪,维护农村稳定。二是探索创新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创新村务公开形式,利用现代科技成果,探索采取透过网络的方式进行公开,并增加村民与村委会之间的互动与沟通。进一步督促村(居)依法全面及时地公开村财村务。
(四)规范社会专项事务管理,提高服务质量。殡葬改革工作继续加大宣传和执法力度,增强人们的礼貌丧葬意识,坚持拓展殡葬服务模式,实现服务形式的多样化和个性化,满足城乡群众不同层次治丧需求,不断提高火化率。
(五)加强作风建设,提高队伍素质。把学习实践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党的十九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作为一项长期的任务来抓,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巩固和发展学习实践取得的成果。把加强机关效能与行风建设融入到民政工作的各个方面,进一步强化对干部职工的思想教育,将“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工作理念植根于干部职工的思想和行动中;加强各项规章制度的建设与完善,将制度向每个岗位及工作的各个环节延伸覆盖,建立“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据可查、凡事有人负责”的管理机制;把反腐倡廉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实维护民政部门廉洁奉公、勤政为民的形象;继续加强领导班子和各党支部建设,发挥党员干部的表率作用,构成整体合力,推动民政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各位代表,时代催人奋进,使命激荡人心。新时代民政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前景美好。让我们在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扎实的作风、更加有力的措施,攻坚克难、砥砺前行,奋力开创民政工作改革发展新局面,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镇十四届人大四次会议秘书处 2020年8月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