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打开适老化模式 x 注册 登录
施甸县人民政府
无障碍浏览 打开适老化模式 x 注册 登录
索引号 01525946-1/20240301-00003 发布机构 施甸县姚关镇
公开目录 就业创业 发布日期 2024-03-01
文号 浏览量 35
主题词 劳动就业
姚关镇“123”法抓实转移就业促农增收

姚关镇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扛牢“就业就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政治责任,探索“123”劳务服务模式,全力提升农村劳动力就业组织化水平,促进群众稳定就业增收致富。

一是落实“1”套劳务服务保障,提供暖心服务。严格落实稳岗补贴、创业补贴、社保补贴等政策保障,加大对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支持,鼓励企业稳定岗位、吸纳就业、稳住就业,对有创业意愿的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三类”监测对象等重点群体进行创业扶持,2023年共办理小额信贷802.5万元,其他担保贷款和“贷免扶补”1535万元;落实乡村公益性岗位兜底就业政策保障,兜牢就业困难人员收入底线,全镇乡村公益岗位共安置就业316人。把外出务工家庭“一老一小”关心关爱摆在突出位置,落实结对帮扶,切实做好后续跟踪服务保障,消除外出务工人员后顾之忧,累计发放跨省一次性交通补助30.4万元。

二是建立“2”级劳务服务体系,打通供需堵点。依托《云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信息平台》,组建镇政府1个“领导中心”领导镇社保办1个“指挥前哨”挂联12个村(社区)的“1+1+12”就业服务网络,每月由镇政府牵头组织村、组干部摸排农村劳动力务工需求,建立农村劳动力、务工人员基本信息“两台账”,为促进就业提质增收提供精准“靶向”。2024年,全镇抓住节令“抢先机”,利用春节前后100天的外出务工“黄金时间”,实施“百日行动”点对点服务,“红色劳务”、“家到厂直达”等专项行动,预计全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8400余人次,其中:脱贫劳动力3100余人次。

三是搭建“3”个劳务服务市场,激活市场潜力。依托劳务合作社,持续深化沪滇劳务协作、东西劳务协作机制,“定向式”收集岗位36个,“直供式”岗位456个;结合县内资源经济、周末经济等产业发展“归集式”储备就业岗位16个,向有就业需求的务工人员推送就业岗位达3个以上;搭建“零工”市场,当好“娘家人”,全力解决务工人员“前方之虑”和“后顾之忧”,实现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2024年来,向群众推荐本地产业用工需求岗位13个,帮助企业招用工78人次,全镇劳动力市内就地就近转移就业人数达10700余人次,占转移就业人数58%。