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打开适老化模式 x 注册 登录
施甸县人民政府
无障碍浏览 打开适老化模式 x 注册 登录
索引号 01525914-6-11_B/2017-0411006 发布机构 施甸县教育体育局
公开目录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发布日期 2017-04-11
文号 浏览量 4
主题词 教育
发展中的施甸县示范小学

发展中的施甸县示范小学

 

 

施甸县示范小学属于云南省一级二等示范学校,现座落在施甸县甸阳镇甸阳路089号附001号。学校创办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校址万寿宫(萧祠,今施甸县甸阳镇人民政府前东北方,原生资公司旁),名为“施甸高等小学堂”。民国元年(1912)改名为“保山县第五区第四模范两级小学校”,民国十五年(1926)由于学生增多,将校址迁至大成殿(今施甸县第一完全中学芒果树旁),称“施甸两 级完全小学”。民国二十九年(1940)因大成殿创办甸阳中学,校址又迁至城隍庙(今校址)。1944年以乡设校,学校分为“归仁乡中心国民学校”(今校址)和“开遂乡中心国民学校”,(校址文昌宫,今电影院)。1950年两校合并定名为“保山县第五区第一完全人民小学”,后因学生增多,设第二院于杨赵村祖祠,1952年改名“保山县第五区中心小学”。1963年施甸设县,校名改称为“施甸县中心小学”。1984年实行区(镇)乡(办事处)制,施甸街属城关镇所辖,“施甸县中心小学”改为“城关镇中心小学”。1988年4月,行政体制改革,城关镇与大楼区合并为甸阳镇,学校随之改称为“甸阳镇中心小学”。1990年经施甸县人民政府批复,省教委认可,改名为“施甸县示范小学”,为县直属单位。

学校目前有28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341人,教职工80人(编制73),其中一级教师54人(已申报高级教师8人,有3人低聘),二级教师24人,会计1人,中职主管护师1人。省级学科带头人1名,省级骨干教师1名,市级学科带头人5名,市级骨干教师8名。学校35岁以下的教师27人,35-50岁的教师48人,50岁以上教师5人,教师年龄结构趋于合理。

教师年龄结构趋于合理。占地面积9526平方米,生均约7平方米,建筑面积6493平方米。图书室藏书32136册,生均约23册。学校配备的功能室:有计算机教室、多媒体教室、图书室、音乐室、美术室、实验室、施甸县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教育基地等。

学校坚持“准确定位显示范,求真务实达引领”的办学理念,“以德立校,依法治校,科研兴校,质量强校”的治校方略,确立“崇德、思远、善文、尚武”的校训;形成“勤学守纪、活泼创新”的校风;“敬业爱岗、勤业爱校、乐业爱生、精业奉献”的教风;“乐学、善思、修身、创新”的学风;“快乐学习、健康成长”的班风;“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办学目标;“面向全体学生、树立人人成才,尊重个性选择、鼓励个性发展”的育人目标;“树名师、重科研、求升华、促发展”的学校特色。

在管理中创新,在创新中科学发展,和谐发展,适度超前发展。适度超前发展是学校追求的目标,在管理过程中实行科学管理、民主管理、规范管理和精细管理。注重党风廉政建设和制度化建设管理的整合,重视科学管理和人文教育的统一,重视教书和育人的平衡。在学校发展中推进教育教学管理的八制改革和打造七个特色。八制改革:招生实行“抽班制”、教师实行“留级制”、学生转入实行“担保制”、领导实行“挂级制”、家校实行“开放制”、帮扶实行“顶岗制”、安全实行“责任制”、考核实行“阳光制”。七个亮点: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四群教育和平安校园文化长廊建设;推进师德师风和德育教育;开展《弟子规》“三进”活动、二十四孝、学生立志成才、教师廉洁从教教育;实施示小教学模式; 成立家长学校;实现网校管理。

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学校走全面发展、全科发展、引领发展的教学改革之路,打造“学校有特色、教师有特点、学生有特长”的团队。实现既注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又注重教法、学法更新,既注重主体突出,又注重全体参与课堂教学,更注重教的过程、学的过程和结果并重。构建适合本校的教学模式:示小“三二二二”模式。

在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经过示小几代教育人的共同努力,硕果累累。曾先后获得 “国家级红旗大队”、云南省“绿色学校”、云南省“文明学校”、云南省“德育示范学校”、云南省依法治校示范校、云南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云南省“平安校园”、“云南省巾帼文明示范岗”、“云南省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等国家、省、市、县各级奖杯、奖状、证书、奖牌达110项。学校拥有一支学习型、科研型、创新型、奉献型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教育科研氛围浓郁,科研课题成果显著:省级课题《现代教育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与实践》、《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三生教育》、《运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与《交互式电子白板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四个省级研究课题已圆满结题,保山市“十三五”规划课题《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研究》和省教育厅党建课题《基层党组织建设在提升学校育人质量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