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1525914-6-11_B/2016-1214048 | 发布机构 | 施甸县教育体育局 |
公开目录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发布日期 | 2016-03-25 |
文号 | 浏览量 | 2 |
施甸县2016年教育工作要点
2016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全县教育系统要紧紧围绕“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这一核心任务,扎实做好全年的各项工作,为“十三五”发展开好局、起好步。具体要着力抓好以下9个方面的重点工作。
(一)更新理念,进一步牢固树立正确的教育质量观。根据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和国家、省市教育工作会议要求,把“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摆在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坚持面向全体,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让他们在能力范围内得到充分发展;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放在首位,培养好学生的健康体魄、健全人格和良好的学习、文明、生活习惯以及全面扎实的基础素质,让优秀的学业成绩成为对学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水到渠成的自然结果。
(二)统筹推进,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一是加快学前教育发展。实施好学前教育第二轮三年行动计划,落实好《0—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进一步扩大学前教育优质资源,做好一级示范幼儿园与薄弱幼儿园的结对帮扶工作。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要达到68%以上。二是均衡优质推进义务教育发展。进一步强化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工作推进机制,完善乡镇脱贫摘帽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同步规划、同步实施,确保全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进度规划按期按质按量完成,迎接2018年国家和省级验收。严格控辍保学,确保全县小学入学率和巩固率保持在99%以上,初中入学率和巩固率保持在98%以上。三是推动高中阶段教育发展。以“扩容提质”为核心,完成普高高中招生1950人、中职招生1900人的目标,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85%以上。围绕“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的要求,认真落实教育扶贫五年规划及相关配套方案,凡未被普通高中录取的初中毕业生可全部进入县职中就读,同时,从2016年开始,对木老元、摆朗乡的初中毕业生和其他乡镇建档立卡户家庭的子女就读县职中,每月每生给予500元的生活补助,促进职业教育与精准扶贫对接。会同人社、扶贫、农业、林业等部门,积极开展农民素质提升工程;紧密结合施甸一、二、三产业布局发展,优化职业高中专业设置,努力在校校合作、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方面有新突破。四是重视特殊教育发展,办好县特殊教育学校,全县残疾儿童入学率要保持在98%以上。
(三)立德树人,全面加强学校德育工作。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国梦”主题教育和学校国防教育,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永恒主题,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集体主义观念、社会主义信念。深入开展各类德育实践活动,加强学生礼仪教育、养成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丰富学生德育教育内容。继续探索骨干学科的德育渗透,推进“学科德育”工作。进一步加强学校体卫艺工作和美育工作,增强学生体质,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审美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强化保障,着力彰显教育公平。一是促进教育机会公平。完善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制度,确保符合条件的进城务工随迁子女100%就近安排入学和升学,同时按就近就便入学原则落实好易地扶贫搬迁户子女就学问题;关心关爱留守儿童少年,加强心理辅导和人文关怀;落实国家特殊教育三年提升行动计划,推进残疾少年儿童“随班就读”。继续抓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和农村寄宿生生活补助“全覆盖”工作,落实好国家对各级各类学校学生的资助政策,确保任何一个学生不因家庭贫困而辍学。二是促进资源配置公平。在学校硬件建设上,实施好“全面改薄”项目建设,推进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加强薄弱学校改造,按标准基本配齐教学设备设施并提高使用率,促使义务教育学校教学设施和生活设施基本达标,并通过信息化手段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在师资配置上,要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将支教表现与职称评聘和绩效考核挂钩,继续开展好名师送教活动。
(五)尊师重德,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一是继续抓好师德师风建设,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增强教师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二是加大培训培养力度。抓住西安交大挂钩扶贫施甸县和天津市河东区102中学、实验小学结对帮扶中小学校的机遇,抓好 “国培计划”、“省培计划”及其他各类培训,培训教师4000人次以上,着力提高教师专业素质。继续加大城镇学校教师对口支援农村学校、优质公办学校教师对口支援薄弱学校的力度。三是优化队伍结构。主动应对教师队伍成长、发展、优化的挑战,想方设法解决结构失衡、职业倦怠等问题。今年,招聘特岗教师100人、高中教师20人补充到各级各类学校,制定出台县域义务教育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制度,推行师生同考试制度,根据学校实际需要做好教师调剂,盘活用好现有教师资源。
(六)推进工程项目建设,积极改善办学条件。一是做好D级危房消除工作。重点对封存的4.15万平方米D级危房校舍进行清库。二是千方百计争取项目资金。学前教育争取投入资金3000万元,新建校舍1.5万平方米;义务教育争取投入资金4000万元,新建校舍2万平方米;高中阶段教育争取投入资金5000万元,新建校舍2.5万平方米。三是加强项目前期工作。重点抓实善洲思源实验学校建设前期工作,力争6月份开工建设,年内完成投资2000万元;加快新三中、县第二示范小学、第二幼儿园和职教园区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力争9月底开工建设,满足搬迁进入县城1万户家庭的教育需求。四是加快项目建设进度。目前,全县已下达资金7000多万元还未开工的教育项目有46个,各乡镇、各学校要切实加大前期工作力度,争取4月底前全面开工,确保尽早建成投入使用。
(七)做好“五个加强”,提高教育综合发展水平。一是加强教育规划指导。根据国家和省、市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结合我县教育发展实际,认真完善并做好《施甸县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实施工作,推动全县教育优质、均衡、科学发展。二是加强教育科研工作。继续推行教育质量综合评价,加强对新课改的研讨,建立完善教学质量监测平台。健全评价机制,强化教学质量的过程管理和监督,注重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质量和高考质量的分析研讨,抓好2016年备考指导和服务工作,实现教育教学质量的新突破。三是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加强“全面改薄”多媒体设备建设项目和“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的管理使用,充分发挥项目的使用效益。推进 “三通两平台”的建设和应用,重点抓好宽带网络校校通和优质资源班班通的建设。四是加强依法治教。推进依法行政、依法治校、依法执教,把依法治校作为评价学校管理和办学水平的重要内容,教育广大教师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开足开好法治教育课程,促进校园法治文化建设。五是加强教育督导。进一步完善督学、督政、监测三位一体的教育督导体系。落实好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制度、督学责任区制度。
(八)强化党的建设,进一步增强发展凝聚力。一是抓好党风廉政建设。认真学习和全面贯彻《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肃查处“四风”和腐败问题,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通过警示教育、约谈提醒等方式加以警醒。二是抓好作风建设。巩固和深化反对“四风”成果,教育系统党员干部和广大教师要更加自觉践行“三严三实”,做到在谋发展上有副“望远镜”,在惠民生上有副“显微镜”,在作风建设上有副“放大镜”,绝不沾染半点尘埃,做到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继续开展好扶贫攻坚“挂包帮”、“转走访”活动,做好精准扶贫,结合教育实际为基层解决问题和困难。
(九)强化环境营造,进一步扩大社会影响力。一是建设安全稳定的和谐校园。进一步加大校园及周边整治力度,加强交通安全教育。高度重视地质、校舍安全监测和巡查,确保师生安全。大力组织开展安防应急演练,提升突发安全事件应对处置能力。年内开展各类安全演练4次以上,创建市级“平安校园”3所。二是形成风清气正的政风行风。加强教育行风建设,规范办学行为,严肃查处教育乱收费、学校违规收费补课和教师有偿家教等行为。三是营造积极向上的舆论氛围。加强教育宣传,善于把握主流和趋势、尺度和时效,深度分析,主动发声,更有针对性地做好舆论引导。深入挖掘,大力宣传教育战线的感人事迹、成功做法,大力宣传教育发展的新政策、新动态和新成果,争取社会各界的广泛理解,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教育改革发展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