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530521000000-/2020-1125001 | 发布机构 | 施甸县公安局 |
公开目录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发布日期 | 2020-11-25 |
文号 | 浏览量 | 83 |
为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省公安厅“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要求和县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有关安排部署,切实抓好公安机关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企业群众相关措施的落实,施甸县公安局将2020年以来依法保障和服务民营企业经济发展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抓部署
为确保县局优化营商环境各项工作顺利推进,施甸县公安局于2019年7月成立了以副县长、县公安局局长为组长的“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严格按照《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的若干措施》《营商环境提升十大行动》等有关文件要求,认真落实工作任务,切实履行工作职责,全力推动优化营商环境各项工作。
11月5日下午,施甸县公安局组织全县具有公章刊刻资质的企业召开公章刻制企业会议。会上针对上半年我市在全省优化营商环境考核中新办企业公章刻制耗时过长的问题,要及时整改,切实抓好公安机关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企业群众相关措施的落实,确保新办企业公章刻制时限0.5工作日内完成的目标。
二、主要工作措施和成效
(一)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打造高质量的营商服务环境。一是最大限度简政放权。按照“谁审批,谁负责”的工作原则,将《公安行政主管部门行政许可事项通用目录》涉及县级行使的行政许可事项44项(其中治安17项、出入境14项、禁毒4项、网安1项、交警6项、消防2项)办理权限最大范围下放,其中包括将临时身份证、准迁证办理等业务下放至派出所,无需群众到治安大队打印,大大节省了群众的时间和支出;在施甸政务大厅安装身份证拍照申请一体机,群众可自行操作拍摄出自行满意的证件照片并打印或直接申请办理居民身份证,省去了排队等候人工办证时间,提高了办事效率。同时严格监督管理措施,对国家已经取消的行政审批事项坚决落实到位。二是做实基础保障。全面实行“无假日”窗口,推行“一窗受理、并行办理”模式,统一为群众办理业务。按照省、市统一部署,深入推进“政务服务平台”“互联网+公安政务服务”“一部手机办事通”建设,开展网上审批服务,极大地方便了企业群众网上、网下办理公安业务。三是最大限度方便企业群众办事。2020年1月开始,持续推进公安交管改革便民利企的机动车检验标志电子化、提供交通事故处理进度和结果网上查询、租赁车交通违法处理简捷快办、小客车转籍信息网上转递、交通安全导航提示等服务。
2020年11月20日,贯彻落实深化公安“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12项措施细则,推行摩托车驾驶证全国“一证通考”、摩托车转籍异地通办、私家车登记身份证全省通办、二手车出口临牌异地通办、扩大机动车免检范围、放宽小型汽车驾驶证申请年龄、优化大中型客货车驾驶证申请条件、扩大体检医疗机构范围、便利残疾人家庭共用车辆、道路运输企业信息查询提示服务、驾驶人交通安全记录网上查询、机动车交强险信息在线核查。大力推进“警邮合作”建设,全面深化邮政代办车驾管业务,不断推行邮政网点代办补(换)领驾驶证、行驶证,申领免检标志,为群众提供就近、便捷、高效的服务。落实社会服务网点代,与7家摩托车行合作,由车行代办摩托车注册登记。新增机动车报废服务点。在姚关镇、旧城乡、太平镇增设报废机动车便民服务点,节省了群众不必要的开支,最大限度的方便群众。
(二)强化企业专项服务措施,着力创建便捷高效的审批环境。一是创新户口管理机制。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为企业吸引高精尖人才降低落户门槛,服务经济发展。全面执行企业可设立集体户口,实行一企一户统一管理,对企业聘雇的暂住人口,可由企业统一向当地公安机关申报申领居住证。二是加强公章刻制备案事中事后监管。2020年施甸县公安局科学规划我县公章刻制企业数量,审核通过有资质的印章刊刻公司2家。目前我县共3家具有印章刊刻资质的公司。进驻政务大厅设置“一窗通”服务的有2家,在网上实现“一窗通”服务的有2家。三是推行公章刻制备案“多证合一”。简化公章刻制备案程序,取消公章刻制审批,严格实行公章刻制备案管理和“多证合一、一照一码”机制。增设公章刻制经营单位,全面停止收取印章刻制企业入网费、服务费。
(三)强化出入境管理工作,促进边境经济共赢。一是加强境外人员服务管理。受疫情影响,施甸县公安局强化境外人员管理宣传,派出所联合村组两级干部详细排查本村、本组驻留的境外人员。出入境大队根据实际,深入辖区开展境外人员法律法规宣传。2020年以来,深入辖区开展法律法规宣传5次。二是简化材料举措,方便群众“化繁为简”。严格落实“全国通办”“只跑一次”制度,落实好一次性告知制度,坚持以 “一表申请、一窗受理、一次告知”为准则,“三表合一”简化申请材料,自主研发“施甸县公安局出入境便民利民服务系统”,简化群众填表申请流程,将受理时限缩短至一个工作日;同时开通绿色通道,方便特殊人群急事急办、特事特办,全力满足群众办证需求。2020年以来开通绿色通道服务962人次,赢得办证群众赞誉。三是加大打击出入境违法犯罪。依托各派出所前沿阵地,坚持日常管控与集中整治相结合,严厉打击出入境犯罪。
(四)强化经济违法犯罪打击,促进营商环境健康发展。一是加大对侵害民营企业权益涉案金额大、影响恶劣的合同诈骗、职务侵占、挪用资金、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假贩假案件办案力度。二是配合企业在全县范围内开展打击假冒伪劣排查。2020年大队利用元旦春节、五一等节日配合县烟草专卖局开展两烟市场制假贩假清查工作,通过清查共查获涉烟违法行政案件155起,案件移交县烟草专卖局处理。
(五)强化经济犯罪宣传,增强企业法律意识。一是加强宣传教育,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经侦大队利用“3.15”、“4.26”、“5.15”以及全市公安机关开展打击电信诈骗宣传等开展打击侵权制假宣传活动,主要宣传“打假防假”常识、以及制假贩假的社会危害和法律后果,不断提高企业、群众“打假”维权意识,切实把保护知识产权宣传工作延伸到街道、社区、企业,全力营造全民关心、参与保护知识产权的良好社会氛围。二是开展深入企业送法服务工作。结合复工复产以及电信诈骗宣传要求,6月18日,8月6日施甸联合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深入辖区企业开展送法上门宣传活动,围绕企业生产活动中可能遇到的虚开增值税发专用发票、合同诈骗、职务侵占和非法集资经济犯罪形式以及如何预防等方面向企业负责人讲解。通过宣讲多数企业负责人认为此次法律宣传比较贴近工作实际,表示将宣传内容在职工大会上组织学习,对财物人员要集中培训,让员工了解防范企业经济犯罪重要性和必要性。通过进企业、进商铺等多种形式,开展知识产权保护、预防经济犯罪等宣传,切实提高企业员工安全防范意识,保护企业有序复工复产,密切警企关系。此次宣传活动向10家企业发放《助力企业复产达产防范涉企经济犯罪风险指引》宣传手册80余份。
三、存在问题和下步打算
在开展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中,施甸县公安局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然存在窗口工作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公章刻制业监管力度不到位,防诈防骗等金融法律法规宣传面不深不细等问题。
在下步工作中,我们将在施甸县委、县人民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各职能单位的支持帮助下,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认真落实“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要求,以企业、群众办事最省时、最省路、最省钱为目标,加强协调配合,全面推进“一网通办”,继续落实好机动差驾驶员管理、户籍管理、特种行业管理、出入境管理等方面便企惠企措施,提升企业对公安工作的满意度。进一步健全完善警企联系制度,及时了解掌握民营企业经营状况,提供针对性服务。开展警企共建活动,加强日常走访联络,主动为企业提供预警信息、防范对策、报警咨询、法制宣讲、法务培训等服务。进一步加大侵害涉企犯罪的打击力度,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加大对侵害民营企业权益案件侦办力度,减少民营企业损失。为施甸县经济跨越发展打造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和谐稳定的社会治安环境。
施甸县公安局
2020年11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